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迦勒与犹大支派所得之地(书14:1-15:63)- 下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听后, 输入您的学习笔记/注解。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二部分
犹大所得之地(15:1-12)
我们继续一起学习圣经,盼望我们都能够因为神的话语而得到心灵的滋润和饱足。那么,让我们现在就打开圣经,一起来读旧约的《约书亚记》。我们来读《约书亚记》的第15章。我们先读《约书亚记》的第15章第1节:“犹大支派按着宗族拈阄所得之地是在尽南边,到以东的交界,向南直到寻的旷野。”
记得我们在前面说过,《约书亚记》从第14章起,是要叙述分配土地给九个半支派的事情。我们说:这次的分配土地,是由祭司以利亚撒,嫩的儿子约书亚,还有各支派的族长,用拈阄的方式来执行的。
我们也说,利未支派没有在这九个半支派里得产业,而是由祖先约瑟的两个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各算一个支派,各分到一份产业。我们还说到迦勒照着神的应许,向约书亚求犹大山区的希伯仑,也是那个最难被攻克的地方。
其实,迦勒本来就是犹大支派的人。犹大支派就像《创世记》第49章第8节到12节里雅各临终的预言说的,一直在以色列人当中有着它超越的地位。所以《约书亚记》第15章立刻接着从犹大支派所分配到的土地说起。也就是说,《约书亚记》的第15章第2节开始,就是记载犹大支派的产业的事情。第1节说:犹大支派所分配到的土地,是在整个迦南地的最南边。所以,接下来《约书亚记》的第15章第2节到4节就告诉我们,犹大支派这片土地南边的界限。
《约书亚记》的第15章第2节到4节是这么写的:“他们的南界是从盐海的尽边,就是从朝南的海汊起,通到亚克拉滨坡的南边,接连到寻,上到加低斯巴尼亚的南边,又过希斯仑,上到亚达珥,绕到甲加,接连到押们,通到埃及小河,直通到海为止。这就是他们的南界。”
如果您手边的圣经里面有一个地图,叫“迦南分区图”的话,您可以照着《约书亚记》在这里所写的,把以上这些地名找出来。经过这样查找,你就会发现,犹大支派南边的界限,是从盐海也就是死海的南端,往西南延伸,经过迦底斯巴尼亚,再转西北一直到埃及小河。
再来是犹大支派东边的界限,就是《约书亚记》第15章第5节上半节所说的:“东界是从盐海南边到约旦河口。”意思就是以死海作为东边的界限。
至于北边的界限,记在第5节下半节到11节。让我们一边读经文,一边从地图上把这些地方找出来。《约书亚记》第15章第5节下半节到11节:“北界是从约旦河口的海汊起,上到伯曷拉,过伯亚拉巴的北边,上到鲁本之子波罕的磐石;从亚割谷往北,上到底璧,直向河南亚都冥坡对面的吉甲;又接连到隐示麦泉,直通到隐罗结,上到欣嫩子谷,贴近耶布斯的南界(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又上到欣嫩谷西边的山顶,就是在利乏音谷极北的边界;又从山顶延到尼弗多亚的水源,通到以弗仑山的城邑,又延到巴拉(巴拉就是基列耶琳),又从巴拉往西绕到西珥山,接连到耶琳山的北边(耶琳就是基撒仑);又下到伯示麦过亭纳,通到以革伦北边,延到施基仑,接连到巴拉山,又通到雅比聂,直通到海为止。”
这么一找,就可以看出来:犹大支派北边的界限,实际上就是从死海的北端,约旦河入口的地方,往西延伸到地中海。犹大支派西边的界限更简单,就像《约书亚记》第15章第12节所说的:“西界就是大海和靠近大海之地,这是犹大人按着宗族所得之地四围的交界。”也就是说,犹大支派的西界就是地中海。
俄陀聂攻取基列西弗(15:13-19)
可是,迦勒这个时候是不是照前面我们查考圣经时所说的,按照他自己所求的、顺理成章地得到了他所要的地呢?既然神先前应许了给以色列人应许之地,然后他们必须靠自己争战去实际获得那地。同样的,迦勒也不能不劳而获。虽然约书亚照着神的吩咐,把希伯仑附近的地方都分给了他,但是他必须自己争战才能得到。
我们看《约书亚记》第15章第13节到15节:“约书亚照耶和华所吩咐的,将犹大人中的一段地,就是基列亚巴,分给耶孚尼的儿子迦勒;亚巴是亚衲族的始祖,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迦勒就从那里赶出亚衲族的三个族长,就是示筛、亚希幔、挞买。又从那里上去,攻击底璧的居民,这底璧从前名叫基列西弗。”接下来的这段经文,就是在《约书亚记》的第15章第16节到19节,记载了一个迦勒如何得到基列西弗的小故事。
我们来读《约书亚记》第15章第16节到19节:“迦勒说:‘谁能攻打基列西弗将城夺取,我就把我女儿押撒给他为妻。'迦勒兄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夺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儿押撒给他为妻。押撒过门的时候,劝丈夫向她父亲求一块田。押撒一下驴,迦勒问她说:‘你要什么?'她说:‘求你赐福给我,你既将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给我水泉。'她父亲就把上泉下泉赐给她。”
这里提到:是俄陀聂帮助迦勒得到基列西弗的。在《士师记》里,说到俄陀聂是约书亚死了以后,第一个以色列人的士师。而且,他不但是一个英勇的领袖,他还有一位聪明的妻子。那就是迦勒的女儿押撒。当押撒过门的时候,她劝丈夫俄陀聂向父亲求一块田。事实上,她不只是求一块田,她还求“上泉”和“下泉”。这是因为迦勒给他们的地在南地。那是一块半干旱的地,如果没有水泉,就没有什么价值了。所谓“上泉”和“下泉”,就是指这块地的高处和低处都有水泉。
这个智慧的女子,她替丈夫所出的主意,不但很好,而且相信当俄陀聂提出来的时候,他的岳父迦勒一定也是非常的欢喜。高高兴兴地把他所求的都给了他。我们向天父祈求的时候,也应当有这样的智慧,求最好、最合天父心意的东西。据说到今天住在巴勒斯坦的人还在用这两个水泉。
犹大所得之城邑(15:20-63)
说完了迦勒的事情,圣经又接着记载了犹大支派所得到的城邑。这些城邑大概可以分成四个区域。就是南地、高原、山地和旷野。我们先看他们在南地的一些城邑。记在《约书亚记》第15章第20节到32节。
《约书亚记》第15章第20节到32节:“以下是犹大支派按着宗族所得的产业。犹大支派尽南边的城邑,与以东交界相近的,就是甲薛、以得、雅姑珥、基拿、底摩拿、亚大达、基低斯、夏琐、以提楠、西弗、提链、比亚绿、夏琐哈大他、加略希斯仑(加略希斯仑就是夏琐)、亚曼、示玛、摩拉大、哈萨迦大、黑实门、伯帕列、哈萨书亚、别是巴、比斯约他、巴拉、以因、以森、伊勒多腊、基失、何珥玛、洗革拉、麦玛拿、三撒拿、利巴勿、实忻、亚因、临门,共二十九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接着从第33节到47节是在高原,就是中央山地和沿海平原之间的城邑。我们来读:“在高原有以实陶、琐拉、亚实拿、撒挪亚、隐干宁、他普亚、以楠、耶末、亚杜兰、梭哥、亚西加、沙拉音、亚底他音、基底拉、基底罗他音,共十四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又有洗楠、哈大沙、麦大迦得、底连、米斯巴、约帖、拉吉、波斯加、伊矶伦、迦本、拉幔、基提利、基低罗、伯大衮、拿玛、玛基大,共十六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又有立拿、以帖、亚珊、益弗他、亚实拿、尼悉、基伊拉、亚革悉、玛利沙,共九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又有以革伦和属以革伦的镇市村庄。从以革伦直到海,一切靠近亚实突之地,并属其地的村庄。亚实突和属亚实突的镇市村庄,加沙和属加沙的镇市村庄,直到埃及小河,并大海和靠近大海之地。”
至于另外一部分的城邑,就是《约书亚记》第15章第48节到60节:“在山地有沙密、雅提珥、梭哥、大拿、基列萨拿(基列萨拿就是底璧)、亚拿伯、以实提莫、亚念、歌珊、何伦、基罗,共十一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又有亚拉、度玛、以珊、雅农、伯他普亚、亚非加、宏他、基列亚巴(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洗珥,共九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又有玛云、迦密、西弗、淤他、耶斯列、约甸、撒挪亚、该隐、基比亚、亭纳,共十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又有哈忽、伯夙、基突、玛腊、伯亚诺、伊勒提君,共六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又有基列巴力(基列巴力就是基列耶琳)、拉巴,共两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剩下最后就是在高原东边,靠近死海的一些城邑。因为它是旷野,所以村庄不多,只有第61节和62节所说的“在旷野有伯亚拉巴、密丁、西迦迦、 匿珊、盐城、隐基底,共六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读到这里,犹大支派所得到的产业已经都讲完了。第63节说:“至于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犹大人不能把他们赶出去,耶布斯人却在耶路撒冷与犹大人同住,直到今日。”这句话可以说是犹大支派在领受神应许的时候,一个叫人觉得遗憾的事实。神的应许是可靠的,神决不会失信。但是,我们必须像迦勒一样,凭着信心去支取,才能够得到。否则就会和犹大人一样,留下终身的遗憾了。
愿我们都能够和迦勒一样,得到神一切的应许。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根据圣经所附地图,回顾犹大支派所得之地。
2. 简述迦勒是如何在女婿俄陀聂的帮助下得到基列西弗城的。
3. 简单总结犹大支派在哪四个区域分到了城邑、村庄?
思考与应用
• 迦勒的女儿押撒是个有属灵智慧的聪明女子,我可以从她身上学习些什么?
• 与耶布斯人同住耶路撒冷,对后来以色列人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我生活中是否有需要戒掉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