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信心与行为(雅2:1-26) 上 (5906)
第三课:信心与行为(雅2:1-26) 上 (5906)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粤语课文:
本课内容提要:本课查考《雅各书》第3章的內容。雅各劝勉信徒不应该凭外貌判断人,以致厚此薄彼。本章也强调“信心”与“行为”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一部分
主题
在上一课我们查考了《雅各书》第1章的内容,我们先来简单温习一下。《雅各书》第1章概要性地讲到五个主题,就是试炼、财富、试探、言语和虔诚。这五个主题,贯穿在整卷《雅各书》里面。在以后的几章里我们会重复阐述这些主题。
我们这次要查考《雅各书》第2章。这一章的前半章就是从“财富”这个主题来谈到要作个在“信上富足的人”,而后半章可以说是从“虔诚”这个主题来讨论“信心与行为”的关系。现在我们先来查考《雅各书》第2章的前半章,也就是《雅各书》2章1节到13节的这段经文。
财富与外貌(2:1-4)
《雅各书》2章1节“我的弟兄们,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便不可按着外貌待人。”这节经文可以说是有关“财富”这段讨论的开场白,开门见山地说到“不可按着外貌待人”,文字简洁有力。
雅各在这里也指出,为什么不可按着外貌待人。雅各在这里称呼收看这封信的信徒为“我的弟兄们”。这是因为在归信主耶稣基督之后,大家在主里都是一家人,互为兄弟姐妹,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所以不应该再根据外貌来彼此判断!
接下来在《雅各书》2章2节到4节的这段经文中,雅各指责他们在根据外貌彼此判断这方面的错误。《雅各书》2章2节到4节“若有一个人戴着金戒指、穿着华美衣服进你们的会堂去,又有一个穷人穿着肮脏衣服也进去,你们就看重那穿华美衣服的人,说‘请坐在这好位上’,又对那穷人说‘你站在那里’或‘坐在我脚凳下边’,这岂不是你们偏心待人,用恶意断定人吗?”
虽然雅各在这里举的是早期教会的一个例子,不过相信我们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要离开他的教会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那是一间有钱人的教会。”我听了之后很难过。我的朋友可能因为不是那么富裕,而有被忽视的感觉。但愿我们在查考这段经文的时候,能够做点自我检讨,查验我们自己有没有过以偏心待人。
在雅各的时代还有奴隶制度,贫富贵贱的差别很明显。所以要是一位家主和他的奴隶同属一间教会的话,他们就要面临很大的考验。到底在世俗社会的阶级分别,应不应该被带进教会里呢?答案当然是不可以!在新约的《腓利门书》也讨论过类似的问题。其实,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的教训,都强调我们在神的面前是同蒙恩典的人。有时读圣经甚至会觉得,神特别关心照顾贫穷人和孤儿寡妇。比如《诗篇》9篇18节写着说“穷乏人必不永久被忘,困苦人的指望必不永远落空。”还有《诗篇》68篇10节写着说“神啊,你的恩惠是为困苦人预备的。”
我们真是需要得到神话语的再次提醒,看到神在这方面的心意。在雅各举出了重富轻贫的例子之后,在第4节那里雅各严厉的责备说:“这岂不是你们偏心待人,用恶意断定人吗?”“按着外貌待人”就等于是“偏心待人,用恶意断定人”。这实在是很严重的罪!在《撒母耳记上》16章7节那里,耶和华神曾经对撒母耳说“……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在神看来,身材是否高大、钱财是否充足,都不是很重要的事情;而人的内心态度如何,才是被神看重的。所以,凭外貌待人,就会得罪神。
信心上富足(2:5-7)
我们接着查考《雅各书》2章5-7节,继续谈到有关贫富的问题。《雅各书》2章5节到7节“我亲爱的弟兄们,请听:神岂不是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叫他们在信上富足,并承受他所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国吗?你们反倒羞辱贫穷人!那富足人岂不是欺压你们,拉你们到公堂去吗?他们不是亵渎你们所敬奉的尊名吗?”
这一段经文主要回应上一段经文所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不应该重视富足人、轻视贫穷人。 雅各在这里教导说:那些在物质上贫穷的人,神往往使他们在属灵的事上富足。而那些在物质上富足的人,却常常仗着财势欺负别人。这么说来,好像神比较爱贫穷人,却不喜欢富足人。从这段经文的表面上看可能会有这种印象。不过,神怜悯世上的贫穷人,并不表示神就恨恶富足人。在圣经里只是提醒富足人,应该要顾念那些物质贫穷的人,因为无论富人、穷人都是神所造的。而且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如果他们不敬畏神、不在神面前谦卑下来,那么他们在神的眼中都是属灵的贫穷人。换句话说,只要一个人肯承认自己心灵贫穷,需要神的救恩,那么无论他在世上是贫穷人还是富足人,都同样会被神悦纳。而且他们都会像《雅各书》2章5节所说的那样,成为在信心上富足的人,又能够承受神的国。
这就像在《马太福音》5章3节那里记载的、主耶稣说过的一句话。《马太福音》第5章记载了主耶稣的“登山宝训”,在5章3节那里写着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这句话跟贫穷人有什么关系吗?我们可以从新约圣经的原文希腊文看出来。这里所说“虚心的人”,在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灵里贫穷的人。”所以《马太福音》5章3节的意思是“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他们的。”原来“灵里贫穷”的人就是“虚心的人”。中文翻译把“灵里贫穷”翻译成“虚心”,真是很贴切。
现在让我们把《雅各书》2章1节到7节这段经文,作个小小的结论。在这段经文里面,雅各责备他们当中有富足人欺负贫穷人的事件。雅各如果活在今天,对现代的教会信徒或许会有相同的责备。
参考一下旧约的《弥迦书》6章7节和8节,使我们更容易明白,神不在乎人的财富多少。《弥迦书》6章7-8节“ 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吗?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我的长子吗?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吗?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天地万物都属于神所以人单单在财物上有多少的献上,都不能感动神!神要的是人肯离弃罪恶、“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这在神看来才是最宝贵的。
爱人如己的律法(2:8-13)
我们接着查考《雅各书》2章8-13节“经上记着说:‘要爱人如己。’你们若全守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但你们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为犯法的。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原来那说‘不可奸淫’的,也说‘不可杀人’。你就是不奸淫,却杀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你们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就该照这律法说话行事。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
这段经文继续讨论有关“不可按着外貌待人”这个话题,强调“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然而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雅各在讨论“按外貌待人”这个问题的时候,在第8节那里,提到“爱人如己”这条旧约的律法呢?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再来看一遍《雅各书》2章8节“经上记着说:‘要爱人如己。’你们若全守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这句话在希腊原文的意思是:“如果你们忠实地遵守这经上所记,要‘爱人如己’的至尊律法,你们做得很对!”
接着雅各就在这节经文后面,加上了一个“但是”。第9节写着说:“但你们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为犯法的。这么一来雅各就很清楚地指出问题所在了。那就是行律法不在乎你行了哪一条,违背律法也不在乎你违背了哪一条。只要你违背了其中任何一条,那就是犯罪了。换句话说,如果以外貌取人是违背了“爱人如己”的规定,在神眼中就算是犯罪了。
这就好像一个杀人犯,被判了罪刑。当他被带进监狱的时候,一路上喊着说:“我没有犯姦淫!我没有罪!”可是他还是被关进了牢房,因为他虽然没有犯姦淫的罪,但是却犯了杀人的罪,所以还是有罪。犯法就是犯法,不管你犯的是哪一条。这就是雅各在《雅各书》2章10节和11节要强调的。所以自以为作到“爱人如己”的人,如果“按外貌待人”就是违背了这条律法。
接下来继续请看对第12节所说的 “使人自由的律法”的解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律法怎么会使人自由呢?律法的确是对犯罪的人判刑,不会给犯罪的人自由。只有那些没犯罪的人,才可以在律法的审判之外自由逍遥。所以第12节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想要逃脱律法审判所带来的刑罚,想过自由逍遥的生活,就应该凡事按照律法的要求来行事为人。
不过,律法可以审判人看得见的行为,却不能审判人看不见的心思意念!在接下来的第13节那里所提到的“不怜悯人的”,律法就无法判它为有罪的,但是神却判它为有罪。这一点在中文和合本的圣经看不出来。让我们根据“现代中文译本”把这节经文再看一遍。“现代中文译本”的《雅各书》2章13节“因为神审判的时候,不会以仁慈待那些不仁慈的人;仁慈是胜过审判的。”
在这里,把“不怜悯人”翻译成“不仁慈”。按照律法,虽然没有“不怜悯人”这一条罪状,但是等我们将来站在神的审判台前接受审判的时候,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到神毫不怜悯的对待。所以我们现在怜悯人,将来就会蒙神怜悯。这真是太重要了!有谁敢说自己从来没有犯过罪,将来一定可以逃避神的忿怒呢?只有倚赖神的怜悯,才能够使我们免去可怕的刑罚。所以现在要先去怜悯人才好。
不过希望我们不要误会了,以为可以靠着怜悯人来得救。若是这样,就跟其他宗教靠行为得救没有什么两样了。这里需要澄清一下,当时《雅各书》的读者,应该已经是信主得救的基督徒。所以他们并不怀疑人是“因信得救”这项真理。那么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呢?雅各指出,当时的读者虽然都能明白人不是靠行善来得救,但是如果他们在信主之后,不怜悯人、没有结出善行的果子,也不远离罪恶;那么就证明他们的信仰是不完全的。
复习问题
1 《雅各书》第2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是什么?2 在读过《雅各书》2章5-7节的经文后,给人的印象好像是神比较爱穷人却不喜欢富人,是这样吗?为什么?
3 为什么雅各在讨论“按外貌待人”这个问题的时候,在第8节那里,提到“爱人如己”这条旧约的律法呢?
思考问题
1 思想自己曾经有何按照外貌以偏心待人的经历?学过这一课的经文后对自己有什么提醒?
2 思想自己信主后有没有怜悯人并结出善行的果子,也远离恶事?如有善行,其动力来源是什么?若是没有善行,问题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