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鸿书 第一课:概论 第二部分 (3402)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粤语课文:
那鸿书 第一课:概论 (3402)
第二部分
尼尼微城
1. 《那鸿书》是有关尼尼微城的默示,尼尼微城的地理位置在两河流域的底格里斯河东岸,就在现今伊拉克的国境之内。《创世记》第十章所提到的“宁录”,最有可能就是这座城的开山鼻祖。《创世记》10:6-12:“含的儿子是古实、麦西、弗、迦南、古实的儿子是西巴、哈腓拉、撒弗他、拉玛、撒弗提迦、拉玛的儿子是示巴、底但。古实又生宁录、他为世上英雄之首.他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所以俗语说、像宁录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他国的起头是巴别、以力、亚甲、甲尼、都在示拿地。他从那地出来往亚述去、建造尼尼微、利河伯、迦拉、和尼尼微、迦拉中间的利鲜、这就是那大城。”
2.  挪亚听神的吩咐做方舟以躲避洪水,他有三个儿子,就是闪、含和雅弗。《创世记》第9章说到,含曾经把父亲的酒后失态宣扬出去;不像闪和雅弗一知道就用衣服去遮盖父亲。含的后代因此受到咒诅。刚才的那段经文说到,最早建造尼尼微城的宁录,他就是含的后代。所以,早在主前3000年宁录的时代,这座城可能已经有人居住,后来又多次被重建。我们来看一下,《约拿书》对尼尼微城的介绍。《约拿书》3:1-3:“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说:‘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这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这里,把尼尼微形容为“ 大城 ”、“极大的城”,可见她在当时多么繁荣、多么有名。
3. 尼尼微城后来成了亚述国京城。一般认为,最早是亚述皇帝撒珥根二世把京城选在尼尼微,不过是他儿子西拿基立大兴土木,才使尼尼微成为亚述帝国最宏伟的城市。所以,从主前705年西拿基立开始,到主前612年被巴比伦毁灭为止,尼尼微一直都是亚述国的京城。这座城非常坚固、非常繁荣,是当时世界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西拿基立的孙子亚述巴尼帕在这里建了一间很大的图书馆,等到2500年以后,才被考古学家发现。看地图就知道,尼尼微城本身有很优越的地理环境,她在米索波达米的北边,有底格里斯河作她西边的天然保障。再加上后来的兴建,更是使它固若金汤了。据说尼尼微城的城墙高15公尺,城墙的宽度可以让三辆战车并行。延著底格里斯河造的城墙约长四公里,整座城的城围是18公里。根据《约拿书》的说法,要走三天才能走完全城。所以,亚述国必定为这座京城感到非常骄傲。没有想到,在她最强盛的时候,神却透过先知那鸿预告她会灭亡。预言的内容就记录在《那鸿书》。
4. 这预言后来被应验了。当亚述巴尼帕这位亚述国最残暴的君王死了以后,亚述开始走下坡。原来在亚述统治之下的巴比伦趁机崛起,并且向亚述采取报复的行动。巴比伦曾经三次攻打亚述。第一次在主前616年,这次由于埃及派兵援助亚述,所以打不下来。第二年,再次进攻,这次玛代加入,一直攻到尼尼微的城下,但还是攻不下来。到了主前612年5月,巴比伦连合玛代和西古提人围攻尼尼微城,长达3个月。最初他们想使用配有撞击槌的攻城机攻城,但是不成功;因为城外有护城河,必须先把河填满,才可能把攻城机移近墙边。后来他们另想计谋,把底格里斯河的河水引进城里,把城淹没。尼尼微城终于陷落 、亚述也亡国了。
5. 这个古城后来长埋风沙之中,两千年来没有人知道她的遗迹何在。直到19世纪中叶,才在底格里斯河边,掘出它的废墟。从残迹当中发现,在高高的城门下面,有一堆尸体,保持著痛苦挣扎的姿势,证明他们曾经为生存抗争过。所以,恶人暂时发达,不值得羡慕。尼尼微在圣经当中,除了代表亚述国之外,她也代表所有敌挡神、拦阻神工作的国家和人,就像后来的巴比伦代表撒但的国度一样。《那鸿书》其实不单单为受亚述压迫的犹大人写,也是为历世历代受恶者压迫的人写的。《那鸿书》使一切信靠真神的人,有安慰、有盼望;因为知道,神必定审判这世上的恶者。
《约拿书》和《那鸿书》
1. 《约拿书》和《那鸿书》之间,有一些相同的地方和不相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约拿书》和《那鸿书》所记载的预言,都是针对亚述国的京城尼尼微城发出的。另外一个相同点是,两卷书的标题都没有提到当时在位的君王是谁。我们只能参考历史书的记载、或者根据该卷书的内容,来找出约拿和那鸿他们作先知的年代。至于它们之间不相同的地方,除了约拿是北国的先知、那鸿是南国的先知,这点不同之外,这两位先知作先知的时候,神的子民和亚述国之间的关系也不一样。
根据历史书《列王纪下》第14章的记载,约拿是在耶罗波安二世当北国以色列君王的时候作先知的。耶罗波安二世战绩辉煌,收回许多北国的国土,使他的政治地位稳固。亚述在以色列的东北边,当时还不敢入侵以色列。神在这个时候派约拿去尼尼微城,是个挺有利的时机。只不过亚述人的残暴已经远近闻名,而且野心勃勃想称霸天下,所以先知约拿巴不得它早点灭亡,免得它成为以色列国将来的祸患。这是约拿最初不肯去尼尼微城警告他们的原因。那鸿是在主前663年以后作南国犹大的先知,和约拿作先知的年代,相隔了100多年,当时北国已经被亚述灭了。亚述国称霸天下,时常侵犯南国犹大,使他们饱受威胁。
2. 亚述在灭了北国以色列以后,曾经趁胜攻佔犹大40座大小城池,掳去20万人,这些事都写在亚述王西拿基立的纪功碑上面。根据旧约圣经的历史书,我们也知道,犹大国的君王为了生存,不得不把圣殿里的金子和银子,拿去送给亚述王。《历代志下》28:16-21写著说:“那时,亚哈斯王差遣人去见亚述诸王,求他们帮助,因为以东人又来攻击犹大,掳掠子民。
非利士人也来侵佔高原,和犹大南方的城邑,取了伯示麦、亚雅崙、基低罗、梭哥、和属梭哥的乡村。亭纳和属亭纳的乡村,瑾锁和属瑾锁的乡村,就住在那里。因为以色列王亚哈斯在犹大放肆,大大干犯耶和华,所以耶和华使犹大卑微。亚述王提革拉毗尼色上来,却没有帮助他,反倒欺凌他。亚哈斯从耶和华殿里和王宫中、并首领家内所取的财宝给了亚述王。这也无济于事。”亚哈斯王为了向亚述求助,就把耶和华殿里的财宝也给了亚述王,在这种情况之下,圣殿的作业肯定会受到影响。就在亚述作威作福、称霸天下的时候,神 兴起先知那鸿来安慰犹大国的人。先知预言尼尼微城会被攻陷、亚述国会灭亡;使犹大国和所有被亚述侵略的国家却会因此得到释放。
3. 这两卷书的内容还有一点非常不相同的地方,就是先知发出预言之后的结果不相同。约拿发出预言以后,尼尼微城的人从上到下都悔改了,所以那次神没有灭掉尼尼微城。可见神不偏待人,就连那么残暴的国家,神也曾经给他们悔改的机会。可惜不久以后,亚述人又故态复萌,依旧不断犯罪作恶、继续欺负神的子民,还口出轻视耶和华神的狂言,所以,神透过那鸿“命定”亚述国一定要灭亡。在那鸿发出预言50年之后,亚述国果然就像先知所预言的那样灭亡了。
4. 最后,这两卷书的写作体材不一样。《约拿书》是用“传记”体材写的,很有趣的写到先知约拿个人的经历。而《那鸿书》却是用“诗歌 ”体材写出来的一篇长诗,非常生动的描写尼尼微城被毁灭时的惨状。先知那鸿本人的事迹完全没有被提到,只简单的介绍,他是伊勒歌斯人。
5. 在12卷小先知书里面,除了《约拿书》提到先知个人的事迹、何西阿书提到先知个人的婚姻以外,其他几卷小先知书都没有多介绍该卷书的先知。先知书有一个特点是,先知所传的信息比先知本人更重要;所以,不需要对先知有太多的介绍,只需要详细记下神要先知传达的信息。其实,《约拿书》特别写下先知约拿的经历,是因为他的经历和尼尼微人的悔改有关。而何西阿书特别提到先知何西阿的婚姻,是因为他的婚姻和他所传的信息有关。
《那鸿书》的大纲
1. 《那鸿书》一共有三章经文。第1章第1节是这卷书的标题,简单的介绍了说预言的先知是谁。接下来的《那鸿书》1:2-2:2这段经文是赞美神的诗篇。主要赞美神的属性和神的判决。这卷预言尼尼微城灭亡的书卷,不是从论说尼尼微开始的,而是从赞美神开始的。这样的内容安排,也一定会提醒我们要凡事归荣耀给神,要对神存敬神之心,知道神正在掌管著万国、万民、万事和万物。然后《那鸿书》2:3-13这将近一章的经文,是描绘尼尼微城被攻打的诗篇。至于《那鸿书》最后一章,即第三章的内容,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描述尼尼微城的灭亡。既然尼尼微是亚述国的京城,所以,这章经文也是在为亚述国写挽歌。
复习问题
1.尼尼微是一座什么样的城?从何时到何时一直都是亚述国的京城?
2.《约拿书》和《那鸿书》有哪些相同和不相同之处?
思考问题 1. 在旧约时代,神通常是透过“异象来给先知“默示”,你认为,今天神会通过什么来对我们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