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劝勉与祝福(帖后3:6-18) 上 (5310)
第五课:劝勉与祝福(帖后3:6-18) 上 (5310)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听后, 输入您的学习笔记/注解。
劝勉与祝福(3:6-18)
本课内容提要:保罗批评教会中有人不听他的吩咐,不做工专管闲事。他指出这些人必须受到惩治,但惩治的目的是要挽回他们。他也鼓励会众要继续行善。在信尾他向弟兄姐妹问安,教导他们如何辨认他的书信。
本课内容简介
1.我们已经把前面两章经文和第三章的前五节都研读完了。这次我们要从3章6节开始学完全部经文。
上一课的主旋律是祷告感谢和安慰鼓励。这里口气开始变<严肃>,要处理教会中存在的问题。有些问题在第一封信中提到过,但显然没有得到解决。《帖撒罗尼迦后书》3章6-12节是批评游手好闲和不守规矩的人,3章13-15节是教导全体会众,然后就是信尾16-18节的祝福问安。
现在来看《帖撒罗尼迦后书》3章6-15节的经文“6.弟兄们,我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吩咐你们,凡有弟兄不按规矩而行,不遵守从我们所受的教训,就当远离他。7.你们自己原知道应当怎样效法我们。因为我们在你们中间,未尝不按规矩而行,8.也未尝白吃人的饭,倒是辛苦劳碌,昼夜做工,免得叫你们一人受累。9.这并不是因我们没有权柄,乃是要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效法我们。10.我们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曾吩咐你们说,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11.因我们听说,在你们中间有人不按规矩而行,什么工都不做,反倒专管闲事。12.我们靠主耶稣基督吩咐、劝戒这样的人,要安静做工,吃自己的饭。13.弟兄们,你们行善不可丧志。14.若有人不听从我们这信上的话,要记下他,不和他交往,叫他自觉羞愧。15.但不要以他为仇人,要劝他如弟兄。”
2.这段经文,其实可以把它当作前书4章9-12节的补篇,前书是正面的、直接的教导,后书则特别针对教会当中的问题人物,从负面提出教训和<责罚>方法。
回顾《帖撒罗尼迦前书》的4章11-12节和5章14节,保罗批评他们不安静,好管闲事,不守规矩,不好好做工。这些人也误解了“彼此相爱”的道理,滥用了弟兄姐妹的爱心,没有节制地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
3. 根据《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1-12节的描述,可以<推测>:有人懒散不负责任,不一定只是因为误以为“主已经再来”了。在《帖撒罗尼迦后书》2章2节描述的乱像出现之前,这类人已经存在。只不过保罗要先处理“末日已到”造成的混乱,再继续谈工作伦理问题。
4. 保罗常常以正面称赞鼓励为主,因此这些人应该不是信众的大多数。只是他们不听保罗的劝勉,我行我素,就可能影响到其他<会眾>的信心生活。老实本份的人往往不会去搅扰别人,倒是少数闹事的人,搞得鸡飞狗跳,四邻不安。
保罗的五项策略(3:6-16)
1. 保罗针对教会的状况,提出五个对付策略:第一个是在3章6节那里,嘱咐其他人要“远离他”;第二个是在7-10节,保罗列举自己和同工自食其力的<榜样>;第三个是在11-12节,劝戒他们“要安静做工,吃自己的饭”;第四个是在13-14节,鼓励信众要继续行善,不受他们的影响;第五个在15节,要仍然把他们当成主内弟兄。
2.也可以把这五个策略归纳总结为:在3章7-10节,保罗主要在谈使徒团队的榜样,从3章11-12节是在“劝戒”那些<问题>分子,从3章13-15节转向教导全体会众,告诉他们如何不被他们所影响以及如何与这些人相处。
第一项策略(3:6)
1.下面我们来逐节查考经文。先看第一项策略:3章第6节的“远离他”是一种以疏离为警告的策略。“吩咐”这个词,比起《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0节和《帖撒罗尼迦后书》3章12节出现的“劝”字,语气要更加<强烈>。也说明这些人并没有听“劝”,还在继续制造问题。为制止错误在教会蔓延,要采用更严厉的方式。
2.不过保罗仍然称他们为“弟兄们”,因此就要用教会的“家法”,而不是对付外人的方法来处理。不过越是自家人,管教越要<严格>,好像父母管自己的孩子比对外人的孩子更严。这就是“爱之深,责之切”吧。
3.到3章15节时保罗再次重申他们是“弟兄”,就是明确地把他们算作“内部矛盾”,不能以敌人论处,以至于伤害了<主内>肢体。 第6节下半节提到“凡有弟兄”,意思是说教会的“家法”要一视同仁,大家都要遵守。 第6节说到他们有两方面错误:一是“不按规矩而行”,二是“不遵守从我们所受的教训”。
4.“规矩”指的是教会和社会的法则规矩,比如说:有劳动能力的人要遵守“做工得工价”的规矩。“不按<规矩>而行”是指怠工、游手好闲、不负责任,滥用弟兄的爱心供养来度日。而“教训”就是2章15节所说“不拘是我们口传的,(或)是信上写的”教训,更具体的说,就是指《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1-12节说的“工作伦理”方面的教训。
5.这个处理的原则,不是把“害群之马”赶出教会去,而是用“远离他”、不与之交往的“孤立政策”。这样可以<防止>坏风气蔓延,也让他“自我反省”,好像在幼儿园,如果周围小朋友都不和自己玩,孩子除了心里难受,也会想想为什么别人不理我,想办法遵守其他孩子遵守的游戏规则。
第二项策略(3:7-10)
1.保罗处理问题内外有别,如果是对待外人,就用《哥林多前书》5章13节的原则,说“至于外人有神审判他们。你们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
说到第二方面策略,主要是为了教训自家人。保罗不但是传授真理的权威,也以本身自食其力的榜样劝诫大家来“效法”:在3章7-9节,他回忆当初“我们在你们中间,未尝不按规矩而行,也未尝白吃人的饭”。 其实<早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节保罗就说过“你们既然受了我们的教训,知道该怎样行可以讨神的喜悦”。这里3章7节则更浓缩了,说“你们自己原知道应当怎样效法我们”,突出了“效法”这个词。
2. 正面的“效法”往往是自觉自愿的行为,比如小孩子本来早上想睡懒觉,一看姐姐起了,也乖乖<跟着>起床了。《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6节那里说,帖城信徒领受真道就“效法”使徒,前书2章14节表扬他们“效法”犹太地众教会,都是诚心主动的表现。
3. 第 8节中“白吃”的“白”这个字,常常与神的恩典连到一起用。《罗马书》3章24节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启示录》21章6节下半节说,神“要将生命泉的水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都在强调救恩和新生命是神无偿赐下的。不过我们在世间生活时,不应该白占别人的便宜,而要靠劳动养活自己。
4.第3章7-9节提到保罗团队的榜样,不但负责任、守规矩,还为了更好完成神的“托付”,放弃了可以靠福音<养生>的特权。在3章9节特别说明“不是因我们没有权柄,乃是要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效法我们。”这也提醒基督徒,不仅仅要遵守社会法则和道德约束,也不要滥用自己的特权,总要谦卑谨慎。
5. 第3章8节下半节,提到保罗等人“辛苦劳碌,昼夜做工,免得叫你们一人受累”,与《帖撒罗尼迦前书》2章9节的<说法>几乎一样。有历史学家认为,帖撒罗尼迦教会除了少部份希腊“尊贵的妇女”之外,主要成员还是基层和靠出卖劳力维生的信徒。
6. 在《哥林多前书》9章14节,圣经新译本的经文说“……主也曾这样吩咐,叫传福音的人靠福音<为生>。”可见保罗他们放弃自己的权利,不靠信徒养活,是出自爱心,为了减轻劳工阶层信徒的经济负担。
7. 保罗再次提到使徒的权柄和他们放弃权柄,也有另外两个目的:一是让别的福音使者靠福音养生的权利得到保障;二是再次重申他的使徒权柄,免得有人看见他自食其力,就以为他不是主拣选的<使徒>,以至于对他传的福音也不信了。
这就更令那些游手好闲者感到羞愧了:如果有权利受供养的使徒都辛勤工作,那么根本没有权利接受供养的人,岂不更要自食其力吗?
8. 保罗团队的榜样,把具有权柄和约束力的口头教导和成文教导(帖前4:11-12,帖后3:12-15),都进一步具体化和生活化了。
谈过宣教士团队的事奉榜样,接下来第10节保罗<提醒>他们,以前就“曾吩咐”过,“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这是犹太拉比常用的教导,专门针对明明有条件工作,却不肯、不愿意工作的人。
9. 这里所说的,不是指那些有病或者年高体弱不能工作的,或者在经济萧条时找不到工作的人。而是指那些有工作能力也有工作机会,却没有工作愿望,存着寄生虫<心态>的人。当时流行的希腊文化崇尚知识,轻视体力劳动,因此有人以体力劳动为耻。保罗批评这种自以为高雅的希腊文化,指出真能“彼此相爱”,就要自食其力、不增加他人负担(帖前4:9-12)。
复习问题
1.对比《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9-12节,在《帖撒罗尼迦后书》3章6-12节,保罗批评了教会的哪些人?他们有哪些不良表现?2. 对付问题人物保罗有哪五方面的策略?怎样才能做到“内外有别”呢?
3. 第6和7節提到的“規矩”和“教訓”,分別代表了什麽呢?
4. 你怎么样理解正面的“效法”,保罗怎样以本身自食其力的榜样劝戒信徒来“效法”他?
思考问题
1.在你的教会里面,有没有保罗批评的那种懒散而不负责任的信徒?
2.这课对你是否有启发,如果是你,要如何用更合乎圣经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
3.在第7-10节,保罗提出自身的服事榜样,对你在教会的服事有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