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最后的叮咛(约壹5:14-21)上 (62-14A)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听后, 输入您的学习笔记/注解。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照他旨意求必得着(5:14、15)
在上次查考《约翰一书》的时候,我们已经查考到第5章第13节,说到基督徒最大的确据就是“有神儿子的就有生命”,而这“生命”是指“永生”。谈完了这一点,《约翰一书》这封书信的本文部份就结束了。《约翰一书》剩下的那几节经文,有圣经学者认为,那是作者约翰补充的资料。当他要结束这封书信的时候,他想到还有些话没说清楚,所以就再补充说明一下。虽说是补充,其实里面还是有相当重要的提醒。现在先念《约翰一书》第5章第14节和15节:“我们若照他的旨意求什么,他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他所存坦然无惧的心。既然知道他听我们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们所求于他的,无不得着。”使徒约翰在这里说到,如果我们照着神的旨意来祈求的话,神会垂听我们的祈求,使我们得到我们所祈求的。我们在这里看到,祷告蒙神垂听的一个条件,是要照神的旨意来求。换句话说,如果人祈求一些不合乎神旨意的事情,就不会蒙垂听。比方说,神明明规定我们不可以贪爱钱财,因为贪财是万恶之源;但是有信徒却去祷告,求神让他赌钱赌赢,那肯定是不会蒙神垂听的。
我们以前查考《约翰一书》第3章第22节的时候,也学到过另外一个类似的祷告蒙垂听的条件。那里写着说:“并且我们一切所求的就从他得着,因为我们遵守他的命令,行他所喜悦的事。”这个条件就是遵守神的命令,那么祷告就会蒙垂听。无论是遵守神的命令也好,还是照神的心意祷告也好,都在强调人对神的顺服。所以,越顺服神的人,他的祷告就越有效。谈到照神的旨意祈求,主耶稣非常强调这一点。在他教导门徒祷告的内容里面,就提到愿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主耶稣不仅教导别人,事实上他自己就是以身作则地尊重神的旨意。记得主耶稣被捉拿之前,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的时候,心里充满了痛苦和挣扎,可是当他在最痛苦最危险的时候向父神祷告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愿你旨意成全。”有一位属灵人说过:“真正的祷告,并不是要从神那全能的源头那里,支取能力来完成我们人自己的心愿。祷告乃是要转变我们的心愿,去符合神的心意,使得神的能力可以经过我们,成全他的旨意。”所以,我们不要透过祷告,去求神给我们自己所要的东西,而是求神的旨意得以成全。认真的说起来,祷告不是人向神说话而已,更重要的是,祷告的人静听神向他说的话。
代求的限制(5:16、17)
谈完了祷告蒙垂听的原则之后,约翰接下来谈到祷告的限制。《约翰一书》第5章第16节到17节:“人若看见弟兄犯了不至于死的罪,就当为他祈求,神必将生命赐给他;有至于死的罪,我不说当为这罪祈求。凡不义的事都是罪,也有不至于死的罪。”现代中文译本写着说:“若有人看见弟兄或姊妹犯了不至于死的罪,他应该向上帝祈求,上帝会赐生命给他们。这是指那些犯了不至于死的罪的人说的。但是,有些罪会导致死亡,我认为你们不必为这种罪祈求。一切不义的行为都是罪,但也有不至于死的罪。”约翰说,人若有“不至于死”的罪,可以为他代求,神也会垂听。但是,人若是有“至于死”的罪,他就不鼓励信徒代求了。到底什么是“不至于死的罪”,什么又是“至于死的罪”呢?先说什么是“不至于死的罪”。这种罪可以说不是人故意要犯的,往往是出于无知,或者是出于内心一时的冲动,情绪过份的激烈,而一时失去控制犯下的罪。
那么,当信徒为这样的人祷告的时候,神是不是马上就会赦免这个人的罪呢?不是的。仔细去揣摩约翰的话就知道,这个犯了“不至于死的罪”的人应该是一位基督徒。当你为这样的弟兄或姐妹祷告的时候,神会垂听的原因,是因为这人明白主耶稣是他跟神之间的中保。换句话说,他不会误以为那个为他祷告的人是中保。更重要的,因为他知道他必须到主耶稣的面前去认罪,求主用宝血洗净他误犯的罪,然后他才会得到父神的赦免。
那个为他代求的人,又是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代祷的人是透过祷告,来推动神的手去管教这位弟兄,使他愿意承认自己的罪,重新恢复与神相交。而且神也喜欢基督徒彼此代求。这么说来,为误犯罪的信徒代祷,主要是让他恢复与神之间沟通。至于人肯不肯认罪,还是要犯罪的人自己去决定,代求的人无权赦罪。
现在说说什么是“至于死的罪”。从犹太人的角度来看,“至于死的罪”是明知故犯的罪。在旧约时代,犹太人献祭赎罪主要是指那些人误犯的罪,而不是那些人故意犯的罪。在摩西五经里面提到那些必须用石头打死的罪,一定是“至于死的罪”。不过,使徒约翰在《约翰一书》这里提到“至于死的罪”时,不是那么狭窄地只根据律法的看法,必定有比这更深入的定义。会不会是主耶稣说过的、亵渎圣灵的罪呢?在《马太福音》第12章第31节和32节,主耶稣在世上传道的时候,曾经警告过当时毁谤他,说他靠鬼王的力量赶鬼的宗教领袖说:“…人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惟独亵渎圣灵总不得赦免。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
另外有圣经学者认为,“至于死”的罪可能是指会被教会开除的那种罪。比方说,在《哥林多前书》第5章那里,保罗就曾经要求信徒严厉处置一个犯了乱伦之罪的弟兄。《哥林多前书》第5章第1节到5节:“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你们还是自高自大,并不哀痛,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我身子虽不在你们那里,心却在你们那里,好像我亲自与你们同在,已经判断了行这事的人,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并用我们主耶稣的权能,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旦,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使徒保罗在这段话里,要求哥林多教会的信徒,把那犯罪的弟兄开除出去。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很无情地弃绝他,把他交给撒旦去败坏他的身体。但实际上,保罗最希望这位犯罪的弟兄,因为身体上受到严重的管教,而产生悔改的心志,结果到主再来审判的时候,还能够得救。不过,这人既然还有机会得救,就表示这还不算是“至于死的罪”。0269除此之外,有人认为可能是指早期教会大受逼迫的时候,有的信徒因为太害怕了或者太痛苦了,就否认他们对基督的信仰。后来在教会里面就产生了一种想法,认为这些背叛信仰的人,永远不得赦免,等于说他们犯了“至于死的罪”。 不过,使徒彼得曾经三次不认主,但是当他痛哭悔改之后,神就赦免了他,而且还大大重用他去坚固信徒。可见,圣经学者们都难以解答这个问题,不过,在查考完《约翰一书》之后,倒是找出一个很有可能的答案。就是那些否认耶稣是“道成肉身”之基督的,那些人犯的是“至于死的罪”,他们的结局是灭亡。无论如何,有弟兄姐妹跌倒,我们要尽早挽回他们,免得他们掉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音乐休息
复习问题
1.祷告蒙垂听的条件是什么?
2.第5章第16节说的“不至于死的罪”指的是什么?
3.代祷的人在祷告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4.根据《马太福音》第12章第31和32节,“至于死的罪”指的是什么?
思考与应用
•在个人的祷告中,最常向神求的是什么事情?神是如何回应的? 今天的课文对我在祷告的功课上,有哪些提醒?
•要如何做一个认罪悔改的祷告?
•自己曾经为别人代祷过吗?为别人代祷是否会蒙神的喜悦?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