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基甸逝世,众子被杀(士8:1-9:21) 下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第六课:基甸逝世,众子被杀(士8:1-9:21) 下

第二部分

以色列人又拜偶像(8:30-35)
我们已经读了《士师记》里,有关士师基甸的记载。基甸对以色列人所做出的贡献,是没有人会怀疑的。基甸被神大大的使用,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拆毁巴力的祭坛,带领以色列人回转依靠神,这更表现出基甸对神的忠心。后来以色列人要来拥立基甸作王,并且答应要让他世世代代的子孙接续他作王。基甸却坚决的拒绝了。还告诉以色列人,只有神才是他们的王,只有神来管理他们。这都是基甸值得我们尊敬的地方。
不过,基甸晚年用以色列人给他的金耳环,金链子,造了一个金光闪闪的以弗得,陷在罪里。这实在给基甸的一生留下了一个抹不掉的瑕疵。圣经接下来就让我们看见,基甸家的遭遇真是叫人痛心,就记在《士师记》第8章第30节到32节。

《士师记》第8章第30节到32节:“基甸有七十个亲生的儿子,因为他有许多的妻。他的妾住在示剑,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基甸与他起名叫亚比米勒。约阿施的儿子基甸年纪老迈而死,葬在亚比以谢族的俄弗拉,在他父亲约阿施的坟墓里。”
以色列人的坟墓和我们一般所看见,或者所想像的不一样。不然,基甸怎么能够葬在他父亲的坟墓里呢?迦南地因为有很多的山,而且这些山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山。以色列人向来就习惯利用这些石洞,或者自己凿出一些石洞,来作家族的坟墓。
其实一家人死了以后可以葬在一起,也算是一种福气。这也是以色列人的观念。基甸自己死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很光彩的。但是基甸死了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就记录在《士师记》第8章第33节到35节。

《士师记》第8章第33节到35节:“基甸死后,以色列人又去随从诸巴力行邪淫,以巴力比利土为他们的神。以色列人不记念耶和华他们的神,就是拯救他们脱离四围仇敌之手的,也不照着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他们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这里说“基甸死后,以色列人又去随从诸巴力行邪淫”,这也就是士师时代一再重复上演的故事。这段经文还说:他们不纪念神拯救他们的恩典,反而把“巴力比利土”当作他们的神了。
在“巴力比利土”这个字眼儿里,我们曾经说过:“巴力”就是“主”的意思,是平常迦南妇女对他们丈夫的称呼。而“比利土”的意思就是“立约。”“巴力比利土”的意思,就是“立约的主”。换句话说,以色列这个时候很可能是和巴力立约,答应要事奉巴力,让巴力来保护他们。
以色列人才刚刚经历过神借基甸拯救他们脱离米甸人的事情,他们却这么快就忘记了。一个人如果对神都不能够忠心,他们对人又怎么会有诚信呢?
所以第35节说:他们“也不照着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他们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这个态度,和他们当年要基甸,也要基甸的儿孙,世世代代作王,完全不一样了。《士师记》第9章就记载了发生在基甸家的悲剧。这个悲剧的主角,是刚刚我们在《士师记》第8章第31节所读到的亚比米勒。

亚比米勒杀基甸众子(9:1-6)
《士师记》第9章第1节和2节:“耶路巴力的儿子亚比米勒到了示剑见他的众母舅,对他们和他外祖全家的人说:‘请你们问示剑的众人说,是耶路巴力的众子七十人都管理你们好呢,还是一人管理你们好呢?你们又要记念我是你们的骨肉。'”
在前面的《士师记》第8章第30节和31 节里,我们已经看见:基甸有很多妻子,所以他一共有七十个亲生的儿子;可是,这个名叫亚比米勒的儿子,和那七十个儿子有所不同,因为他是基甸的妾所生的。
并且,第8章第31节告诉我们,基甸的这个妾是个示剑人。也就是说,亚比米勒有一半迦南人的血统。不是个纯种的以色列人。

示剑的位置是在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的中间,以色列人好几次在这里和神立约,要听从他的话,永远跟随他。可是,现在这里也住着不少迦南人。这些迦南人很可能是像《约书亚记》里面所说的,是以色列人不能够赶出去的那些人,到以色列人强盛的时候,就要给他们做苦工的人。也就是说,基甸的这个妾,很可能是在他家里给他做工的一个迦南女子。
后面第18节就提到亚比米勒是基甸的婢女所生的儿子。有了这个了解,我们就能够明白,亚比米勒起来煸动示剑人,其实是利用种族的隔阂,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接下来的《士师记》第9章第3节到6节,就说到示剑人对亚比米勒这番话的反应。

《士师记》第9章第3节到6节:“他的众母舅便将这一切话为他说给示剑人听,示剑人的心就归向亚比米勒。他们说:‘他原是我们的弟兄。'就从巴力比利土的庙中取了七十舍客勒银子给亚比米勒。亚比米勒用以雇了些匪徒跟随他。他往俄弗拉到他父亲的家,将他弟兄耶路巴力的众子七十人都杀在一块磐石上;只剩下耶路巴力的小儿子约坦,因为他躲藏了。示剑人和米罗人都一同聚集,往示剑橡树旁的柱子那里,立亚比米勒为王。”
从前以色列人要基甸作他们的王,被基甸拒绝了。现在,这个亚比米勒用很阴险,很残忍的方法,争取想要作王的。他利用民族意识买取人心,利用金钱贿赂跟随他的人,又用刀剑为自己除掉威胁。
第5节说:“将他弟兄耶路巴力的众子七十人都杀在一块磐石上。”意思就是,他把他七十个兄弟当作他登上王位的时候所献的祭物。这实在是很残忍,没有人性。但是这段经文也告诉我们,在基甸的七十个儿子里,有一个躲过了这次的屠杀。那就是基甸的小儿子约坦。
我们继续念下去,就会看见约坦用了怎样的一个比喻,来责备亚比米勒的。

约坦宣喻责备示剑人(9:7-21)
这个比喻记在《士师记》第9章第7节到15 节:“有人将这事告诉约坦,他就去站在基利心山顶上,向众人大声喊叫说:‘示剑人哪,你们要听我的话,神也就听你们的话。有一时树木要膏一树为王,管理它们,就去对橄榄树说:‘请你做我们的王。’橄榄树回答说:‘我岂肯止住供奉神和尊重人的油,飘摇在众树之上呢?’树木对无花果树说:‘请你来做我们的王。’无花果树回答说:‘我岂肯止住所结甜美的果子,飘摇在众树之上呢?’树木对葡萄树说:‘请你来做我们的王。’葡萄树回答说:‘我岂肯止住使神和人喜乐的新酒,飘摇在众树之上呢?’众树对荆棘说:‘请你来做我们的王。’荆棘回答说:‘你们若诚诚实实地膏我为王,就要投在我的荫下。不然,愿火从荆棘里出来,烧灭黎巴嫩的香柏树。’”
约坦在这里,是照着当时一种很普遍用的方法,就是借着动物、植物来说话。其中橄榄树、无花果树、葡萄树,都是迦南地非常重要的植物。对住在那里的人来说,是特别有用的。

比较起来,荆棘是一点儿用也没有,只会阻挡别的植物生长,甚至引起山林大火。所以,约坦借着这些当地人很熟悉的植物的话,说到那些有用的树都忙着生产,造福人类,没有闲空去追求虚浮的名利。只有毫无用处的植物才会厚颜无耻的威胁别人拥立他作王。然后,约坦就很清楚地责备示剑人忘恩负义。
这就是《士师记》第9章第16节到18节所说的:“现在你们立亚比米勒为王,若按诚实、正直善待耶路巴力和他的全家,这就是酬他的劳。从前我父冒死为你们争战,救了你们脱离米甸人的手。你们如今起来攻击我的父家,将他众子七十人杀在一块磐石上,又立他婢女所生的儿子亚比米勒为示剑人的王,他原是你们的弟兄。”最后,约坦说的这段话可以说是一个警告,在《士师记》第9章第19节到21 节。

《士师记》第9章第19节到21节:“你们如今若按诚实、正直待耶路巴力和他的家,就可因亚比米勒得欢乐,他也可因你们得欢乐。不然,愿火从亚比米勒发出,烧灭示剑人和米罗众人;又愿火从示剑人和米罗人中出来,烧灭亚比米勒。 约坦因怕他弟兄亚比米勒,就逃跑,来到比珥,住在那里。”
对于神拯救我们的恩典,我们有没有常常记在心里呢?假使我们忘记神拯救我们的恩典,我们不是就和忘恩负义的亚比米勒,还有示剑人一样了吗?
让我们都反省,是不是有的时候也会自己争着要出头,就怕别人低估了我们,轻看了我们,想尽法子要表示自己行,自己比别人强一点儿呢?甚至还有人不惜耍手段,牺牲了自己的弟兄姊妹吗?
今天读了亚比米勒的事情,就觉得这种作法和亚比米勒自己争着要作王一样,都是卑鄙可耻的。愿我们以后都不要作忘恩负义,自己强出头的亚比米勒。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基甸为什么能够葬在他父亲的坟墓里?
2.亚比米勒是如何杀死基甸众子的?原因又是什么?
3.基甸的小儿子用动物和植物来做比喻,想要表达什么?

思考与应用
• 我是否时刻都记得神给我的恩典,也不会忘记神的拯救?
• 我是否曾争着出头,怕被人低估、甚至伤害过别人(弟兄姊妹)?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