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恢复敬拜(尼8:1-18)- 上 (16-9A)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粤语课文: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本课内容提要:《尼希米记》第8章记录了犹大百姓从被掳之地归回之后最大、最隆重的一次聚集和庆典。他们在省长尼希米和文士以斯拉的带领之下、在利未人的帮助之下,诵读和明白了神的律法书;并且按照其中的规定守住棚节。
第一部分
宣读律法(8:1-3)
这次要查考的是《尼希米记》第8章。根据经文内容,它的主题应该是“恢复敬拜”。因为在这一段记录了一个很大的聚集活动,是自从以色列被掳归回以后最隆重的一次宗教庆典;是他们中间大部份的人一生都没有经验过的庆典。同时,这又正好发生在重建城墙的艰苦工作完工以后。所以更鼓励了所有犹大人一起来向神感恩。当初这一群犹大人抛弃了在异邦的家园、事业,千辛万苦的回到了荒芜的耶路撒冷故乡。他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一定是为了要借着重建圣殿和家园,自由地敬拜神,恢复他们“神选民”的自尊。所以这次在城墙重建完成以后的大聚集,对他们来说实在是有非常不平凡的意义。
《尼希米记》第8章第1节:“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里,那时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门前的宽阔处,请文士以斯拉将耶和华借摩西传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书带来。”在这里有一句话是和前一章最后一节是完全相同的,就是“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里。”我们再去回看《以斯拉记》第2章的最后一节和第3章的第一节。《以斯拉记》第2章的最后一节的下半段,“・・・各住在自己的城里”;第3章第一节的上半段“・・・以色列人住在各城。”第2章到第3章经文的结构,与第7章到第8章的布局像极了!这又给我们一个证据,说明《尼希米记》出于以斯拉的手笔,是可信的。至少我们觉得在研读《尼希米记》的同时,也需要研读《以斯拉记》,这样就可以对以色列人回归的这段历史有更深刻的印象。
我们曾经说过《以斯拉记》是说到以色列人回归以后对圣殿的修建。而《尼希米记》则是强调城墙的修建。现在这两件事情都完成了。我们正要查考第8章的百姓大聚集的场面,那热闹欢喜的情绪,可以说终于把多年来心灵沉到谷底的以色列人,带到了一个属灵的高潮。而且这一切来得正是时候。
第1节的第1句:“到了七月・・・”这是在以色列人的年历里正中间的一个月份。也就是所谓的“赎罪月”。在以色列人的七月里有好几个重要的宗教节日。只要参考《利未记》第23章的几处经文就可以明白这些节日了。在《利未记》第23章第24和25节:“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七月初一,你们要守为圣安息日,要吹角做纪念,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这里说到,七月初一日是一个节日,要守为圣安息日。
再看《利未记》第23章第26节到28节:“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七月初十是赎罪日,你们要守为圣会,并要刻苦己心,也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当这日,什么工都不可做,因为是赎罪日,要在耶和华你们的神面前赎罪。’”这里又说到七月初十是赎罪日,要守为圣会。还有《利未记》第23章第33节和36节:“耶和华对摩西说:‘你晓谕以色列人说:这七月十五日是住棚节,要在耶和华面前守这节七日。第一日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七日内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第八日当守圣会,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这是严肃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这里又说到,从七月十五日开始要守七天的住棚节,在加上一天圣会,圣洁的大会。
现在我们明白为什么说尼希米所招聚的这个大会正逢其时了。因为在七月里正好有一天圣安息日,一天赎罪日,还有八天住棚节。几乎半个月都在过节。所以为了守这些节日,以色列人在这个月里几乎什么工都不做。就好像中国人过农历新年一样。我们可以用这个联想,去了解犹太人此刻的心情。不过,他们这一次的做法和过去和犹太人传统的过节方式有点不同。除了传统的活动以外,还多了一项少有的很特别的活动。请读《尼希米记》第8章第2节到第3节:“七月初一日,祭司以斯拉将律法书带到听了能明白的男女会众面前,在水门前的宽阔处,从清早到晌午,在众男女一切听了能明白的人面前读这律法书,众民侧耳而听。”这个特别的活动就是宣读律法书。
这是在犹太人的历史中从来没有的事。刚才我们读了《尼希米记》,说到七月初一日,是圣安息日。犹大人就在这第一天开始聚集。圣经说:“祭司以斯拉将律法书带到听了能明白的男女会众面前”。那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因为他们中间有一些小孩,他们的语文程度还没有达到能领受的阶段,所以特别说是“将律法书带到听了能明白的男女会众面前”?这是一个可能。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犹大人被掳了七十年以后才归回,因此有不少下一代的犹大人,他们对希伯来文理解的程度不够,或者根本不会希伯来文。这有点像许多在海外的中国人,他们的下一代,有很多不会说中国话;即使有会说的,可是水平却差了很多。所以这里特别指出,祭司以斯拉“将律法书带到听了能明白的男女会众面前”。这样看来,这个大会一定是在事前已经做了准备,不是一种热闹的市集。从他们特别预备了一个木台,给文士宣讲律法书这件事,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有计划的活动。把听得懂的和听不懂的分开。不过,民众的聚集却是自动自发的。
既然是自由参加,为什么还会吸引了这么多的人呢?因为在圣殿完成的时候,虽然以斯拉也宣读过律法书,不过那时只有少数去到圣殿的男人听过。他们中间的妇女几乎从来没有听律法书的机会。那为什么妇女更没有机会听律法书呢?因为按照犹太人宗教的规定,妇女是绝对不许进入圣殿的。他们只许留在圣殿的外院。何况在被掳的七十年间,犹太人根本没有宣读律法书的机会。所以在被掳七十年以后,他们决定选在水门前的广场宣读律法书。这不但是许多犹太人一辈子难得的机会,更是犹太妇女一生难得的机会。这么说来,这次在圣殿以外的地方宣读律法书,可以说是一个创举啊!在这件事之前,犹太人的妇女是从来没有机会直接听到宣读律法书的。这还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律法书带出了圣殿来诵读,这是他们这一代的大事件。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尼希米记》和《以斯拉记》记录了重修耶路撒冷的哪些地方?
2 在以色列历法的七月里,犹太人通常会过哪些节日?
3 《尼希米记》第8章第2节,提到“将律法书带到听了能明白的”的会众面前,为什么会这样说,这些会众不包括哪些群体?
4 这圣安息日的大聚集的活动是自由参加的,为何会引来这么多人?
思考问题
• 了解以色列人的这些节期,对我们的信仰有什么帮助吗?一般主日(安息日)的时候我都会做什么事情?身体的安息与心灵的安息有什么区别?
• 圣经在我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是崇拜的时候拿出来读一读?还是做为我无聊时打发时间的“小说”?我要如何制定一个读经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