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上行之诗(诗120,121,132)-下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听后, 输入您的学习笔记/注解。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二部分
大卫迎回约柜的心愿(132:1-7)
接着要选读的第3篇“上行之诗”是《诗篇》第132篇。这篇诗是当庆祝君王登基的时候,在大游行当中唱的。是为了祈求神恩待坐在大卫宝座上的君王。这篇诗有18节经文,可以分成两大段。第一大段是第1节到9节,诗人追忆大卫王的心愿。第二大段是第10节到18节,诗人追忆神给大卫王的应许。
《诗篇》第132篇第1节:“耶和华啊,求你记念大卫所受的一切苦难。”诗人首先祈求神记念大卫所受过的“一切苦难”。大卫在登上王位之前,曾经被扫罗王追杀。不过,根据接着的第2节到9节便知道,诗人指的不是那个逃亡之苦,而是指大卫王为了运回神的约柜,以及为了建造圣殿所付出的辛劳。第2节到7节:“他怎样向耶和华起誓,向雅各的大能者许愿,说‘我必不进我的帐幕,也不上我的床榻。我不容我的眼睛睡觉,也不容我的眼目打盹。直等我为耶和华寻得所在,为雅各的大能者寻得居所。’我们听说约柜在以法他,我们在基列耶琳就寻见了。我们要进他的居所,在他脚凳前下拜。”诗人在这里追忆:大卫王想运回被外邦人掳走的约柜那段历史。
《撒母耳记上》第4章到7章详细记载了非利士人掳走约柜,到大卫王运回约柜的过程,其过程可以说相当曲折。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之后,约柜早期是放在示罗的会幕里面,由大祭司看管的。当以利作大祭司和士师的时候,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打仗。以利有两个不敬畏神的儿子,他们在危急的关头,居然把约柜抬到战场上去,以为会因此而打胜仗。结果是以色列人吃了败仗,以利的两个儿子死在战场,约柜也被非利士人掳走。
不过,非利士人把约柜掳去,非但没有蒙福,反而是遭了殃。圣经记载非利士人把约柜放在亚实突的大衮庙。大衮是非利士人所膜拜的偶像。大衮竟然无端端地仆倒在约柜的前面,头和手脚都折断了,只剩下身体。而且亚实突全城的人都长了痔疮,吓得他们赶快把约柜抬到别的城市去。约柜在非利士有七个月的时间,搬遍了非利士的五大城市,结果五大城市的人都长了痔疮。非利士人最后不得不把约柜用牛车送回以色列地。约柜被送回去的时候,最先是放在基列耶琳。
《诗篇》第132篇2节到7节那里,说到大卫王在还没有找到约柜之前,真是内心不安、无法入睡,甚至发誓非要找到约柜才肯罢休。经文说道,大卫王后来终于听说约柜在基列耶琳。《撒母耳记下》第6章写着:大卫王第一次去基列耶琳亚比拿达的家里迎接约柜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大卫王他们当时把约柜放在新的牛车上,亚比拿达的两个儿子乌撒和亚希约负责赶这部新牛车。半路上牛失前蹄,乌撒伸手扶住约柜,神就向乌撒发怒、击杀他,他就死在约柜旁边。神为什么击杀乌撒呢?难道他不应该扶约柜吗?经文里没有说明理由,不过参考这个不幸事件的上下文,可以猜测到可能的原因是:他们不应该学非利士人那样用牛车运约柜,而应该照律法书的规定,用人来恭敬的扛抬!
大卫那天心里愁烦,就不敢把约柜运进耶路撒冷,而是借放在俄别以东的家中。后来因为耶和华赐福给俄别以东和他的全家,大卫王才再次计划把约柜抬回去。这次大卫王很小心的按照神的规定,用人来扛抬约柜,而且每走六步就献祭,以表示对神的敬畏。这次耶和华的约柜很顺利的被抬回去了。大卫王为神的约柜所发的热心蒙神悦纳,神也让他亲自完成了这个心愿。
大卫建造圣殿的心愿(132:8、9)
除此以外,诗人追忆大卫王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要为耶和华建造圣殿。这记载在《诗篇》第132篇第8节和9节:“耶和华啊,求你兴起,和你有能力的约柜同入安息之所。愿你的祭司披上公义,愿你的圣民欢呼。”以前神的约柜是在帐幕里面,跟随着以色列人到处漂泊。现在他们定居迦南地了,这是神为他们预备的安息之所,他们也愿神一起安居下来,赐福给他们。大卫王本来想为耶和华建造圣殿,但是神要大卫把这重任交给他的儿子所罗门王。
不过,大卫王费了不少心血和工夫,帮助儿子预备建造圣殿的材料。在大卫王嘱咐所罗门王的话中,就知道大卫王花了多少工夫。在《历代志上》第22章第13节到15节:“我在困难之中为耶和华的殿预备了金子十万他连得,银子一百万他连得,铜和铁多得无法可称。我也预备了木头、石头,你还可以增添。你有许多匠人,就是石匠、木匠和一切能做各样工的巧匠,并有无数的金、银、铜、铁。你当起来办事,愿耶和华与你同在。”大卫王为建造圣殿,除了预先预备了这么多材料之外,他也为圣殿的崇拜定下了规矩。就像《诗篇》第132篇第9节所写的,他愿不断有祭司在神的面前凭公义侍奉,也愿不断有神的子民在神的面前欢呼敬拜。所以,大卫王在圣殿的硬件和软件的建造上,都是功不可没的幕后英雄。大卫王真不愧是合神心意的人。
神回应大卫的心愿(132:10-16)
《诗篇》第132篇的第二大段经文在第10节到18节,说到的是神给大卫王的应许。第10节到12节:“求你因你仆人大卫的缘故,不要厌弃你的受膏者。耶和华向大卫凭诚实起了誓,必不反复,说‘我要使你所生的坐在你的宝座上。你的众子若守我的约和我所教训他们的法度,他们的子孙必永远坐在你的宝座上’”。“受膏者”在这里是指神所选立的王,特别是指大卫王。
诗人似乎在提醒神,神曾经应许大卫王,他的后裔中会不断有人在大卫的宝座上作王。在《列王纪上》第2章那里写着,大卫王临终之前告诉所罗门王,神曾经应许他,如果他的子孙谨慎自己的行为,尽心尽意、诚诚实实地行在神的面前,就会不断有人坐在以色列的国位上。可惜的是,所罗门王和后来的君王,都不像大卫王那样专一爱神、信靠神,以致后来因为离开神而经历到被掳和亡国。
诗人接下来继续追忆神怎么样坚立他给大卫王的应许。《诗篇》第132篇第13节到15节:“因为耶和华拣选了锡安,愿意当做自己的居所,说‘这是我永远安息之所,我要住在这里,因为是我所愿意的。我要使其中的粮食丰满,使其中的穷人饱足。’”上一大段经文说过,大卫王期望为约柜找到一个永久的居处,所以他要建造圣殿,而且他选了耶路撒冷作为建造圣殿的所在地。刚才念的经文说道:“耶和华拣选了锡安”,作为 “永远安息之所”,而“锡安”就是耶路撒冷。可见当年是神感动大卫王作的决定,神也坚立大卫王的决定,赐福给他们,使他们丰衣足食。今天的教会也是神为他的儿女选定的“安息之所”,神会永远与教会同在,也会赐福在里面敬拜神的人。
至于大卫王说出的、有关在圣殿侍奉和敬拜的心愿,神有什么回应呢?第132篇16节:“我要使祭司披上救恩,圣民大声欢呼。”这里的“我”是指耶和华。“披上救恩”就是宣布神的救恩,表示神愿意给侍奉神的祭司有很大的特权去宣布神的救恩。这是指祭司可以透过献祭来替自己和百姓赎罪,借以得到神的赦罪之恩。而神的选民也可以来到圣殿大声欢呼、赞美神,这正是大卫王的心愿。
我们现在更进一步知道,当年祭司所献的祭,正预表了耶稣基督这位神的羔羊,后来一次献上自己,就为人类预备了永远的救恩。而我们这些归信主的“圣民”,也要来到教会欢呼赞美神。初代教会的信徒,就是这样天天聚在一起赞美神,给我们留下很好的榜样。(徒2:47)
神坚立大卫的王位(132:17、18)
在这篇诗的最后两节经文里,神回应诗人在前面的提醒,应许坚立大卫的王位。《诗篇》第132篇第17节和18节:“我要叫大卫的角在那里发生,我为我的受膏者预备明灯。我要使他的仇敌披上羞耻,但他的冠冕要在头上发光。”这里所说的“角”、“明灯”和“冠冕”都代表王权。大卫的哪一位后裔真正得到永远的王权,又使仇敌“披上羞耻”呢?如果是从以色列国的历史当中去找,找不到一位君王是合格的;因为他们全都死了。他们在世的时候,也常常被强敌羞辱。是不是神对大卫王的应许落空了呢?不是的。
历史已经证明,这应许已经实现在耶稣基督的身上。因为从肉身来讲,耶稣基督的确是大卫王的后裔。从《马太福音》第1章和《路加福音》3章的“家谱”,就可以得到证明。《马太福音》第1章写的是耶稣基督肉身的父亲约瑟的家谱;而《路加福音》第3章写的是耶稣基督肉身的母亲马利亚的家谱。他们两位全都是大卫王的后代。神除了命定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的时候,降生在大卫王的家族里面;神也命定耶稣基督永远为王。
《启示录》第11章第15节:“第七位天使吹号,天上就有大声音说‘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做王,直到永永远远。’”《启示录》写的是世界末日的情况,其中有一幕宣告:主基督要做王,直到永永远远。由主基督掌权的国度,不会像世界上的国家那样有末日。而我们这些属基督的人,也将在主基督的国度里,与他同在一起,直到永永远远。
查考“上行之诗”真让人有种登上台阶、一步步更加接近神宝座的感觉。在神的荣光照耀之下,我们好喜乐!又好想赞美神!感谢神赐下这15首“上行之诗”,帮助我们亲近他,也提升我们的灵命到更高之处。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请简述当非利士人掳走约柜后,以色列人都有哪些痛苦的经历?约柜如何被辗转运到基列耶琳了呢?
2. 大卫在临终前告诉所罗门,神给了他什么应许?
3. 对第132篇第16节的“使祭司披上救恩”,应当如何理解?
4. 关于大卫后裔会得到永远的王权的应许,最后落在谁的身上?
思考问题
• 大卫王关心神的约柜,也看重圣殿的建造,而我对神家的事是否很热心呢?
• 大卫一生爱神,并遵行神的旨意。但他后来的一些子孙却偏行正道。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后果?对我在教导下一代的事情上有哪些的提醒?
金句:
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诗121:1、2)
团队讨论互动:
请分组讨论:帮助运约柜的乌撒因用手扶了约柜而被击杀,他被击杀的原因有哪几种可能性?为什么?
后来大卫用人扛抬约柜进了耶路撒冷并每走六步就献祭,以表示对神的敬畏。今天的基督徒应该怎样对神表示敬畏呢?为什么会和古代的方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