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概论 (弥 1:1) 第一部份 (3301)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粤语课文:
第一课:概论 (弥 1:1) 第一部份 (3301)
引言
1. 每年到了圣诞节,我们都会唱圣诞诗歌,其中一首的歌名是 “小伯利恒”。它描写救主耶稣基督降生在伯利恒的那天晚上,那么安静,全城的人都不知道神的儿子已经 “道成肉身”,降生在他们中间了。
2. 伯利恒对犹太人来说都不陌生,因为他们的祖先雅各所爱的妻子拉结就葬在那里,并且伯利恒也是大卫王的家乡。不过对于非犹太人而言,伯利恒本来只是个不出名的小乡镇,后来就是因为耶稣基督降生在那里,才使它成为世界知名的城市。伯利恒已经变成被争夺的重要城市,目前阿拉伯人居住在伯利恒城,犹太人想得回它,但是阿拉伯人却不肯。
3. 早在主耶稣降生700多年以前,已经有一位先知预言这个小乡镇会发生很伟大的事,他就是先知弥迦(《弥迦书》5:2)。神透过先知弥迦早已预言有一位永远长存的掌权者会从伯利恒出来。先知也强调说,这位掌权者并不是在祂出生的那一天才开始存在,而是 “从太初就有”的。在这个预言发出700多年以后,救主耶稣基督果然降生在伯利恒。单单是这个预言,就让人觉得《弥迦书》很重要。
时代背景 (1:1)
1. 《弥迦书》的内容汇集了先知弥迦在不同的时期所发出的好几篇信息。《弥迦书》1:1 提供了不少有关先知弥迦的资料。这里首先说到,弥迦在约坦、亚哈斯、希西家在位的时候作先知,他们全都是南国的君王,可见弥迦是南国的先知。
2. 我们可以根据《列王纪下》和《历代志下》这两卷历史书认识一下犹大王约坦、亚哈斯和希西家在位的时候犹大国是什么情况。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去体会先知弥迦的心境和信息。
3. 根据历史书的记载,约坦是乌西雅王的儿子,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历代志下》第27章说到,当约坦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建造圣殿的北门,在耶路撒冷扩建城墙,在犹大山区建造城镇,在山林里面建造堡垒和瞭望台。从一方面来看,国家因此非常强盛,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当时的花费一定很巨大,被雇用去做工的人必定都是劳苦大众,这样,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4. 至于当时一般老百姓的属灵状况,在《列王纪下》15:35那里写着说,犹大王约坦没有废掉迦南人拜偶像用的, “百姓仍在那里献祭烧香”。在《历代志下》27:2那里还有一句话说: “百姓还行邪僻的事”,意思是百姓还是不断在犯罪。
5. 在政治方面,根据《列王纪下》第15章的记载,当时亚述在提革拉毗列色三世的治理之下成为最强盛的国家。亚兰王利汛和北国以色列王比加企图联合犹大国一起去对抗亚述,但是约坦王不肯加入。于是亚兰和北国就联合起来攻打犹大,可见当时有战乱,约坦王很可能就是战死的。然后由他的儿子亚哈斯继位作犹大国的君王。
6. 亚哈斯王不是个好王。他在位期间有更多的战乱。《历代志下》第28章说到,神让北边的亚兰王入侵,把犹大人掳到大马色去。神又让以色列王比加入侵,杀死了12万犹大的精兵,并且掳走了20万人民和财物。幸亏有先知俄德及时出来劝阻北国以色列的军兵,犹大国的俘掳才被送回耶利哥城。
7. 后来当南边的以东人和西边的非利士人都来侵犯的时候,犹大国就向亚述求援。但是亚述来到之后,不但没有帮助犹大国,反而欺负犹大国,逼它向亚述进贡。到犹大王希西家在位的初期,犹大国仍旧靠着每年进贡来换取暂时的安宁。
8. 至于信仰的层面,亚哈斯王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比方说,他铸造巴力偶像,在欣嫩子谷烧香祭拜迦南人的偶像。尤其是在拜摩洛的时候,还学习异教徒把自己的儿女当祭物焚烧献上。 (《历代志下》28:19)
希西家王
1. 到了希西家继承亚哈斯作犹大王的时候,他 “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希西家王相当认真地实行宗教改革 (参见《历代志下》第29-31章),重新开启圣殿的门,重新修理圣殿,又吩咐祭司和利未人洁净圣殿,他们用了8天的时间来洁净圣殿。希西家王也恢复献祭和利未诗班的歌唱赞美。《历代志下》29:34 说到,百姓们响应王的呼吁,甘心乐意献上的祭牲多到祭司都来不及剥燔祭牲的皮,需要其他的利未人来帮忙。
2. 除了洁净圣殿、恢复在圣殿里的事奉和献祭以外,希西家王也派人去通知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的人,都到耶路撒冷来过逾越节。可是北国的人反应比较冷淡,而南国的人就一心遵行王和众首领所传的神的命令。《历代志下》30:25-27形容当时守节的情况说: “……在耶路撒冷大有喜乐,自从以色列王大卫儿子所罗门的时候,在耶路撒冷没有这样的喜乐。…”
3. 在《历代志下》第31章说到,他们过完了节,还到犹大的各城市去打碎柱像,砍断木偶。又把在犹大其他地以色列各地的 丘坛 和祭坛都拆毁了,然后才各自自己的家乡。
4. 希西家王还呼吁百姓恢复什一奉献,使祭司和利未人得到供养,没有后顾之忧,这样他们就能够专心服事神。结果百姓热烈响应,送去的礼物堆积如山,多到一个程度,圣职人员不但吃饱,而且剩下很多。有关希西家王的宗教改革,在《历代志下》31:20,21那里有很好的评语。以色列分裂成南北 两国以后,受到这么好评语的君王,除了希西家王以外,好像没有第二个。
5. 《历代志下》第32章记载说,在希西家王实施 “宗教改革”以后,亚述王西拿基立来侵犯,并且辱骂耶和华。希西家王听从先知以赛亚的忠告,没有去向埃及求援,而是单单倚靠耶和华。《列王纪下》第19章记载神信守祂和大卫所立的约,就负责保护拯救耶路撒冷城。神派 使者晚上出去,在亚述营里杀了18万5千人。亚述王西拿基立败兴而归,回到尼尼微。有一天当他在他的神尼斯洛庙里叩拜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杀了他。这就是以假神夸口,却不敬畏真神的人会有的结局。
6. 希西家王为了防御亚述的侵害,曾经把基训泉的水引进城墙里去,一直往西流,最后进到西罗亚池。当耶路撒冷城被敌人包围的时候,城里的百姓就不用冒生命的危险,到城外去打水。他同时也把城外的水源塞住,让敌人得不到水的供应。这条著名的 “希西家水道”现在还有高及一般人腰部的清澈水量。现在去以色列国旅游的人,如果进去走一趟,大约要花上半个钟头的时间。水道里面的宽度,只够容纳一个人。
7. 虽然希西家王有那么多的功绩,但是他也有两个败笔。其中一个败笔是:生了玛拿西继承他的王位。玛拿西是希西家王在患绝症得医治以后才生下来的。玛拿西作犹大王作得最久,也最坏,他甚至把偶像敬拜带进圣殿,大大得罪耶和华。希西家王的另外一个败笔是:当他病好以后,巴比伦王派使者来慰问他,希西家王很天真地把他全国的财宝和武器都展示给他们看,结果种下祸根。
8. 巴比伦后来灭了亚述,称霸天下,并且前后三次侵犯犹大国,掳走君王、贵族和财富。巴比伦最后一次侵犯犹大国的时候,是在主前587年,两年以后耶路撒冷终于失陷,犹大国也灭亡。从这些结果我们可以推测,希西家王的宗教改革并没有很深远的影响。在先知弥迦的责备声中我们看见,犹大国一般的属灵风气非常低落,道德也非常败坏。
复习问题
1.先知弥迦在哪几任犹大国君王时期担任先知?他关于伯利恒最著名的的预言是怎么说的 (《弥迦书》5:2)?
2.简述希西家王的一生的功绩和最后两大败笔。
思考问题
1.希西家王在亚述大军兵临城下的危机时刻,没有去求助强大的邻国埃及,而是单单等候耶和华神的拯救。你的生命中是否出现过这样的危机时刻,你是如何处理的?如果将来再出现危机,你会怎么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