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七封书信(上)(启2:1-17)- 下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听后, 输入您的学习笔记/注解。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二部分

士每拿教会(2:8-11)

我们刚刚看完使徒约翰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信,现在我们来看第二封信是写给士每拿教会的,记载在《启示录》第2章第8节到第11节。士拿城是一个海港,离以弗所的北面约五十公里。到今天仍然是一个经济繁华的城市,整本圣经只有在这里提到它的名字。在第一世纪,它是一个反对基督教的城市。约翰用同样的方式,先介绍是谁寄信,然后说出“我知道你的……”这几个字。 《启示录》第2章第8节和第9节:“你要写信给士每拿教会的使者说:‘那首先的、末后的、死过又活的说:我知道你的患难、你的贫穷,你却是富足的;也知道那自称是犹太人所说的毁谤话,其实他们不是犹太人,乃是撒旦一会的人。’”约翰在这里,重复了基督在《启示录》第1章第17节和第18节对自己的介绍。当时的士每拿教会正处在水深火热当中,复活的基督说这一句话的目的,是要提醒士每拿的信徒基督是永恒的。他在世上的时候曾经受尽苦难最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三天之后复活战胜了死亡。所以信徒今生一切患难的尽头不是死亡而是胜利的开始,会有永远的生命。

不过,今生的患难要是再加上贫穷一定令人非常痛苦,为什么说“却是富足的”呢?而且这里的贫穷还不是一般的贫穷,而是极端的贫穷。这一种贫穷在《哥林多后书》第8章第2节被翻译作“极穷”。圣经学者们都相信,士每拿的信徒们在信仰上正在受着极大的迫害。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可能变成了一贫如洗,但是基督说:“我知道你的患难、你的贫穷,你却是富足的”。基督是在提醒他们不要灰心,凡事都应该从属灵的角度来衡量,就会感到是富足的,而且将来有一天还会跟基督同在一起,更是好得无比。基督不单看到他们的难处,还知道他们受逼迫的原因。那么“撒旦一会的人”是些什么人呢?《启示录》第2章第9节提到了两种人,一种是“撒旦一会的人”,另外一种是犹太人。在旧约圣经原文希伯来文“撒旦”的意思就是控告者,也就是“敌人”。在《约伯记》里面,“撒旦”在神的面前控告约伯。对士每拿教会来说“撒旦一会的人”毁谤神的子民。基督要让他们知道:伤害他们的人是从撒旦那里来的,是和神互相为敌的。

当年士每拿的信徒遭受到毁谤,在今天的教会里也有这种事情。这里要解释一下撒旦和魔鬼的关系。参考《启示录》第12章9节的上半节,就会了解到撒旦与魔鬼的关系。《启示录》第12章第9节上半节说:“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魔鬼就是撒旦的另一个称呼,它迷惑普天下的人,所以“撒旦一会的人”假冒为犹太人,他们表面上是用话语来攻击神的子民,但真正的目的是要亵渎神,控告神的不是。在《启示录》第2章第10节,基督劝勉信徒们不要被摇动,一定要至死忠心,才能得到那生命的冠冕。那么,为什么说“毁谤”神的子民就是亵渎神呢?“毁谤”的对象虽然是人,但是“毁谤”这个词在新约圣经里面也可以翻译作“亵渎”。将来我们查考到《启示录》第13章就会清楚地看到“撒旦一会的人”就是向神说亵渎的话、亵渎神的名的人 (启13:1、5、6)。《约翰一书》第2章第18节和第19节也告诉我们,将来有一位与基督为敌的,是从教会里面出来的。这样看当信徒们“毁谤”的对象涉及到神的时候,就是向神说亵渎的话、亵渎神的名。在今天的教会里的确有“毁谤”的事情发生,正如刚才的经文所谈论到的。

《启示录》第2章第10节说到士每拿教会的信徒必受患难“十日”,真的只有十天吗?让我们来参考旧约圣经《但以理书》第1章,但以理要求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太监长容许他们不吃王的膳、不喝王的酒,只吃素菜和喝白水。这样观察他们十天的时间,看看他们的面貌跟其他的人比起来是怎么样的。结果十天之后,他们的面貌比其他用王膳的人更加俊美肥胖。所以“十天”是象征有时间限制的试炼。在《哥林多前书》第10章第13节,保罗也勉励今天的信徒,神必不叫基督徒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启示录》第2章第10节还提到“生命的冠冕”有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生命是指永远的生命,也就是复活后的生命。凡至死忠心的信徒尽管为神的名牺牲了性命,但必定会得到神所应许的“生命的冠冕”就是得到复活的生命。《启示录》第2章第11节还有主给我们的承诺。在《启示录》第2章第11节那里基督耶稣说:“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什么是“第二次死”呢?在后面的《启示录》第21章第8节谈论到“第二次的死”就是将来被丢进“硫磺火湖”里面,也就是永远的死。这和新天新地的情况恰恰相反,在新天新地那里有永远的生命。将来我们查考到《启示录》第20章就会知道刚才提到的撒旦和所有属于它的人,都要被扔进硫磺的火湖里,昼夜受痛苦直到永永远远。这真是非常严重的后果! 我们一定要遵行《启示录》里面的教训,做一个得胜的信徒,得到那生命的冠冕。


别迦摩教会(2:12-17)

现在我们来看第三封信,是写给别迦摩教会的,记载在《启示录》第2章第12节到第17节。当时的别迦摩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城市,在士每拿的北方约五十公里,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市内有许多的庙宇、偶像和祭坛,是敬拜外邦宗教的大本营。根据犹太历史家尤西比奥(Eusebius)的记载,别迦摩城有不少的殉道者。约翰写这一封信,同样是先介绍寄信的,然后说到“我知道你的……”这几个字。使徒约翰在这里,重复了他在《启示录》第1章第16节对基督的描写。基督用两刃的利箭去介绍自己,是不是因为有撒旦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又有见证人被杀害呢?读到第2章第16节,就会看到这一把利剑的作用。别迦摩的信徒忠心又坚守神的名,没有弃绝神的道,所以得到基督的称赞。

不过,他们为什么又受到责备呢?这跟上文提到的社会环境和城里的生活方式是有关系的。住在别迦摩的信徒,他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不知不觉的受到外邦宗教信仰的渗透。一般基督徒生活在这类城市里,除非与人完全断绝来往,否则总会遇到类似问题。例如,市场上所有的肉都是祭过偶像的;参加外邦人的宴会也难免涉及到拜偶像的事;娶异教徒或者嫁异教徒,都必须在宗教信仰上妥协。这可以说是巴兰和尼哥拉党人所带来的后遗症。

这里的巴兰正是旧约圣经里面提到的那位贪财的先知巴兰。《民数记》第22章到第25章,记载了整个故事的发展。简单来说,先知巴兰因为受了外邦摩押王巴勒的贿赂,就教唆他利用摩押女子去引诱以色列人犯奸淫的罪;并且献祭给他们的偶像和跪拜他们的偶像,又吃他们的祭物;以致耶和华神大大的发怒,降瘟疫给以色列民。不过,在《民数记》第31章写到巴兰最后也得到应得的惩罚,被杀而死。那些得罪神的以色列民也不能幸免 (民31:8、14-17) 。所以,神的儿女如果跟异教徒通婚或多或少总会导致灵性上的妥协,也会带来道德上的败坏。

今天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形吗?真信徒是不能够妥协的。在《启示录》第2章第16节写着基督发出了一个严重的警告,假若有人不肯悔改,基督就会用口中的剑攻击他们。这一句话在《启示录》第19章第15节会再次出现,说到基督要击杀一切与神为敌的人。《希伯来书》第4章第12节也说到,基督的话比两刃的利剑更快。把两处经文一起看,就知道教会的信徒如果一直不肯悔改,等到基督来临的那一天,一定会受到审判和惩罚。但是,凡得胜的必定会得到神所承诺的赏赐。我们来看《启示录》第2章第17节,就更清楚了。在《启示录》第2章第17节那里基督说: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我必将那隐藏的吗哪赐给他,并赐他一块白石,石上写着新名,除了那领受的以外,没有人能认识。”回顾以色列人的历史,在《出埃及记》第16章第32节到第34节那里记载“吗哪”是神给以色列民在旷野的食物。摩西依照神的吩咐盛满一罐子的吗哪,放在法柜前存留,使后人世世代代记得是神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的。在《约翰福音》第6章第32节那里,耶稣谈论到生命的粮的时候比喻自己就是那真吗哪,所以“吗哪”就是指“能够得到永远生命的粮食。”

为什么要隐藏起来呢?让大家看见不是更好吗?根据犹太人的传统,圣殿被毁坏之后,神指示先知耶利米或是一位天使将约柜“隐藏”起来,直到基督再临的时候它才会显现出来。《启示录》这里的“隐藏的吗哪”是要提醒别迦摩教会的每一位信徒,得胜的信徒才会找到“隐藏”在世上的“吗哪”,才会认识神的道就是那永生的粮食以致不愿意做出任何的妥协。同时也能够得到基督所赐的一块白石。什么是“白石”呢?圣经学者看“白石”有很多种的可能性,其中一种是根据罗马人在第一世纪的习俗,当时的“石子”就是现在参加筵席或者参观比赛的“入场卷”。凡是得胜的信徒,除了得到从基督而来的永生的粮食还会拿到一块写着名字的“白石”,只有拿着石子的人才可以进入新天新地。我们本课的内容就在这里结束,下次继续看其它四封书信。


音乐休息

金句: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我必将神乐园中生命树的果子赐给他吃。(启2:7)   

  
团队讨论互动:请小组的组员一同讨论:假若你置身一个“现代的以弗所教会”,试想有可能在哪些地方失去了应有的爱心?如何重新恢复爱心的操练?(请举出一些具体操练爱心的方法和例子)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士每拿教会当时有什么苦难?如果他们得胜了,会得到什么奖赏?

2. 对比“第二次的死”与“第一次的死”,二者有什么不同之处?

3. 基督对别迦摩教会有什么责备的话?这带给我们什么警惕?

思考问题

• 学习过主耶稣给士每拿教会的信,对自己今天面对患难有什么鼓励和帮助?

• 学习过主耶稣给别迦摩教会的信,思想自己在信仰上有什么与这个世界妥协的地方?今后当如何改进?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