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概论 -上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听后, 输入您的学习笔记/注解。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本课内容提要:介绍《诗篇》这卷书的主要内容、作者、用途和标题注解所提供的六类资料。也介绍《诗篇》怎么样编辑成书、分卷和命名等等。
第一部分
《诗篇》两项主要的内容
在全本新旧约圣经最中间的一卷书,就是《诗篇》。《诗篇》也是全本圣经中最长的一卷书,总共有一百五十篇。根据调查,《诗篇》还是被最多人诵读的圣经书卷。事实上,以色列人最早编辑《诗篇》的目的,也是为了给选民诵读的。他们在圣殿崇拜神的时候,或者在往圣城耶路撒冷朝拜神的路上,都会诵读《诗篇》来赞美耶和华。
在《诗篇》当中也有不少诗句,很适合用来祷告。圣经学者把《诗篇》这卷书的主要内容,综合分类成两大项:就是“颂赞”和“祈祷”。在“颂赞”类的《诗篇》里面,又分为“赞美诗”和“感恩诗”;而在“祈祷”类的《诗篇》里面,又分为“个人祈祷诗”和“团体祈祷诗”。
“赞美诗”和“感恩诗”要怎么样区分呢? 简单的说,“赞美诗”的重点是赞美神的属性和他奇妙的作为、也是神大能的作为。而“感恩诗”的重点是诗人感谢神垂听他的祷告,搭救了他。他可以到圣殿去向神献上感恩祭,同时也赞美神。所以我们念到这些《诗篇》的时候,心灵不由自主的就被带到神的面前去了。
那么,“个人祈祷诗”和“团体祈祷诗”又各有什么重点呢?“个人祈祷诗”的重点是,诗人在个人遭遇患难的时候,向神献上哀求的祷告,祈求神搭救他、除掉他的痛苦。而“团体祈祷诗”的重点是,在国家处于危急情况之下的时候,全体同心合意向神献上祷告,是祈求神拯救国家的《诗篇》。
《诗篇》的作者
《诗篇》一共有一百五十篇,全都是大卫王一个人写的吗? 当然不是。大卫王写了将近一半,有七十三篇之多。另外,所罗门王写了两篇,神人摩西写了一篇。还有亚萨写了十二篇,可拉的后裔写了十篇,希幔和以探各写了一篇。后面这四个人:亚萨、可拉、希幔和以探,都是当时专业的音乐家,他们专门为圣殿的崇拜写诗歌。这样加起来总共是一百篇,还有五十篇就不知道作者是谁了。我们会知道作者的名字,主要是根据每篇诗前面的标题注解。其它那五十篇诗的前面都没有标题注解,没有注明作者是谁,所以就不能确定是谁写的。不过,以色列人的诗歌创作,可以说是受到大卫王的鼓励,所以大部份作品是大卫王在位的时候完成的。
大卫王不但是又勇敢、又有智慧的君王,他还是了不起的诗人和音乐家。大卫王很敬畏神、也很亲近神,所以多读他写的《诗篇》,可以造就我们的灵命。这也是圣经里的诗歌跟一般人写的诗歌,最不相同的地方。一般人写诗歌,多半在发抒个人的情感。而写《诗篇》的诗人,他们主要在表达对神的信仰。
标题注解提供的资料
《诗篇》中每篇诗前面的标题注解告诉我们作者是谁。除了有标题注解,还密密麻麻的写了好些别的资料呢!标题注解里的资料很有研究的价值。如果去归纳一下,就会发现它提供了六类的资料。第一类资料就是说到这篇诗的作者是谁。第二类资料说到这篇诗属于哪种类型。现在顺着《诗篇》从前面往下翻,看看到提到了哪些类型。
在《诗篇》第7篇看到“流离歌”。“流离歌”这个词,在《诗篇》里面只出现过这一次,它的意思是“激昂奔放的歌”。换句话说,念这篇诗的时候,要用慷慨激昂的声音大声地诵读。
第16篇提到“金诗”,金子的金。《诗篇》一共有五篇“金诗”,都是大卫王写的。什么是“金诗”呢? 它的意义我们不是很清楚。不过,大多数圣经学者认为它有“遮盖”的意思,因为标着“金诗”的《诗篇》多半都写到大卫祈求神保护他脱离危险。
第32篇是“训诲诗”。在《诗篇》里面,一共有十三篇“训诲诗”。“训诲诗”的意思就是赐教训的诗。它教导人要正直良善,也教导人怎样去过“敬虔”的生活。
第38篇是“记念诗”,“记念诗”只出现过两次,都是大卫写的。“记念诗”是在奉献圣殿的时候使用的,我们不太清楚它的意义。
第100篇是“称谢诗”。有人认为,这篇“称谢诗”是在圣殿落成,百姓排队进入圣殿的时候唱的感恩歌。据说犹太人后来在会堂里敬拜神的时候,差不多每次都要唱这首诗歌。
《诗篇》第120篇是“上行之诗”。从第120篇到第134篇这15篇诗,都是“上行之诗”。“上行”就是往上走的意思,圣城耶路撒冷建造在锡安山上,以色列人到圣城去过节的时候,得往山上走。他们一边走、一边唱这些诗歌,因此称之为“上行之诗”。也有圣经学者认为,这些诗是以色列人从被掳之地回到耶路撒冷的时候,在路上所唱的诗。《诗篇》第120篇的标题还告诉我们,“上行之诗”又叫“登阶之诗”,就是登台阶的意思。据说负责圣殿敬拜仪式的利未人,当他们从“妇女院”进入圣殿的时候,要上15级台阶,每上一级台阶就唱一篇“上行之诗”。难怪这15篇“上行之诗”都不长。要是有一篇像第119篇那么长的话,利未人可就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唱完了。
这15篇“上行之诗”被编排在第119篇的后面,是神非常奇妙的安排;因为第119篇鼓励人爱慕神的话语。那些去圣城敬拜神的人,存着乐意遵行神话语的心去,一定会蒙神悦纳。圣经真是神感动人写的杰作,写的人由神亲自默示话语,连内容怎么样编排都有神的灵在指引。
用途、乐器和曲调
标题注解提供的第三类资料,说到这篇诗的用途。比方说,是在圣殿崇拜的时候诵读的,还是安息日在会堂里诵读的等等。
标题注解提供的第四类资料,说到这篇诗要用什么乐器来伴奏。比方说,用丝弦的乐器,或者用吹的乐器。第8篇的标题注解提到用“迦特乐器”。对这迦特乐器,有人认为是一种“小调”、或者是“酒醡之歌”。也有人认为是跟非利士人的迦特城有关的、一种七弦琴乐器。第8篇诗歌的作者是大卫。大卫在逃避扫罗王追捕的时候,曾经逃到非利士的迦特王那里去避难(撒上21:10) 。
标题注解提供的第五类资料,说到这篇诗用什么曲调来弹奏的,《诗篇》里面用了好几种不同的调子。接下来顺着《诗篇》的次序来举几个例子:在第6篇看到“调用第八”,这是什么意思呢?会唱中国京戏的人就知道京戏有几种唱腔。当时的诗班可能也是用到几种不同的调子,这篇诗用的是第八种调子。也有圣经学者认为,“调用第八”的意思可能是指用八弦的乐器来伴奏,或者是用男声来唱。看到大卫王写的这篇诗是交给伶长、也就是交给诗班长的,这些专职的音乐家肯定能懂得他的意思。
接着在第9篇看到“调用慕拉便”,是“丧子用”,就是失丧儿子的“丧子”。这很可能是一种曲调的名称,而且在《诗篇》里面,也只出现过这一次。第9篇提到恶人会被灭绝,气氛的确比较灰暗。
在第22篇的标题注解看到“调用朝鹿”,可能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曲调,意思是“清晨来的拯救”。这一篇诗预言了主耶稣被捉拿、被钉死;所以有圣经学者认为,把主耶稣形容成清晨出现的鹿,被凶恶的猎人追捕,是挺合适的。主耶稣的确像柔美的鹿。第45篇出现“调用百合花”,百合花象征爱情和多子多孙,这可能是一种用在婚礼上的曲调,特别轻快、亮丽和喜乐。
接着的第46篇看到“调用女音”,顾名思义就是指用女声来颂读这篇诗。有圣经学者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另外也有人认为,“女音”这个字眼的希伯来文有“女子”的意思,所以调用女音可能是指用铃鼓为歌唱者伴奏的少女,她们跟着献祭的队伍向圣殿前进。
第56篇提到“调用远方无声鸽”,也是伴奏用的一种调子,在《诗篇》里面只有这一篇用到这种调子。在以色列人的历史当中,曾经有一段时期,用鸽子来代表以色列会众。据说用这种曲调的《诗篇》,会提醒选民与神之间所立的约。
接着的第57篇写着“调用休要毁坏”,这就更难懂了。圣经学者研究的结果认为,“休要毁坏”的意思是“不要毁坏”或者“不要腐败”。很可能当时有一首流传下来的歌,是用这些字句作开始的。这篇诗用了这首歌的调子,就引用了它开头的字眼,作为这种调子的名称。《诗篇》里很多奇特的曲调名称,可能都是这么来的。就像我们大部份人都会唱中国的民谣“茉莉花”,哪天要是有人把它拿来谱上了圣经里的话语,就可以注明“调用茉莉花”,这样伴奏的人马上就弹得出来了。
接着在第88篇还看到“调用麻哈拉利暗俄”,旧约原文希伯来文的“麻哈拉”有“受苦”、或者“生病”的意思。换句话说,念这篇诗的时候,建议用比较悲的曲调来伴奏。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圣经学者是如何将《诗篇》分类的?“赞美诗”和“感恩诗”有什么区别?
2. 《诗篇》一共多少篇?作者都有哪些人?
3. 根据课文内容,简述标题注解提供的前五类资料是什么?
4. 何为“上行之诗”?一般都在什么时候吟唱?
思考问题
• 我是否曾经用《诗篇》的内容来祷告?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一篇?为什么?
• 《诗篇》中诗歌都是用来表达人对神的感谢、赞美等等。请自己试着动笔写一首诗,来向神表达感恩之情,并试着标记用途、乐器或者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