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撒罗尼迦前书 第一课:背景与概述 (徒17:1-9)下 (5203)


帖撒罗尼迦前书 第一课:背景与概述 (徒17:1-9) 下 (5203)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听后, 输入您的学习笔记/注解。


保罗同工团队

1. 保罗是和两位同工西拉﹑提摩太联名写这封信的。西拉和保罗一样,是罗马公民。他的名字有亚兰和罗马两种拼法,可见他生活的文化背景不局限于犹太人的圈子。他也曾经参加重要的耶路撒冷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外邦人信主不需要先受割礼。其后他和保罗、巴拿巴一起代表教会到安提阿,送去了欢迎外邦信徒的正式信件。第二次宣教开始时,保罗为马可的原故与巴拿巴分手,然后邀请西拉同行。

2. 西拉不但在信仰方面与保罗志同道合,而且他们都有罗马公民身份,传福音的时候比较方便。比如他们在腓立比被关押,因为二人都是罗马公民,就很容易一起被释放,如果有一位不是罗马公民,可能要被关押更久呢。

3. 保罗不但在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中提到西拉与提摩太,《哥林多后书》也是三个人联名写的。说起提摩太,他是在双文化背景的家庭中长大,父亲是希腊人,母亲是犹太人。保罗在帖撒罗尼迦犹太人会堂讲道时,台下的会众之中有犹太人和希腊人,有些希腊人信了主。提摩太的家庭背景可能会让那些人感到亲切。他们三个人组成一个和谐的宣教组合,容易彼此理解与配合。

4. 圣经中有很多次说到提摩太,有两卷教牧书信:《提摩太前书》和《提摩太后书》都是以他命名的。保罗不但称他为“同工”,还称他为“儿子”。在第二次宣教途中,保罗和西拉到了路司得,遇见年轻的提摩太一家,给提摩太施洗后,带着他一同宣教。提摩太的母亲是犹太裔基督徒,保罗在《提摩太后书》3章15节说:“……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

5. 保罗在被赶出帖撒罗尼迦和庇哩亚之后,无法回去探望信徒,就请提摩太前往帖撒罗尼迦。保罗很信任他,也用心栽培他。提摩太作为保罗的特别代表,常到各地教会传递信件和教导。保罗首次监禁获释后,还派提摩太长住以弗所对付异端。还称赞他“……你们知道提摩太的明证;他兴旺福音,与我同劳,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腓:22)

保罗团队在帖撒罗尼迦

1. 《使徒行传》17章16到17节记述了保罗他们在圣灵引领下从亚洲跨海来到欧洲,先到腓立比,因传福音被关监受刑罚,却带领狱卒等人信主。出狱后南下来到帖撒罗尼迦。保罗一连三个安息日在犹太会堂讲道,宣讲耶稣就是犹太先知预言​​的弥赛亚。

2. 《使徒行传》17章1-4节写道:一些犹太人和敬虔的希腊人,还有尊贵​​的妇女,听了保罗的信息,就信了主。这些希腊人来犹太会堂,想必是仰慕犹太人的独一真神,看到基督信仰持守一神论,却没有犹太人的律法主义,更容易接受。在这些听了保罗的信息就信主的人中,有接待他们的耶孙,有《使徒行传》19章29节和20章4节提到的该犹、亚里达古和西公都等人。

3. 《帖撒罗尼迦前书》2章9节提示说,保罗传道,不想给弟兄姐妹增加负担。他年轻的时候学会织帐篷,就凭一技之长养活自己。保罗住在信徒耶孙家里,不但环境温馨,也可以边工作边传道,自然地织起福音传递的网路。可还是惹恼了某些人,《使徒行传》17章5-7节记载说:“但那不信的犹太人心里嫉妒,招聚了些市井匪类,搭伙成群,耸动合城的人闯进耶孙的家,要将保罗、西拉带到百姓那里。找不着他们,就把耶孙和几个弟兄拉到地方官那里,喊叫说:那搅乱天下的也到这里来了,耶孙收留他们。这些人都违背该撒的命令,说另有一个王耶稣。”

4. 犹太人控告他们的罪名是另立一位王作乱。保罗却说耶稣是天国的“王”,与地上的政府毫无关系,但是人们不见得明白。帖撒罗尼迦是“自由城”,官员是地方自治官员,他们不愿意社会秩序被扰乱,就低调处理,“取了耶孙和其余之人的保状,就释放了他们。”(《使徒行传》17 :9)

5. 保罗在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被迫离开帖撒罗尼迦后,去了80公里以外的庇哩亚。他们在庇哩亚继续传福音,那些帖撒罗尼迦的犹太人竟然尾随而来,继续造谣生事,直到把保罗赶得远走高飞,才善罢甘休。保罗没与他们纠缠,他搭船下到雅典,后来又去了哥林多,把西拉和提摩太留在马其顿。这是主后49-50年间的事。

保罗为何写这两封信

1. 保罗被迫离开后,一直关心帖撒罗尼迦的弟兄姐妹在逼迫中是否站得稳,持守住了信仰。因自己无法前往,他就派提摩太前往探望,提摩太回来之后向他汇报,带来帖撒罗尼迦信徒的好消息,保罗兴奋地写了《帖撒罗尼迦前书》,几个月之后,又写了后书。

2. 保罗在第三次宣教的时候,曾经再次访问马其顿的教会(徒19:21,20:1-2,林前16:5,林后1:15-2:13),最后回到耶路撒冷。与保罗同回耶路撒冷的人当中,有个人帖撒罗尼迦人,亚里达古和西公都,他们一起把捐款送到耶路撒冷教会(徒20:2-6)。这就证实保罗在第三次宣教时终于有机会回访帖撒罗尼迦教会,帖撒罗尼迦也有了成熟的福音同工。这位叫亚里达古的帖撒罗尼迦人还在以弗所与保罗同受逼迫,又同去罗马坐监。(见徒19:29,20:4,27:2,西4:10)

3. 在新约圣经中包括了保罗的13封书信,可分为给教会的和给个人的书信。《帖撒罗尼迦前书》和《帖撒罗尼迦后书》都属于写给教会的书信,《使徒行传》为它们提供了详实的背景资料。《使徒行传》17章记录他们到帖撒罗尼迦,18章则说明保罗到雅典和哥林多之后写信的动机。

4. 保罗在哥林多待了一年半,圣经记载当时亚该亚的省长是迦流(参考《使徒行传》18:12)。迦流在主后51年到任,任期1年,保罗正是在此期间写了帖前和帖后这两封书信。保罗不但称赞帖撒罗尼迦教会在大逼迫中的信心和好见证,也特别感谢他们在贫困的环境中仍然慷慨解囊,支援保罗个人和耶路撒冷教会的需要。(见《哥林多后书》8:1-5﹑11:9和《罗马书》15:26。)

5. 保罗被迫离开帖撒罗尼迦,又无法去探望信徒,心里一定非常挂念他们,担心这个新建的教会怎么样来面对巨大的压力。当提摩太带来帖撒罗尼迦教会的消息,保罗心中喜乐,总算了解到他们的状况。在信中保罗一是赞许他们在逼迫下的信心见证;二是澄清一些毁谤和误会,因为谣传说保罗他们半夜溜走不再回去,是不肯与弟兄姐妹同受苦难;三是劝勉和教导信徒,也阐述了基督再来的信息。

6. 保罗的这封信有感情上的表达分享,事实上的澄清,真理上的教导,还有对信徒行为方面的规范。《帖撒罗尼迦前书》和《帖撒罗尼迦后书》虽然是保罗早期的书信,讲的却是最后国度的盼望。

“末世书信”与外邦信徒

1. 虽然彼得最早宣称:耶稣基督被接升天,到万物复兴的日子会再来(徒3:20-21)﹔雅各也提到主的再来(雅5:7-8) ;但是保罗在写给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书信中更详尽地讨论这个有关主再来的真理。

2. 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在保罗书信中被称为“末世书信”,顾名思义,讨论的重点是“基督再来”。《帖撒罗尼迦前书》每一章的结尾都提到基督再来,第四和第五章则集中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对这个真理也很感兴趣。都想知道:基督什么时候再来,将来人怎么样复活,我们将要到哪里去,这些事情将如何发生。保罗明白信徒关注的焦点,在前书中却没有直接地回答,他保证主会再来(4:15),却没有说在何时来(5:1-3)﹔他确定信徒会与主同在(4:17),却不知道确切的地点。

3. 这些初信者兴奋地期待着信耶稣带来的一切好处。但教会和社会的现状令他们很失望:不但自己受逼迫,连属灵领袖保罗也在困境当中。坎坷的现状与美好的理想距离太遥远,令他们困惑动摇。有些人或者干脆就得过且过,想等主再来就一了百了。

4. 保罗不愿开信仰的空头支票,他把所有信徒的目光都引到耶稣基督身上:耶稣在肉身受死显示了人的局限,祂的复活却带来切实的盼望。唯有信靠祂,学习祂顺服神的榜样,才是信徒今生和永世的盼望。

5. 末世的话题虽然有吸引力,但如果空谈那一刻就很容易忽略今天的生活和责任。我们不但要持守基督里的盼望,也要面对现实,有好的生活见证。帖撒罗尼迦信徒多是外邦人,对旧约律法的条文并不熟悉。犹太人有超强的群体和家庭意识,又熟悉摩西在西乃山所颁布的律法,对男女关系和好吃懒做等问题,犹太人能立刻分辨是非,外邦信徒则需要特别被教导。

6. 受希腊文化滋养的外邦信徒,一旦和原来的生存群体分割,再受到犹太极端分子的攻击,好像活在一个夹缝当中,保罗要耐心地教导和带领他们走向真自由的广阔天地。他们也像新出土的幼苗,生命很稚嫩,世上的逼迫和扭曲的道理,像野草一样挤压他们的新生命。保罗以父母般的慈心,喂养﹑授业﹑解惑、鼓励,也与他们同喜同忧。

7. 其实每一个信徒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十字架道路是“任重道远”的不归路。更重要的是,保罗告诉我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基督信仰是真实的,神是信实的,如何以有限的人生,存着无限的盼望,天天活出有美好见证的生活,是历世历代每一位基督徒都要面对的课题。这就是保罗写信给帖撒罗尼迦信徒的主要目的了。让我们都守住永恒的盼望,也每天都活出耶稣的生命品质来。

 

复习问题

1.提摩太是保罗团队的一名年轻同工,简单讲述保罗怎么样栽培他和他在这个团队中的作用。

2.保罗到欧洲之后,先到哪个城市并且在哪里坐监,然后去了哪两个城市并且在哪里被驱逐出境?

3.你认为,希腊背景的帖撒罗尼迦初信者,当时面对着哪些内、外压力?

4. 保罗、西拉和提摩太的个人背景与宣教组合,有哪些优势?

5. 根据《使徒行传》的记载,保罗以何种方式传道,又遇到哪些拦阻?

6. 当信主所带来的兴奋和现实苦难产生了冲突?保罗如何教导信徒来面对?

思考问题

1.今日你所在的教会有没有谈到末世问题的教导?你怎么处理将来盼望和今天生活的关系问题?

2.当你信主之后,是否与原来的群体有了隔阂,好像活在夹缝中?你怎样来处理这个矛盾?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