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全体动员(尼3:1-32)- 上 (16-5A)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粤语课文: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本课内容提要:本课查考《尼希米记》第3章的内容。这章经文提到许多的人名,是一张非常详细的人员工作分配表,突显出尼希米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也显示出神的子民如何有次序的分工合作。
第一部分
本章的主题与意义
我们要继续查考《尼希米记》第3章。这章圣经读起来似乎好乏味,因为里头尽是些人名、地名的。假如我们不熟悉这些人名、地名,的确读起来没有意思。如果我们能先从这章圣经找出它的主题,就比较能理解为什么这章圣经里会有这么多的人名和地名。要是再进一步根据主题去作人物,或地名的研究,就一定会有一些收获的。
《尼希米记》第3章的主题是什么呢?根据整章圣经的内容,可以把它的主题定为“全体动员”。因为这章经文是记录耶路撒冷的居民响应尼希米的号召,起来重建耶路撒冷城墙,以及他们的责任分配。这章经文记录这些人名、地名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全体动员”的情况。在这章经文里提到四十几种参与建造的人,这至少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意义:是呼应前一章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经文。也就是第2章最后一节里的最后一句经文:“你们却在耶路撒冷无份、无权、无纪念。”意思就是说参与建造的人,都是有份于属灵重建的神仆,他们与其他反对的人绝不是站在同一条阵线上。第二个意义:单单研究参与建造的几十种人,虽然无法对重建工程获得全面的概念,但至少可以从这几十种不同的人,得到一个印象,就是参与修造城墙的,包括了各式各样的人。他们中间有男、有女、有尊贵人,也有普通百姓。真是“全体总动员”!
当时参与修造的人中,有住在城里的族群;有从其它城市来帮忙的族群;有以家庭为单位的族群;有利未人、祭司所组成的族群;有商人、有手工艺匠人(像银匠、造香的等等);有官员、有圣殿的工人,还有社会中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的高贵人;甚至有人还派出自己所有的女儿。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组合,好像他们中间没有一个是建筑专家似的。这章经文里重复用了许多次“修造”或“修建”来说明工程的情况。其实这两个同义词在希伯来原文动词的用法,是广泛的指“使它坚固,或使它强壮”的意思。那是说:他们并不是在做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要全面恢复城墙的旧观。他们只是尽其所能的修补城墙破坏的地方,并不是全面的重建。这也许可以说明,为什么人人都可以参与修建。
其实,从这章经文重复用了许多次的“其次”这两个字,可以稍微了解他们全体动员的情况。几乎是每一节都有“其次”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一共出现大约31次之多。他们虽然是一群没有建筑经验的人,可是他们的工作是非常有次序、有计划的。他们在一个领导人之下,都在自己被分配的工作岗位上做工。如果他们中间有任何一个人、或一群人不负责任的话,城墙上就会开了一个大洞!团队侍奉实在太重要了。其实,“其次”这两个字还有另一个解释。耶路撒冷城墙重建的方向,在《尼希米记》的写作笔法里是按着“其次”两字,一路发展下去。所以我们只要按着“其次”两个字所指的地点一路找下去,就可以了解重建的一个大概。尽管有这么多的地点是我们不熟悉的,但是没关系,如果我们抓住某些特别的地点,就可以把其余的点都连接起来。
研究“门”的意义
这章经文里每提到修造到某一段城墙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门”字。算一算一共有好多个不同的门:第1节提到羊门,第3节提到鱼门,第6节提到古门・・・古老的古。还有第13节提到谷门・・・这个谷,是山谷的谷字。还有第14节提到粪厂门,第15节提到泉门,第26节提到哈米弗甲门。一共有十个不同的门。这十个门的位置又是怎样的?根据从耶路撒冷的考古发现,知道在尼希米时代,耶路撒冷城的重建是从城东北拐角处,开口朝北的羊门开始的,然后朝着逆时钟的方向,沿着北边的城墙朝西推进,再由西边尽头,开口朝北的古门面(古老的古)转而南下,一直筑到谷门面(山谷的谷),再由谷门继续往南穿过山谷,来到最南尖端的粪厂门。然后沿城东北上经过泉门、水门、马门、东门,最后经过哈米弗甲门转弯接回到羊门来。
对这些门和门之间的距离,虽然很难做出精确的计算,可是至少可以用这章经文里人力的分配,来估算它们彼此之间大概的距离。算一算从一个门到另一个门之间,尼希米分派了多少人力在那里,就知道他们之间的距离,是长还是短、是难还是易。人力用得越多,描述的经文就越长。也可以说,描述门与门之间的经文越多,就表示距离越长;描述门与门之间的经文越少,就表示距离越短。这种算法不错,值得作参考!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门”吧!
羊门(3:1)
先从第一个门开始。第1节。羊门:“那时,大祭司以利亚实和他的弟兄众祭司起来建立羊门,分别为圣,安立门扇,又筑城墙到哈米亚楼,直到哈楠业楼,分别为圣。”第一部份羊门这一段的重建,是由大祭司以利亚实和所有的祭司负责,这件事很有意义。因为最后当建造完成,工程接回到羊门的时候,在第12章第27节以后的那段圣经,说到他们要举行告成礼拜,那时祭司们要负责献祭、洁净、敬拜赞美的仪式。所以让祭司开始,实在很有属灵的意义。 为什么要由羊门开始,而不是从其它的门开始呢?这也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要了解在旧约时代,所有送进圣殿献祭的羊只都必须从羊门进入。《约翰福音》第5章第1节和2节也说到,连我们的救主耶稣当年也是由羊门进入耶路撒冷的。施洗约翰就曾经指着耶稣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b)。
第二方面的意义就是,所有要向神献祭的人,都必须先走羊门。既然在旧约时代,所有的敬拜都必须从献祭开始,那么凡是向神敬拜的人,也就必须先走羊门献祭以后,才进入圣殿。而且羊门距离圣殿最近。这就预表了敬拜神的人,必须先借着基督的代赎才能进入神的家。主耶稣说曾经说过,“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约10:9)。只有经过基督,才是最快捷的方式。只有借着基督,我们才可以进到神的面前。怪不得“羊门”是那么的重要。所以,重建必须从祭司开始,而且要从羊门开始。先由祭司分别为圣,才能开始其余的修建。《尼希米记》第3章在重建的责任分配里,说到只有羊门需要分别为圣,就是这个道理。这个预表,使我们更清楚地明白,我们基督徒属灵的复兴,只有借着基督才有可能达到。
鱼门(3:2-5)
接着,来谈谈鱼门的修造。为什么叫做“鱼门”?“鱼门”是耶路撒冷北边的出入口,因为卖鱼的都是按时由这个门把新鲜的鱼送入市场,所以被称为“鱼门”。所以说耶路撒冷城的有些门,是以它的功能来取名的。以后还会提到以功能取名的城门。鱼门的这段修建,是从第2节到第5节:“ 哈西拿的子孙建立鱼门,架横梁,安门扇和闩、锁。其次是哈哥斯的孙子、乌利亚的儿子米利末修造。其次是米示萨别的孙子、比利迦的儿子米书兰修造。其次是巴拿的儿子撒督修造。其次是提哥亚人修造,但是他们的贵胄不用肩担他们主的工作。”有关鱼门修造的这段经文里,特别提到了提哥亚人:“其次是提哥亚人修造,但是他们的贵胄不用肩担他们主的工作。”提哥亚人的贵冑不用肩担管理他们的人所分配的工作,在这里绝没有给他们某种特权的意思。因为每一个回乡参加重建的人,都是自愿的。这些提哥亚人的贵冑肯放下身段参加重建,已经说明他们的诚意。只是因为他们挑不起重担,所以,才不让他们做那些粗重的工作。这样的安排,实在可以说是出于大家对他们的爱心!这也教训了我们,在属灵的服侍里,是不分等级的,同心建造的精神就是各尽其力!连没气力的人,也可以参与侍奉。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在第3章里,为什么要详细提到这么多人参与的不同工作?
2 从这章经文重复用了许多次的“其次”这两个字,表达了哪些信息?
3 读者如何能够知道城门与城门之间的距离长或短?
4 修造城墙为什么先从“羊门”开始?这具有哪两方面的意义?
思考问题
• 尼希米所招聚的重建城墙的团队成员,没有一个是建筑专家,却可以同心协力地为一个目标努力。除了他们对信仰的坚守和对神的崇敬之外,尼西米在当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对我今后的侍奉有哪些启发?
• 我在教会中参与哪些服侍?在我服侍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一些我从没有经验的问题,我是如何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