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福音不是由人意做成(徒8:5-9:43) 上 (4412)
第六课:福音不是由人意做成(徒8:5-9:43) 上 (4412)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粤语课文:
本课内容提要:本课提到三个人物和与他们有关的事件。他们分别是一位叫西门的术士,一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太监,和一位名叫扫罗的犹太教狂热者。本课也讲到使徒彼得出去向外邦的犹太人传道。
第一部分
神赐下的福音事工(8:5-25)
这次查考的经文在《使徒行传》8章5节到9章43节,主要内容有腓利传福音给外邦地区,保罗悔改归主,还有使徒彼得开展的福音事工。
在《使徒行传》第8章5节到25节,记载着七执事之一的腓利的事迹。腓利是以希腊文为母语的犹太人。当耶路撒冷教会受到犹太教狂热份子的逼迫时,他也成了被逼迫的对象,于是他便离开耶路撒冷去到外地。按这段经文的记载,腓利显然是第一个把福音传到犹太地之外的教会重要人物。他和其他被逼迫分散的会友一样,四处传道,并且来到撒马利亚城传福音、行神迹、赶鬼、医病,带给该城大喜乐。
“撒马利亚”是以色列境内的一块地区,主前722年北国以色列被亚述灭国后,国内百姓多被掳到外地,当地只剩下最贫苦的居民,他们后来与周遭的异族杂居通婚,产生的后裔就被称为“撒马利亚人”。撒马利亚人在信仰上十分杂乱,有许多对异教神明的崇拜和非犹太传统的生活习俗,因此与后来从被掳之地返回的犹太人互相敌视。在新约时代犹太人甚至称撒马利亚人是“狗”,可见彼此之间的关系十分恶劣。在《使徒行传》的这段经文里出现的撒马利亚城市,并没有提到城名,圣经学者认为也许是耶稣时代一座叫撒巴斯特的城。腓利到此地来传福音,让人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在《使徒行传》1章8节那里耶稣吩咐门徒的大使命,就是:“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使徒行传》第8章9节到13节特地提到撒马利亚当地有一个行邪術的西门,这位西门惊讶于腓利所行的神迹,并接受了洗礼。西门本人是这地方的一个术士,他信主前曾大大借用灵界的力量来谋取个人的名利。而腓利则与他相反,是靠神的灵而行大神迹,目的是要传救人的福音和耶稣基督的名。我们一定要明白他们二者之间的本质差别。
路加没有说明术士西门的信主受洗是否出于真心,但从8章13节的记述却可看出,西门渴求的是腓利行神迹的能力,而不是腓利所传讲的救恩真理。而接下来的经文忽然转去记述另一个事件,就是耶路撒冷的使徒们听见撒马利亚人领受了福音,便派彼得与约翰为代表去到撒马利亚,他们两人来到后,就为撒马利亚人祷告并让他们领受圣灵。
《使徒行传》第8章14节到17节记载:使徒们在撒马利亚为信主的撒马利亚人按手后,他们就受了圣灵。这句话引起后来许多神学家们的争议:“为什么撒马利亚人信了主以后,还要使徒按手才受圣灵?”是不是他们信主的当下并没有领受圣灵?或者反过来说,如果圣灵当时没有降临,就表示撒马利亚人不能算信主了。
关于这段经文的讨论,归纳后有两方面的意见:一种是说神可能有意延迟给撒马利亚人受圣灵,目的是让犹太人身份的使徒们,在为他们按手时亲眼看见他们也受了圣灵,便明白神要犹太基督徒接纳这些被他们瞧不起的撒玛利亚人也成为主内肢体。
另一种看法认为:这里的“受圣灵”和五旬节发生的超自然表现有同样的意义,是说撒马利亚人在信主受洗的同时已领受了圣灵,在使徒按手之后的受圣灵,为的是让使徒和众人都清楚看见:神的灵已接纳撒马利亚人。既然圣经没有详细说明,以上的说法仅供参考。
从这里的记载可以看出,撒马利亚人与犹太人之间的敌视情绪由来已久,使徒们派遣彼得、约翰去撒马利亚,是要他们代表教会观察实情,然后可以为撒马利亚的信众徒按手,使他们领受圣灵。这就表明以犹太人为主体的教会,正式接受撒马利亚人成为主内肢体。圣灵的降下是向众人作见证,神使撒马利亚人和犹太人因着福音从此和好了。
不过根据第8章18节到24节的记载,术士西门见到此事却完全没有领会这个“合一”的信息,居然想到用钱向使徒买圣灵的权柄,于是彼得与约翰重重地责备了他。西门向彼得说:“把这权柄也给我”,以为圣灵的权柄和邪术一样,是能用金钱买到的。而彼得严正指责他的想法恰恰证明了他和福音无分无关,又说西门他将自吞“苦胆”。“胆”本身就是苦的,加上“苦”字,意思是“苦上加苦”。彼得要西门立刻悔改,否则就要因背逆神而灭亡。西门听了之后表现如何呢?经文中提到西门让彼得为他向神祷告求赦;或许他想悔改,但觉得彼得比他“厉害”,以为让彼得为他祈求比他自己祷告更有用。
还有人对这位西门是否得救有疑问,他自己确实曾表示信主,也受了洗,那他倒底算不算重生得救,领受圣灵了呢?在经文中虽然没有清楚说明,但西门的例子提醒我们,一个受过洗的人,还是有可能在旧生命的影响下,在心思行为上重重得罪神。因此信主之后,基督徒要常常感谢主耶稣的救恩、思想神的真道。而不要仅仅关注神迹奇事,或超自然的能力。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罪性所辖制。
即便出现了西门这种人,《使徒行传》还是记载了许多美好的事,第8章25节提到使徒们在回耶路撒冷时,路过撒马利亚地界,就在那里传扬福音,显然是他们看到圣灵降临在撒马利亚人身上,所以对传福音的观念更新了。福音进入撒玛利亚,是靠神的引领、恩赐和能力,而不是靠人的努力来做成。后来神又让犹太基督徒对外邦人传福音的理念跨出更大的一步,这就是接下来在第8章2节到40节中记载的,腓利向埃塞俄比亚的太监传福音这件事。
神带领福音的事工(8:26-40)
这件事一开始就十分奇妙,《使徒行传》8章26节记述,神忽然要腓利去到加沙的旷野。那片地在耶路撒冷的西南方,靠近地中海岸,位于以色列最南端、处在埃及与巴勒斯坦的交界处。这个地方应该是目前的“苏丹”或“衣索匹亚”,旧约称为“古实”,居民都是黑种人。
腓利遵神的命令前去那里,遇到一个埃塞俄比亚的太监。说这太监掌“大权”,在原文是指一个官衔,可以译为“司库”。而“太监”这个称呼不一定是他的官职,可能是特指那些生理上的阉人,按《申命记》23章1节的规定,这样的人不能参与神选民的聚会,更不能去圣殿敬拜神。
腓利向埃塞俄比亚太监传福这件事,对犹太的传统观念更具挑战性,不仅让人们看到有神的大作为,更大大改变了犹太信徒的福音观。因为这太监不单是外邦人,还是按律法不能在圣殿敬拜神的人,然而神却刻意地让腓利和这个有心寻求神的外邦人相遇。这外邦高官看见一个陌生人接近自己车子,又忽然提出关于旧约经文的问题,他居然不以为怪,还谦虚地请腓利上车来讨论。
由8章34节所记述的这高官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他具备不少圣经知识,了解犹太人对经文的解释,不过他对这些解释显得不太满意。他当时在车上读的是《以赛亚书》,当时还没印刷术,书卷都是手抄本,应该价值不斐。他可能是在耶路撒冷买到这宝贵的书卷,回程时坐在车中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了。可见他寻求真道的态度很认真。
太监提出疑问的经文出自七十士译本的《以赛亚书》53章第7节和8节。按当时犹太教拉比的解释,这段经文所提到“受苦的义仆”可能指先知本人、也可能指以色列民、或将来要来的弥赛亚。太监向腓利提出关于这段经文的解释,显示出他对犹太教那些传统说法并不陌生,可见他是个研读经文很用心的人。
腓利问太监:“你所念的,你明白吗?”这是很典型的问法,是当时犹太拉比(老师)普遍用来询问学生的方式:当学生在字面上解释了一段经文后,拉比要问学生是否能理解更深层的内涵。所以太监听了这话之后,可能把腓利当成拉比,马上表示乐于受教。接下来腓利就抓住机会,向太监解释《以赛亚书》这段经文更深层的意思,是指向了耶稣被钉死和救赎的福音。腓利的解经论述非常巧妙,是从旧约中解读福音信息的典范。可见神使用腓利来传福音,不只因为他顺服神的带领,把握住传福音的机会,而且他也熟读圣经。
在神安排的奇妙机遇下,太监大受福音的感动,决定要受洗。于是腓利便为他施洗。后来圣灵就把腓利提去,他沿路四处传福音直到恺撒利亚。“恺撒利亚”是犹太省的省会,也是罗马帝国在巴勒斯坦的行政中心,城里居民以外邦人的移民为主。可见神带领腓利此行的目的十分清楚,就是向外邦人传福音。
这段记载告诉人们:腓利原来在撒马利亚传福音虽然极有果效,但圣灵却突然带他去到旷野,只向一个人传福音,腓利乐意顺服,结出美好的果子,这也更坚定了腓利向外邦人传福音的信心。所以,乐意顺服神对福音事工的带领真是十分重要。
对信主的太监来说,他从腓利那里听到福音,显出神眷顾一切寻求他的人,甚至专门派一个使者去向他传福音。这位太监信主之后,福音在他的国家撒下种子,今日衣索比亚和苏丹最初建立的教会,就是从他开始而建立的。外邦人能得救,这原本对犹太人来说是很难想像和接受的事,这个观念被突破,显出传福音不是出于人的计划,而是出于神的计划。
复习问题
1 《使徒行传》第8章5节到25节提到腓利把福音传到哪个地区的城市,并带给该城极大喜乐?
2 根据《使徒行传》第8章第18节到24节,行邪术的西门在信主之后,还向使徒要求什么?
3 根据《使徒行传》第8章26节到40节,为什么腓利会去到旷野并且向埃塞俄比亚的太监传福音?
4 埃塞俄比亚的太监听闻福音并且信主,结果给他的国家带来了什么影响?
思考问题
1 腓利怎么样作神传福音的器皿?自己若要去传福音,可以向他学习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