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但族夺地,匪类横行(士18:1-19:30)上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第十二课:但族夺地,匪类横行(士18:1-19:30)上

第一部分

但族遣人觅地(18:1-13)
在上一课我们已经读完了《士师记》17章。我们说到以法莲山地有一个名字叫米迦的人,他在家里供了神像,请了祭司,用自己的办法来敬拜神。圣经说:这是因为当时“以色列中没有神,各人任意而行。”一个人任意而行,一个家任意而行,连祭司也任意而行,这真是以色列的悲剧。可是,后面还有更大的悲剧。
我们来读《士师记》第18章,我们先读第18章第1节:“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但支派的人仍是寻地居住,因为到那日子,他们还没有在以色列支派中得地为业。”读到这里,您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以色列人不是早就分配到了土地,怎么这儿说:“但支派”仍在寻地居住呢?

在上节课我们讲过,《士师记》后面这几章所记载的事情,并不是照着时间顺序写下来的。所以,它也许是发生在士师时代的早期,以色列人还在各自上去占领他们所分配的产业的时候。
在《士师记》第1章第34节说:“亚摩利人强逼但人住在山地,不容他们下到平原。”换句话说,“但人”不是没有分配到土地,而是他们没有能够把那里的人赶出去,以至他们只好另谋发展。那么圣经《士师记》的第18章,就记载了他们要怎么去另谋发展。
事实上,圣经不但记载了“但人”怎么样去另谋发展,圣经也要我们看见“但人”是怎么“任意而行”的。我们继续读《士师记》第18章第2节:“但人从琐拉和以实陶打发本族中的五个勇士,去仔细窥探那地,吩咐他们说:‘你们去窥探那地。'他们来到以法莲山地,进了米迦的住宅,就在那里住宿。”

我们知道,但人原先分配到的土地,就在犹大支派和以法莲支派的中间。那么,“琐拉和以实陶”可能就在这个地方。现在他们想要往最北边的山地去发展。这就必须穿过以法莲山地,也就是经过米迦住的地方。当他们派出来的五个勇士,在米迦的家里住宿的时候,他们见到了米迦所雇的祭司,就是那个少年利未人。
我们来读《士师记》第18章第3节到6节:“他们临近米迦的住宅,听出那少年利未人的口音来,就进去问他说:‘谁领你到这里来?你在这里做什么?你在这里得什么?'他回答说:‘米迦待我如此如此,请我做祭司。'他们对他说:‘请你求问神,使我们知道所行的道路通达不通达。'祭司对他们说:‘你们可以平平安安地去,你们所行的道路是在耶和华面前的。'”
本来他乡遇故知,但人和这个从犹大伯利恒来的祭居都是南方人,口音一听就会觉得特别亲切,这是我们可以了解的。并且见到祭司,请祭司求问神,这也是应该的。可是这五个“但人”却是另有企图。

我们继续读《士师记》第18章第7节到10节:“五人就走了,来到拉亿,见那里的民安居无虑,如同西顿人安居一样。在那地没有人掌权扰乱他们,他们离西顿人也远,与别人没有来往。五人回到琐拉和以实陶,见他们的弟兄。弟兄问他们说:‘你们有什么话?'他们回答说:‘起来,我们上去攻击他们吧!我们已经窥探那地,见那地甚好。你们为何静坐不动呢?要急速前往得那地为业,不可迟延。你们到了那里,必看见安居无虑的民,地也宽阔。神已将那地交在你们手中。那地百物俱全,一无所缺。'”
拉亿这个地方在琐拉和以实陶北边差不多一百六十公里,又叫利善。四周有黑门山和利巴嫩山做它天然的屏障,又有约但河的源头给了它充足的水源,实在是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所以但人去窥探了以后才会兴奋地回来报告说“那地甚好”。

当但人预备上去攻打拉亿时候,他们又来到米迦的家。《士师记》第18章第11节到13节就是这么说的:“于是但族中的六百人,各带兵器,从琐拉和以实陶前往,上到犹大的基列耶琳,在基列耶琳后边安营。因此那地方名叫玛哈尼但,直到今日。他们从那里往以法莲山地去,来到米迦的住宅。”
可是,这一次他们可不是单单在这里住宿,只去认识一个同样是从南边来的祭司,请他为他们求问神。他们却还有更恶毒的打算。就记在《士师记》第18章第14节到20节。

取米迦家之像予祭司 (18:14-26)
《士师记》第18章第14节到20节:“从前窥探拉亿地的五个人对他们的弟兄说:‘这宅子里有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并雕刻的像与铸成的像,你们知道吗?现在你们要想一想当怎样行。' 五人就进入米迦的住宅,到了那少年利未人的房内问他好。那六百但人各带兵器,站在门口。窥探地的五个人走进去,将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并铸成的像都拿了去;祭司和带兵器的六百人,一同站在门口。那五个人进入米迦的住宅,拿出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并铸成的像,祭司就问他们说:‘你们做什么呢?'他们回答说:‘不要做声,用手捂口,跟我们去吧。我们必以你为父,为祭司。你做一家的祭司好呢,还是做以色列一族一支派的祭司好呢?' 祭司心里喜悦,便拿着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并雕刻的像,进入他们中间。”
这五个但人来到别人家,他们既没有征求米迦的同意,也没有问问利未人的想法,当然,更没有想到神的旨意,就自己进屋去,拿了神像,以弗得就走。这种强盗行为,正是一个爱做什么就做什么,无法无天,任意而行的例子。而那个祭司利未人也是唯利是图,只要有物质的好处,只要有更高的地位,就什么都不管了。他们的行为叫人想到都觉得寒心。

那么,米迦呢?难道米迦就让人把它的神像,他的祭司,这样轻轻松松的带走吗?米迦当然不甘心。可是但支派人多势众,米迦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来读《士师记》第18章第21节到26节:“他们就转身离开那里,妻子、儿女、牲畜、财物都在前头。离米迦的住宅已远,米迦的近邻都聚集来,追赶但人,呼叫但人。但人回头问米迦说:‘你聚集这许多人来做什么呢?'米迦说:‘你们将我所做的神像和祭司都带了去,我还有所剩的吗?怎么还问我说做什么呢?' 但人对米迦说:‘你不要使我们听见你的声音,恐怕有性暴的人攻击你,以致你和你的全家尽都丧命。'但人还是走他们的路。米迦见他们的势力比自己强盛,就转身回家去了。”
从表面上来看,米迦和但支派的人似乎是为着他们的神而产生纷争,是希望有神的同在和神的祝福。可是骨子里,他们所争的只是一个“用人”的手所造出来的神像。

《诗篇》第135篇第15节到17节里,形容这些神像说:“外邦的偶像是金的银的,是人手所造的。有口却不能言,有眼却不能看,有耳却不能听,口中也没有气息。”为着这样的神像来争斗,真是太不值得了。
他们去争一个神像,是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把神限制在了一个物件中。他们不认识神的无所不在;不知道创造宇宙的神能够在任何的时候,在任何的地方,和每一个用心灵和诚实来敬拜他的人同在。还有,假使一个人基于自私的理由,用暴力、用手段、用诡诈来抢来夺,这和神的本性完全背道而驰,又怎么可能得到神和得到神的祝福呢?
虽然对《士师记》第18章第27节到31节告诉我们,“但人”后来顺利地占领了拉亿,把它改名叫但,成了以色列最北边的一座城,可是,他们的神像却使他们继续生活在错误的信仰里,不能自拔。

夺取拉亿、更名为但(18:27-31)
《士师记》第18章第27节到31节:“但人将米迦所做的神像和他的祭司都带到拉亿,见安居无虑的民,就用刀杀了那民,又放火烧了那城。并无人搭救,因为离西顿远,他们又与别人没有来往;城在平原,那平原靠近伯利合。但人又在那里修城居住,照着他们始祖以色列之子但的名字,给那城起名叫但,原先那城名叫拉亿。但人就为自己设立那雕刻的像。摩西的孙子、革舜的儿子约拿单和他的子孙做但支派的祭司,直到那地遭掳掠的日子。神的殿在示罗多少日子,但人为自己设立米迦所雕刻的像也在但多少日子。”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今天我们所追求的是什么呢?是外面看得见的东西,像教会的职份,某个有基督教意义的装饰品,或者是哪一个属灵的人物,还是里面看不见的神自己呢?
外面看得见的东西再像神,再能够象征神,再能够代表神,那都不是神。如果我们去争,去抢这些不是神的东西,我们就很可能和以色列人一样,是“任意而行”。一定得不到神的祝福的。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但人”为什么明明得到了分地,却还要另谋住处?
2.“但人”选中的地有哪些優越的地理条件?
3.“但人”是如何用诡计对付米迦的?除了土地,还争夺什么?

思考与应用
• 思想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只是一个“属神”的表象?
• 在教会服侍的职分重要吗?我是否知道这个职分背后的责任和意义?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