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全民侍奉、告成奉献(尼11:1-12:47)- 上 (16-11A)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粤语课文: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本课内容提要:《尼希米记》第11章和第12章的内容,属于记录性的文献。第11章记录了犹大领袖的户口;而第12章记录了祭司和利未人的名册。这课也要查考,犹大百姓为城墙举行落成礼和奉献礼的盛况。

第一部分


记录城内居民的名册(11:1-3a)

我们这次要从《尼希米记》第11章开始查考,第11章和12章都是记录性的文献(Documentary),其中第11章记录了犹大领袖落脚的户口;第12章则记录了祭司和利未人的名册。什么是记录性的文献呢?在旧约圣经里,有些经卷的题材是取自宫廷、政府或圣殿所保留的正式记录。我们通常就称这些记录为“记录文献”。《尼希米记》里的“记录文献”,很可能是尼希米在省长任内保存在政府里的官方记录。这也可以成为证明圣经历史可靠性的一个证据。而当时做出这些记录,是为了要确定被掳归回的人数和他们的血统与家族。 

为什么当时要这么做呢?因为犹大人在七十几年的被掳流亡过程中,有一大部份散落在各地的犹大人,并没有归回,归回的人只是其中的小部份。而经过这么多年的流亡,有些犹大人的身份、家谱记录已经散失。可是按照犹太人的规矩,外邦人是不准进入圣殿的,所以,如果他们的身份不能确定的话,就会影响他们进入圣殿敬拜和服侍神的资格。为了弄清楚他们的身家、背景,就必须作一个人口普查,并且把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以确定他们和他们子孙的身份。

那么记录祭司和利未人的身份,也是为了同样的原因了?不错!祭司和利未人是担任圣职的人,对他们的要求就更要仔细严格。因为按照摩西律法的规定,利未人中只有亚伦的后裔才能担任祭司。根据《民数记》第3章10节的经文:“你要嘱咐亚伦和他的儿子谨守自己祭司的职任。近前来的外人必被治死。”在这样严格的圣殿制度之下,身份的认证就变得非常的重要。

当我们查考《尼希米记》第11章和12章的时候,不妨把自己比作回归的犹大领袖,利未人或祭司。为什么呢?在《彼得前书》第2章第9节和10节说过:“唯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做了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这段圣经说到,我们蒙了神的怜悯,像被掳归回的犹大人一样,回归了神的国度,成了神的子民。基督徒就有了祭司的身份,也在神面前有神圣的使命,就是要宣扬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我们神的美德。这实在是神赐给我们基督徒特别的荣耀。所以,旧约律法时代对祭司的要求,就是今天恩典时代对我们基督徒的要求。对祭司族谱的要求,就是对我们族谱的要求。我们基督徒必须先弄清楚自己的身份,确定自己是一个得救的人,而且蒙了神的拣选。然后我们才可以以君尊祭司的身份侍奉他!

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先查考第11章。根据经文内容,可以把这一章的主题定为“全民侍奉”。在这章圣经里记录了所有回归者、参与侍奉者的名单和他们侍奉的角色。《尼希米记》第11章第1节和2节:“百姓的首领住在耶路撒冷,其余的百姓掣签,每十人中使一人来住在圣城耶路撒冷,那九人住在别的城邑。凡甘心乐意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都为他们祝福。”我们在讨论第7章的时候,曾经讨论过第4节,论到当时耶路撒冷城居民的情况,说:“城是广大,其中的民却稀少,房屋还没有建造。”第11章第1节和2节,就是对耶路撒冷城当时居民情况的一个回应。为了解决城里人口稀少,没有太多居民的情况,尼希米就以抽签的方法,鼓励住在城外百姓人口中的十分之一,要移居到城里来。这两节经文里好像并没有说明,犹大人的领袖究竟是以身作则,自己先搬进城里居住,还是他们本来就住在城里?根据希伯来原文的文法结构和用词,两种可能性都有。不过,这并不影响整个事情的状况发展。总之领袖已经都先住在城里了。

可是用掣签的办法,是不是可能让有些被抽中的人,觉得是要被勉强迁居,会有身不由己的勉强感呢?不过从旧约的传统看,犹太人掣签的结果,常常被视为神的旨意。犹太人刚刚经过属灵的复兴,人人对神和神的律法,对圣殿的侍奉都作了委身和奉献。如果在这样的一个属灵情况里,借着抽签发现神的旨意是要拣选你全家搬去耶路撒冷城居住,你会有什么反应?在人人都乐于侍奉耶和华神的情况下,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有机会被抽中,那么被抽中的人,不但会认为那是神的旨意,而且还觉得那是一种荣幸。何况又有许多未被抽中的人,用羡慕的心情从旁鼓励,给他们祝福。这样看来当人人都愿意顺从神的时候,掣签的方式不但不是一种勉强人的办法,反而是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给大家一个公平的机会。

在初代教会时期,教会也曾经用摇签的方式补选使徒,从约瑟和马提亚两个人中间,选出了马提亚来补那个卖耶稣的犹大的缺。他们是不是有同样的心态?这就不敢断言了。不过在候选人的条件都不错,而众人也都中意他们的情况之下,用这个方法来选择的话,不失为一种不会落人口实的公平方法。不过千万要小心,不要随便用摇签的方法来代表神的旨意就好了!

现在让我们继续查考第3节前半段的经文:“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尼提宁和所罗门仆人的后裔都住在犹大城邑,各在自己的地业中。”在这里看到一个注脚,就是抽签以后,那些没有被抽中搬进耶路撒冷城的人的情形。就是有一些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尼提宁和所罗门仆人的后裔,他们在耶路撒冷修建完成以后,没有机会在耶路撒冷城的圣殿或政府中工作,却散居到犹大省的各处,在自己的地业中。这说明了这群百姓,不再是当初那群热心回归,参与重建圣城耶路撒冷的乌合之众,如今他们已经是一群有组织、有次序的人民。自从城墙修建好、圣殿敬拜恢复次序以后,犹大省的社会次序也同时重建完成了。这是从前阻止犹太人修建城墙的仇敌,最不愿意看见的事!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根据课文内容,什么是记录文献?《尼希米记》的哪个部分属于记录文献,分别记录了什么内容? 

2  这种记录文献,在回归的犹大民中起到什么作用?   

3  根据《彼得前书》第2章第9节和10节的经文,为什么基督徒有了“祭司”的身份?

思考问题 

•  当我对某一件事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要如何决定的时候,我是如何寻求神的帮助的?哭泣祷告、自己摇签?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  那些没有被抽中、不能搬进耶路撒冷城的人,有秩序地各自住在自己的地业中,没有因为不被选中而放任自流或故意捣乱。若我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类似的状况,要如何调整心态?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