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两个牧人 (亚 11:1-12:14) 第一部份 (3813)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听后, 输入您的学习笔记/注解。
第七课:两个牧人 (亚 11:1-12:14) 第一部份
序言 (11:1-3)
- 《撒迦利亚书》最后六章经文是先知撒迦利亚晚年时所发出的信息,其中包括了神给他的两大篇默示。不过在这两大篇默示的中间夹了一场戏。耶和华要先知撒迦利亚去扮演两个 牧人 :一个是好牧人,一个是坏牧人。
- 《撒迦利亚书》11章1-3节是这段插曲的序言。撒迦利亚在叙述神要他扮演牧人之前写了这首短诗,说到迦南地引以为傲的、高大挺拔的利巴嫩香柏树、松树和橡树等等都要任火焚烧毁坏,美好的草原也要一起 毁坏 了,以致牧羊人哀号。丛林荒废,少壮狮子无法找到食物,也只有哀号。先知用这个荒凉的景象来描写神的子民轻视和拒绝弥赛亚以后,会有什么样悲惨的后果。
扮演好牧人 (11:4-9)
- 《撒迦利亚书》11章4-6节里的“将宰的群羊”预表神的子民受到坏牧人的牧养。坏牧人杀害羊群,又出卖羊群,以便从中取利。这些 坏牧人 是指谁呢? 可能是指外邦国家的君王,神任凭他们把悖逆的子民拿来彼此买卖。也可能是指那些不义的首领和官长,他们唯利是图,毫无怜悯之心。还可能是指假先知,他们假借神的名义,说假预言来欺骗百姓,以便从中取利,甚至居然胆敢夸口说神使他们富足。先知撒迦利亚就是受托去牧养这群可怜的羊。
- 先知怎样做牧人呢? 《撒迦利亚书》11章7节说到,先知是好牧人,他手里拿着 两根 牧羊人的杖,一根代表“荣美”,“荣美”可以被翻译成“恩惠”;另外一根代表“联索”。这两根杖表明神对祂子民的心意,一方面要给他们荣美,另外一方面又要他们彼此合一。
- 不过,这群羊有什么反应呢? 《撒迦利亚书》11章8和9节记载了先知后来的表现,根据那表现我们得知,原来的牧羊人不 喜欢 撒迦利亚,羊群也不领他的情、不听他的话。好牧人竟然遭到“憎嫌”,也就是遭到恨恶。主耶稣第一次来到地上时正像这样,犹太人轻视祂,不接纳祂。
- 先知当时怎么做呢? 先知在一个月之内除灭了三个不 称职 的牧羊人。“一个月”可能是指很短的一段时间。有人说,如果这位好牧人预表耶稣基督,那么,这三个不称职的牧羊人就预表了旧约时代的先知、祭司和君王,因为耶稣基督才是神通过摩西所应许的那位先知,祂也是永远做大祭司和君王的。也有人认为,他们可能是三个假先知,因为当犹太人被掳归回以后,还有假先知 (《尼希米记》6:12-14)。不过,“三”也可能只是代表所有不称职的各类领袖。解经家们显然都是从自己所感受到的观点来揣摩。这里还说到,先知对待那群令他厌烦的羊群是放弃他们,任由他们去自生自灭、又自相残杀。好一幅悲惨的画面。
折断两根杖 (11:10-14)
- 接下来,先知还 象征性 地折断了两根杖。《撒迦利亚书》11章10和11节写着说,先知首先折断称为“荣美”的那根杖。“荣美”这根杖被折断了,预表神和万国之间的约定毁了。换句话说,神容许列国来欺负祂的子民。
- 先知在折断第一根杖以后,做了一件事情。《撒迦利亚书》11章12-13节说到,先知向羊群的主人索取 工价 ,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等于当时一个奴隶的身价 (《出埃及记》21:32),也代表微不足道的数目,可见他们多么轻视他的工作。神吩咐先知如何处理这笔钱呢? 神叫先知撒迦利亚把钱带到圣殿去,“丢给窑匠”。当时祭司们认为不洁净的钱不能投入圣殿的银库,而是丢给窑匠,向他买一块挖过了陶土、再也没有什么价值的地用来埋葬穷人。
- 先知当时所作的事情在大约五百年以后,非常奇妙地应验在主耶稣的身上。主耶稣的门徒犹大想 出卖 主耶稣的时候,祭司长和他讲定的价钱正好就是三十块钱。当耶稣被判死刑那一天,犹大后悔了,就去把钱还给祭司长和长老。但是他们拒绝接受,犹大就把钱丢在圣殿里,然后出去上吊自杀了。祭司长捡起钱,认为不适合放进圣殿的银库里,大家商议的结果是把钱交给窑匠,买一块田,埋葬异乡人。完全符合了先知撒迦利亚所作的。
- 为什么说《马太福音》27章9是应验了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呢? 《耶利米书》第18章提到先知耶利米照耶和华的吩咐,到窑匠家里去。他是去作不同的事情。圣经学者猜测,可能马太在提到窑匠的时候,同时都想到先知耶利米和先知撒迦利亚,不过他只提到比较有名的耶利米。还有另外一个可能性是,在古代犹太人的旧约圣经里面,先知书的排列次序和我们现在的不一样。他们是把《耶利米书》排在第一卷,马太有可能用《耶利米书》来代表所有的先知书。其实哪个先知说的不是那么重要, 重要 的是所说的预言奇妙地应验了,就证明这一定是来自神的信息。
- 《撒迦利亚书》11章14节说到,先知撒迦利亚又折断了另外一根叫“联索”的杖,表示犹太人内部的 统一 要瓦解了,这预言后来也应验了。在犹太人当中,因为政治和宗教的因素,分裂成不同的派别,彼此相争相斗。例如当耶稣在世上传道的时候,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就是彼此不和睦的两派,他们因为要杀害耶稣才合作起来。
扮演坏牧人 (11:15-17)
- 《撒迦利亚书》11章15-16节写着说,神叫先知撒迦利亚去拿“愚昧牧人所用的器具”,象征性地扮演那个后来接替好牧人的坏牧人。由于神的百姓拒绝了好牧人,后来就会有一个愚昧 无用 的坏牧人来带领他们。这个坏牧人有什么表现呢? 他对羊群的态度是“四不”:不看顾、不寻求、不医治、不牧养;甚至还会把肥的羊杀来吃。如果撒迦利亚所扮演的好牧人预表基督,那么,他所扮演的坏牧人预表谁呢? 应该就是预表历世历代的假先知和残暴的统治者,不过最后应该是指向假基督。
- 先知所预表的这个坏牧人会有什么下场呢? 《撒迦利亚书》11章17节说道,这个坏牧人“有祸了”,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惨了!”怎么个惨法呢? 先知描写说,“他的膀臂必全然枯干,他的右眼也必昏暗失明。”在作战的时候,膀臂是用来托住武器的,而右眼是用来瞄准目标的,两样都不可少。如果毁坏了,就表示他会完全失去作战的能力,所以将来假基督也只会一时之间得势,最后的 结局 也是灭亡。
复习问题
1.这章经文怎样描述百姓拒绝弥赛亚以及如何自食恶果? (可以对照《马太福音》27:9和《耶利米书》18章的经文)
2.先知撒迦利亚折断的两根杖分别代表了神在哪两方面的惩罚?
思考问题: 1.请分享一段因不顺服而受到管教的经历 (可以是你自己的或者其他人的)。也谈谈后来又怎样恢复了和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