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异象与行动(尼2:1-20)- 上 (16-4A)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粤语课文: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本课内容提要:《尼希米记》第2章的內容,说到尼希米心中的一个异象和负担(修造耶路撒冷的城墙);也讲述了神如何透过波斯王回应他的祷告,以及尼希米把这个异象付诸行动的过程。
第一部分
祷告与“异象”(2:1a)
现在我们继续查考《尼希米记》第2章。这章圣经的主题是“异象与行动”。上次讲过,若是能为每一章经文定一个主题,就可以帮助我们在研究圣经时确定了方向。这章经文里说出了尼希米心里的一个异象,而且也说明了这个异象变成行动的过程。所以,这章的主题定名为“异象与行动”。
“异象”这两个字到底怎么解释?有人说,所谓“异象”就是属灵的看见。不过《尼希米记》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异象”这两个字。可是整个《尼希米记》的内容,正是从一个属灵的看见而发生的。而这个属灵的看见,到了第2章就显明出来。最后这个属灵的看见,又被尼希米带出一个属灵的行动。第2章第1节:“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尼散月,在王面前摆酒,我拿起酒来奉给王”。首先,这里所提到的时间,说是“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尼散月”。这和第1章第1节所提到的“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尼散月”,在时间上相隔有四个月之久。还记得在前次的查考中,曾经提到作者在这里提出日期是有原因的。那是为了说明:从尼希米听到犹大省同胞的遭遇和耶路撒冷城的情况,直到开始向神祷告起,再到神下一步的带领,经过了四个月。
这说明了尼希米是一个会祷告的人。他并没有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自己莽撞地行动,他乃是先安静在神面前祷告。这告诉我们祷告的重要,可不要把这当成“老生常谈”了。因为祷告在尼希米的整个侍奉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祷告到底有多重要呢? 从尼希米就这样静静地祷告了四个月,说明祷告很重要,也说明他是一个寻求神旨意而且等候神的人。我们很多时候是先做了决定才把决定告诉神,求神来祝福我们的决定。虽然我们在讨论事情、作决定以前,也常常祷告,但这不过是“先斩后奏”和“先奏后斩”的分别而已。在实质上很可能是一样的。这两种情况都不过是向神报告我们的行动而已。“先斩后奏”是事后报告,而“先奏后斩”呢,却是事前报告。事实上两种方式都很可能没有想要寻求神的心意,没有让神来作决定。我们这样做,是犯了相当严重的错误了。查看圣经里属灵的领袖的行为就知道,凡是面对重大的决定和计划,他们很少会立刻就去执行的。他们一定等候神,在祷告的过程里反复地思量,不停地检讨,看神会怎样开路引导。最后才会付诸行动。摆在眼前的就是最现成的例子,那就是尼希米!因为以后还会继续查考他的事,所以现在暂时不提。
我们就以摩西作例子,摩西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人物。摩西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祷告的重要。他早年曾经为了替自己的同胞打抱不平,而失手杀了一个埃及人。他为了这件事而逃离了埃及王宫。也正因为这样,神让他学习等候神的功课。神为了要使用他那为同胞出力的心志,让他足足再等了四十年。后来摩西才学会了凡事先寻求神,难怪神后来说他是一个面对面与神认识的人。有人说到祈祷的重要性应该有五点。就是“祈祷能让我们等候;祈祷能厘清我们的视野;祈祷能安静我们的心;祈祷能校正我们的方向;最后,祈祷能坚定我们的信心。”祷告事实上是修正我们的心思去配合神的心意,而不是要求神替我们做事!祷告实际上就是预备自己,能清楚看到神的心意,使自己能做神所要我们做的是。盼望我们在见人之前先去见神,用手之前先用膝盖。因为祷告能帮助我们明白神的心意。让我们继续从尼希米的身上来说明这一点!
祷告的结果(2:1b-2)
第2章第1节后面部分和第2节:“…我素来在王面前没有愁容。王对我说:‘你既没有生病,为什么面带愁容呢?这不是别的,必是你心中愁烦。’于是我甚惧怕。”就在尼散月的某一天,尼希米又照常地为王摆酒。这一次,王终于看出他脸上不寻常的样子。经过三个月忧愁的禁食祷告,昼夜通宵的祷告,还加上常常流泪祷告,尼希米的大致面貌是眼圈黑、眼球发红、憔悴得不得了。以尼希米这样一个酒政,除了生病以外,是绝对不可以在王需要以欢欢喜喜的心情吃饭的时候,用自己的情绪去打搅他的。这是很严重的事。如果王一不高兴,就很可能给他加上一个“犯上”的罪名的。那就是死罪!尼希米一定很清楚这一点,可是即使他想怎样隐瞒自己心里的忧愁重担,迟早也一定会被人看出来的。难怪尼希米会因为王的问话而非常害怕了。
尤其是尼希米从来都没有在王面前做过什么教王操心的事:“我素来在王面前没有愁容。”尤其是“素来”两个字,说明了尼希米一向对王的忠心。王从来没有因为尼希米而烦恼过,以至于他这个不寻常的表现,给亚达薛西王一个很不寻常的印象。而这个印象却种下了尼希米获得王格外帮助的机会。这就像有一个人因为经常借故请病假,后来当他真正生病需要请假的时候,反而让上司不信任。可是另一个人,平常即使抱病也尽量去上班,后来当他小病一场必须躺下的时候,他的上司反而鼓励他多休息几天。所以忠心的人总不会吃亏的,尤其是对神忠心的人,神一定会记念。那么当王这样问尼希米的时候,他是怎样回答?是怎样获得王格外帮助的机会的?
“重新建造”的异象(2:3-8)
第2章第3节到第5节“我对王说:‘愿王万岁!我列祖坟墓所在的那城荒凉,城门被火焚烧,我岂能面无愁容吗?’王问我说:‘你要求什么?’于是我默祷天上的神。我对王说:‘仆人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喜欢,求王差遣我往犹大,到我列祖坟墓所在的那城去,我好重新建造。’”从这段经文就看出尼希米从祷告里所获得的异象,就是“重新建造”。从肉体眼睛所看见的“列祖坟墓所在的那城荒凉,城门被火焚烧。”到心灵眼睛所看的“重新建造”,的确是不简单。可是当王问他说“你要求什么?”的时候,尼希米并没有立刻抓住机会,好好地要求一番,他反而默祷天上的神。这说明了一件事,就是即使看来是非常好的机会,尼希米还是要祈求神给他智慧能作判断。他想要知道,这是不是出于神所赐的机会;如果是的话,他也要知道,向王的要求可以大到什么程度。尼希米准备向王要求的事,可不是请个假,回去探探亲,观光观光这么普通的事。他已经知道,神要他回去重新建造耶路撒冷城墙。这个要求可是比王可能的期待要大了很多。
正好像《箴言》第16章第33节所说的:“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尼希米知道,如果这事不是出于神的心意,一定不可能成。他的要求和期望实在是大过一个酒政所应该有的,他的要求期待,好像是一个宰相的所要求的。让我们先来念以下的经文,再来讨论这一点。从第2章第6节到8节:“那时,王后坐在王的旁边。王问我说:‘你去要多少日子?几时回来?’我就定了日期。于是王喜欢差遣我去。我又对王说:‘王若喜欢,求王赐我诏书,通知大河西的省长准我经过,直到犹大。又赐诏书,通知管理王园林的亚萨,使他给我木料,做属殿营楼之门的横梁和城墙与我自己房屋使用的。’王就允准我,因我神施恩的手帮助我。”第6节一开始的这句话“那时王后坐在王的旁边”,很明显地看出这是一句插进去的重要话。虽然经文里没有说到,王后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建议,可是这句插话却暗示了,当时王后在场的重要性。这不是说王后当时帮尼希米说了话,因为没有证据可以支持这一点。但是经文中既然提事情发生的时候王后也在场,一般圣经历史学家与学者都认为,王后的在场,多少影响了当时王作的决定。
有些历史学家从搜集的数据知道亚达薛西王的王后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对这件事作了一些判断。不过由于猜测的成份太大,不适合作为解经的材料。不可以随便猜想的方法来解释圣经这点非常重要。不过,至少这些数据可以支持这段经文提到王后在场的可能影响。还有一个可以参考的历史因素,是值得一提的。亚达薛西王是亚哈随鲁王的儿子。亚哈随鲁王娶了以斯帖作王后。这么说,好像以斯帖就是亚达薛西王的母亲。但是亚达薛西王不是以斯帖生的儿子,由于以斯帖是亚哈随鲁王的王后,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这一层的关系多少影响了这亚哈随鲁王的儿子亚达薛西王对犹大人的好感,以至他能善待他们,帮助他们回归。当年神使以斯帖当上亚哈随鲁王的王后,不只是为了救当时的犹大人免于亡族的命运,同时还与这次犹大人的回归有关。这只是我们凭着这层关系推论的结果,不过从圣经上却找不出这个说法的证据。所以也只能作一个参考。总之,神做事很奇妙!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根据今天的经文,解释什么是“异象”?
2 在什么情况下,“先斩后奏”和“先奏后斩” 的祷告,具有一样的实质?
3 尼希米为什么会得到波斯王亚达薛西的信任和帮助?
4 尼希米为故乡祷告了多久? 神如何回应他的祷告?
思考问题
• 尼希米因着属灵的看见,带出属灵的行动。反思自己的行动是否也通常来自于属灵的看见?
• 祈祷的五个要点之中,哪些是自己所经历过的?哪些是尚未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