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怀疑神的爱 (1:2-5) - 第二部份 (3904)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听后, 可以在上面输入您的学习笔记/注解。
您可以寄送您的学习笔记/注解到您指定的电子邮箱里, 也可以从收到的邮件里的网址查看您的学习笔记/注解。
第二课:怀疑神的爱 (1:2-5) - 第二部份
第二部分 爱雅各
1.雅各有什么讨神喜悦的地方呢?雅各听从父母往巴旦亚兰去,在母舅家里娶了妻子。雅各听父母的话,没有娶迦南的女子为妻,是神所喜悦的。雅各也是个很会把握时机的人,神曾经让以扫先出生,给他作长子的机会;但是以扫却轻易放弃了,他也因此失去了长子应得的祝福。根据旧约时代的规矩,长子会得到双份产业,也会成为整个家族的领袖。雅各的确懂得把握时机,去争取祝福。
2.根据《创世记》28章10-22节的记载,当神向雅各显现,介绍了自己就是他祖先所敬拜的神,又应许要与他同在和赐福给他的时候,雅各有什么反应呢? 雅各醒来,马上对神表示敬畏,又立一块石头作记号,来记念神与他立约的地方。更令人感动的是,雅各许愿要建造神的殿,也许愿要奉献十分之一作为对神的感恩。虽然神并没有要求雅各有什么回报,但是雅各能够这么具体地回应神的应许,肯定是神所喜悦的。
3.神与雅各立约的内容正是神与亚伯拉罕立约的内容,这非常明显地表示出雅各就是神所拣选的那个继承祝福的后裔。当雅各年纪老迈、眼睛昏花的时候,心灵的眼睛却还是明亮的。他为十二个儿子祝福的话记载在《创世记》第49章,句句清楚有力,后来都完全按照字面应验。雅各的事迹是犹太人非常熟悉的,其中很多都可以拿来作为神“爱雅各”、拣选雅各的证据。
恶以扫 (1:3,4)
1.神怎样“恶以扫”、怎样不拣选他,在《玛拉基书》1章3节那里,神提出了证据。那里写着说,神使以扫的山岭荒凉,把他的地业交给旷野的野狗。这里所说的以扫的山岭并不在迦南地,而是在西珥山。以扫为什么会搬到西珥山呢? 《创世记》36章6-9节记载说,当这对双胞胎的父亲死了以后,以扫就搬到西珥山去了,西珥山在以色列国的东南边。以扫为什么又叫以东呢? 《创世记》25章30节那里告诉我们,是因为以扫贪吃雅各所煮的红豆汤,“以东”就是红的意思。
2.提起以色列人和以东人之间的恩恩怨怨,真有一箩筐那么多。总的来说,以东人时常欺负以色列人。好几卷先知书都有提到神对以东的预言,其中《俄巴底亚书》最详细地列出了以东人的罪行。先知俄巴底亚早已预言,以东人所住的地方会被神惩罚,变得荒凉,而以东人也会被灭绝。玛拉基作先知的时候,以东人所居住的地方已经逐渐变得荒凉,完全应验了先知俄巴底亚所说的预言,这是以色列人亲眼看见的事实。
3.在现今约旦国南边的那个以东国的废墟是个驳不倒的证据。去那里旅游的人给了这片废墟几个不同的名字,例如:“失落的古城”、“沙漠的奇迹”和“玫瑰色之城”等等。从这些名字我们就可以知道,这座山城本来有多么美丽、多么壮观;而现在却变得多么荒凉、多么令人婉惜。以扫的地业荒凉,后代被灭绝,不但令人婉惜,它更具有警惕的作用,叫我们不要效法以东人的心态和行为。
4.《玛拉基书》1章4节说到,当神要惩罚以东的时候,以东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当以东人说“我们现在虽被毁坏,却要重建荒废之处”这类话的时候,必定有一副非常高傲的表情。“现在虽被毁坏”这个说法似乎暗示了以东国当时正有灾难。玛拉基大约在主前460年左右作先知,根据历史的考证,在主前550年到400年之间,以东国有不少的变故。首先是阿拉伯游牧民族里面的拿巴提人把以东人逐渐赶出他们的家园,使他们迁居到犹大地的南方;后来当波斯帝国掌管巴勒斯坦的时候,又把这块土地划分为一个行省,叫作以土买。所以当玛拉基传讲信息的时候,以东人的家园的确已经遭到毁坏。
5.“虽”这个字眼也有“即使”的意思。换句话说,以东人并不认为他们会被永远毁坏,他们认为自己还有能力重建家园。神怎么样回应他们这种“一厢情愿”的信心呢? 《玛拉基书》1章4节的下半节写着说,神从来就没有应许过以东国会得到复兴,所以他们没有可能会成功。相反的,神一再通过不同的先知来预言以色列国会复兴。所以神的子民才真的是“虽被毁坏”,还会被重建。
6.我们看见很强烈的对比:雅各的后代所居住的“迦南地”被称为“圣地”,雅各的后代被称为“神的子民”,有神的保守和赐福;而以扫的后代所居住的“以东地”却被称为“罪恶之境”,以扫的后代被称为“神永远恼怒之民”。先知玛拉基提醒犹太人,这是他们亲眼看见的。敬畏神的人和不敬畏神的人之间的差别是不可能被他们忽视的。
结语 (1:5)
1.《玛拉基书》1章5节说到,耶和华指出,以东地的荒凉不但向神的子民证明了祂“爱雅各”、“恶以扫”;同时还向他们证明了,神不仅在以色列的国境以内有主权,神在以色列的国境以外也有主权,神同样被尊为大。今天,我们也和当年的以色列人一样,亲眼看见了神的名在各地被尊为大,因为耶稣基督的救恩已经被传开了,各地都有归信主耶稣的人。
2.当年神的子民对神的爱的怀疑是造成他们不敬畏神、不听从神的主要因素。这也是神子民的老毛病,他们每次遇到困难就向神发出一连串的“为什么?”,就连摩西也不例外﹗摩西奉神的差遣去见埃及的法老王,要求他放走以色列民。法老最初非但不肯,反而加倍奴役以色列民。《出埃及记》5章22节写着,摩西就向神发问说:“祢为甚么苦待这百姓呢? 为甚么打发我去呢?”事实上,神非常体谅祂子民的软弱,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祂是多么地爱他们。在十二卷小先知书里面,《何西阿书》排第一,那卷书把神对祂子民的爱描写得最“刻骨铭心”。《玛拉基书》排在最后,而这卷书的写作目的也是要让神的子民知道,神因为爱他们,才拣选他们作自己的子民。
复习问题
1.以扫的后代以东人有哪些恶行,面对神的惩罚时他们的心态如何?
2.《玛拉基书》1章4-5节怎样预言和对比以色列人和以东人的结局?
思考问题: 1.从神的子民总是问神许多“为什么”,联想到自己的信心生活,你有哪些需要反省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