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复述先知的职责和预言 (结33:1-36:38) 上 (2622)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听后, 输入您的学习笔记/注解。


第十一课:复述先知的职责和预言 (结33:1-36:38) 上

本课内容提要:神再度针对他的子民发出预言,也再度提醒以西结做守望者,同时要他去打开被掳子民的心结。神用坏牧人来比喻以色列从前的君王,并且应许将来亲自牧养他们。神也预言要审判以东,却要复兴以色列。

第一部分

前言

         上两次我们查考了《以西结书》第25章到32章,说到神透过先知以西结,对以色列国四周围的外邦国家发出预言。在这之前,以西结是针对神的子民发出预言,而从这次要查考的是从第33章开始,以西结又再次针对神的子民发出预言。为什么神要插进外邦国家那一段的内容呢?记得上次说到神的子民的时候,在《以西结书》第24章写着,当巴比伦王开始围攻耶路撒冷那一天,以西结预言耶路撒冷会遭到严厉的惩罚。神也用以西结妻子的死亡,来预告犹大国必定会灭亡。以西结接下来就开始对几个外邦国家发出预言,说到神要审判他们,因为他们在犹大国遭难的时候幸灾乐祸,没有伸出援手,甚至还帮助敌人。这些外邦国家被神审判,主要都和耶路撒冷的被攻打和犹大国的灭亡有关,所以紧接着讲也挺合适的。神在这时候预言这些外邦国家会灭亡,为的是要安慰在耶路撒冷受苦的子民。所以从这次要查考的《以西结书》第33章开始,以西结所发出来的预言,主要是为了安慰被掳去巴比伦的神的子民。神非常疼爱他的子民,在他们受管教的时候,还不断安慰他们。 

重申守望的责任 (33:1-20)

         当神要以西结再度向他的子民发出预言之前,在《以西结书》第33章第1节到9节那里,神也像上次那样先提醒以西结要扮演守望者的角色。《以西结书》第33章第7节到9节:“人子啊,我照样立你做以色列家守望的人。所以你要听我口中的话,替我警戒他们。我对恶人说‘恶人哪,你必要死’,你以西结若不开口警戒恶人,使他离开所行的道,这恶人必死在罪孽之中,我却要向你讨他丧命的罪。倘若你警戒恶人转离所行的道,他仍不转离,他必死在罪孽之中,你却救自己脱离了罪。”这段话和前面第3章第17节到19节的内容,几乎完全一样,重复就表示内容很重要。这次神不但提醒以西结要做守望者,在第33章第10节到20节那里,神也要他去打开被掳子民的心结。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心结。《以西结书》第33章10节:“人子啊,你要对以色列家说‘你们常说:我们的过犯罪恶在我们身上,我们必因此消灭,怎能存活呢?’”这里说到,被掳的子民非常灰心,认为自己得罪了神、罪不可赦,注定要灭亡了。在第11节那里,神安慰他们,甚至发誓说:只要他们肯“转回”,就不会灭亡。

         他们的第二个心结是什么呢?《以西结书》第33章13节:“我对义人说‘你必定存活’,他若倚靠他的义而做罪孽,他所行的义都不被记念,他必因所做的罪孽死亡。”这里暗示,被掳的子民心中很不服气,他们认为自己曾经行在正路上,虽然后来做得不好,但是神应该纪念他们过去的好,就放过他们,不应该惩罚他们。没想到神斩钉截铁地说:倚靠自己过去的义来做恶,结果过去的义不被记念。

         神的这个回应又引起他们另外一个抱怨。《以西结书》第33章17节:“你本国的子民还说‘主的道不公平!’其实他们的道不公平。”他们认为神不公平,这个抱怨涉及神的属性。在第20节那里神回答说:他是按照每个人的行为来审判的,给大家的标准都相同,没有不公平的地方。在第18章那里写着,当以西结预告耶路撒冷会被神惩罚的时候,在耶路撒冷的子民也是埋怨神不公平。神的子民对神的埋怨总是周而复始地一再重现,而神的忍耐也是不间断地临到他们。我们这些新约时代的子民也好不到哪里去。在遇到苦难或者被神管教的时候,有的人灰心离开神,有的人也是抱怨神不公平,幸亏神对待我们同样有耐心。

不同的反应 (33:21-33)

         接下来在第33章第21节和22节那里,写到以西结向被掳的子民传达信息的时间,是在他被掳之后的第十二年十月五日,有的圣经古卷说是第十一年。无论如何,当时耶路撒冷已经被攻破,犹大国已经灭亡,也有同胞逃到巴比伦来告诉以西结。在第33章22节那里写着,当这个逃脱的人来到以后,神就让以西结不再做哑巴,这就完全实现了第24章27节神给以西结的应许。神的信实一定使以西结大得激励。到现在为止,以西结有关耶路撒冷和犹大国的预言,已经完全应验了。根据《耶利米书》第52章16节的记载,当时被巴比伦人留在本地的犹大人,是最穷的百姓,他们有怎么样的心态呢?

         《以西结书》第33章第23节和24节:“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人子啊,住在以色列荒废之地的人说:亚伯拉罕独自一人能得这地为业,我们人数众多,这地更是给我们为业的。’”这时的以色列地,已经被神形容为荒废之地,可见它被敌人破坏的程度。可悲的是,这些没有被掳的子民,他们面对破坏的家园,却没有一点哀伤的表现。他们反而沾沾自喜,认为现在可以享有亚伯拉罕遗留下来的这片地业了。

         在接下来的第25节和26节,神要以西结指责他们,犯了一连串的罪恶居然还不知道认罪悔改。换句话说,他们不想改过自新,反而打算继续享受罪中之乐。然后在第27节到29节,先知就预言他们的下场是:有的人倒在刀下,有的人被野兽吞吃,有的人遭到瘟疫而死亡。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我们看到巴勒斯坦这块原来的迦南地,不断成为列强争夺的地方,留在那里的犹大人果然没有安宁的日子。

         至于被掳去巴比伦的子民,他们又有什么表现呢?《以西结书》第33章第31节和32节:“他们来到你这里如同民来聚会,坐在你面前彷彿是我的民。他们听你的话却不去行,因为他们的口多显爱情,心却追随财利。他们看你如善于奏乐、声音幽雅之人所唱的雅歌,他们听你的话却不去行。”以西结有关耶路撒冷被攻破的预言实现之后,一定使被掳的子民对以西结产生了几分尊敬,开始认为他才是神的真先知。刚才念的经文说到,他们都聚集到以西结那里,要听他传讲从神而来的信息。不过,神看出这些人毫无诚意,他们把以西结的讲话当做歌手在唱歌一样,听完就算了,并不打算照着去做。无论是留下来的子民,还是被掳走的子民,都令神很失望!但愿我们听神的仆人和使女传信息的时候,态度要认真,而且要乐意去遵行。

牧人的比喻 (34:1-31)

         接着在《以西结书》第34章那里,神用牧人来比喻以色列南北两国的君王。《以西结书》第34章第1节和2节:“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人子啊,你要向以色列的牧人发预言攻击他们说:主耶和华如此说:祸哉,以色列的牧人!只知牧养自己。牧人岂不当牧养群羊吗?”神说这番话的时候,神的子民已经最后一次被掳。就在这个时候,神为他的子民的受害,向以色列的君王追究责任。神把他们比喻为牧人,而把百姓比喻为羊群。牧人有责任牧养和保护羊群,可悲的是,这些牧人没有做到。在第3节到8节那里,神就指出他们失职的地方。

         总的来说,以色列的君王都很自私自利,不关心百姓的需要。平常是严厉地辖制百姓,等到敌人来攻击的时候,君王自己先逃跑,羊群没有了牧人,只有四散,任凭敌人追杀和掳掠。在《列王纪下》第25章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那里说到,在耶路撒冷快要被攻破之前,犹大王西底家从王家花园的秘密通道先逃走了,可是不幸在耶利哥平原被巴比伦人追上。西底家王不但被他的军队离弃,他还被带到巴比伦王那里。巴比伦王在他面前杀死他的众子,也挖了他的眼睛。《以西结书》第34章第9节和10节就写着说,神决定不再用这种不负责任的君王。后来当神的子民回归故土、重建家园的时候,就不再有君王统治他们了,直到最后那一位真正合神心意的君王出现。等一下我们就会知道,这一位君王就像耶和华那样,是好牧人。

         现在我们接着查考第11节到17节,说到神会怎么样牧养他的羊群。《以西结书》第34章第11节到13节:“主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必亲自寻找我的羊,将他们寻见。牧人在羊群四散的日子怎样寻找他的羊,我必照样寻找我的羊。这些羊在密云黑暗的日子散到各处,我必从那里救回他们来。我必从万民中领出他们,从各国内聚集他们,引导他们归回故土,也必在以色列山上一切溪水旁边,境内一切可居之处牧养他们。”神在这里形容神子民当时的情况,就像一群“在密云黑暗的日子”走散的羊群。先知书里的《耶利米书》、《约珥书》、《阿摩司书》和《西番雅书》,都用过“密云黑暗”这类的字眼来形容神的子民遭难的日子,这灾难当时已经临到了。神子民的君王在那个时候自身难保,更谈不上保护百姓。就在这么黑暗的时刻,耶和华这位好牧人安慰他的子民说:将来会把四散在各国的子民召聚回去。

         在第14节到16节那里,神还答应会为他们提供更“美好的草场”。这群被召聚回去的羊,会不会被宠坏、以致故态复萌呢?是有可能的。不过百姓以前走迷了路,主要是因为带领他们的君王是坏牧人。现在神是好牧人,情况就不一样了。第17节到22节提到,神会怎么样管理他们。《以西结书》第34章17节:“我的羊群哪,论到你们,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在羊与羊中间,公绵羊与公山羊中间施行判断。’”当时的牧羊人是把绵羊和山羊混杂在一起牧养,神在这里只是很笼统地说到,神会秉公“判断”他们,不会容让那些“肥壮的羊”去欺负那些“瘦弱”的羊。在《马太福音》第25章的后面,写着主耶稣说过,当他最后来审判世人的时候,会像牧人那样把绵羊和山羊分开。在那个比喻里的绵羊代表有爱心和善行的人,他们可以进入主的国度;而山羊代表没有爱心和善行的人,他们就不能进去。

         在《以西结书》第34章第23节和24节那里暗示了,那位将来秉公“判断”羊群的好牧人,就是旧约先知们所预言的弥赛亚救世主。在《约翰福音》第10章11节那里,主耶稣曾经直截了当地说:他是好牧人。主耶稣用审判绵羊和山羊那个比喻,来暗示他自己的确就是神所预定的弥赛亚,会去做神预定要他做的事情。在第34章的最后一段经文、第25节到31节那里,神再次强调,当神的子民回归故土之后,神会和他们订立“平安的约”,使他们不再受到环境或者敌人的惊吓。这对当时饱受惊吓的子民来说,正是他们很需要的安慰。

复习问题

1  当时被掳的子民有些什么心结?神怎么样安慰他们?

2  犹大国被灭之后,留在耶路撒冷的子民的心态是怎样的?

3  对那些被掳去巴比伦、聚集在以西结面前的子民,神有怎样的评价?

4  神怎么样用牧人的比喻,来描写南北两国的君王?

5  神预言要为他的子民,预备什么样的好牧人?

思考问题

1  神吩咐以西结去警告以色列人转离恶道,否则以西结自己将承担一部分责任。反思自己除了对社会有当尽的责任之外,还有哪些不可推卸的传福音责任?

2  根据个人的经验,当自己按照圣经所教导的去做的时候,在心理或是周围环境上会遇见哪些绊脚石?自己是如何应对的?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