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恢复敬拜(尼8:1-18)- 下 (16-9B)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粤语课文: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二部分
认真聆听神的律法书(8:4-12)
接下来,我们要看第8章的第4节到第12节,讨论一下百姓对神话语的态度。《尼希米记》第8章第4节到12节:“文士以斯拉站在为这事特备的木台上,玛他提雅、示玛、亚奈雅、乌利亚、希勒家和玛西雅站在他的右边,毗大雅、米沙利、玛基雅、哈顺、哈拔大拿、撒迦利亚和米书兰站在他的左边。以斯拉站在众民以上,在众民眼前展开这书。他一展开,众民就都站起来。以斯拉称颂耶和华至大的神,众民都举手应声说:‘阿门!阿门!’,就低头,面伏于地,敬拜耶和华。耶书亚、巴尼、示利比、雅悯、亚谷、沙比太、荷第雅、玛西雅、基利他、亚撒利雅、约撒拔、哈难、毗莱雅和利未人使百姓明白律法,百姓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他们清清楚楚地念神的律法书,讲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省长尼希米和做祭司的文士以斯拉,并教训百姓的利未人对众民说:‘今日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圣日,不要悲哀哭泣。’这是因为众民听见律法书上的话都哭了。又对他们说:‘你们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预备的就分给他,因为今日是我们主的圣日。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于是利未人使众民静默,说:‘今日是圣日,不要作声,也不要忧愁。’众民都去吃喝,也分给人,大大快乐,因为他们明白所教训他们的话。”
百姓对神话语是什么态度呢?首先,他们是从清早到中午都侧耳听以斯拉他们的宣讲。从清早到中午至少也有五到六个小时。这让我们看出他们听道不嫌长的态度。而且从前又没有扩音设备,圣经说:他们侧耳听。一定是指他们很安静、很仔细的在听以斯拉的宣读。这“侧耳而听”在希伯来文的用法正是这个意思。除了听道不嫌长和专心仔细地听讲以外,还可以找到哪些特点可以说明他们听神话语的态度呢?在第5节说,当以斯拉在台上一展开律法书,众民就都站了起来,表现出非常尊重神话语的态度。他们是不是一直站在那里听神的话语呢?在第7节就说到,当百姓听文士们宣讲神话语的时候,的确都是“站在自己的地方”听讲的。这和我们今天听道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都是坐着听。不过,站着或坐着听神的话,都不要紧,我们不要要落入了律法主义的陷阱。要紧的是当犹太人听到神的话语时,他们那种出自心灵深处的真诚反应,立刻都站了起来。
接下来在第6节,当以斯拉称颂耶和华是至大的神的时候,众民都举手应声说:“阿门!阿门!”就低头,面伏于地,敬拜耶和华。圣经在这里特别指出,以斯拉称颂耶和华是“至大的神”,特别强调他们所敬拜的神,和过去犹太人在外邦世界所见到的假神是截然不同的。他们是从心里真诚地敬拜神,在敬拜的时候有好多的肢体语言,他们又举手,又喊叫“阿门”,又俯伏在地。跟我们今天敬拜的方式不太相同。
因为古今中外文化、习惯的不同,我们不一定要仿效他们敬拜的方法。不过,他们敬拜的心态的确有许多地方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约翰福音》第4章第23节说,当撒玛利亚妇人和主耶稣辩论应该用什么方式敬拜神的时候,主耶稣也对撒玛利亚妇人说过“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用心灵和诚实拜他”是模仿不来的。必须出自人内心的至诚,才能从外在的方式上自然地反应出来。有时候有些人并没有内心的真诚,只是按照仪式,依样画葫芦地模仿别人,做出一些动作来敬拜,这常常教人有很生硬的感觉。尽管敬拜的方法人可以模仿,可是敬拜的心灵却没有办法模仿。所以,只要敬拜的人是出自内心的真诚,不管他们用的什么方法,我们都应该尊重。可是千万不要生硬地模仿别人,却失去自己内心对神应该有的敬畏。
从这段经文里,我们还能看出犹太人对神话语有什么其它值得我们学习的特点呢?在第9节说到,他们听到神的话都哭了。他们为什么会激动呢?是因为被神的话所感动、以至于都哭了。还有一个原因叫他们哭泣,是因为他们太久没有听到神的话语了。他们知道,之所以他们能有回归的一天,完全是因为神的话,神的应许是信实的,神的怜悯是无价的恩典!当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的时候,诗人为表达出内心的伤感写下一首诗,就在《诗篇》第137篇第1节到6节:“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吧!’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我若不记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还有一首《诗篇》是描绘他们在被掳归回以后喜乐的情况,在《诗篇》第126篇:“当耶和华将那些被掳的带回锡安的时候,我们好像做梦的人。我们满口喜笑、满舌欢呼的时候,外邦中就有人说:‘耶和华为他们行了大事!’耶和华果然为我们行了大事,我们就欢喜。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被掳的人归回,好像南地的河水复流。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
从前他们因为被掳而伤心;现在他们因为归回而高兴。从前他们因为不愿在外邦人面前唱耶和华的诗歌而哭泣;现在因为神给他们成就了不可能的大事而欢喜。从前他们因为不能忘记神的圣殿而哀哭。如今他们因为有了自己的圣殿而激动。所以尼希米、以斯拉和教训百姓的利未人,才会劝众民说:“今日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圣日,不要悲哀哭泣。”又对他们说:“你们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预备的就分给他,因为今日是我们主的圣日。你们不要忧愁,因为靠耶和华而得到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他们为什么会靠耶和华而喜乐呢?秘诀是在第12节的下半句。是“因为他们明白所教训他们的话”。能明白神的话,是他们经过了多少流离困苦才体会出来的,哪能不欢喜呢?
认真遵行神的律法书(8:13-18)
现在我们要来研讨这一章最后的一段话,来看看他们是怎样照着神的教训来守节期的。《尼希米记》第8章第13节到18节:“ 次日,众民的族长、祭司和利未人都聚集到文士以斯拉那里,要留心听律法上的话。他们见律法上写着,耶和华借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要在七月节住棚,并要在各城和耶路撒冷宣传报告说:‘你们当上山,将橄榄树、野橄榄树、番石榴树、棕树和各样茂密树的枝子取来,照着所写的搭棚。’于是百姓出去,取了树枝来,各人在自己的房顶上,或院内,或神殿的院内,或水门的宽阔处,或以法莲门的宽阔处搭棚。从掳到之地归回的全会众就搭棚,住在棚里。从嫩的儿子约书亚的时候直到这日,以色列人没有这样行。于是众人大大喜乐。从头一天直到末一天,以斯拉每日念神的律法书。众人守节七日,第八日照例有严肃会。”你有没有注意到,这里所说的,是发生在第二天的事。这一天。不再有大的聚集,而以色列大众的领袖们,被召到以斯拉跟前,由以斯拉来教导他们。这很像是领袖训练。大型的聚会固然有它的必要,可是大型的聚会以后的长期教导,就必须依靠各级的领袖来做。所以以斯拉就开始训练领袖班,先由以斯拉自己训练领袖,然后再由这些领袖分别去教导百姓。聚会由大型变小型,训练也由上而下。我们从这段经文还看出,他们从上到下的教导都是一致的。结果以色列人的住棚节就成了短期培训班了;百姓也都顺从,真的就照着所教导的去搭棚过节。
犹太人照着圣经所教导的去搭棚过节这件事,还算小事。真正重要的是这件事背后的意义,是他们开始认真遵行神的话。从第17节就可以晓得,这件事在《尼希米记》作者的心里有多么重要的意义。第17节这里说:“从嫩的儿子约书亚的时候直到这日,以色列人没有这样行。”如果认为这段经文的意思是,“从约书亚的时候直到这日,以色列从来没有过过住棚节”,就不一定正确,因为在《以斯拉记》第3章,记载他们回归以后至少举行过一次住棚节。而且在《列王纪下》第23章第22节、《历代志下》第30章第26节,也都记载了犹太人曾经庆祝过这么大的节日。
那么如果所指的不是过节。那又有什么意思呢?作者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从嫩的儿子约书亚以来,犹太人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地热爱神的律法,认真遵行神的话”。那是不是说,自从他们进入神的应许之地,就没有再照律法的吩咐去做了吗?不错!嫩的儿子约书亚的时候,大约是在主前1400年。而尼希米的时代,大约是主前444年。也就是说在这两个时代之间跨越了一千年,以色列人不但没有认真地学习神的话,更没有遵行律法的教训。一千年是好长的时间!所以他们就在应许之地一再地堕落,到最后遭受神的处罚,落到亡国被掳的凄惨境地。可见教导和遵行神的话语是太重要了!如果没有以斯拉出面的教导和组织犹太人回归以后的培训制度,犹大人怎么会再有这么大的复兴呢!这一千年以来所没有的大复兴,是从查考神的话、遵行他的律法开始的。所以,我们一定可以从这一章圣经认识到培训教导的重要性,也得到复兴的秘诀。
第18节这里说,犹太人他们在住棚节以后,又守“严肃会”。“严肃会”是什么呢?《利未记》第23章第33节到39节说到,以色列人必须在住棚节第八天举行严肃会。在《申命记》第16章第8节也说到,要在逾越节的第七天举行严肃会。他们在严肃会做什么呢?简单的说,“严肃会”是以色列人聚集在一起,圣洁自己的日子。为了圣洁自己,在这一天,他们什么工作都不可以做。等我们讨论到下一章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他们在这一天所做的事。我们下次再继续查考第9章。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复兴以后的活动。
音乐休息
金句: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尼8:10b)
团队讨论互动:在大聚集的第二天,以斯拉开始进行领袖的训练,为的是能使教导的工作传承下去,让百姓们不会再次走弯路。这与我们今天的小组长培训相似,牧师或传道人给小组长做培训,小组长再去教导组员。请彼此分享你参加过的各类培训中,那一个环节或哪个主题给你深刻的印象?你是如何将自己被培训的经验运用到小组中去的?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在以斯拉宣读律法书时,犹太百姓的态度和表现是怎样的?
2 在《约翰福音》第4章第23节中,耶稣教导我们要如何敬拜神?
3 为什么犹太百姓听到律法书上神的话,就都哭了?
4 当时的犹太人如何守住棚节?
5 《尼希米记》第8章第17节说:“从嫩的儿子约书亚的时候直到这日,以色列人没有这样行。”这段话要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思考问题
• 模仿别人敬拜的动作与自己发自内心的敬拜有什么不同?这给我怎样的提醒?
• 我在读经或祷告的时候,有没有感动到流泪的经历?为什么自己会被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