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引言和犹大支派的战绩 (士1:1-21)上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第一课:引言和犹大支派的战绩(士1:1-21)上

第一部分

旧约的历史书
感谢主的恩典,让我们能够在一起,阅读神的话语。《诗篇》119篇第105节,诗人赞美神说:“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相信这也是我们心里想要说的。当我们一起读圣经的时候,心里总是觉得很温暖,也很喜乐。
我们知道圣经一共有六十六卷书。虽然各卷书的作者不相同,但是,作者们都在圣灵的感动里面,说出神的话来,叫我们读了就看见亮光。这六十六卷书的最前面五卷,叫“摩西五经”。
接来就是十二卷历史书。这十二卷“历史书”里,又可以被分成三组。最前面的三卷:《约书亚》,《士师记》,《路得记》是一组。中间一组,是三卷有上下卷的书,就是《撒母耳记上》,《撒母耳记下》,《列王纪上》,《列王纪下》,《历代志上》和《历代志下》。它们加起来是六卷。最后一组也是三卷书,是《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和《以斯帖记》这三卷书。

其中第一组,就是《约书亚记》、《士师记》和《路得记》的内容,是说到以色列人建立国家以前的历史。第二组,就是《撒母耳记上》,《撒母耳记下》,《列王纪上》,《列王记下》,《历代志上》和《历代志下》,内容包括以色列国的历史。第三组就是《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和《以斯帖记》,都是记载以色列亡国以后的历史。
以前我们和弟兄姊妹一起念的《约书亚记》,就是属于第一组,是以色列人建立国家以前的历史。《约书亚记》说到以色列人怎样在约但河的东边,领受神的吩咐,预备过约但河。也讲到以色列人征服整个迦南地的过程。可以说是以色列人一部得胜的记录。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继续来学习《士师记》。刚才我们提到《士师记》和《约书亚记》一样,都是说到以色列人建立国家以前的历史。按时间的顺序来说,《士师记》是在《约书亚记》以后,它的内容记载了自从约书亚死了以后,直到以色列国建立以前的事情。

士师的由来
可是,为什么这一卷书要叫《士师记》呢? “士师”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原来,以色列人的领袖约书亚虽然已经死了,可是以色列人还是处于以族为单位的邦国状态,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以色列人中没有一个像国王一样的人来统一治理他们。所以,在这个时候各部落的百姓应该听从谁的呢?
按照《约书亚记》的记载,以色列人在示剑和神立约,要做神的子民;在最后一章,又自己宣告说:他们必定事奉神。这么说来,神就是以色列人的最高统帅,他们要听神的领导;因为以色列人是神的百姓。
他们这就等于是承认,要服在神的权柄底下。有神来亲自带领他们,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比他们更有福气了。

不过,以色列人也要有一个像摩西,或者像约书亚这样的领导人物。这就是神在这个时刻为以色列人预备了“士师”的原因。从表面上来看,以色列人有士师作他们的领袖,而实际上,神才是真正治理他们的最高领袖。
我们中国有一本古书,叫做“周礼”。它的“秋官”这一篇上有一句话“士师掌国之王禁之法,左右刑罚。”也就是说,“士师”这个字在我们中文的意思就是“审判官”。
再来,在古时候的迦南文献上,他们也是用“士师”这个希伯来文的字眼儿,来称呼他们的审判官的。这样看,士师主要的工作好像就是为神来审判以色列老百姓。不过按照圣经,以色列人的士师,他们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去审判百姓。

那圣经怎么说呢?我们来看一节圣经,《士师记》第2章第16节:“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从这节经文来看,当时的士师应该更像是军事领袖,是带以色列人克制敌人,把他们从仇敌手中解脱出来的领袖。 那么,如果“士师”如果不是作审判官,那为什么又用这个名称呢?
其实,审判官和军事领袖,这两者之间也并不冲突。因为“士师”这个希伯来字,在古迦太基和乌加列的文化里,的确是用来指那些“民政或者行政首长”的。换句话说,“士师”这个字在原文里,的确可以用在那些作领袖的人身上。
而神为以色列人所拣选的这些领袖,他们主要的责任,是带领以色列人去做战,拯救他们脱离敌人的侵略奴役。并且,在平时,如果百姓自己当中有什么争议,也会到士师面前来,请他们评理。这样看,称这些人为“士师”,也是合情合理。这样我们就晓得:以色列人的士师,是身兼军政领袖和审判官这两个身份。他们和一般世界的领袖不一样,因为他们是神直接任命的,也是直接对神负责的。

《士师记》的引言
可是,以色列人在约书亚的带领之下,已经占领了迦南地,结束了漂泊的生活,安顿下来了。为什么他们还需要“士师”带领他们去打仗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在《士师记》第1章第1节到第3章第6节那里找到。这一段经文也就是《士师记》的引言。
我们知道,当时,神给以色列人列祖的应许已经实现,他们已经进入神所应许给他们的迦南地。剩下来的责任,就是要把迦南人,和他们的异教风俗全部除掉。这样他们就可以建立一个属于神的国度了。这也是神一再告诉他们的。
但是,在这一段《士师记》的引言里,很清楚地指出,以色列人很快就离开了神,背离了神所给他们的吩咐,跟着那些迦南人,去做神不许他们做的事情。他们这么做,就完全违背了神的心意,也违背了他们向神的誓言。他们这样是不会得到神的祝福的。

《士师记》第2章第11节到15节说:“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侍奉诸巴力,离弃了领他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又将他们付于四围仇敌的手中。......他们便极其困苦。”这就是因为他们不听神一再的警告,最后自食恶果。
可是,神还是一位大有恩典的神。每当以色列人在困苦当中向神哀求的时候,神就兴起士师来拯救他们。我们前面念过的《士师记》第22章第16节就说到这一点:“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不过问题是,《士师记》第2章第19节也说:“……及至士师死后,他们就转去行恶,比他们列祖更甚。”这就是以色列人在这段时间的一个特点。不断地离经背道,受敌人欺压,然后向神哀求,神就兴起士师拯救他们,他们就在这样一个循环的模式里生活。在以色列的历史上,差不多有三、四百年的士师时代期间,以色列人就是这么过日子的。

从《士师记》第3章第7节开始,一直到第16章第31节里,圣经用了六个主要的士师作为突出的例子,记载了以色列人这六次离经背道,受敌人欺压,向神哀求,蒙神拯救的循环。圣经记载这六次的循环的时候,都用了一个类似的句子作为开场白,就是“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接着这个句子的以后的故事,就是以色列人离弃神之后所遭受的苦难。于是他们在苦难中就呼求神的拯救。神就兴起士师来拯救他们。
当他们获得士师拯救以后,圣经也用了一个重覆的句子来结束这个循环,就是“于是国中太平(多少)年”,或者“作以色列人的士师(多少)年”。可见以色列人表现得很愚顽,不会从失败中学得教训。
到了《士师记》结尾的部分,也就是《士师记》的第17章到21章,提到两件耸人听闻的事情,点出了当时那种一般人都目无法纪的社会乱像。就是关于以色列人拜偶像,和以色列人犯淫乱的事。圣经《士师记》第17章第6节和第21章第25节对这种乱像的说明就是:“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这句话就是把以色列人那个时候的光景完全描写出来了。

事实上,以色列人那个时候不是没有王,因为耶和华神就是他们的王,只是他们不愿意接受神作王,也不愿意听从神。
这其实也是我们今天一般基督徒的问题。我们已经接收了耶稣作我们的救主和生命的主宰。可是,我们常常不肯听主耶稣的话,不让他坐在我们生命的宝座上。以至于我们不能经历神的同在,生活中充满混乱。
透过《约书亚记》的记载,我们看见以色列人顺服神,照着神的吩咐去得神所给他们的应许之地的时候,他们就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不过到了《士师记》记述的时代,当以色列人离弃神的道,偏行己路,他们就经历到一段又黑暗,又悲惨的日子。这种对比,实在是让我们得以鉴戒。愿我们互相勉励,彼此提醒,要顺服神,让神作我们的王,过一个神儿女得胜的生活。千万不要离开神的话,自己任意而行。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解释一下“士师”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2. 神为什么给以色列人预备了“士师”?士师的作用是什么?
3. 以色列人在“士师”时代的特点是什么?

思考与应用
• 相比之前的生活,成为基督徒后,我的生命和生活产生了哪些改变?
• 我作为基督徒,最容易犯的错是什么?我当怎样避免继续犯同样的错?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