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 第一课:概论 下 (4403)
使徒行传 第一课:概论 下 (4403)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粤语课文:
第二部分
《使徒行传》的写作时空
不过既然《使徒行传》的作者是路加,为什么这卷书不像他写的《路加福音》那样,就叫《路加行传》呢?事实上这两卷路加的著作原本都没有名字,都是由后人来命名的。《使徒行传》之所以不叫《路加行传》,很可能是因为《使徒行传》的主题,并不专注在记载路加自己去传福音的过程,而是要记下当时发生在耶稣门徒们身上的大事,以及他们在传扬福音事工上的作为。路加在《使徒行传》中连自己是作者这一点都没有提到,而且路加本人也不是使徒,只不过他曾长时间和使徒们同工同行,所以里路加以亲身的经历写下《使徒行传》,记录了使徒们的见证,是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資料。
《使徒行传》的记述开始于主耶稣升天之后,门徒们开始按主的吩咐宣讲福音。因为在《使徒行传》中没有记载保罗、彼得等使徒为主殉道而死的事件,而保罗殉道可能是在主后64年,所以圣经学者推测本书应该是在此之前写成的。至于路加写书的地点,许多解经家推测是在罗马,理由是《使徒行传》结束于保罗在罗马的监狱里传道,而路加此时正与保罗同在罗马。在保罗的“监狱书信”中也数次提到路加仍在陪伴他,可见路加在罗马待了很长时间。
从对《使徒行传》写作地点的考据,也可以看出当时福音事工发展极快。根据四福音书的记载,主耶稣在世上传道时,当时的门徒以犹太人为主;而从主耶稣升天后到路加写出《使徒行传》之间的这段时间,信从耶稣的人群,在人数、所住的地区和所属的民族上起了极大变化,有许多非犹太人,就是所谓的外邦人加入信徒的行列。到路加开始写《使徒行传》时,福音已经传到了罗马帝国的京城。
在《使徒行传》1章4-12节的记载中提到耶稣的门徒时,他们还被通称是加利利人。加利利属于犹太地区,也就是说这时主的门徒都是当地的犹太人。但到了《使徒行传》2章1-12节和41节那里,当五旬节时圣灵降下,门徒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用别国的话来传讲福音。那一天,路加记载门徒约添了三千人,这些人都是为了过五旬节,从不同的国家来耶路撒冷的,这当中就显然不仅仅有犹太地区的犹太人,还有许多来自外国的犹太人,並可能有许多非犹太人也在其中。
到了《使徒行传》第15章第1节到3节,当时有犹太信徒去到外邦地区的教会说:“你们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得救。” 保罗、巴拿巴与他们激烈争论。这说明当时已经有不少外邦人信主,才会为了是否守割礼的问题在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之间有了争议。最后在《使徒行传》最后的第28章30-31节,讲到保罗在罗马向所有的人广传福音。
可见路加记述这些事迹的时候,福音已经传得非常广,连路加自己都不是以色列地区的犹太人,而是“外邦人”。这恰恰见证了《使徒行传》第1章第7节到8节的记录:“耶稣对他们说:父凭着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日期,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主耶稣的应许已经开始应验了。主的吩咐和应许是多么奇妙又可靠。
正因为当时福音的传扬是如此的快速,路加就趁使徒们还活着的时候,赶紧把他们的事迹记下来。一方面作为见证,给当时已经分布极广的信徒和教会看,以激励和坚固他们对福音和大使命的信心;另一方面,《使徒行传》也是为普世的后代信徒而写的,是一份见证神的大使命如何展开的历史记录,让后人看见,即使时空会变化,主耶稣当时对门徒的吩咐,也是对所有信从主的人的吩咐,主的话是必定会实现的。
现在的基督徒虽然不是活在路加的时代,却仍然和那时代的基督徒一样,也是因为信耶稣基督的福音而罪得赦免,蒙福称义。今日基督徒的使命仍然是广传福音,建立教会,教会的根基仍是基督。教会仍然要依靠圣灵来遵行天父的旨意,在世上成为主的灯台,如同使徒的时代一样使真道显明,福音传开。
《使徒行传》的价值
圣经学者指出:路加所写的《使徒行传》,记录了初期教会最初30年的信仰进程和美好见证,在这段从旧约到新约过渡的初期阶段,路加记下使徒们的第一次讲道、第一次神迹、教会的起步与挫折,在逼迫下持守真道的事迹,以及最早受到的迫害和最早殉道的人;也讲到第一位外邦人如何归信基督,和在欧洲建立的第一间教会。
另外,对初期教会的外邦人而言,路加这份记录也等于是向他们说明,特别是向当时统治犹太地区的罗马帝国政府说明,福音从犹太地区的信徒中传到非犹太人群体的过程,可以证明基督信仰并不会威胁罗马政府的稳定,也不是是蛊惑人心的异端邪说,而是传扬神要拯救所有罪人的好消息。更重要的是,《使徒行传》对所有信从主耶稣的人来说,都在见证这大使命的始终如一。也说明神的福音对所有人都同样重要,基督徒人人都肩负着传福音的使命。
还有不少圣经学者将《使徒行传》比喻成是第五卷福音,因为这卷书不只是《路加福音》的继续,也是四福音的继续。在四福音书中《马太福音》的末了提到主的复活;《马可福音》的末了提到主的升天;《路加福音》的末了提到主吩咐门徒要等候圣灵;《约翰福音》的末了提到主的再来。而《使徒行传》在一开始就接上了这些主题,所以本书可说是每一卷福音的继续。若说前四卷福音书是专注于道成肉身时的基督耶稣,《使徒行传》一开始则记录了耶稣的复活升天和对门徒的应许和吩咐。四福音书是记载主耶稣在地上传讲福音的“作为”,《使徒行传》则是记载圣灵的工作,带领使徒们在地上实现主的吩 。所以它实在是前四卷福音的续篇。另外本书从头到末了都显明了福音事工是出自圣灵的工作,所以也有圣经学者称本书为《圣灵行传》。
“行传”的意思,不论在希腊原文还是中文里,都是指对名人或英雄的事迹的记载,目的是让当时的人或后人读了之后,能自我省思,得着激励,进而学习效法。中国有句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因此神感动路加藉着《使徒行传》记下早期耶稣门徒的见证和事迹,同样有激励后来的基督徒学习、省思和效法的用意。
《使徒行传》的记录里到处见证了主耶稣的吩咐都真正实现了,因此有不少圣经学者指出《使徒行传》的收信人是“提阿非罗”,也许真有其人,但也可能是用这名字泛指所有想认识耶稣,了解真道的人,因为这名字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爱神的”或“蒙爱的”,除了可以用来当一个真实人物的名字,也可以用来称呼所有主里的弟兄姐妹,和所有对福音有向往的未信者。路加的《使徒行传》是写给所有想更认识神、更亲近神的人,也就是所有被神所爱的人。当人们藉由这卷书中的记载看见主的吩咐和应许是怎样成为事实,他们对主耶稣的信心和传福音的心志会更为坚定。它是神借路加的手,写给所有人的家书、情书和藏宝图。
《使徒行传》最后写到保罗在罗马传讲福音,然后就停止不写了。因此《使徒行传》可以说是一本已经写成,却好像是还没有写完的书。从路加的写作目的来说,他写《使徒行传》是为主的应许和使命作见证,这目的可算已经完成;但《使徒行传》的时代只是神的宏大救恩计划的开始,是基督徒福音使命的开端,之后的结局如何,路加没有写,因为这个结局是要此后所有信从主耶稣的人来继续完成的。因此每个基督徒都是完成这卷书真正结局的作者。
《使徒行传》对今天信徒的重要启发:我们查考《使徒行传》,不仅是在查考使徒的故事,也是在激励我们继续参与并完成主耶稣交托的大使命。
金句:“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8)
团队讨论互动:在小组中请大家相互分享,有没有记下自己信心经历或灵修心得的习惯?如果有,当回头看这些记述时,有什么感受是对自己生命成长有益的?请分享印象最深的经历。
复习问题
1 在《使徒行传》中,主耶稣吩咐的大使命记载在哪一章?
2 《使徒行传》大约是在什么时间写成的?
3 在《使徒行传》1章4-12节记载耶稣的门徒时,通稱他们是哪裡人?
4 《使徒行传》写到保罗在罗马传讲福音,便停在那里不写了。而在神的宏大救恩计划裡,要由谁来最后完成这卷书呢?
思考问题
1 透过这一课,我能否更明白神对這世上所有人的心意?
2 神赐下的大使命让我看到基督徒的人生目的与世人有哪些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