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有福的人(诗1:1-6)-上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听后, 输入您的学习笔记/注解。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本课内容提要:诗人描写义人和恶人,在日常生活表现和生命质量方面有什么不同;也描写义人和恶人的结局有什么不同。

第一部分

义人不去做的事情(1:1)

《诗篇》是一卷赞美诗,最早是用来在圣殿的崇拜仪式里面诵读的,后来也在犹太人的会堂里面诵读。《诗篇》被圣经学者归类为“诗歌书”,另外还有四卷书也被列为“诗歌书”,它们是《箴言》、《传道书》、《雅歌》和《约伯记》。既然《诗篇》是诗歌,那么,当我们念《诗篇》的时候,如果念得从容一点,比较能够把诗歌的味道念出来。有一位著名的圣经学者兰隆纳博士,他建议念《诗篇》的时候“要慢慢地读!出声地朗读!用感情去读!听《诗篇》中的歌声。随着古代聚会的形式,从《诗篇》的作者学习赞美永生的耶和华神。”

根据《诗篇》不同时期的编辑,《诗篇》可以分成五卷。第一卷是从《诗篇》第1篇到第41篇,它是由大卫编辑的。说到其中的第1篇,这篇诗没有标题注解,所以不确定作者是谁。这篇的内容讲到义人和恶人之间不同的特点和结局。中文圣经的“新译本”给这篇诗的题目是“有福的人”。圣经学者也都一致认为,《诗篇》第一篇是整卷书的引言,也就是“开场白”。《诗篇》这卷书是以第1篇“有福的人”作为开始,最后又以第150篇的“赞美神”作为结束。

《诗篇》第1篇一共只有6节经文,第1节到3节描写义人的表现和生命质量,第4节描写恶人的生命质量,第5节和第6节说到义人和恶人之间不同的结局。现在我们先来查考义人的表现和生命质量,写在第1节到3节。第1节先说到义人“不从”哪些事,也就是义人不会去听从和做的事。《诗篇》第1篇第1 节:“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在第1节首先说到,义人不听从恶人的计谋。这里的“恶人”,是指什么样的人呢?“恶人”本来是指犯罪的人,不过在这里是指敌对神的人。“不从恶人的计谋”这句话里的“从”,有“跟着走”的意思,也有“遵循某种原则或者生活方式”的意思。而“计谋”这个词,可以说是指某种“论点”或者“劝告”。也可能是指恶人当面的“甜言蜜语”,但是背后却不怀好意。所以“不从恶人的计谋”,就是指义人不会去听从敌对神的人所建议做的事情。

那么,“罪人”是指什么样的人呢?这里的“罪人”是指“射不中的”的人。“射不中的”是指一个人射箭射歪了,没有射中箭靶中央的红心。所以“罪人”就是指那些过着不正当生活的人,他们习惯了偏离正路。而“站”这个字眼有“置身其中”的意思。义人“不站罪人的道路”,就是不去过那些做坏事的人所过的生活。“亵慢人”又是什么样的人呢?《箴言》第21章24节:“心骄气傲的人,名叫亵慢,他行事狂妄,都出于骄傲。”“亵慢人”就是心骄气傲的人,他们也喜欢嘲笑别人。在《诗篇》里面更提到,这类人甚至还嘲笑神、又公然抗拒神的律法。

至于《诗篇》第1篇第1节里的“坐”字,有“安顿”在其中的意思。而“座位”这个词,不单单是指坐的地方,也是指聚会的地方。所以“不坐亵慢人的座位”,是指不跟那些喜欢嘲笑神的人聚集在一起。诗人先写“从”,然后是“站”到“坐”,有逐渐加深的意味。因为要是被恶人吸引、想跟从他们了,接着就会和恶人站在一起,最后就是坐下来共谋恶计了;所以最好一开始就离恶人远一点,不要与之为友(雅4:4) ,也不要与之同行(参考林后6:14-16) 。这说法等于把“恶人”、“罪人”和“亵慢人”这三种人归为一类了。《诗篇》第1篇第1节是用诗歌体裁里面的“同义对仗法”写出来的。所以,是可以把这三种人归类为一种人,就是不敬畏神的人。而这节经文里的“计谋”、“道路”和“座位”都是用来指他们的生活方式。

诗人在这一节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是:义人不会去过不敬畏神的人所过的那种生活。在这个定义之下,就可以说,义人是指“敬畏神的人”呢?所以亚伯拉罕是义人,约伯是义人,因为他们都是敬畏神的人。也就是说,“义人”并不是指没有罪的人,因为在神的面前,世人个个都是有罪的人。(罗3:23)我们是活在新约时代的罪人,全靠相信、接受耶稣基督的救赎,才会被称为义人。

义人积极去做的事(1:2)

《诗篇》第1篇第1节,是看义人不会去做什么,现在接着要从积极方面来看义人的表现。《诗篇》第1篇第2节:“唯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人在正常的情况之下,是不可能停止思想的;而想些什么,又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所以要留心自己在想些什么。诗人在这里说到,义人昼夜思想的是耶和华的律法。对旧约时代的人来讲,“耶和华的律法”是指什么呢?是指“摩西五经”,也就是旧约圣经最前面那五卷书:《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特别是在《申命记》里面,非常详细地记载了神的子民应该遵守什么诫命、过什么样的生活。还详细说到,神的子民如果遵守了这些诫命和规定,就会得到哪些福气。弟兄姐妹若想知道,耶和华应许他的子民,遵守他的吩咐会得到什么福气。可以去看《申命记》第28章第1节到14节。

《申命记》第28章第1节到6节:“你若留意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谨守遵行他的一切诫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他必使你超乎天下万民之上。你若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这以下的福必追随你,临到你身上。你在城里必蒙福,在田间也必蒙福。你身所生的,地所产的,牲畜所下的,以及牛犊、羊羔,都必蒙福。你的筐子和你的抟面盆都必蒙福。你出也蒙福,入也蒙福。”神应许赐下的福气是多么的精彩!再回头去看《诗篇》第1篇第2节,诗人说,义人“喜爱”神的律法,而且“昼夜思想”,意思是“不断默念”神的吩咐,照着去生活,这样就会得到神应许赐下的那些福气,成为有福的人。

神的子民的确把神的律法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了,可惜的是,并非很多人像《诗篇》第1篇第2节所写的义人那样,昼夜思想神的律法。要是神的子民全都在遵行神的律法,就不致于被神惩罚,要饱受被掳和亡国的痛苦了。神怎样透过先知以赛亚,说出他对选民的失望呢?“现代中文译本”《以赛亚书》第29章第13节:“主说‘这些人民认为他们在敬拜我呢!他们用唇舌尊敬我,他们的心却远离我。他们的宗教仅是人间的一些规条传统,熟读背诵而已。’”这里写的“主说”的“主”是指耶和华神。耶和华对他的百姓说,单单“熟读背诵”一些规条来表示尊敬神是没有用的。神要看的是:他们的心有没有在神那里。我们基督徒是神的新子民,对我们来说,“耶和华的律法”是指整本新旧约圣经,所以我们每次读圣经的时候,也要“心口合一”地读,才是真正在亲近神。

义人的生命质量(1:3)

接下来在《诗篇》第1篇第3节,诗人对义人所呈现的生命质量,有很生动的描写:“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这节经文里的“栽在溪水旁”这句话,诗人用的是被动的语气,意思是:这棵树不是自生自长的野树,而是被园主细心栽种在溪水旁的。种在溪水旁的树长得绿油油的,非常茂盛;因为这些树靠近水源,可以吸取到充分的水份,所以就长得特别好。就像诗人所形容的,叶子不会因为缺水而枯干;到了该结果子的时候,就会结出果子来。换句话说,如果常常研读神的话语、常常思想神的话语,就象是靠近属灵的水源,得到主的灵和主的话语充足的喂养和滋润(赛44:3; 59;21),自然就会结出属灵的果子。

《加拉太书》第5章第22节和23节写出了圣灵在基督徒的生命里所结的果子:“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有人说,这里提到的、圣灵所结的果子有9种。也有人说,这是仁爱这一种果子在八个方面的表现。无论如何,这是非常值得我们用来自我对照和检讨的高质量的生命。祈求圣灵不断帮助我们,使我们能够培养出这些美好的生命来。

在《诗篇》第1章第3节最后那里还写到,义人所做的“尽都顺利”,这里的“顺利”也是指有果效,类似一般人所说的“心想事成”。为什么义人能够尽都顺利呢?可以在《约翰一书》第5章第14节和15节找到答案:“我们若照他的旨意求什么,他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他所存坦然无惧的心。既然知道他听我们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们所求于他的无不得着。”

《诗篇》第1篇说到,义人喜爱神的话语,又常常去默想,所以就容易明白神的心意。义人既然明白神的心意,就能够像《约翰一书》所写的,照着神的心意去祈求祷告。在刚才念的《约翰一书》的经文里,神应许说,如果我们照着他的心意去求,他就会垂听。这是不是说,我们会“一帆风顺”,再不会遇到困难呢?不是的!“尽都顺利”的意思,并不是指什么困难都没有。当照着神的心意去做的时候,很可能会遇见困难,甚至遭到别人的反对;但是,我们的心里却有平安,因为我们知道神会负责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我们最终都会看见神的旨意成就。

接下来总结一下诗人对“义人”的描写,从“消极”方面看,义人要远离不敬畏神的人,也不跟从他们的生活方式;而在积极方面是多思想神的话语,照着神的吩咐去做,结果活出丰盛的生命,成为神所赐福的人。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在圣经中有哪五卷书被归为“诗歌书”?

2. 《诗篇》第1篇共有6节经文,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三部分?

3. 《申命记》第28章教导,当神的子民遵守神的诫命和规定,会得到什么样的福气?

4. 义人在正、反两方面各有什么样表现?

思考问题

• 比用嘴唇敬拜神与用心敬拜神的人,二者在行为处事上和所得到福分上会有哪些不同?

• 我要成为哪一种人?《诗篇》第1篇给了我哪些提醒?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