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概论 (该 1:1) 第二部分 (3702)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普通话课文:
粤语课文:
第一课:概论 (该 1:1) 第二部分 (3702)
其他旧约书卷的印证
1. 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以斯拉记》跟《哈该书》有相当直接的关系。在旧约历史书里《以斯拉记》是一本了不起的书,它提供了很多犹太人回归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年代资料。我们今天有很多资料都是根据《以斯拉记》的记录推算出来的。
2. 例如《以斯拉记》1章1-3节再次证明了“神说了话,事情就必成就”。是神发动古列王去实现神的应许,使犹太人回归,重建圣殿。祂早就让先知耶利米预言了这件事,然后借着先知和君王成就了祂的预言,说明了神控制事情的绝对主权。
3. 先知耶利米也预言了犹大国土的荒凉和犹大人被掳70年(《耶利米书》25:8,11),那真是太奇妙了。这70年是怎么个算法?有些神学家认为,这年是从犹大国被灭亡的那一年算起,到第一批犹太人回归耶路撒冷为止,也就是主前608年到主前538年。另外还有些人认为,是从圣殿被毁的那年算起,到圣殿修建完成的那年为止,也就是从主前587年到主前516年。也是大约70年。
4. 到底哪一个说法比较正确呢?其实都无所谓。要紧的是,两个算法都见证了神的预言准确地应验了。不管用哪一个日期来计算,都是70年。这双重的应验,我们只能说是神的奇妙作为,平常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5. 《但以理书》9章1-3节再次提到70年为满这件事。时间到了,神就感动熟悉神话语的但以理在被掳之地为他的国家、他的骨肉之亲禁食祷告,求神实现70年为满的应许。神为了实现自己的应许,不但兴起了不认识神的君王为成就神的应许大发热心,还推动先知耶利米说预言,感动先知但以理为预言的成就祷告。当百姓灰心不前的时候,祂又兴起了老先知哈该来责备他们、鼓励他们。最后合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大家同心合一来完成神的心意。
6. 《以斯拉记》3章10-13节描述了第一次修圣殿的情况,说到当圣殿的根基修整好了以后,犹太人举行了一个赞美聚会。这段经文说到,有许多祭司、利未人、族长,就是见过从前圣殿的老年人,现在亲眼看见重立这殿的根基,便大声哭号,也有许多人大声欢呼。这种心情真是很复杂啊!
7. 这种情绪可以说是悲喜交集。悲的是,曾经见到过旧圣殿荣美的老年人,看到新圣殿的规模大不如从前所罗门王时代的,就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喜的是,没有见过从前圣殿荣美的新生一代,竟然能看见神的圣殿再度地建立起来。他们那种复杂的情绪只有亲自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我们不论怎样揣摩都没有用。
8. 《以斯拉记》第4章开头那5节经文讲到的是阻挠圣殿重建的外在因素。而《哈该书》主要侧重在圣殿无法重建的内在因素。我们在研读《哈该书》的时候应该先从不同的角度去熟悉一下历史背景。
9. 《以斯拉记》4章2和3节讲到犹大和便雅悯人拒绝了敌人与他们一同建造圣殿的要求。为什么呢?犹大和便雅悯人的敌人主要是指在当地居住的撒玛利亚人。当亚述人灭了以色列国,把大部分的以色列人从巴勒斯坦掳走以后,就从别的地方移来一批人,这些人就与当地的以色列人通婚,他们的后代就是撒玛利亚人。因为他们自认有一半犹太人的血统,所以他们很想参加圣殿的修造。
10.如果犹太人能趁这个机会化敌为友,不是很好吗?可是犹太人却因为撒玛利亚人是混血、没有正统的犹太族谱,加上信仰也混杂不纯正,所以就看不起他们,不与他们来往。这种情形一直到新约时代都还存在。
11.维持族裔间的和谐,从政治的观点来看也许不错,可是从信仰的圣洁要求来看,这种合作将来一定会带来对圣殿敬拜事务的妥协。俗语说,里子比外表重要。圣殿外表的建造实际上是代表内心敬拜的恢复。这种属灵的事是不可以与外人参杂的。这也给我们一个属灵的教训,就是属灵的建造是神的子民自己的事,没有外人可以代替。这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属灵原则。
两位重要的领袖
1. 《哈该书》里常常提到在犹太人回归、复兴与重建圣殿的过程中,有两位重要人物,他们是犹大省长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约撒答的儿子大祭司约书亚。他们一个是政治领袖,一个是宗教领袖。
2. 我们先讲这位宗教领袖:大祭司约书亚。他名字的意思就是“耶和华拯救”。根据《以斯拉记》3章2节的记录,约书亚就是约撒答的儿子。约撒答是犹大人被掳以前的最后一位大祭司。根据《历代志上》6章15节,被掳以前的大祭司家谱,利未的后裔也是停在约撒答。约书亚是利未家大祭司的合法继承人,他一定是在被掳以后出生在巴比伦的。约书亚就是犹太人从被掳归回以后最主要的一位大祭司。
3. 所罗巴伯又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呢?波斯当时把帝国分为20个行政区,每个区设有一个总督。每一个区又分好几个省。犹大就是属于河西区其中的一个省,所罗巴伯就在河西总督管理之下,被任命作犹大省长,是一位政治领袖。更重要的是,所罗巴伯是大卫王、所罗门王的后裔。在心理上,犹太人把他看为是王家的继承人。所罗巴伯的名字后来也出现在《马太福音》第一章耶稣的家谱里。
一个小矛盾
1. 根据《以斯拉记》和《哈该书》的记载,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所罗巴伯是撒拉铁的儿子;可是根据《历代志上》3章17-19节的记载,好像有不同的结论。这里讲到所罗巴伯是毗大雅的儿子,而毗大雅又是撒拉铁的兄弟。根据这里的记载,撒拉铁并不是所罗巴伯的父亲,而是他的伯父或叔叔。
2. 所罗巴伯到底是谁的儿子呢?一般圣经学者推测,所罗巴伯是过继给撒拉铁的儿子。犹太人有一个传统,如果兄弟死了却没有儿子的话,这死人的兄弟就有义务娶了他的寡妇来为他立后。撒拉铁死得早,又没有儿子,所以毗大雅就在这种情况下,替他生了所罗巴伯。
3. 当然,也有可能是撒拉铁生下了所罗巴伯以后就去世,他本身家长的地位就由毗大雅接替。写家谱的时候既然以毗大雅为家长,所罗巴伯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毗大雅的儿子了。这个推测也说得过去,很像我们中国人的传统。
4. 不论怎样推测,圣经所要说明的要点是所罗巴伯有犹大王族的血统。正好像约书亚是利未人、又有大祭司的血统一样。这点跟整本圣经所启示的救恩历史大有关系。
5. 圣经真是奇妙的一本书,各卷书都是彼此环环相扣,相互说明的。单就《哈该书》来讲,不仅《以斯拉记》、《耶利米书》和《但以理书》与它有关,《诗篇》、《撒迦利亚书》、《历代志上》和《马太福音》等等也与它有关。虽然这些书卷是由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时期写成的,但它们却是连贯的和前后呼应的。这证明圣经是神所默示的书,它真正的作者是神,所以我们可以用圣经来解释圣经,帮助我们明白神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