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全民侍奉、告成奉献(尼11:1-12:47)- 下 (16-11B)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粤语课文: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二部分


在耶路撒冷的领导层(11:3b-24)

接着来看第11章第3节的下半段到第24节的经文。这一段是说明耶路撒冷的领导层的情况。第3节的下半段:“本省的首领住在耶路撒冷的记在下面。”这段经文很长,又有很多人名,在这里就简单的归纳一下从第4节到第24节的经文,究竟这段经文提说了那几群人?还有他们的身家和工作如何?第4节到第6节,说明犹大人在耶路撒冷的情形。他们都是勇士,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军人。除了他们以外,从第7节到第9节,说明便雅悯人在耶路撒冷城的情形。他们中的犹大人,是当时耶路撒冷城的副官。接下去还有一种人是祭司,记录在第10节到14节。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在第14节说到祭司中有“大能的勇士,为什么在管理圣殿事务的人中,还需要大能的勇士呢?圣殿除了祭司是不许普通的人进入的,所以圣殿里的守卫工作就必须由祭司担任。这“大能的勇士”在希伯来原文中,是个职衔,比前面第6节所说的“勇士”更高。原来他们是负责守卫圣殿的祭司,和一般的“勇士”是不同的。接着第15节到24节,还有另一种人,他们是利未人。看来不同的利未人有不同的职务。不错!他们中间有管理圣殿事务的人,有管理圣殿以外事务的,有负责祈祷敬拜的,有守门的、歌唱的、有辅助王办理犹大民事的,不一而足。

又有一个问题。在23节里提到“王为唱歌的出命令,每日供给他们必有一定之粮。”第24节又提到:“犹大儿子谢拉的子孙、米示萨别的儿子毗他希雅辅助王办理犹大民的事。”这个“王”是指谁呢?有很多人对这里所提的“王”很好奇。是指波斯王吗?解经家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位王,是指大卫王。可他早就不在人间了!虽然大卫王不在人世了,可是犹大人恢复敬拜的时候,参照了许多都大卫王所建的规制。因此,有的解经家就根据《尼希米记》第12章第24节,说:“利未人的族长是哈沙比雅、示利比、甲篾的儿子耶书亚,与他们弟兄的班次相对,照着神人大卫的命令,一班一班地赞美称谢。”就认为这23节经文所指的“王”是大卫王。但是照这个说法,就不能解释第11章第24节:“犹大儿子谢拉的子孙、米示萨别的儿子毗他希雅辅助王办理犹大民的事”这句话了。活在尼希米时代的毗他希雅,总不能辅佐己经过世的大卫王办理犹大的民事吧?

所以又有解经家就认为,这是指波斯王。这个解释比较可靠。当时的波斯王,不但下令每日供给为他唱歌的有一定之粮。而且毗他希雅也被拣选了去辅助王办理犹大民的事。为什么波斯王还需要拣选一位犹大人去辅佐他,办理犹大的民事呢?因为,当以斯拉获得波斯王亚达薛西允许重建圣殿的时候,波斯王非常关心一件事,就是如果他们办事不利,会使神的愤怒临到王家。读一下《以斯拉记》第7章第11节到26节就可以明白。在这里只要念第23节亚达薛西王所讲的一句话就行了:“凡天上之神所吩咐的,当为天上神的殿详细办理,为何使愤怒临到王和王众子的国呢?”可见波斯王为了避免神的愤怒临到“王和王众子的国”,就特别用了一个懂得犹太宗教的利未人毗他希雅,在王宫里作他的参谋。犹太人得到波斯王这样的宽待,实在证实了圣经上所说的“神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参考罗9:15)


记录城外居民的名册(11:25-36)

现在我们再继续这一章的最后一段。从第25节到36节,说到其余住在城外的人的情况。有关这一段,有一个问题:经文里头提到的一些地方,好像不在犹大省的境内,犹大人怎么会去住在那里呢?有些犹大人住的地方,的确不在尼希米省长所管辖的范围。不过,全地都在波斯帝国的版图之内,犹大人可以自由选择居住的地方。那就是说,当时被掳归回的犹大人,并不一定非要回到犹大省定居。犹大省只是波斯帝国的版图中的一部份。在耶路撒冷城的北方不远,有撒玛利亚省,南方有以士买省,都距离犹太人宗教生活不可或缺的圣殿不远。还有根据第30节下半段和第31节上半段的经文描述,便雅悯人主要是群居在耶路撒冷城的北边,而犹大则是在南边。利未人就散住在便雅悯人和犹大人居住的地方来服侍神。


记录祭司和利未人的名册(12:1-26)

接着我们就来看第12章。第12章主要分成三段,第一段是祭司和利未人的名册。第二段说到城墙告成奉献礼。最后说到落实的工作。那么第12章的主题是什么呢?就以这章文字的主要记录来定题目,叫“告成与奉献”。第一段从第1节到26节,是祭司和利未人的名册。这个名册记录了自从回归以来,从被掳之地归回耶路撒冷的祭司和利未人的名字。这一段看起来好像有好几个名册。从第1节到11节的名册,包括了由所罗巴伯和耶书亚所领导的第一次归回的祭司和利未人。从第12节到26节的名册,则包括耶书亚的儿子约雅金时代回归的祭司和利未人。为什么这两个名册里的名字几乎都是相同的?那是因为这两个名册所记录的名字,都是他们的姓。这份名册所着重的是家族,而不是个人。另一方面,比较两个名册中的名字,有的虽然看来有点出入,其实只是拼写上的不同,但根本上他们是同一家族的人。既然都是相同的,那为什么要重复呢?这说明了犹太人是多么看重祭司传承的重要性。其实根据《历代志上》第24章第7节到19节的记载,真正完整的祭司体系,应该有24个班次。这两个名册最多只有22个家族,实际少了两个家族。从这里我们知道,侍奉神的人,必须先知道自己是蒙拣选,名字是被记在生命册上的。这样的侍奉是多么的荣耀啊!


城墙告成奉献礼(12:27-43)

接着我们来讨论第二段,城墙告成举行的奉献礼。《尼希米记》第12章第27节到30节:“耶路撒冷城墙告成的时候,众民就把各处的利未人招到耶路撒冷,要称谢、歌唱、敲钹、鼓瑟、弹琴,欢欢喜喜地行告成之礼。歌唱的人从耶路撒冷的周围和尼陀法的村庄与伯吉甲,又从迦巴和押玛弗的田地聚集,因为歌唱的人在耶路撒冷四围为自己立了村庄。祭司和利未人就洁净自己,也洁净百姓和城门并城墙。”这段经文说到耶路撒冷城墙告成奉献礼的预备工作:就是招聚所有的利未人到耶路撒冷城,举行宗教仪式,奉献成果给神。同时利未人也帮着祭司做洁净的工作。这真是和今天许多人为自己歌功颂德的做法大不相同。

《诗篇》第127篇第1节说:“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要把一切的荣耀归给神,真是我们要时时学习的事。接着,看看他们是怎样进行告成奉献仪式的。要看的是从第31节到第43节的经文,从经文中可以看出这个仪式是怎样进行的。他们分成两队人马绕城。一队由尼希米带领,一队由以斯拉带领。圣经虽然没有提他们是从哪里出发的,可是从两个队伍行进的路线推测,很可能是从当年尼希米在夜间第一次视察城墙时的那个起点、就是谷门出发的;从耶路撒冷城东的谷门向南北分头出发。以斯拉的一队走逆时针的方向。尼希米的一队顺时针的方向。

千万别误会他们这样的绕城,是在做和异教徒一样的祈福巫术。他们这样做是别有用意的。看一下《诗篇》第48篇第12节到14节就会明白了:“你们当周游锡安,四围旋绕,数点城楼,细看她的外郭,察看她的宫殿,为要传说到后代。因为这神永永远远为我们的神;他必做我们引路的,直到死时。”从这段《诗篇》的话就可以知道,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要像后代传扬神的作为,见证神是我们一生一世、世世代代引领我们的神。

同样的经文,在第48篇第1节“耶和华本为大,在我们神的城中,在他的圣山上,该受大赞美!”第8节到第11节:“我们在万军之耶和华的城中就是我们神的城中所看见的,正如我们所听见的。神必坚立这城,直到永远。神啊,我们在你的殿中想念你的慈爱。神啊,你受的赞美正与你的名相称,直到地极!你的右手满了公义。因你的判断,锡安山应当欢喜,犹大的城邑应当快乐。”百姓称耶路撒冷城是“神的城”!这就是告成奉献的意义!把一切的成就都献给神!并且赞美神的作为。最后,两路绕城的队伍在圣殿前会合,其他的官长随着尼希米进入圣殿,由利未人奏乐并大声歌唱,又由祭司为他们向神献祭,献“大”祭。

落实工作(12:44-47)

最后一段就是第44节到47节,这段经文与前面经文的关系怎样呢?这一段经文说明了:告成奉献礼的结束不是整个事件的结束,而是一个开始。就是恢复了一切从前圣殿的敬拜,也恢复一切维持敬拜活动的制度。在第45节说到:祭司、利未人遵守神所吩咐的,并守洁净的礼。歌唱的、守门的照着大卫和他儿子所罗门的命令,也如此行。”还有,从最后一节第47节那里,看出他们也照着律法的教训,奉养了祭司和利未人,好让他们专心圣殿的工作。那里说:“当所罗巴伯和尼希米的时候,以色列众人将歌唱的、守门的每日所当得的份供给他们,又给利未人当得的份,利未人又给亚伦的子孙当得的份。”重建城墙的工作最后是以恢复圣殿的敬拜,作为结束。这充份说明了神的心意:要使耶路撒冷成为可赞美的城邑。使大卫的后裔成为完成神救赎计划的余种。耶路撒冷城曾经多次从荒废堆里得到复兴,更说明了神成就这件救赎计划的心意。《尼希米记》还有最后一章,不过有关修复城墙工作的记载,到这一章可以说是告一段落。最后一章的内容,可以说是对刚才所说的神的心意的一个加强性的说明。

 

音乐休息

 

金句:那日,众人献大祭而欢乐,因为神使他们大大欢乐,连妇女带孩童也都欢乐,甚至耶路撒冷中的欢声听到远处。(尼12:43)


团队讨论互动 : 请彼此分享,各人是否清楚神在自己身上的计划是什么?又是如何明白神的心意的?未来的路要如何走?也请为还不清楚神带领的小组成员祷告,求神的带领。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当时住在耶路撒冷的首领,包括了哪几类人?

2  在管理圣殿的事务中,“大能的勇士”(11:14)是做什么的?

3  《尼希米记》第11章第24节中的“王”,有哪两种不同的解释?哪种更合情合理?为什么?

4  在第12章第1节到26节的内容中,为何将记录祭司和利未人的名册要重复说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5  描述一下犹大人为城墙举行的落成奉献礼?他们为什么要主要做? 

思考问题 

•  我如何能够确定自己是蒙神拣选的人?有什么证据没有?

•  犹大人修建完城墙后,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反倒将一切荣耀都献给神。反思自己取得一些成就时的心态,我要如何向犹大人学习?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