第十四课:耶稣是好牧人(10:1-42) 上 (4327)
第十四课:耶稣是好牧人(10:1-42) 第1部分 (4327)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羊圈的比喻(10:1-6)
1. 第9章谈到耶稣医治了一个生来瞎眼的人,他为主作了美好的见证,不料因此得罪了法利賽人,因他不肯聽法利賽人的話去指控耶穌,被他們被赶出了会堂。幸亏主耶稣遇见他,向他显明自己是神的儿子,这位蒙医治的瞎子就接受了主,並且敬拜祂。之后主讲出一番话,真是耐人寻味。(請參考9:39-41 “耶稣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和他一起的法利赛人听了这话,心里不满,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耶稣回答:‘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 )耶稣的意思是说,他们虽然已经看见主所行的这么大的神迹,却仍然不信他是基督,是救主,真的是瞎了眼,他们肉体的眼睛没有瞎,心眼却瞎了。他们却说自己能看见,因此他们的罪仍然存在。
2. 第10章一开始就是一个生动的比喻,1-3节这样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人进羊圈,不从门进去,倒从别处爬进去,那人就是贼,就是强盗。从门进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门的就给他开门;羊也听他的声音。他按着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领出来。”在这三节经文里,主耶稣首先指出了进出羊圈的两种人,人不靠耶稣这道门进入神的国度,却想从旁门左道偷偷摸摸的进去,就证明了他们是强盗、是贼。这些法利赛人就是想越过主耶稣,另找救恩的门路。同样的,世界上有很多宗教的教主,或异端,他们就是想利用自己的方法,自欺欺人,以为可以混进神的国度去,但却不得其门而入。
3. 在《马太福音》24章,主警告说,好些人要冒他的名来,自称是基督,同时也有假先知出来迷惑许多人。这些离经叛道的人,都是贼和强盗,尤其是到了我们这个世代,电子通讯的发展这么快,许多假的信息借着各种管道迷惑人心,神的儿女们更是要提高警觉,我们若是确认了真正的牧人,就能够分辨谁是假的了。人必须从主耶稣这道救恩的门进来,而那些反对主耶稣的法利赛人,既不肯悔改接受他,又没有重生的经验,主怎能把羊交给他们牧养?真的牧人连羊也认识他,会听他的声音。
4. 有一位牧师到澳洲参观一个农场,看到农场主人按著名字呼唤他的羊,被呼唤的羊从羊群中一一跑出来,这位牧师就如法泡制地呼叫羊的名字,可是羊只们却睬都不睬他,这就是第4-6节所说的:“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羊不跟着生人,因为不认得他的声音,必要逃跑。耶稣将这比喻告诉他们,但他们不明白所说的是甚么意思。”
5. 羊不跟着生人,并且,牧人总是走在羊的前头,若有什么危险,首当其冲的是牧人。这些羊认得牧人的声音,因此跟着他,不会跟着陌生人。羊多么依赖他们信靠的牧人,一旦有陌生人靠近,发出了牠们不熟悉的声音,羊就会紧张逃跑,寻求安全的护庇。今天信徒心里有圣灵引导,要对陌生的声音提高警觉,确认真正的牧人,分辨真假,辨认异端。
耶稣是好牧人(10:7-18)
1. 当时那些听众却不明白耶稣所说的,于是主进一步对他们解说。7-8节说:“所以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我就是羊的门;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是强盗;羊却不听他们。’”耶稣说这话,就是要让他们知道,站在他们面前,正对他们说话的这一位就是羊的门,是看护羊群的好牧人,在他以前来的,都是贼和强盗,羊不认识他们。这样说来,挪亚、亚伯拉罕,甚至连摩西、施洗约翰都不是羊的门,在《约翰福音》1章20节,施洗约翰就明说,他不是基督。他们都是神自己差派来为基督耶稣铺路的,好让人认识基督。
2. 这里所说的“在我以先来的”,主耶稣所指的可能就是那些假牧人、假先知、假教师之辈的人,也许是指旧约先知书里面那些假牧人,比如《耶利米書》23章1-2节写着:“耶和华说,那些残害敢散我草場之羊的牧人有祸了。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斥責那些牧養他百姓的牧人如此說,你們趕散我的羊群,並沒有看顧他們,我必討你們這行惡的罪,這是耶和華說的。”《以西结书》34章2-3节也有类似的记载。
3. 参观农场也有助让人明白羊的门就是牧人。为了保护群羊,牧人用砖块木料将羊圈围起来,夜晚羊进入羊圈以后,牧人就坐在羊圈的进出口,在那里守夜或休息。陌生人或野兽要进入羊圈,必须先经过牧人才能进去,或者圈内的羊要偷跑出去,也必须先经过牧人才能出去。主耶稣说他是羊的门,我们这些属他的羊,白天有他的牧养,晚上也得到他的保护,正如《诗篇》121篇8节所说的:“你出你入,耶和华要保护你,从今时直到永远。”
4. 在9-10节,主耶稣用一段对比来强调他和盗贼的不同:“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这里耶稣比喻他就是门,白天当牧人带领羊群到草场去,在草场附近也有一个羊可以进出的羊栏。牧人也在羊栏门口作一道门,羊可以经过门到羊栏前面的草场去吃草,在遇到危险时,可以立刻回到羊栏中得到保护。耶稣在这里说他就是门,使我想到有关挪亚造方舟的记载,神吩咐挪亚在方舟旁开一道门。洪水之前,挪亚把地上一切的生物,一公一母的带进方舟里,凡从方舟进来的都必得到保护,可以逃脱大洪水。
5. 好牧人和雇工的差异记在11-13节:“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赶散了羊群。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并不顾念羊。”前面我们说过,好牧人把羊群的需要放在心上,顾念羊群的成长,给牠们足够的粮食,保护牠们出入的安全,除此之外,好牧人为羊舍命。
6. 大卫、摩西还没有成为以色列人的领袖之前,他们都曾牧养过羊。大卫就亲眼见过野兽前来吞吃羊群,为了保护羊群,曾经与狮子或熊搏斗过。他真是一位勇敢的好牧人,竟然能够从狮子口中把羊救出来,所以能写出《诗篇》 23篇那么优美的诗。耶稣道成肉身到世间来,是为了拯救世人而舍了自己的命。耶稣在这里所说的雇工,正是指着以色列的君王或宗教界不称职的领袖,他们不忠于职守,不配作羊的牧人。雇工是为了工价而勉强的来看顾羊群,好牧人却是存着爱心照管神的羊。好牧人不顾自己的性命,一心只求保护羊群的安全,雇工看见情况不妙,就宁可牺牲羊群,也不愿意自己受亏损。
7. 主耶稣把这个好牧人的角色在14节更进一步地诠释:“我就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耶稣正是这样的好牧人,照顾羊完全出于爱心,接着在第15节,主耶稣说:“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这个层面就好像把我们从小河引到了深海汪洋一般,神的爱比浩瀚汪洋还要广阔,父爱子、子爱父,然后神的儿子父爱他的心来爱我们,我们真是幸福。
8. 耶稣的爱无可比拟,他甚至为羊舍命,诚如《罗马书》5章6-8节所说:“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有敢作的,唯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我想起了主寻亡羊的那幅画,他翻山越岭去寻找失落的羊,当野兽前来要扑抓羊只时,好牧人用自己的身体去抵挡牠,羊得了安全,牧人却因此受伤了。真正的牧人为羊群昼夜儆醒和付上关怀,使羊群得到好牧人的照顾和供应。
9. 16节,耶稣继续说:“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当主提到另外有羊,给我们看到一个传福音的异象,他在提醒教会,世界就是一片广大的牧场,还有很多羊没有牧人,耶稣要把他们领回来,使他们也得到主的照顾和牧养,这是主耶稣衷心的期盼。因此耶稣复活之后升天以前,第一个最重要的吩咐,就是要信徒往普天下去传福音,并要在耶路撒冷、撒玛利亚、犹大全地,直到地极作主的见证,教会的使命就是响应主的呼召。
10. 17-18节,主耶稣讲到他舍命的动机,耶稣说:“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救主为他的羊群甘心舍命,他乐意照父的命令去做,事实上没有人能夺去他的性命,他甘心替我们钉上了十字架。这样的爱,我们真是难以回报,只能好好学习他,好好服事他,正如《歌罗西书》3章23节所说的:“无论作甚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耶稣的羊有什么特征?(1-5节)
2. 一位“好牧人”当具备哪些特质?盗贼、雇工和狼的比喻是指谁?(10-15节)
3. 一位好牧人会如何保护羊不受伤害?(10-15节)要付上什么代价?(17-18节)
思考问题
1. 你与基督的关系如何?怎样才算是“基督的羊”?
2. 请默想《诗篇》23篇,并写下此诗篇对你个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