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教会的建造 (弗 2:11-22) 下 (4917)
第八课:教会的建造 (弗 2:11-22) 下 (4917)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粤语课文:
第二部分
救恩除去神与人的隔阂(2:13)
刚才学习的2章12节讲到外邦人从前(旧约时代)的光景,那么现在(新约时代)又怎么样呢?接下来的《以弗所书》2章13节说:“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他的血,已经得亲近了。”
过去是远离神的外邦人,现在却可以亲近神了。在过去的旧约时代,以色列人必须按律法规定在会幕或是后来的圣殿中来朝见神。而且因为罪的关系,人不能直接"亲近"神,必需透过祭司来献祭。当时的会幕或圣殿的内部被分隔为好几个区域,其中的“至圣所”是整个圣殿或是会幕当中最为神圣的地方,因为那里是神显现之处,所以只有大祭司一年才可以进去一次,并且要带着祭祀用的牲畜和牲畜的血为自己跟百姓向神献上赎罪祭。如果大祭司不够自己的话,还可能会死在至圣所里面,因为神是圣洁的神,是轻慢不得的。可见在旧约时代就算是神的选民,要亲近神也很不容易,更不要说是外邦人了。
而现在基督耶稣的来到却使人人都可以亲近神。《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这三卷书里面都记载了当耶稣在十字架上断气的时候,圣殿里便发生了一件极特别的事:圣殿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了。
圣殿里的幔子是用来隔开“圣所”和“至圣所”的。除了大祭司一年一次的献祭之外,平常时候人走到这个幔子前就得停下来,不能进到“至圣所”与神亲近。可是耶稣卻为我们人人打开了一条亲近神的道路。当耶稣在十字架上完成了他的救赎大工,這幔子就从上到下裂开,从此再也不能阻挡人來到至圣所,也就表示從此每个人都可以因着耶稣直接来亲近神了。
《希伯来书》10章19节和20节:“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
圣殿的幔子就是预表耶稣的身体。如果“幔子”不裂开,我们进入“至圣所”的路就被挡住,所以耶稣的身体需要破碎。而且过去只有大祭司才可以进到至圣所里面,并要带着祭牲和祭牲的血,如今耶稣就是我们的大祭司,同时也是赎罪的羔羊,为我们在十字架上流血。所以耶稣成为可以我们亲近神的新道路,从此不论是以色列人或是外邦人,都可以借着耶稣来到神面前。而既然人人都不再须要靠着律法亲近神,只须直接靠着基督的救恩,那律法对以色列人和外邦人的分隔也就停止了。接下去的经文(弗2:14-15)就谈到这一点。
救恩除去人與人的隔阂(2:14-15)
《以弗所书》2章14节和15节:“因他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借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
14节这里说的“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正是神建造教会的第一步。神要把所有拦阻人合一的东西给拆毁,这样才能造成一个合睦的“新人”。这个新人指的就是教会,教会是以基督为元首的生命有机体。
以色列人跟外邦人之间那道律法的墙,现在已经被神拆掉了。可是人跟人之间有许多的差异,这些差异也造成了一道一道的墙。那么耶稣的救恩要怎样来拆毁这些墙呢?
之前提到过,是人的罪性把“差异”扩大成为“隔阂”。人因为隐伏在心中的骄傲,很自然的高抬自己所拥有的,看自己常觉得比别人强。这种态度使我们很容易对别人批评、论断、藐视,造成人际关系的分裂。然而事实上不论我们是多么有才华、多么有学问、多么具有道德感、甚至是外表非常敬虔的人,前面查考的经文(弗2:1-10)已经说得很明白,人原本都是“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放纵肉体的私欲”,是“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的“可怒之子”。
耶稣的福音让人看到:我们每一个人原来都是一样的败坏,我们都需要救恩。这福音把每一个人都放在同一个地位,使我们不得不在神面前谦卑下来,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一切都是从神领受的恩典。所以当我们看到自己有什么恩赐长处的时候,就会将感谢、荣耀归给神,这样就不会跟人比较,同时也能欣赏别人的恩赐长处。耶稣的救恩就是这样的来改变了人的内心,使我们能从互相轻视、排斥,变成彼此欣赏、接纳。这样看人与人中间的墙,不是就被拆掉了吗?
明白14节的经文后,接下来15节的经文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提到耶稣“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这或许会让人不明白,律法既然是神所颁布的,为什么要说它是“冤仇”呢?
其实律法本身不是“冤仇”。神当初颁布律法的心意,是要人照着律法活出神的样式,以至能蒙神赐福。可是当以色列人仗着律法自夸,藐视外邦人时,这就不仅仅违背了神的心意,也使得外邦人敌对以色列人。所以在以色列人的罪性影响之下,律法就好似成为“冤仇”了。
来看第二个问题:《马太福音》5章17节明明记载耶稣的话说:“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 耶稣自己都说他不是来废掉律法,可是为什么《以弗所书》这里说,耶稣用他的身体废掉律法呢?
这可以用一个例子来回答:我们小时候学写字,有所谓的“描红簿子”,上面的字都会用数字跟箭头来标明,哪一笔划要先写,是从左写到右、还是从上撇到下,让我们可以照着描。当孩子们开始学写字的时候,需要照着描红簿子写;可是等人学会了之后,就不需要再用了;就可以说“废掉”了描红簿。不过这是否表示人可以再也不用描红簿的方法来写字呢?当然不是。用描红簿学写字的方法一点都没有废掉,但当人已经学会写字之后,即使不用描红簿也能够照描红簿的方法来写字。这样看,一方面可以说“我废掉了描红簿”,也可以说“描红簿一点都没有废掉,而是成全了。”
同样的道理,基督徒现在虽然不用律法,看似废掉了律法,但其实是靠着耶稣让我们已经可以遵守律法。就像前面说到的至圣所,律法规定要大祭司带着祭牲和血才能进去,而我们现在却是透过耶稣这位大祭司,他是为我们流血、成为赎罪的羔羊,才得以亲近神。因此《以弗所书》这里说“耶稣废了律法”,跟《马太福音》中耶稣说的“不是要废掉律法,乃是要成全律法”其实是同样一件事,只是使徒保罗跟使徒马太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来说明而已。明白这道理后,就可继续来往下看16节到18节。
救恩中的合一 (2:16-19)
《以弗所书》2章16节到18节:“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借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因为我们两下借着他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
经过对14节和15两节的解释,不难明白这段经文的信息。只需稍加说明的是,17节所说的“远处的人”指的是谁?谁又是“近处的人”?所谓“远处的人”是指13节所说的“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也就是外邦人。而“近处的人” 则是指犹太人,是说因为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是生在以色列家,所以耶稣的福音的确是先让犹太人(“近处的人”)知道,然后再往外传。不过事实上福音就像一扇门,不管人站得离门近或远,都必須进到门里才能得救。因此17节经文说耶稣“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 ”就是为了使人们不论远近都能因着基督福音“得以进到父面前”。这个“因信得救”的原则可以应用在每个人身上:无论我们是在基督教家庭长大的,或是过去从来不认识耶稣,不管离得远还是近,只要进了救恩之门就能得救,这一点接下来在19节有进一步的讲论。
《以弗所书》2章19节:“这样,你们不再做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了。”这节经文的信息跟前面的12节是相对照的:本来外邦人是“在以色列国民以外”的,现在却是“与众圣徒同国”了;本来“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现在却是“神家里的人了”。耶稣的十字架救恩不但改变了我们所有人的身份地位,也只有借着耶稣,我们才能成为神建造教会的建材。接下来的2章20节到22节,就是讲神的建造工作。
教会建立在救恩上(2:20-22)
《以弗所书》2章20节到22节:“并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你们也靠他同被建造,成为神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
20节这里说,我们这些建材,“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这意思不是说使徒和先知他们本身成为教会的“根基”,而是指他们所传讲的福音成为了“根基”。我们都知道,教会唯一的根基是主耶稣,但这个福音却是使徒和先知被圣灵启示之后才传给我们的,所以经文会说我们“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 根基上”,其实根基的主体还是主耶稣。
20节这里又说:耶稣基督是“房角石”。关于“房角石”的意思,得追溯到过去人用石头盖房子的年代。现在用砖砌的房子,建起来比较容易,因为砖头的尺寸一致。但是用石头盖房就不大容易,因为石头的大小跟形状都不一致,所以盖房子的时候所安放的第一块石头就非常重要,它是整栋建筑物的最主要基石,以后往上盖的石头都得靠它来支撑,也靠它互相衔接;同时所有墙壁的负荷标准跟房子的隔间,也都得依据这块石头来设计。由于这第一块石头通常都是被放在建筑物的一角,所以被称为“房角石”。
若明白房角石的意思,就知道这段经文为什么会说:“有耶稣基督自己为房角石,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 过去用石头盖房子的时候,建筑师必须挑选能跟房角石配合的石头来盖,若完全不合适的石头,当然会被丢在一边不用。即使那些被选中的石头,还是得仔细修磨一番,使这石头能完全合用。从这个角度来看神建造教会的方式,神就是要使我们每一个“建材”都得跟耶稣基督联结、配合,如果不与基督联结,或是不能顺服以配合主的旨意的话,那就不能在神的工程计划中有份了。而凡与耶稣基督联结、配合的,也要被神修捡、磨练,就使我们更能跟神的整个教会相配合。
建造工程绝对不能偷工减料,也不能为了勉强使用一块石头,结果害得整个房子都陷于倒塌的危险。所以我们基督徒被神修剪的这个过程,绝对不能省略。每一个人照着天性来说,都是有棱角的,所以一起同工配搭的时候,难免我的角戳你一下,你的角戳我一下。可是神也愿意使用我们这些个性不同的人,慢慢把我们的棱角给磨平,使我们能靠着基督彼此之间联络得合适,最后成为主的圣殿。在2章21节这里用了很有意思的词句来形容,说基督徒是“渐渐成为主的圣殿”,这表示教会的建造工程还在逐渐进行。神在每一个世代都拣选圣徒,然后一个一个加进去,使当代的基督徒与过去的圣徒一同被建造,然后这个工程才能“渐渐”完成。
我们现在所在的每间教会,都是神要建造的教会。普世的每间教会,都是神整个合一教会的一部份。21节说到“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意思就是说:普世属神的教会就好像房子里的一个个房间,每个房间都属于房子的一部份,每个房间也都要靠房角石来衔接。所以我们谈到“教会”的时候,不能只是狭义地看到自己现在聚会的这个教会,也要用更广的眼光看到神整个的“教会”,这样众教会之间就更能同心合一的彼此帮助。
虽然神建造“教会”的工程还在进行,而且难免会有施工中的杂乱,但是我们不要因此对神、对教会失去信心,我们要相信神最后必定要完全清扫整理,使教会成为给神居住的圣殿。就如旧约时代的圣殿是神同在的地方,也是神与人来往、向人彰显他荣耀的地方,那么在新约时代教会也是主的圣殿,可见神也是定意要与教会同在,要在教会向人彰显他的荣耀。我们每一位基督徒,都应该参加神的教会,一方面在教会中敬拜神,一方面也跟众圣徒一起配搭,一起被神建造。
从《以弗所书》2章11节到22节的经文,看到神花这么多工夫来建造教会,就知道神的建造绝对不是没有目的的。再往下查考《以弗所书》的经文,可以知道更多神对教会的心意。盼望我们每一位基督徒都能在查考的过程中,严肃地思想自己和教会的关系。
金句:“各〔或作全〕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弗2:21)
团队讨论互动:请在小组中分享和讨论自己体会到的,因人造成的隔阂而带来的缺憾,并请为此代祷,求神的爱来除去这些不合神心意的隔阂,医治这些伤害。
复习问题
1 在旧约时代,神的选民以色列人通常用怎样的方式去亲近神?
2 当耶稣在十字架上完成了他的救赎大工,至聖所的幔子就从上到下裂开来,这有什么意义?
3 《以弗所书》2章14节和15节说:神“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 这样才能造成一个合睦的“新人”。这个新人指的是什么?
4 保罗在《以弗所书》2章15节说耶稣“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这个“冤仇”是否等于律法,为什么?
5 《以弗所书》2章17节中“远处的人”和“近处的人”各是指什麼?
6 《以弗所书》2章20-22节说的“房角石”是做什么用的石头?
思考问题
1 神要借着建立教会“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这对我在教会中与弟兄姐妹相处有哪些帮助?
2 明白了神能够使罪人成为“神家里的人”,让我怎样更深体会到神的爱?
3 神建造“教会”的心意,怎样帮助我以主内一家人的态度对待教会和弟兄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