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基甸逝世,众子被杀(士8:1-9:21) 上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第六课:基甸逝世,众子被杀(士8:1-9:21) 上

第一部分


基甸婉言安抚以法莲人(8:1-19)

让我们一起打开圣经,继续来读旧约圣经里的《士师记》。前两课我们已经读了《士师记》里讲的、基甸作以色列士师,带领以色列人对抗米甸人的事情。我们说基甸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他所有的,只不过是三百个勇士,和一些根本就算不上是武器的羊角和空瓶子。但是靠着神的大能,他竟然大败了人数多如海沙的米甸联军。当基甸追杀米甸人的时候,他请以法莲支派出来帮助他把守约但河的渡口。结果,以法莲支派抓到了米甸的两个领袖。就是俄立和西伊伯,并且杀了他们。如果照《士师记》前几章的记载,说到这里,基甸的事情应该就到了一个结束。你是否觉得圣经接下去大概要说“于是国中太平(多少)年”了,对不对?

本来圣经是可以这么说的。问题是:基甸打败了米甸人,事情并没有就此画下一个句点。接下来,基甸还有别的麻烦。我们先来读《士师记》第8章第1节。这是头一个麻烦。《士师记》第8章第1节:“以法莲人对基甸说:‘你去与米甸人争战,没有招我们同去,为什么这样待我们呢?'他们就与基甸大大地争吵。”以法莲人趁基甸三百个勇士胜利的余威,讨了个便宜,活捉了米甸的两个领袖,并且杀了他们。以法莲人就骄傲起来,责备基甸没有在起初的时候招以法莲人一起去打仗。我想他们一定对基甸说“好在我们把守了约但河的渡口,活捉了米甸的首领,要不然的话,你们一定要吃败仗!”人就是这么自私。如果基甸打输了,他们一定归罪与他;可是当基甸打了圣旨,他们却来争功了。神把迦南地的中部给了以法莲支派。以色列人当时敬拜的中心在示罗,和以色列人跟神立约的地方示剑,这两个地方都有以法莲的地业上。以法莲支派住在以色列人的正中间,可以说是有着一个得天独厚的地位。

可是以法莲人一点儿也不觉得这是神的恩典,应该好好地报答神;反而自高自傲,不服基甸的领导。唯恐自己没有能够沾上胜利的荣耀。这真是很不应该。但是,基甸处理这件事实在很有智慧。我们看《士师记》第8章第2节和3节。《士师记》第8章第2节和3节:“基甸对他们说:‘我所行的岂能比你们所行的呢?以法莲拾取剩下的葡萄不强过亚比以谢所摘的葡萄吗?神已将米甸人的两个首领俄立和西伊伯交在你们手中。我所行的岂能比你们所行的呢?'基甸说了这话,以法莲人的怒气就消了。”基甸是属于玛拿西支派的亚比以谢族的人。那么“亚比以谢所摘的葡萄”,就是指基甸所得到的战果。基甸在这里很可能是用了一句那个时候常用的谚语,来表示以法莲人所做的,比他所做的还要有价值。没有想到这么一句委婉的话,就平息了一场争吵。这就是《箴言》第15章第1节所说的“回答柔和,使怒消退。”基甸实在是个谦卑不争功的。

接着让我们继续读《士师记》第8章第4节和5节:“基甸和跟随他的三百人到约旦河过渡,虽然疲乏,还是追赶。基甸对疏割人说:‘求你们拿饼来给跟随我的人吃,因为他们疲乏了。我们追赶米甸人的两个王西巴和撒慕拿。'”从地图上看我们可以晓得,疏割这个地方在约但河的东边,雅博河的北边。这么看,基甸是想要趁胜追击米甸的另外两个首领,免得米甸人再来为患。那么,疏割人会不会帮助他呢?我们来读《士师记》第8章第6节和7节:“疏割人的首领回答说:‘西巴和撒慕拿已经在你手里,你使我们将饼给你的军兵吗?'基甸说:‘耶和华将西巴和撒慕拿交在我手之后,我就用野地的荆条和枳棘打伤你们。'”圣经在这里说“西巴和撒慕拿已经在你手里”,这句话如果直接从原文翻译出来,应该是“西巴和撒慕拿的手,已经在你手里吗?”据说古时候的人打仗,他们杀了敌人以后,会把敌人的手割下来,堆成一堆,好计算他们杀了多少人。所以,“西巴和撒慕拿的手已经在你手里吗?”意思就是怀疑基甸,是否有这个能力、可以捉到米甸的这两个首领,把他们杀死。

在《现代中文译本》的圣经上,这一句话的意思比较清楚,那里说“疏割的首领说:我们何必供食物给你的军队呢?你还没有抓到西巴和撒慕拿呢!”疏割人很有可能是害怕,怕一旦帮助了基甸,以后会受到米甸人的报复。另一方面,这也是表示他们不想接受基甸的领导;瞧不起他,不承认基甸的新地位。事实上当时不认为基甸能够抓到西巴和撒慕拿的,还不只是疏割人。《士师记》第8章第8节和9节还提到:“基甸从那里上到毗努伊勒,对那里的人也是这样说。毗努伊勒人也与疏割人回答他的话一样。”结果基甸对毗努伊勒人说:“我平平安安回来的时候,我必拆毁这楼。”(10节)这句话和前面第7节,基甸对疏割人说的话有同样的意思。第7节那里“基甸说:耶和华将西巴和撒慕拿交在我手之后,我就用野地的荆条和枳棘打伤你们。”这样同样说到:基甸得胜以后,一定会回来惩罚他们对他的羞辱。下面就说到基甸怎么去追赶这些米甸人。我们来读《士师记》第8章第10节和11节:“那时西巴和撒慕拿并跟随他们的军队都在加各,约有一万五千人,就是东方人全军所剩下的,已经被杀约有十二万拿刀的。基甸就由挪巴和约比哈东边,从住帐篷人的路上去,杀败了米甸人的军兵,因为他们坦然无惧。”最后这句“因为他们坦然无惧”,在原文的意思应该是“因为他们的军兵毫无戒备”。换句话说,基甸是来了一个突击,趁他们没有预备的时候,把他们杀的片甲不留。

从第12节到17节,就是基甸捉住西巴和撒慕拿,回去惩罚疏割人和毗努伊人的事情。《士师记》第8章第12节到17节:“西巴和撒慕拿逃跑,基甸追赶他们,捉住米甸的二王西巴和撒慕拿,惊散全军。约阿施的儿子基甸由希列斯坡从阵上回来,捉住疏割的一个少年人,问他疏割的首领长老是谁,他就将首领长老七十七个人的名字写出来。基甸到了疏割,对那里的人说:‘你们从前讥诮我说:西巴和撒慕拿已经在你手里,你使我们将饼给跟随你的疲乏人吗?现在西巴和撒慕拿在这里!'于是捉住那城内的长老,用野地的荆条和枳棘责打疏割人。又拆了毗努伊勒的楼,杀了那城里的人。”至于西巴和撒慕拿,基甸会怎么对待他们,会不会杀死他们呢?


西巴和撒慕拿被诛(8:18-21)

我们来读《士师记》第8章第18节到21节:“基甸问西巴和撒慕拿说:‘你们在他泊山所杀的人是什么样式?'回答说:‘他们好像你,各人都有王子的样式。' 基甸说:‘他们是我同母的弟兄,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你们从前若存留他们的性命,我如今就不杀你们了。'于是对他的长子益帖说:‘你起来杀他们。'但益帖因为是童子,害怕,不敢拔刀。西巴和撒慕拿说:‘你自己起来杀我们吧!因为人如何,力量也是如何。'基甸就起来,杀了西巴和撒慕拿,夺获他们骆驼项上戴的月牙圈。”一个堂堂的首领,现在成了阶下囚,这已经是够凄惨的了。如果还要死在一个连刀都不敢拔的年轻人手里,那更是奇耻大辱。所以,西巴和撒慕拿情愿求基甸把他们杀了。“月牙圈”,这是一个新月型的项链。从前的人把它带在骆驼的颈项上,是当作避邪消灾的护身符。基甸得到这个“月牙圈”,等于是宣告他已经得到了全面的胜利。于是以色列人都来尊崇基甸,想要基甸作他们的王。


基甸治理以色列人(8:22-27)

这就是第22节所说的“以色列人对基甸说:‘你既救我们脱离米甸人的手,愿你和你的儿孙管理我们。’”这是因为以色列人不明白神在管理他们,他们想要和周围那些外邦国家一样,有一个看得见的王。对基甸来说,能够作王,而且他的子孙可以世世代代作王,这也是一个相当大的试探。不过,在23节那里,“基甸说:‘我不管理你们,我的儿子也不管理你们,唯有耶和华管理你们。’”也就是说:基甸拒绝了这个建议。他不愿意自己来取代神的地位,作一个管理以色列人百姓的人。但是,接下来基甸却做了一件糊涂事。就记在《士师记》第8章第24节到27节:“基甸又对他们说:‘我有一件事求你们,请你们各人将所夺的耳环给我。'原来仇敌是以实玛利人,都是戴金耳环的。他们说:‘我们情愿给你。'就铺开一件外衣,各人将所夺的耳环丢在其上。基甸所要出来的金耳环重一千七百舍客勒金子;此外,还有米甸王所戴的月环、耳坠和所穿的紫色衣服,并骆驼项上的金链子。基甸以此制造了一个以弗得,设立在本城俄弗拉。后来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这就做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网罗。”

 “以弗得”是大祭司圣袍上,一件没有袖子的背心。是圣衣的一部分。可是,从这段圣经来看,基甸所作的这个“以弗得”,不是给祭司穿的,而是一个用金子做成的纪念品。虽然基甸作这个以弗得的时候,可能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不过,后来却使人陷在罪里。这真是基甸一生的遗憾。这就是为什么《以弗所书》第4章第27节要警告我们“不可给魔鬼留地步”。但愿神保守我们,使我们不但成为神手上的器皿,被他使用,用信心来完成他所托付的使命,更求他保守我们,叫我们小心谨慎,绝“不可给魔鬼留地步”。免得我们一生的服侍有了遗憾。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以法莲人为什么与基甸争闹?基甸怎样消除以法莲人的怒气?

2.疏割人为什么不给基甸和他的士兵们吃饼?

3.基甸怎样面对要作王的试探?

4.基督最后做的哪件事,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思考与应用

•  我在生活中是否做到“回答柔和,使怒消退”?

•  反思自己是否做过哪些无意之举,却给别人造成了属灵上的误解?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