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住棚节里的争论之一(约 7:1-31) 第1部分 (4317)


第九课: 住棚节里的争论之一(约 7:1-31)- 第1部分 (4317)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耶稣回耶路撒冷过节(7:1-18)

1.《约翰福音》第六章的信息让我们发觉主耶稣的作为奇妙,他的讲章更是精采,他有属天的智慧,能参透属灵的奥秘。圣经上说,除他以外,没有人升过天。(《约翰福音》3:13)他是天父的儿子,照着神的旨意传讲神的话,这更是我们作仆人的应该效法的。可惜当救主提到他的血是可喝的,他的肉是可吃的,很多跟随他的人就转去不再跟从他。这对十二个门徒也是一种考验;他们中间除了犹大以外,每一个都跟随耶稣到底。深愿我们能像这十一个门徒一样,有另一种心志,认定主有永生之道,一直跟随主到天家。

2. 在《约翰福音》7章1-2节,我们可以看到主耶稣的行踪:这事以后,耶稣在加利利游行,不愿在犹太游行,因为犹太人想要杀他。当时犹太人的住棚节近了。这里所说的“这事以后”,不是紧跟在第六章之后,因为6章4节所记载的变饼变鱼的神迹是在靠近逾越节的时候,第七章所发生的事迹是在靠近住棚节的时间。两个节期中间相距半年,可见他在加利利大概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工作,《约翰福音》没有详细记载。其他三卷福音书有比较详尽的记载,例如, 《马太福音》16章,《马可福音》8章,及《路加福音》9章,都提到耶稣到该撒利亚的腓立比访问,并考问门徒他是谁这件事。

3. 耶稣的事工比较集中在加利利,那里风景相当优美,老百姓也比较纯朴。门徒中除了犹大以外,其他十一个门徒都在加利利蒙召,《约翰福音》7章3-5节说:耶稣的弟兄就对他说:“你离开这里上犹太去吧!叫你的门徒也看见你所行的事。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你如果行这些事,就当将自己显明给世人看。”因为连他的弟兄说这话,是因为不信他。耶稣的兄弟中,圣经常提到的雅各和犹大,他们常陪母亲跟随耶稣,后来却渐渐不满耶稣的作风,也和群众一样听不懂吃肉喝血的道理。表面上听起来好像是替耶稣出主意,事实上却是冷潮热讽地刺激主耶稣,他们认为耶稣的工作应该显扬自己的名声。

4. 耶稣有时行事低调,好像刻意避免人的注意。其实主的工作该隐藏的时候隐藏,该显扬的时候显扬,正如他所说的,他乃是遵行天父的旨意,这就是他得胜的秘诀。他的兄弟們所以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他,是因为不信他。但在主复活之后,他们的态度全然改变了,不仅真正认识他是真神的儿子,同时耶稣升天以后,他们在耶路撒冷的马可楼上,和母亲及众门徒同心恳切的祷告,等候圣灵的降临。后来,雅各写了新约的《雅各书》,也当了耶路撒冷教会的长老。听说雅各因为常常跪着祷告, 膝盖结了很厚的老茧, 就像骆驼的膝盖一样。另一个弟弟犹大也写了《犹大书》,成为捍卫真理的勇士。耶稣真是给我们留下了好榜样,他专心做作天父所交托事工,最后家里的人都因为看见他的作为都归主了。

5. 《约翰福音》7章6-7节: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你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世人不能恨你们,却是恨我;因为我指证他们所作的事是恶的。”《约翰福音》常提到耶稣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他在天父面前所等候的这个“时候”,是指他要被钉十字架,彰显神对万民救恩的时候,因此主在被钉十架之前,他才说时候到了。在这里讲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来,他对于父的计划是多么尊重和顺服。主的兄弟们当时还不相信他,他们的言行也随从世人的样式,世人当然不会恨他们。但耶稣却不属乎世界,因此世界就恨他,因为他常指责世人的罪恶,这就是保罗所说的,这是十字架令人讨厌的地方。同样,我们若专心跟从主,也可能会遭到世人的反对和厌恶。

6. 《约翰福音》7章8-10节:耶稣说:“你们上去过节吧!我现在不上去过这节,因为我的时候还没有满。耶稣说了这话,仍旧住在加利利。但他弟兄上去以后,他也上去过节,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住棚节、逾越节与五旬节是犹太人的三大节期,犹太人都要带家人上耶路撒冷去守节。住棚节有点像西方人的感恩节,也像中国人的新年,充满了喜庆与欢乐,是犹太人记念收割与感恩的日子,因此又称为收藏节。他们在户外用树枝搭棚子,在棚内住七日,以记念他们祖先在旷野飘流时,得神的祝福,继续有丰收的季节。

7. 耶稣为什么不上去过节,后来又偷偷地去呢?因为耶稣做事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他说时候还没有到,同时暗暗上去也是不得已的,为的是不要惊动人,因为耶路撒冷的人为他议论纷纷,且有杀害他的阴谋,他不愿照自己的意思和时间作无谓的犠牲。我们看到11-13节这里说:正在节期,犹太人寻找耶稣说:“他在那里?”众人为他纷纷议论,有的说:“他是好人 。” 有的说:“不然,他是迷惑众人的。”只是没有人明明的讲论他,因为怕犹太人。

8. 众人开始寻找他,不是欢迎他,有人因为看到他所做的善事和所讲的言论就说他是好人,但也有人说他是迷惑人的,市井之间真是沸沸扬扬。但耶稣为遵行神的旨意而上去,他必须将父显明在众人面前。人说他好,不会增加他的荣耀,但人指控他是迷惑人的,这个罪名可严重了。根据犹太人的律法,凡迷惑人的都要用石头打死。(参见《约申命记》13章)那些议论耶稣的人好像有所顾忌,因为他們惧怕那些宗教领袖们,也就是犹太宗教界的那些权贵。他们在搜寻线索证据,打算对付耶稣,因此他们交谈的时候就格外谨慎,免得惹出麻烦来。

9. 7章14-15节说:到了节期,耶稣上殿里去教训人。犹太人就希奇,说:“这个人没有学过,怎么明白书呢?”住棚节到了,耶稣又到圣殿里去教训众人,那些听到他话语的人都觉得很惊奇,因为耶稣所说的话胜过那些教导人的拉比。一般犹太人认为这工作是拉比的工作,是必须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担任的。耶稣虽然没有受过拉比学校的专业训练,但他的教导却远比一般拉比们的高明得多,他满有圣灵的权柄,加上他满腹经纶,令人佩服,因此他们惊奇一个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怎么会有这种学术造就和表现。

10. 马利亚很会教导训练儿女,从雅各和犹大所写的书信中有很多引用旧约的经文可以证明妈妈很会教导,使他们熟悉圣经。对于雅各和犹大,我们或许可以说是因为母亲的教导,但是论到主耶稣,我们就不能这样解释了。耶稣虽是人子,但却是从父那里来的神。16节这里,耶稣说:“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来者的。”一般拉比的教导大概只是传递一些旧约的知识,可是主耶稣却是带着权柄和智慧宣讲从神来的生命之道。

11. 人怎么知道这真是从父而来,7章17-18节为此提供了答案:人若立志遵着他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或是出于神,或是我凭着自己说的。人凭着自己说,是求自己的荣耀;惟有求那差他来者的荣耀,这人是真的,在他心里没有不义。17节这节经文常被人引用,作为寻求明白神的旨意的指引,似乎是说我们若肯遵行神的旨意,就一定会知道什么是神的旨意,因为神会指示我们。但正确的意思应当是,我们若愿意遵行神的旨意,就会知道主的教训是不是出于神,同时也会知道主的教导就是神的意思,是正直没有错误的。这么有份量的话更证明耶稣的教训是出于神,而不是出于他自己。

12. 18节则对比出两者不同的言论。放言高论的目的是要吸引人的注意,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这是在寻求自己的荣耀。但基督所讲的真理是指向真神的。耶稣的一切言行都是为荣耀父神,而不是为荣耀自己,他的动机没有丝毫的不义。这与当时一般的法利赛人不一样,他们喜欢在街头上作很长的祷告,好穿长衣行走,希望人对他们显出格外的尊敬,但他们的实际生活却非常腐化,不能荣耀神。主耶稣为我们留下美好的榜样,让我们能在世间遵行神的旨意,不顾自己的得失荣辱,只将一切荣耀归予真神。

音乐休息

 

复习问题

1.  主耶稣为什么“撒谎”说不去过节,后来又暗暗地去了呢?

2.  住棚节的由来是什么?

3.  如何能明白神的旨意?在17–18节中可以看到哪两种言论?

思考问题

1.  你为什么相信耶稣?你的家庭对你成为基督徒的反应是什么?

2.  如果你的家人未信主,你会怎样在家中见证主?

3.  你认为论断他人对和不对?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