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顺服的榜样(彼前2:13-25) 上 (6014)


第七课:顺服的榜样(彼前2:13-25) 上 (6014)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粤语课文:


本课内容提要:本课经文的背景是:使徒彼得那个时代的外邦人,毁谤信徒不遵守人间的制度、也不顺服君王、主人等等。所以彼得提醒信徒不可滥用在基督里的自由,反而要效法基督受苦的榜样,甚至为“行善”而受苦。

第一部分

引言

在开始查考之前,先分享一件令我很有感触的事情。有一天我要过马路的时候,因为红灯亮了,我就停下来,不敢过去,想等绿灯亮了再过去。对面有个男士却毫无顾忌地走过来,他边走,口里还边念着:“耶稣叫你自由!耶稣叫你自由!”当时我真是替他捏了一把冷汗,幸亏车子都让他,他才安全过了马路。这人应该是个基督徒吧!他说的那句话也挺有圣经根据的。在《约翰福音》第8章那里,记载了耶稣曾经说过:“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

可是我怎么想都觉得这个人在乱用自由。我不认为耶稣会给我们自由,让我们去违背交通规则。基督徒如果乱用神给的自由是很危险的事情。事实上早在彼得的时代,已经出现过类似的问题,而且外邦人还加油添醋地诬告基督徒破坏国家制度,破坏家庭制度等等。彼得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要读者去实行,用这些好行为去堵住毁谤之人的口。

顺服在上的(2:13-15)

现在,我们就来查考《彼得前书》2章13到15节这段经文。《彼得前书》2章13到15节:“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罚恶赏善的臣宰。因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们行善,可以堵住那糊涂无知人的口。”简单地说,彼得在这里劝勉信徒要为主的缘故,顺服一切制度,又顺服君王和有关的臣宰。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要为主的缘故,顺服一切的规定,又顺服总统、主席,和一切有关的首长;这样别人就没有把柄诬告信徒不守法。我们看看耶稣基督的生平,就知道耶稣虽然贵为神的儿子,但是他在地上的时候是非常守法的。

耶稣在世生活的时候,曾经告诉彼得,要按照规定缴税。当时有人来盘问耶稣该不该缴税给罗马政府,他很有智慧地回答说:“把该撒的东西给该撒,把神的东西给神。”意思是说,纳税给罗马政府和奉献给神,这二者之间并没有冲突。耶稣的那些榜样和教训,一定留给彼得非常深刻的印象。彼得也明白,信徒若肯顺服属世的首领和维持秩序的官长,就是在作“善事”,这是神所喜悦的。

不滥用自由(2:16)

《彼得前书》2章16节:“你们虽是自由的,却不可借着自由遮盖恶毒,总要做神的仆人。”从彼得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猜测,当时一定有信徒滥用了在基督里得到的自由而任意妄为,不奉公守法,有点像我遇见的那个故意闯红灯的基督徒。严格地说起来,信徒只不过是换了新主人而已。更重要的是,以前是作罪恶的奴仆,没有不犯罪的自由。现在呢?正如彼得所说的,作了“神的仆人”,有了不犯罪的自由,因为罪恶已经不能再控制我们。

作“神的仆人”情况真是大不相同,因为这位神满有慈爱、又公义、又圣洁,他绝对不会吩咐人去做一件害人又害己的事情;所以听从神,我们绝对不会后悔。

敬神爱人(2:17)

在接下来的2章17节那里,彼得对前面说过的建议做出了一点点的总结。《彼得前书》2章17节:“务要尊敬众人,亲爱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彼得在这里很简洁地归纳出,信徒对四种不同的对象应该有的态度。首先,要“尊敬众人”。“众人”是指一般还没有信主的人,为什么要尊敬他们呢?因为他们也是按照神的形像造的。那么对在主里的弟兄姊妹,大家都是属灵大家庭里的手足,所以应该相亲相爱。至于“敬畏神”,相信我们都知道这是信徒应该遵行的一个命令。诗人说,敬畏神是智慧的开端。刚才我们也谈了对“君王”的态度,为主的缘故,我们愿意顺服人间的制度和政权,免得我们的信仰被毁谤。

现在我们来把2章13到17节,用比较浅白的文字再念一遍。现代中文译本的《彼得前书》2章13到17节:“为了主的缘故,你们要顺从人间的掌权者:就是在上的君王和他所委派执行赏善罚恶的<answer长官。因为神的旨意是要你们以好行为来堵住那班糊涂人的无知之口。你们是自由人,但不要用自由来掩盖任何邪恶;要作神的奴仆。你们要尊重每一个人;要爱信主的弟兄姊妹;要敬畏神;要尊敬君王。” 

如何做仆人(2:18)

我们继续来查考彼得给当时信徒的其他建议。《彼得前书》2章18节:“你们做仆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顺服主人;不但顺服那善良温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顺服。”这里所写的“仆人”这个希腊字原意是指“家奴”,也就是家里的工人。这种人是早期教会的主要成员,而这些人的主人多半都还没有信主。当时的家奴,跟我们现在家里的工人是有差别的。如果能够了解一下当时的奴隶制度,我们就会比较明白彼得的用意何在。据说在罗马帝国境内,单单奴隶的人数就有六千万之多。罗马人很有优越感,他们自认是世界的霸王,不必作苦工,所以就把被争服国家的人民当作奴隶来使唤。当时的奴隶作些什么工作呢?据说奴隶的工作包罗万有,从最卑贱的工作到医生、教师、音乐师、演员、秘书和管家等等,全都是奴隶在作,有的奴隶还挺得主人的宠爱。

不过按照罗马的法律规定,主人并不当奴隶是有血有肉的人。据说当时有人把农作的工具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会说话的工具,就是奴隶。第二大类是不会说话的工具,就是耕田的牛。还有第三大类的工具是没有生命的,就是用铁或者用木头作的工具。主人把可怜的奴隶只当作是会说话的工具,所以主人可以随便买卖奴隶,就算主人杀死奴隶也不违法,所以他们在社会当中的地位非常低贱。你可以想象,当基督教的思想和教训进入这样的社会里的时候,会带来多么大的震憾。在神的眼中看来,人人都是宝贝,没有贫富贵贱之分。

这本来是一件美事,但是从使徒彼得的话里,我们看见当时可能产生了一个危机:就是这些本来是奴隶的信徒,认为自己已经得了自由,就不愿意再顺服肉身的主人;所以彼得劝他们,为了主的缘故应该更加忠心,更加顺服,也更加殷勤地作工,才不致叫人误会了基督徒的信仰是在教人懒惰。这项劝告用在我们现代的基督徒身上也挺合适的。比方说不能因为忙于参加教会的活动,就把家里的事丢在一边,或者把该作的工作丢下不管了。要是那样,就很难带领尚未信主的家人和同事信主了。

忍受冤屈的苦楚(2:19,20)

我们再看下去,就会知道当时还有另外一个危机,彼得期望信徒要去克服。《彼得前书》2章19和20节:“倘若人为叫良心对得住神,就忍受冤屈的苦楚,这是可喜爱的。你们若因犯罪受责打,能忍耐,有什么可夸的呢?但你们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这在神看是可喜爱的。”从彼得的这段话,我们可以推断,当时在外邦社会中生活的信徒们,一定时常遇见“冤屈的苦楚”。“冤屈的苦楚”就是出于人的误会所带来的迫害,也可以说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对待。

彼得建议信徒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但求良心无愧对得起主,不发怨言,也不反抗。可是这个要求是不是太过份了一点呢?比方说,会不会有人以为基督徒赞成奴隶制度呢?在基督教的历史当中,确实有过奴隶叛变的事件,但是每次都失败而且死伤惨重。检讨之后,不能不承认那不是很成熟的时机。反抗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叫人毁谤基督徒是个鼓动叛乱的宗教。怪不得在早期教会的教训里,都没有攻击奴隶制度的言论,原来是为了保护这些作奴隶的信徒,但不表示赞同奴隶制度。由于新约的作者不断强调神不偏待人,弟兄姊妹要彼此相爱,结果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奴隶制度就自然而然被废止了。

复习问题

1  彼得为什么要嘱咐基督徒顺服在上掌权的掌管和属世的制度?

2  神的仆人所享有的自由与一般人以为的自由,有何不同? 

3  罗马的农业生产工具分为哪三大类?

4  彼得劝导当时归信主的奴隶应当保持什么心态? 用意何在?

思考问题

1  为了有好的见证,你曾经受过什么样的冤屈或苦楚?你过去以怎样的心态来受苦,今天的课程是否给你更多帮助?

2  基督徒在生活中除了“忍耐”苦楚之外,还有什么其它办法排解苦楚?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