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亚述被攻击 第二部份 (3406)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粤语课文:
第三课:亚述被攻击(3406)
第二部份
尼尼微的结局 (2:7-10)
1. 如果《那鸿书》2:7这节经文里的“王后”,指的是“天后”这个偶像假神,那么“宫女”指的就是天后庙里的庙妓或者信众。在当时的偶像庙里,有女祭司形同庙妓,她们诱惑人犯罪。等到尼尼微城被攻破,庙被拆毁,偶像被除下,庙妓就无家可归了,所以悲从中来。那些拜偶像的百姓,也无处可拜了。偶像庙里再不像从前人潮汹涌,香火鼑盛的样子。
2. 《那鸿书》2:8:“尼尼微自古以来充满人民,如同聚水的池子;现在居民却都逃跑,虽有人呼喊说:‘站住!站住!’却无人回顾。”这节经文描写尼尼微城被攻破的时候,城里的居民四处奔逃的画面。尼尼微是亚述国的京城、军事中心和商业中心,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其中的居民、军人和从各处来的商人一定都很多。还有,为他们服役的奴隶也一定很多;因为亚述人不断东征西讨,肯定带回来很多俘虏。
3. 先知那鸿形容尼尼微城本来像池子里面聚满了水似的人好多。不过,等到池子一破裂,水往四处流的时候,就再也收不回来了;所以先知描写说,就算有人叫这些逃命的尼尼微人“站住﹗站住﹗”,他们也不会理睬。从前大家都是想尽办法要挤进尼尼微城,去享受罪中之乐,现在就要拼命逃出去了。
4. 从城外攻进尼尼微城里去的敌军,他们的表现就不相同了。《那鸿书》2:9:“你们抢掠金银吧,因为所积蓄的无穷,华美的宝器无数。”先知在这里用讽刺的笔法描写那些入侵尼尼微城的人,拼命的抢劫其中丰富的金、银、财宝。又讽刺的说,这些东西都是亚述从别国抢劫回来的战利品。经过这样的 浩劫之后,尼尼微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请看《那鸿书》2:10。
5. 《那鸿书》2:10:“尼尼微现在空虚荒凉,人心消化,双膝相碰,腰都疼痛,脸都变色。”神让先知预先看见尼尼微城被毁之后的悽凉景象。从前她繁荣兴盛,现在“空虚荒凉”、死气沉沉。在里面的居民,人心惶惶,双膝颤抖,脸色苍白。接著在第11、12节那里,先知用狮子的生动画面来描写亚述今非昔比。
与耶和华为敌的下场 (2:11-13)
1. 《那鸿书》2:11、12:“狮子的洞和少壮狮子喂养之处在哪里呢?公狮母狮小狮游行无人惊吓之地在哪里呢?公狮为小狮撕碎许多食物,为母狮掐死活物,把撕碎的、掐死的充满牠的洞穴。”在这段话里面,先知形容亚述从前像“万兽之王”的狮子那么威风。据说尼尼微城的徽号就是 狮子。考古学家在尼尼微的遗迹当中,发现他们当年饲养狮子供人戏耍的洞穴。在他们的石碑上,也雕刻了许多狮子。还发现不少人头狮身的浮雕,可见亚述人很喜欢狮子。
2. 他们的人头狮身浮雕,非常特别。狮身有五条腿,从正面看,狮子有一对站立的脚。从侧面看却看到四条好像在行走中的腿,很有创意。虽然亚述外在的艺术、文物和建筑都那么先进;但是他们的内心却像狮子那么残忍凶暴。先知那鸿形容说,亚述人到处侵略、杀害和抢夺其他的国家,就像狮子撕碎许多动物当食物,多到充满牠们的洞穴。先知在这里也用公狮、母狮和小狮悠游自在分享猎物的画面,来形容亚述人从上到下逍遥自在。他们为征服很多国家,俘掳很多人,得到很多战利品而引以为傲。亚述王在位的时候,喜欢为自己立像、立功。他们把自己的功绩,图文并茂地雕刻在石版上或者石碑上,结果成为后来的考古资料,证明他们有多残暴。
3. 在欧洲的博物馆可以看到,亚述王撒镘以色三世在王宫里,用铜制的浮雕记载了自己的战绩,包括打败大马色、接受推罗、西顿、和以色列王耶户的进贡。另外还雕刻了一片海洋和两条船,船上装满了贡品,亚述王站在尼尼微城外面,伸著手接受贡品。提起耶户的进贡,在亚述的“黑方尖碑”上,雕刻得非常清楚。这块“黑方尖碑”现在保存在英国博物馆。上面刻著亚述王站在那里,耶户跪在他的脚前。亚述王这边有六个随从,其中一个帮国王打伞。而耶户这边有13个家臣,每人都拿著贡品。图案下面,有文字写著说:“暗利的后裔耶户的进贡:我接受了他的金、银、一只金碗、一只尖底的金瓶、几只金杯、几只金桶、锡、国王的权杖 …… ”等等字样。
4. 如果去查考北国以色列的历史,就会知道,耶户并不是暗利的后代,耶户反而是灭尽暗利的后代亚哈家族的人。这可能要从古代君王的体系来解答这个问题。因为古代的君王通常是世袭的,亚述人很自然的就把耶户和暗利连在一起,当做是他的后代。
5. 暗利和耶户之间,其实隔了两个王 (亚哈和约兰),为什么暗利特别被提起来呢? 恐怕是因为这位以色列王值得亚述王纪念吧﹗根据旧约历史书的记载,暗利作王的时候,他最大的功迹,就是把“撒玛利亚”建造成为 北国 以色列的京城。请读《列王纪上》16:24:“暗利用二他连得银子,向撒玛买了撒玛利亚山。在山上造城,就按著山的原主撒玛的名给所造的城起名叫撒玛利亚。”
6. 撒玛利亚城造在一座四百尺高的山头上。这座山本来只是个荒山,但却是军事重地,后来暗利把它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到了暗利的儿子亚哈作王的时候,更是把撒玛利亚城建造得“固若金汤”,以致后来亚述来围攻它的时候,花了三年的时间才把它攻破。暗利虽然被亚述王纪念,但是,他在耶和华神的眼中,却是个“坏王”,因为他行神所不喜悦的事情。比方说,他为儿子亚哈娶了腓尼基的公主耶洗别。耶洗别在北国以色列,大力推行拜偶像巴力和亚舍拉,遗害无穷。
7. 当亚哈王在位的时候,亚述曾经和12国的联军交战,其中包括叙利亚、以色列和埃及等等。在接下来的200年里面,亚述一直是古代近东最强的国家,对以色列造成很大的威胁。到耶户篡位作北国以色列王的时候,就正式向亚述进贡了。不过,这样的进贡也维持不了多久。到了主前722年,北国以色列就被亚述灭了。
8. 亚述的势力后来不断扩张。主前651年,亚述巴尼帕王打败埃及,南国犹大的玛拿西王也被掳到巴比伦,亚述的势力在那个时候达到了最高峰。这时正是那鸿在南国犹大作先知的年代,他当时预言亚述会灭亡,实在令人难以相信。没想到,才过了几十年,在主前612年的时候,亚述就永远灭亡了。亚述当年如狮子般的威风已经不知去向。所以,先知在这段预言里面,用讽刺的口吻问了两次“在哪里呢?”如果参考另外一本比较浅白的中文译本,先知甚至是问了三次。请看“现代中文译本”的《那鸿书》2:11:“现在这大城在哪里呢? 那像狮子的洞穴、喂养小狮子的地方在哪里呢?公狮母狮进出、小狮子避难的地方在哪里呢?”
9. 原来那么繁荣的地方,原来那么辉煌的战绩,现在只剩下一点点遗迹供人凭吊而已﹗请看先知在《那鸿书》2:13为这章经文所写的结语:“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必将你的车辆焚烧成烟,刀剑也必吞灭你的少壮狮子。我必从地上除灭你所撕碎的,你使者的声音必不再听见。’”车辆“焚烧成烟”,表示有大火焚烧过尼尼微。十九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挖掘尼尼微的遗迹,发现当时曾经有一场大火把尼尼微烧燬。他们在废墟上只挖了两小处地方,就已经明显看见焚烧的痕迹。根据传说,尼尼微城被攻陷那一天,亚述王在宫中自焚而死。
10. 尼尼微城的命运真惨﹗它是在水火夹攻之下灭亡的。可能有人会认为,亚述被打败,是因为巴比伦和它的联军又强大又有计谋;但是,最后这节经文提供了最正确的 答案 。那个答案是,耶和华神说:“我与你为敌”。就是因为耶和华神与亚述为敌,把亚述交给敌人,他才会灭亡。先知也提到,从前亚述派使者去犹大国,说狂傲的话,现在再也听不见了。我们从亚述国的灭亡,可以汲取一些教训。就是敬畏神的国家和人民必蒙保守,背道的迟早灭亡。
复习问题
1.先知为什么用狮子来形容亚述?
2.先知如何预言尼尼微城被毁之后的悽凉景象的?
思考问题 1.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依靠自己的强壮和依靠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