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基甸带军击杀米甸人(士6:25-7:25)上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第五课:基甸带军击杀米甸人(士6:25-7:25)上

第一部分

基甸奉命毁巴力祭坛(6:25-35)
在上一课我们读了《士师记》第6章,说到以色列人因为一再犯罪,离弃神,以至于被米甸人欺压。当他们在困苦中,呼求神的时候,神拣选了基甸来拯救他们。其实以色列人之所以会被人欺压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当初没听神的命令,没把迦南人全部消灭,以至于他们被当地的迦南人所影响,也去拜偶像。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在属灵的事上我们必须顺服神的心意,除恶务尽。
所以神在拣选了基甸以后,第一件要基甸去做的事,就是拆除偶像。我们看《士师记》第6章第25节和26节:“当那夜,耶和华吩咐基甸说:‘你取你父亲的牛来,就是那七岁的第二只牛,并拆毁你父亲为巴力所筑的坛,砍下坛旁的木偶。在这磐石上整整齐齐地为耶和华你的神筑一座坛,将第二只牛献为燔祭,用你所砍下的木偶做柴。'”

这里提到“第二只牛”,有些解经家认为,那是因为他父亲已经把头生的第一只牛献给了巴力假神。所以神要求他用第二只牛来献为燔祭。神要求基甸“在这磐石上,整整齐齐为耶和华你的神筑一座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说明了神不要基甸在献祭时,用的是过去人为巴力筑的坛来向神献祭。只有照着神的吩咐,单单为神所筑的坛,所献的祭才能被神接受。
不过,神要基甸拆毁他父亲所筑的坛,砍下旁边的木偶、也就是女神亚舍拉的像,还要杀了他父亲最好的牛来献祭,这看起来好像是教基甸去冒犯自己的父亲。对于基甸来说可能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第27节告诉我们,基甸不敢在白天作这件事。他是趁着晚上天黑时候作的。《士师记》第6章第27节:“基甸就从他仆人中挑了十个人,照着耶和华吩咐他的行了。他因怕父家和本城的人,不敢在白昼行这事,就在夜间行了。”

《士师记》第6章第28节到30节:“城里的人清早起来,见巴力的坛拆毁,坛旁的木偶砍下,第二只牛献在新筑的坛上,就彼此说:‘这事是谁做的呢?'他们访查之后,就说:‘这是约阿施的儿子基甸做的。' 城里的人对约阿施说:‘将你儿子交出来,好治死他,因为他拆毁了巴力的坛,砍下坛旁的木偶。'”
我们在《出埃及记》第34章第13节里,读过神叮嘱以色列人的话,叫他们到了神应许给他的迦南地以后,“要拆毁他们的祭坛,打碎他们的柱像,砍下他们的木偶”。所以,以色列人把偶像拆除,是他们应该要做的事情。而且,在《申命记》第13章里,神甚至用了整章圣经的篇幅来警告以色列人,叫他们要把拜偶像的人,用石头打死。
可是,以色列人不只没有把这些拜偶像的人打死,而反要把拆毁偶像的基甸处死。这真是黑白颠倒。可见以色列人离弃神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好在基甸的父亲约阿施,在自己的儿子做了这么一件事以后,有出人意料的反应。我们继续读下去,《士师记》第6章第31节。

《士师记》第6章第31节:“约阿施回答站着攻击他的众人说:‘你们是为巴力争论吗?你们要救他吗?谁为他争论,趁早将谁治死。巴力若果是神,有人拆毁他的坛,让他为自己争论吧!'”相信这对当时的人和基甸,都是一个料想不到的回答。
以色列人绝对不会想到,这位膜拜巴力,还为巴力造神坛的约阿施居然会忽然澈底的否定了巴力。我们不知道约阿施是怎么会有这种转变的,但是从他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他一定是在基甸打碎了巴力的祭坛以后,忽然觉悟了如果是巴力真神,他绝不会容许人这么冒犯他的。一个神明如果连自己都不能自保,又怎么能够赐福气或者降灾祸给人呢?
《士师记》第6章第32节:“所以当日人称基甸为耶路巴力,意思说:‘他拆毁巴力的坛,让巴力与他争论。’”这样的一个名字,实际上等于是一个见证。见证了神的真实和巴力的虚假。

基甸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任务以后,紧接着第二个任务就是要领以色列人去攻打米甸人的联军。我们看《士师记》第6章第33节到35节:“那时,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东方人都聚集过河,在耶斯列平原安营。耶和华的灵降在基甸身上,他就吹角,亚比以谢族都聚集跟随他。他打发人走遍玛拿西地,玛拿西人也聚集跟随他。又打发人去见亚设人、西布伦人、拿弗他利人,他们也都出来与他们会合。”
第34节说“ 耶和华的灵降在基甸身上”,这个“降在”两个字,如果从原文直接翻译出来,就是“耶和华的灵好像衣服穿在基甸身上”。也就是说,圣经要强调的是神的能力;叫我们晓得,使人有能力的是神的灵,能够成就神工作的也是神的灵。没有神的灵,人就不能作什么。
可是,基甸有了神的灵,他还是会信心不足的。所以,接下来《士师记》第6章第36到40节,就记载了基甸和神要讨个印证。

基甸以羊毛干湿为证(6:36-40)
《士师记》第6章第36节到40节:“基甸对神说:‘你若果照着所说的话,借我手拯救以色列人,我就把一团羊毛放在禾场上,若单是羊毛上有露水,别的地方都是干的,我就知道你必照着所说的话,借我手拯救以色列人。'次日早晨基甸起来,见果然是这样,将羊毛挤一挤,从羊毛中拧出满盆的露水来。基甸又对神说:‘求你不要向我发怒,我再说这一次,让我将羊毛再试一次。但愿羊毛是干的,别的地方都有露水。'这夜神也如此行,独羊毛上是干的,别的地方都有露水。”当基甸第一次看见羊毛满了露水,旁边的地上却是干的时候,他又向神要第二个印证。说“求你不要向我发怒”。
在《创世记》第18章第32节,亚伯拉罕为所多瑪和蛾摩拉来求神时候,他也用过同样的句子。想来这并不是一种讨价还价的心态,而是表现出基甸是非常认真的要明白神的心意。生怕自己走错了路,做错了事。并且基甸这两次向神求印证,并不只是为了增强他自己的信心,也是为着让以色列人都知道,是神拣选了他。他们去和米甸人打仗,是有神同在的。这样一来,一定能够帮助那些出来聚集跟随基甸的以色列人,增加他们的信心。

留三百人以击米甸(7:1-8)
但是,在《士师记》第7章第1节到8节,神却要基甸作了一件非常违反常理的事情。就是要他把大部份的军队解散回家。我们先读第1节到3节。
《士师记》第7章第1节到3节:“耶路巴力就是基甸,他和一切跟随的人早晨起来,在哈律泉旁安营。米甸营在他们北边的平原,靠近摩利冈。耶和华对基甸说:‘跟随你的人过多,我不能将米甸人交在他们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夸大,说:是我们自己的手救了我们。现在你要向这些人宣告说:凡惧怕胆怯的,可以离开基列山回去。'于是有二万二千人回去,只剩下一万。”
圣经在这里说,以色列是安营在哈律泉旁,米甸人是在摩利冈附近驻扎。这两个地方相差才不过六公里左右。大敌当前,以色列人绝对会有害怕胆怯的。所以,有三分之二的以色列人觉得惧怕胆怯。

如果要靠人自己的力量,谁不会害怕呢?只有相信神的同在,相信这是神差遣他们去和米甸人打仗,这种人才会在这个时候留下来。也只有这种人才在这个时候留下来。
不过当留下一万人的时候,第4节里“耶和华对基甸说:人还是过多。”假使我们是基甸,我们大概会想:天哪!打仗当然人愈多愈好,光是凭声势也可以把敌人吓跑几分。现在以色列军一共只有一万人,神怎么还说“人数过多”呢?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的疑问。但是,在旧约圣经的《撒母耳记上》第14章第6节里也有一句话说:“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意思就是说:神要基甸带很少的人去打米甸人,是因为神知道人的软弱。如果上阵的人数多了,等将来打胜仗的时候,恐怕以色列人就不会承认他们得胜的原因是神了。《士师记》第7章第4节到8节就是说到神怎么样挑选他所要用的人。

《士师记》第7章第4节到8节:“耶和华对基甸说:‘人还是过多。你要带他们下到水旁,我好在那里为你试试他们。我指点谁说,这人可以同你去,他就可以同你去;我指点谁说,这人不可同你去,他就不可同你去。’ 基甸就带他们下到水旁。耶和华对基甸说:‘凡用舌头舔水,像狗舔的,要使他单站在一处;凡跪下喝水的,也要使他单站在一处。' 于是用手捧着舔水的有三百人,其余的都跪下喝水。耶和华对基甸说:‘我要用这舔水的三百人拯救你们,将米甸人交在你手中。其余的人都可以各归各处去。'这三百人就带着食物和角。其余的以色列人,基甸都打发他们各归各的帐篷,只留下这三百人。米甸营在他下边的平原里。”
有人说:这三百个用手捧着舔水的人,表示他们是训练有素的军人,知道儆醒,随时准备面对任何的情况。不过,神选中他们的真正原因,除了神没有知道。不论怎么解释,圣经的意思是要我们注意神的工作,认识一切都是神的大能,因为离了神,我们就不能做什么。有了神,我们有再大的难处也能够克服。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耶和华是怎样叫基甸拆毁假神巴力的祭坛的?
2.城里的人知道基甸拆毁祭坛后是什么反应?基甸的父亲是如何回应的?
3.基甸为什么要向神两次寻求印证?
4.在作战之前,神让基甸做了什么违反常理的事,为什么?

思考与应用
• 对比基甸的三百士兵,在日常的属灵征战中,我是否因为自己的属灵“装备”不够完善而缺乏信心?
• 我是否有分辨真神与假神的能力?该如何看待基督徒拜偶像的行为?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