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不蒙福之祭 (1:6-2:9) 第二部分 (3906)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听后, 可以在上面输入您的学习笔记/注解。
您可以寄送您的学习笔记/注解到您指定的电子邮箱里, 也可以从收到的邮件里的网址查看您的学习笔记/注解。
第三课:不蒙福之祭 (1:6-2:9)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指责祭司失职 (1:12-14)
1.《玛拉基书》1章12和13节这段话再度指责祭司在话语上藐视神,也在祭司的职务上藐视神。不过,在这里又多说了一些内容来强调他们的失职。比方说,他们亵渎神的名。“亵渎”的意思,可以说是故意的毁谤、继续不断的毁谤,而不是无心地说坏话。这里提到“抢夺的”,也是前面没有提到过的。那是什么祭物呢? “抢夺的”可以是指被野兽撕裂过的牲畜 (《利未记》17:15),也可以是指偷来或者抢来的牲畜 (《利未记》19:13)。按照《利未记》的规定,这些牲畜都是不洁净的。既然不洁净,当然就不应该拿去献给神了。
2.先知在这里还指出,这些明知故犯的祭司,非但不检讨自己的失职,反而还认为神的规定很“烦琐”、“嗤之以鼻”。“烦琐”含有烦死人的意思。由此可看,这些祭司们对自己的事奉已经失去了热忱。他们把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的献祭任务当作不得已的重担,在那里勉强为之。他们忘记了,神要他们献祭的目的是要他们通过诚心的献祭,使自己成为圣洁,然后才可以和圣洁的神亲近。
3.在神子民所献的祭礼里面,有的为了赎罪,也有的为了感恩或者还愿。玛拉基时代的犹太人又怎样献还愿的祭呢? 《玛拉基书》1章14节写着,神指责百姓在许愿的时候答应要把最好的公羊献给神,可是等到神垂听他们的祈求、实现他们的愿望以后,他们却拿有残疾的祭牲来献上。这是非常明显的欺骗行为,神说,这样的人应该被咒诅。神是“大君王”,当然不可能容许人这样欺骗祂。
藐视神与失职的后果 (2:1-3)
1.在《玛拉基书》2章1和2节那里,神警告祭司们,如果他们藐视神、又藐视自己的圣职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一提到“诫命”,我们马上会联想到“十诫”。但事实上,神在西乃山要摩西颁布给以色列民的诫命包括《出埃及记》第20章到第30章的全部内容。其中有许多内容说到怎么样建造圣幕、怎么样制造圣幕里面的设备、怎么样任命祭司、怎么样缝制祭司的圣衣,也说到祭司应该怎么样献祭等等。看起来绝大部份都和祭司有关,难怪神要提醒说,那诫命是传给他们的。
2.祭司除了要担负起为百姓献祭的神圣职务以外,神还给祭司一项非常神圣的特权。《民数记》6章22-27节写着说,神要摩西告诉以色列人当中做祭司的人,要奉耶和华的名祝福百姓,而且神答应会因此赐福给他们。不过,如果祭司藐视神、不听从神的话,会有什么后果呢? 神警告说,祂就会使他们的祝福变为咒诅。
3.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这个后果。一方面,祭司本来有祝福别人的神圣特权,但是,因为他们藐视神和自己的圣职,祭司本身会被咒诅。《申命记》第28章非常详细地列出了如果神的子民听从耶和华的话,会得到什么福分;如果神的子民不听从耶和华的话,会受到什么咒诅。所以祭司要是不听从神的话,同样会替自己招来咒诅。
4.另一方面,《玛拉基书》2章3节里面的“斥责”和前面所说的“咒诅”有类似的意思。“种子”可以解释为后裔、子孙。换句话说,这些失职祭司的后代也都会遭到咒诅。在以色列人的历史当中,可以找到祭司的后代遭到咒诅的例子。《撒母耳记上》第二章记载着,当时担任大祭司的以利没有好好教导他的两个儿子当祭司,以致他们不敬畏耶和华,也藐视百姓献给耶和华的祭物,从中抢夺肥美的。他们还藐视祭司的圣职,与会幕门前伺候的妇女茍合。结果神让他们父子三人在同一天都死了。
5.除此以外,先知还说到,神会容许人把用来献祭的牲畜的粪抹在那些失职的祭司脸上,使他们和粪一同被除掉。这真是很难堪的羞辱﹗因为“粪”是非常污秽的东西。在献祭的过程当中,必须很谨慎地把祭牲的内脏、皮和粪清除掉。以色列人无论在会幕献祭的时期,还是在圣殿献祭的时期,都会在营外、或者在圣殿外面,特别指定一个地方,用火来焚烧这些除掉的东西。先知在这里暗示,失职的祭司将要受到类似的处置。
神给利未人的吩咐 (2:4-6)
1.《玛拉基书》2章4节说到,神给祭司的诫命和祂与利未支派所立的约有关。换句话说,神吩咐利未人去作的事就是神和他们立约的内容。到底神曾经给过利未支派什么吩咐呢? 我们可以参考神人摩西在离开世界之前,给利未支派的祝福,这记载在《申命记》33章8-11节。根据那段经文,神给他们的特权包括可以用乌陵和土明来寻求神的旨意,他们要教导律法,他们负责在圣所烧香,负责在圣殿献祭等等。
2.《玛拉基书》2章5节提到了这约的性质。先知形容神和利未支派所立的约是“生命和平安的约”,意思是神答应会赐给利未支派生命和平安。而且神认为,利未人的祖先当年也真是守约,他们做到了敬畏神和惧怕神的名。他们也按照神的吩咐,用口去传授律法,不说欺骗的话或者得罪神的话。
3.他们也以身作则地与神同行,还帮助人悔改、离开罪恶。有关利未人的祖先怎么样行事正直,又使人离开罪恶,可以去参考《出埃及记》第32章。在那里说到,在拜金牛犊的事件上,只有利未的子孙勇敢地站出来,不徇情面地为神除灭了犯罪的人。在神的眼中看来,他们那么做是在执行祭司洁净罪恶的任务。玛拉基时代的利未人正好相反,他们用口说得罪神的话,不喜欢神的律法,还带领百姓不遵守献祭的规定。
结语 (2:7-9)
1.《玛拉基书》2章7-9节里所说的“知识”,就是“律法”。先知对当时祭司们的失职作了个总结。首先,在话语上他们应该是传讲律法的人,因为他们是“万军之耶和华”这位统管万有者的代言人;但是他们有辱这个身份。祭司如果不尽责任去传授神的律法,结果怎么样呢? 结果百姓不认识神,就不敬畏神。百姓不知道神对他们的行事为人有什么教导,就会做得罪神、得罪人的事情。祭司本来应该作百姓的属灵导师,现在却做了百姓的绊脚石,真是很大的讽刺。
2.当时的祭司除了没有在话语上教导律法以外,先知玛拉基也指责他们“偏离正道”、“在律法上瞻徇情面”,意思是说他们没有公正地行事为人,而是有所偏私。祭司们既然这么不像样,结果怎么样呢? 结果“被众人藐视,看为下贱”。献祭的人甚至把祭牲的粪泼在他们身上,来羞辱他们。今天,凡是神的仆人和使女都需要领受这样的提醒:不但自己要带头敬畏神,也要忠于自己的圣职。
复习问题
1. 神给祭司的诫命和祂与利未支派所立的约有哪些主要内容?为什么是“生命和平安的约”?
2.举例说明玛拉基时代那些失职的祭司有哪些具体罪责,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思考问题: 1.对比玛拉基时代百姓献的感恩和还愿祭,我们今天也常常感谢神的眷顾和赐福,并且还愿要服事神。当百姓把残疾的祭牲当感恩祭献给神,神不但不收纳,还咒诅这些人 (1:13-14)。这带给你哪些警告和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