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苦﹑爱两地情(帖前2:17-3:13) 下 (5209)


第四课:苦﹑爱两地情(帖前2:17-3:13) 下 (5209)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听后, 输入您的学习笔记/注解。


第二次自辩:命定的患难(3:3-8)

1.在3章3和4节说“受患难原是命定的”。意思是我们既然不属于这个罪恶的世界,苦难就是 必然的经历。“命定”的希腊文在《路加福音》2章34节那里是西面老人受圣灵感动,对婴孩耶稣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西面老人说的“被立”和“命定”是同一个词,意思是“为此……被指派的……”。

在《使徒行传》9章15-16节那里说到,保罗是神 拣选的器皿,要为主的名受许多苦难。保罗既然认明自己的使命和苦难不可分割,就好像怀胎的妇女都已经知道了生产的痛苦,又何必抱怨呢。

2.这里保罗提到 “预先告诉”过他们“必受患难,以后果然应验了”,应该是在帖撒罗尼迦传福音的时候就提醒过,只是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保罗从不用廉价的空话煽动人心,在《提摩太后书》3章12节也说“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神的恩典让基督徒不惧怕审判,却不会让我们免除迫害,因为我们“受患难原是命定的”。

3.不过这里提到的“患难”不是因神管教而带来的痛苦,乃是由于信仰、价值观与四周世界的冲突,引来了排斥异己的迫害。当帖撒罗尼迦的基督徒离弃异教文化,坚持基督教信仰,就“必受患难”了。

4.在第2章那里提到,犹太人诬陷保罗传“错误”信息,给帖城教会带来了苦难,初信者可能以为“患难”是犯罪带来的惩罚。保罗在4节提醒说,他早就预告过“患难”并且应验了,因此帖城信徒的苦难不是咎由自取,乃是证明他们没有跟环境同流合污,是真正领受了“神的道”(2:13 )。

5.保罗派提摩太不只是要安抚人们的情绪,也要查验信徒的信心,不要在撒旦的引诱之下离弃真道。 第5节这里再次 出现“徒然”二字(参考2:1),是保罗就所传福音是否 “虚有其表”而发,他也很担心信徒会受到撒旦的 “诱惑”。

6.从神的拣选、基督徒的信心(帖前1:4-6)到宣教士的劳苦和关怀,可看到神的拣选和人的行为绝不互相排斥,神的拣选是先决条件,但是如果人不听从神、拒绝受苦,就像一匹未经训练的野马,始终难当重任,还可能走入歧途。

保罗百折不挠的使命感和无怨无悔的爱心付出,提醒所有跟从主的门徒,既要高瞻远瞩,看到将来的奖赏盼望;也不要怕路途中的艰苦,千里天路始于足下,没有捷径,只有效法主的榜样,才能得到那最后的奖赏。

第二次自辩:提摩太的好消息(3:6-8)

1.在第二个段落,保罗有回顾展望,也谈到患难带来的信仰危机。在第三个小段落,接下来的3章6-8节,保罗话锋一转,说到提摩太带回来好消息,让保罗的心大得安慰。“好消息”就是,在苦难中基督徒没有变得自私冷漠,正相反,他们信心增强,也有爱心的见证:在患难中更加彼此相爱,还“常常记念”保罗宣教团队。“命定的患难”产生了正面效应。

2.这就好像是:当外在环境恶劣,孩子们被迫与父母离别,反倒更同心和彼此照顾,
也更珍惜与父母的关系。第6节说的“如同我们想见你们一样”的“如同”一词,说出保罗和信徒虽然身在两地,却怀着同样的爱心和信心,彼此渴望能够再相见。

3.保罗在第7节说自己因着“你们的信心就得了安慰。你们若靠主站立得稳,我们就活了。”传道人与教会信徒的属灵 生命紧密相连,若他们跌倒,传道人的辛苦必会 “归于徒然”(3:5)。保罗像一位牵挂孩子的家长:他的爱心、担忧、行动、喜乐、都以他养育的儿女为中心。
我们也当反思,是否在热心传福音时忽略了牧养 关怀;是否遇到挫折就自顾不暇,忘记去坚固弟兄姐妹。或者有雇工心态,对信众的切身痛苦漠不关心。

第三次感谢祷告(3:9-13)

1.现在来看第3章的最后5节经文,也是这次课程说到的第 四个 段落。这5节经文中,第9节保罗的感谢是一个过渡句子,10-13节是他为帖撒罗尼迦人祷告祈求。这也是前半卷书的最后5节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3章9-13节说:

“9.我们在神面前,因着你们甚是喜乐,为这一切喜乐,可用何等的感谢为你们报答神呢?10.我们昼夜切切的祈求,要见你们的面,补满你们信心的不足。11.愿神我们的父和我们的主耶稣一直引领我们到你们那里去。12.又愿主叫你们彼此相爱的心,并爱众人的心都能增长、充足,如同我们爱你们一样;13.好使你们当我们主耶稣同他众圣徒来的时候,在我们父神面前,心里坚固,成为圣洁,无可责备。”

这是承先启后的5节经文,第9节句首有一个连接词gar,中文没有翻译出来,意思是 “因此 ”,说明第9节是在继续第8节的陈述。第9-10节的感谢祷告连接着过去和未来,11-13节汇总前三章的重点,也预告了下半部的劝勉。

2.从前面的经文(2:17-3:10)可以注意到几点:1、保罗希望回到帖撒罗尼迦教会
(参见2:17-18,3:6-10);2、他期望门徒的爱能增长充足(参见1:3 ,3:6);3、他劝勉他们以信心和行为等候基督再来(参见1:10,2:19,3:1-5 & 8)。其中这第2和第3点和后半部的两个主题有关,就是道德行为的圣洁(4:1-12,5:12-22)以及基督再来(4:13-5:11)。

3.《帖撒罗尼迦前书》第3章第9节的喜乐感谢,听起来好像重复前半部的主旋律,而第10节像过渡的乐段,要带出下面更多的教导劝勉旋律,11节开始变奏引伸,然后以祈求祷告结束第一乐章。在整卷书最后还有一次祷告,是在回应 前面乐章的结构。

4.第9节提到的 “在神面前”的喜乐,这喜乐是真实和纯净的,它是从神而来的,因此也当把感谢归回给神。想到神在帖撒罗尼迦信众身上的工作,保罗用了 “何等的感谢报答神”的 问句,与《诗篇》112篇16节的说法是一样的。那里说“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向我所赐的一切厚恩﹖”神的恩典太浩大了,无法回报。因此人在祷告中的感谢喜乐,要经得起神的监察,不像人的沾沾自喜。

祷告和祈求重访(3:10-13)

1.第10节保罗谈到希望重新探访他们,这表明他在2章17和3章7所说的是肺腑之言,是真心惦念着他们;此外他期望 “补满你们信心的不足”,是说保罗匆忙离开时中断了更多真理和道德方面的教导,这也是他在4-5章要说的话。

2.从第9和第10节可以读出保罗忧喜参半的心情,既为门徒的信心见证而喜乐,也担心他们生命的软弱,需要更多劝勉和“坚固”。有位老姐妹年逾九十,不小心摔倒,骨头摔裂,神经露出,非常疼痛。医生注射了一些物质填充了这些裂缝,使她的骨头 坚固 ,神经也就不再疼痛。保罗也要给灵命有裂痕的基督徒注入信心加固剂,“补满”他们“信心的不足”,减少他们的软弱痛苦。

3.在第11节保罗求神为他回访帖城除去拦阻。顺便提一下:《使徒行传》20章1-5节提到,在第三次传道旅程中,保罗终于 回访了帖撒罗尼迦教会(徒20:1-5),还与帖城同工一起带着教会的奉献回到耶路撒冷母会,那个场面应该非常温馨感人。

第12节是有关爱心的祈求,“彼此相爱”是基督徒之间的关系;“爱众人的心”是说也要爱那些不信主,甚至是逼迫我们的人;“如同我们爱你们一样”是以保罗的榜样要求门徒去爱 他人。此外“坚固”这个词在前面提到过,也是4-5章和后书要谈的内容。

4.保罗在这封信前一半最后几节的祷告,和这封信开始第1节的问候语遥相呼应。最后3节结束语既反映传统的犹太风俗,也加入了基督信仰的属灵诉求。如同信的开始,这里也把父神和主耶稣相提并论,“主耶稣……引领”包括了引导和 “修直道路”两层意思;爱心、坚固、圣洁等祈愿,与信头的问候一样,也包含下列思想:与神和好、与人和睦、存盼望之心,等候主再来享受永世的恩惠平安。

本课和前三章总结

1.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本课的内容:保罗用一条“友谊”的主线串连首尾,先回顾他为何不能重访帖撒罗尼迦、就派提摩太前去劝勉和坚固他们。也谈到苦难、爱心、信心、喜乐等内容。最后献上感谢和祷告。

前三章保罗以他的真情告白,化解了谣言与疑惑造成的隔阂,滋润了帖城基督徒渴望的心灵。画出一个牧者栩栩如生的形象:他屡遭苦难和误解,却为传福音百折不回;满腔热情爱教会,待基督徒如同亲生儿女;在主前“喜乐”、“感谢”、“祈求”,盼望回访,也盼望信徒“彼此相爱……坚固……圣洁”。

2.这卷书的前三章像一首流畅感人的 音乐:第一段是第一章:明快的感恩乐章;第二段在2章1-12节:是细腻温馨的回顾曲;第三段在2章13-16节:是感恩和激情的快板;第四段在2章17节-3章8节:是深情的叙事咏叹;第五段在3章9-13节:是承上启下的赞美祝祷。
在下一课,我们要开始查考帖撒罗尼迦前书的第二部份。愿神引领你,叫你的爱心增长充足,愿你心里坚固,成为圣洁。

 

复习问题

1.神的拣选和人的信心行为是什么样的关系,怎样能够正面互动,造就信徒?

2.《帖撒罗尼迦前书》2章17节到3章10节有哪些要点?

3. 《帖撒罗尼迦前书》3章最后几节的祷告包含了哪些内容?

思考问题

1. 你怎样看我们“受患难原是命定的”?

2.保罗的喜乐和担忧,都与他牧养的信徒和教会息息相关。你和教会以及弟兄姐妹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有什么需要向保罗学习改进的地方呢?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