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神为福音开门铺路(徒18:1-19:41) 下 (4423)


第十一课:神为福音开门铺路(徒18:1-19:41) 下 (4423)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粤语课文:


第二部分

在以弗所的宣教 (19:8-23)

        接下来在《使徒行传》第19章第8节到22节,讲到保罗在以弗所的福音事工。经文中记载他在当地会堂传道三个月,然后在一个叫推喇奴的学房传道,更是有两年之久。“推喇奴”可能是学校名称或学校主人的名字,“学房”就是“学校”或“学院”,经文说保罗花费两年时间让亚细亚人都听见福音,可见他为传福音的努力。

        保罗在以弗所待了这么久,很可能因以弗所是大城,人们对福音的需求量很大,此外,当地有大量商旅往来,是福音传出去的好管道。保罗在此地服侍时,神也使保罗行了许多神迹来见证福音,结果他名声广传,当地甚至有人拿保罗身上的衣物来医病赶鬼,不过路加谨慎的说明这是以弗所人的举动,而不是保罗的意思。

        以弗所是一座充满异教迷信的大城,因此当地人迷信保罗行神迹的能力并拿他的衣物来医治赶鬼,有这些错误做法并不出人意外,经文中提到也有人因此成功的,显然神也允许这事发生。神允许这样的事,当然不会是要让保罗被当成偶像崇拜,或鼓励迷信,更大的可能性是为了福音事工。接下来路加便记录了当地发生的一个有名的事件,神借此狠狠打破了当地人对保罗的迷信和个人崇拜。这就是当地有个犹太术士“士基瓦”,他也擅自以“保罗所传的耶稣” 的名义去赶鬼,结果被鬼狠狠嘲笑,痛揍了一顿。

        从路加的记载来看,犹太术士士基瓦显然不知道“耶稣”是谁,所以他赶鬼时特别要说“奉保罗所传的耶稣之名”,为的是要标明自己所喊的是“保罗”所说的那个“耶稣”。路加还提到这犹太术士被称为“祭司长”,但根据历史记载,当时犹太教的祭司长另有其人,看来他只是冒名顶替跑江湖。而当他带着七个儿子用保罗的名义去赶鬼,以为能获奇效,想不到所遇到的恶鬼比他还清楚耶稣和保罗是谁,不但立即把他们的面具拆穿,还给了这些人一顿好打。

        由于犹太术士士基瓦的遭遇,以弗所的人们开始明白,他们应当信靠和敬拜的不是保罗,而是他所传讲的主耶稣。

      《使徒行传》第19章17节记载,主耶稣的名从此被以弗所人尊为大了,并且当地的福音事工开始真正兴旺起来,在第19章18节到20节中提到当地许多曾行邪术的信徒公开认罪。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人们认为行邪术必须保密,如果公开就失去法力,因此这些信徒的公开宣告,等于是让这些邪术失效,他们还把自己行邪术的书籍堆积起来焚烧,这些书约值当时的五万块钱。而五万块“钱”是指的五万“银币”,在罗马帝国时代等于是五万个人一天的工钱,是极大的数目。试想在以弗所这盛行异教邪术和追求商业利益的地方,出现了许多人信主悔改并且弃绝邪术和不计利益的情景,是多么撼动人心。所以在第19章20节路加感动地写下:“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得胜,就是这样。”

        在以弗所的经历也让保罗发现,神已为福音开辟道路了。可能是此原因促使保罗决定在他完成这次宣教后,就要转往罗马传道。当时的罗马是西方世界的中心,因此若要将福音广传遍地,罗马是必去之地。所以在19章21节和22节提到保罗“心里定意”要去罗马。“心里定意” 在希腊原文的意思就是“灵里定意”或“圣灵定意”。保罗准备在离开以弗所时先派提摩太、以拉都二人往马其顿去,他自己则回耶路撒冷,为要把他们在马其顿和亚该亚各教会得着的奉献送去。只是接下来在19章23节说“那时,因为这道起的扰乱不小”,是说在此时以弗所起了一场反对福音的极大骚动。

以弗所骚动 (19:24-41)

      《使徒行传》第19章23节到41节说到当地的银匠“底米丢”聚集众人,控告保罗引诱当地人不敬拜“亚底米女神”。亚底米是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罗马人称为“黛安娜”,这是以弗所人的主流信仰,当地因此盛行贩卖女神的“银龛”,就是贩卖亚底米神庙的银制模型,内有亚底米女神神像。因此银匠底米丢对保罗的指控,既诉诸经济利益又含民族感情,他认为以弗所是亚底米女神的敬拜中心,若反对亚底米女神,就是反对以弗所的文化传统,也就是对以弗所人民的否定。

         从银匠底米丢的指控中可看出,他对福音事工在以弗所引起的变化内心惶恐,害怕福音继续传下去,银匠们做偶像贩卖的生意就做不下去,所以他煽动以弗所百姓的愤怒情绪,导致他们抓了保罗的同工该犹和亚里达古到“戏园”去公审。经文中说的“戏园”应该是指亚底米神庙附近的一个露天剧场。 第19章28节到31节的经文很生动地描写了事件发生时的场面混乱,虽然人们不明白为什么会有群众聚集,但“满城都轰动起来”,可见闹得很厉害。这时人群中出现一位“亚力山大”,路加说他是个犹太人,犹太人推他出来说话,他似乎想出声解释,然而犹太人的独一真神信仰也是排斥亚底米女神的,所以群众看犹太人亚力山大倒更加激愤起来。保罗也想出面做出解释,却被教会的信徒和朋友阻挡了。

        当时的场面几近于暴动,保罗和其他同工也停留在混乱的群众中,好在以弗所城的“书记”很快出面安抚众人,随后解散了群众。所谓“书记”是当时以弗所城的高级官员,主管城市财务与文件档案,也是市议会与市民集会的主席。他当时采取的处理方式,是先在群众面前赞美亚底米的神像是“从宙斯那里落下来的”,这句话的希腊原文也可以指“从天上落下来的”,并且说这是无可否认的。“书记”这样说当然是为了安抚群众。然后“书记”便警告闹事的众人不要“造次”,并且提醒大家本来就有“放告的日子”,希腊原文意思是“开庭的日子” ,群众可以在这日子上告“方伯”,就是“省长”来处理。然后书记建议群众到时可以“彼此对告”,这词在原文中是法律术语,就是“循法律途径解决”。从路加的记述中可看出:这名书记虽是高官,并不动用权势来威吓群众或处理保罗,却要群众循法律途径,显出了法治精神,这反映了在古代的罗马帝国的确以守法精神闻名,虽然也时有例外。

        书记接着劝服众人依法行事,提到如果他们有“别的事”,就是指“不可能用法律途径解决的事”,可以由“照常例聚集断定”,原文的意思就是“在合法的聚会中解决”。当时以弗所法律规定每月有三次的定期聚会,而除此之外的群众自发集会则可能被视为意图叛乱。所以书记警告群众如果再乱闹下去,“我们难免被查问”,这句话原文就是“我们实在是陷于被控告的危险之中”。可见书记处理这次骚动的目的应该不是为了保护保罗等基督徒,而是为维护以弗所的社会秩序,但他的做法也间接证明保罗他们没有违法乱纪,总算在以弗所的众人前还他们清白了。

  以弗所骚动是保罗的福音事工到目前为止所遇到的最大最危险的挑战。但也由此可见福音已经广为传开,才会出现这场事件。本课查经也让我们看见保罗第二次宣教和第三次宣教中都遇到了逼迫、反对与各种挑战,但也都经历神大能的保守与带领。可见在传福音的大使命中,神凡事都掌权。

金句: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 (徒18:9,10)

团队讨论互动:可在小组中分享并讨论:传福音时,是否曾有莫名受阻拦的经验?自己又是如何面对和处理的?

复习问题

1 《使徒行传》19章23节到41节提到保罗他们在以弗所的福音事工十分兴旺,但引发了一场什么样的骚动?

2  在以弗所带头反对保罗他们的人是一名银匠,名为底米丢,他为什么要反对保罗他们

3  当保罗他们在以弗所骚动中被暴民们拉到当地戏园去时,谁出来安抚民众?

4  以弗所的官员要求群众依循什么途径来处理问题,结果将这次的骚动平息了?

思考问题

1 从保罗在以弗所的宣教经历,思考福音事工的真正掌管者是谁?这对自己传福音有什么样的提醒?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