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切记福音是神爱世人的旨意(徒14:1-15:35) 下 (4419)
第九课:切记福音是神爱世人的旨意(徒14:1-15:35) 下 (4419)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粤语课文:
第二部分
召开耶路撒冷大会(15:1-12)
《使徒行传》15章第1节和2节:“有几个人从犹太下来,教训弟兄们说:你们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得救。保罗、巴拿巴与他们大大地纷争辩论,众门徒就定规,叫保罗、巴拿巴和本会中几个人为所辩论的,上耶路撒冷去见使徒和长老。” 这段经文提到了召开耶路撒冷会议的起因:当时有犹太的信徒来到保罗和巴拿巴所在的安提阿教会,并且教训外邦基督徒说,必须行割礼才能得救。保罗和巴拿巴与这些犹太信徒因意见不同起了争论,于是教会派遣保罗他们去耶路撒冷找长老解决纷争。圣经学者普遍认为这件事发生在主后49年。
安提阿教会特地派保罗他们往耶路撒冷解决关于割礼的争论,可见他们为此事感到十分困扰。纵然安提阿教会支持巴拿巴和保罗的主张,这也不能代表着所有教会的决定。因这项争议不只影响到安提阿教会,还关系到所有的外邦信徒的得救问题,所以安提阿教会才会决定直接请求耶路撒冷的长老与使徒来解决,他们是当时众教会都接受的权威。耶路撒冷教会对这件事的决定,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有关外邦人信主是否要先受割礼的争议。可见这次耶路撒冷召开的会议十分重要,会议的结果将决定福音事工是继续保持犹太色彩,还是要减低犹太教的影响,直接面向所有外邦民族。
今日的基督徒大概会认为割礼的争论真是无理取闹。当时有些犹太信徒的确是搞错了得救的重点,没有注意到人得蒙神的救恩并不是靠律法和传统,而是“因信称义”,靠信主耶稣得救。但我们也不必嘲笑那些犹太信徒的愚昧,因为在今日基督徒身上也常见类似的问题,就是容易受原生文化和偏见的影响,对不同背景的信徒有成见。若我们没有时常警觉,同样有可能变得固执又封闭。因此这段教会历史上的争论,也提醒我们省思自己是否也会像这些犹太信徒一样,将某些文化上的差异看成了能否得救的关键,甚至相互争闹排斥,却忘记了福音本是神对一切世人的大爱。
第15章4节到21节记述了耶路撒冷大会的过程:保罗他们来到耶路撒冷后,教会先请他们分享外地福音事工的状况。这时,被路加称为“法利赛教门”的犹太信徒又提意见,认为必须为外邦信徒行割礼,因此众使徒和长老们为此专门开会讨论。第15章7节提到“辩论已经多了” ,这句话希腊原文的意思是“经过了很多的辩论”,可见这件事在教会中引发了很大的关注和讨论。然后使徒彼得就用自己的经历为证,建议众人不要忘记福音本是出自神的救恩,是神按他的主权决定如何去救赎人,而关于外邦人的得救,神显然不在乎他们是否受过割礼,而是愿意照他们本来的样子接纳他们,犹太信徒不当以犹太人的割礼做尺度来衡量外邦信徒是否得救。
彼得提出的最有力的一点就是神确实曾经直接赐圣灵给未受割礼的外邦人,这里所说的应该就是指罗马人百夫长哥尼流的信主。哥尼流是外邦人,他显然没受过割礼,却可以被圣灵充满(徒10:1-5),表明神完全接纳他愿意救赎他,而随后耶路撒冷教会也曾公开认可这件事出自神的救恩。
彼得在发言的最后质问法利赛派的信徒为何“试探神”,意思是责备他们为何不顺服神并且怀疑神。彼得如此责备他们,因为法利赛派的信徒的作为显然是否定了哥尼流受圣灵引导的美好见证,完全背离了神的旨意。
在彼得发言完毕后,接着大会让巴拿巴和保罗也见证了他们宣教时神在外邦人中间所行的神迹,这些都显明神的心意,要在外邦人彰显福音,好让犹太人与外邦人都有机会认识并信他救恩的道。
耶路撒冷大会的结论(15:13-21)
《使徒行传》第15章13节到18节记录了耶路撒冷大会中雅各的总结性发言。由此可看出雅各是这次大会的主席,也是耶路撒冷教会主要的领袖。雅各在结论中引用旧约的经文,说到外邦人的得救乃是旧约中神早有的应许。据圣经学者考查,雅各在发言中所引用的旧约经文,可能是出自当时七十士译本的《阿摩司书》第9章11节和12节,也可能是七十士译本所依据的希伯来原文抄本。这段经文中提到神藉由先知已经预言外邦人会得神救赎, “外邦人”这个称呼就是指没有按律法受过割礼的人,因此即使按照犹太经典,外邦人得救也不一定必须先按犹太律法受割礼。
在《使徒行传》15章19节到21节,雅各以这段话做结束:“所以据我的意见,不可难为那归服神的外邦人,只要写信吩咐他们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因为从古以来,摩西的书在各城有人传讲,每逢安息日在会堂里诵读。” 雅各认为不可过分要求外邦基督徒遵守犹太人的诫命;但是也提出了三条重要的禁戒,不但对犹太人是比较重要的,也是外邦信徒所熟知的。雅各考虑到当时教会中的外邦信徒常要与独太信徒交往,应该尊重这些禁戒,才不易起冲突。
首先要禁止的是“禁戒偶像的污秽”,这是指用来祭拜偶像的食物;而第二条“奸淫”则是指要禁戒一切不道德、不正常的性行为,包括在拜偶像的庙中与庙妓行淫,这些都是神所憎恶的;最后雅各提到禁戒“勒死的牲畜和血”这是指《利未记》第17章10节到14 节中所说不可吃血的禁令。总之,这三条在犹太人传统上都是格外要避免的,外邦信徒要遵守这三条也不难。所以雅各把它们列了出来。使外邦信徒和犹太信徒能和谐相处。
雅各的发言就成为了耶路撒冷大会的决议。这份大会的决议指出了得救不是在于是否要受割礼,基督徒要追求主內合一 ,而不是强迫推行犹太文化传统。所有人可以得救都是因信耶稣基督,救恩单单出自神的奇异恩典与基督耶稣,此外再无别的根基,因此基督徒也要在恩典中彼此恩待,活出神的救恩之荣美。
合一与喜乐(15:22-35)
从第15章第22节到29节记述了耶路撒冷大会之后,教会选派巴撒巴的犹大和西拉为代表,随巴拿巴他们回到安提阿去传达消息。犹大和西拉是当时教会弟兄们中的领袖,教会以郑重和正式的方式,差派他们去传 达耶路撒冷大会的决定。
这次会议形成的对外邦信徒无需受割礼的决议,得到了众人的认可,之后不再出现反对的意见,说明连原先激烈反对的法利赛派的信徒也接受了这个决议。决议中仍要求外邦信徒遵守的三项犹太式的禁戒,与保罗他们的想法可能也不尽相同,但保罗他们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显然是有了共识。如此一来与各地教会中的犹太信徒和外邦人信徒可以同心聚会。
于是使徒和长老们都写信和派人向众教会传达耶路撒冷大会的决议。《使徒行传》15章23节到29节:“于是写信交付他们,内中说:使徒和做长老的弟兄们问安提阿、叙利亚、基利家外邦众弟兄的安!我们听说有几个人从我们这里出去,用言语搅扰你们,惑乱你们的心。其实我们并没有吩咐他们。所以,我们同心定意拣选几个人,差他们同我们所亲爱的巴拿巴和保罗往你们那里去。这二人是为我主耶稣基督的名不顾性命的。我们就差了犹大和西拉,他们也要亲口诉说这些事。因为圣灵和我们定意不将别的重担放在你们身上,唯有几件事是不可少的,就是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并勒死的牲畜和奸淫。这几件你们若能自己禁戒不犯就好了。愿你们平安!”
经文这里出现的“惑乱”一词,在希腊原文是“拆除”、有“颠覆”、“骚乱”的意思。而对外邦信徒的劝戒中说到“自已禁戒不犯”,在希腊原文的意思是“持守自己”。在这段经文中特别强调:圣灵亲自引领了这次会议,因此这个决议是重要的、长久的,以保障外邦信徒的信仰不会再被传统的犹太说教来“拆除”或“颠覆”了。
《使徒行传》15章30节到35节:“他们既奉了差遣,就下安提阿去,聚集众人,交付书信。众人念了,因为信上安慰的话就欢喜了。犹大和西拉也是先知,就用许多话劝勉弟兄,坚固他们。住了些日子,弟兄们打发他们平平安安地回到差遣他们的人那里去。但保罗和巴拿巴仍住在安提阿,和许多别人一同教训人,传主的道。” 这里记到耶路撒冷教会的使者们传来的信息,让安提阿教会的众人得着安慰与喜乐,使者们并在安提阿住了一段时间,坚固和劝勉了当地信徒,才回耶路撒冷去,保罗和巴拿巴则留在安提阿服事。路加记载中称使者们是“先知”,这职份主要是“把神的心意说出来”,不一定是指说预言,也可以是指教导和讲道。因此路加用先知一词来描述耶路撒冷教会使者们的服侍。此外从路加的记述中,也可看出当时各地的教会非常欢迎耶路撒冷大会的这份决定。
在福音事工上,保罗他们的宣教行程,以及在为外邦基督徒的事召开耶路撒冷大会上,让我们看到基督徒为了爱神和爱人,除了传扬福音之外,也要顾念与其他弟兄姐妹彼此合一,这就是从福音中学会了以恩慈相待。
金句:我们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和他们一样,这是我们所信的。(徒15:11)
团队讨论互动:请在小组中分享,在教会内和教会外,有没有遇过生活文化不同而引起的困惑?我们遇到这些不同,应该怎样来面对,好让我们在荣神益人上都能行得更好?
复习问题
1 路加在《使徒行传》15章1节和2节记载了当時教会间出现哪一项重大的争议?
2 根据《使徒行传》15章4节到21节,耶路撒冷大会的过程中哪一位使徒以自身经历证明,外邦人无需受割礼也能得蒙救恩?
3 参考《使徒行传》15章13节到18节的记载,当时耶路撒冷大会的会议主席可能是谁?
4 《使徒行传》15章23节到29节提到,当时耶路撒冷教会决定了哪些外邦信徒可守的禁戒?
思考问题
1 当教会或弟兄姐妹之间对敬虔信仰的看法出现不同时,自己应该依照什么样的真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