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基比亚之战(士20:1-48) 下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第十三课:基比亚之战(士20:1-48)下

第二部分

以色列人再次进攻(20:21-28)
在前面的课程里,我们读到基比亚人的种种丑事,也读到便雅悯人对他们的包庇。我们还读到了以色列人联合起来,要照着神的吩咐,声讨这些作恶的人。当便雅悯人强硬地不肯交出那些作恶的人,并且点齐了军队,准备与其他以色列人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一场内战就没有办法避免了。
不过,上半节课我们已经讲过:以色列人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相当谨慎的。他们不仅仅先要把事情弄清楚,又尽量想要和平地解决这个事情。《士师记》第20章第18节还说:“以色列人就起来,到伯特利去求问神说:‘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与便雅悯人争战呢?'”他们真的是不冲动、不鲁莽;即使环境急迫,他们也没有轻举妄动,没有忽略要依靠神。
照我们人的想法,以色列人既然是为神去声讨罪恶,加上他们又这么小心谨慎,依靠神,那么他们应该一举成功才对。像他们这样求问神,顺服神,他们是否也会失败呢?

我们来读《士师记》第20章第19节到21节,就会知道以色列人不但失败,而且失败得很凄惨。第20章第19节到21节:“以色列人早晨起来,对着基比亚安营。以色列人出来,要与便雅悯人打仗,就在基比亚前摆阵。便雅悯人就从基比亚出来,当日杀死以色列人二万二千。”
我们在第15节读到说:“那时便雅悯人从各城里点出拿刀的,共有二万六千”。也就是说,便雅悯人一下就杀了以色列人二万二千,差不多平均每一个便雅悯人都杀死了一个以色列人。这就叫我们看见便雅悯人是多勇敢,多会打仗了。
可是,我们不是说:在神没有难成的事吗?便雅悯人再厉害,神也能够让以色列人打胜仗,为什么神没有帮助他们呢?这是一个很难让人理解的问题。

事实上,以色列人当时也不明白;甚至在《士师记》第20章第22节到25节还说:第二次他们再要去攻打便雅悯人的时候,他们又一次恳切的求问神。神也明明的告诉他们,他们可以去攻打便雅悯人,可是,他们又失败了。
我们来读《士师记》第20章第22节到25节:“以色列人彼此奋勇,仍在头一日摆阵的地方又摆阵。未摆阵之先,以色列人上去,在耶和华面前哭号,直到晚上,求问耶和华说:‘我们再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可以不可以?'耶和华说:‘可以上去攻击他们。'第二日,以色列人就上前攻击便雅悯人。便雅悯人也在这日从基比亚出来,与以色列人接战,又杀死他们一万八千,都是拿刀的。”经过了两次的失败,相信以色列人的心都凉了。他们会不会是搞错了,误解了神的意思呢?

以色列人当时很可能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士师记》第20章第26节到28节告诉我们:“以色列众人就上到伯特利,坐在耶和华面前哭号,当日禁食直到晚上;又在耶和华面前献燔祭和平安祭。那时神的约柜在那里,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侍立在约柜前。以色列人问耶和华说:‘我们当再出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呢,还是罢兵呢?'耶和华说:‘你们当上去,因为明日我必将他们交在你们手中。'”
以色列人这次的表现非常的虔诚。他们没有怨言,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求问神,而且存心顺服神。这种的态度实在很难得。
圣经在这里特别提到:当时,“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侍立在约柜前。”非尼哈在约书亚时代就作祭司。如果这件事发生的时候,非尼哈还在,就表示这件事情是发生在约书亚死了以后不久。这和我们上半节课所说的:以色列人能够全体总动员一样,叫我们晓得,这是士师时代相当早期的事情。

击败便雅悯人(20:29-48)
以色列人有了前两次失败的经验,这回再要出发去打便雅悯人,恐怕需要加倍的有信心了!以色列人没有怀疑神的话,也没有动摇他们对神的顺服;他门用神所给他们的智慧,改变了他们的战略。
我们来读《士师记》第20章第29节和30节:“以色列人在基比亚的四围设下伏兵。第三日,以色列人又上去攻击便雅悯人,在基比亚前摆阵,与前两次一样。”以色列人这次是用埋伏的战略,和以色列人过去攻打艾城的方式一样。那么这个战略能不能成功呢?

我们来读《士师记》第20章第31节到36节上:“便雅悯人也出来迎敌,就被引诱离城。在田间两条路上,一通伯特利,一通基比亚,像前两次,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便雅悯人说:‘他们仍旧败在我们面前。’但以色列人说:‘我们不如逃跑,引诱他们离开城到路上来。’以色列众人都起来,在巴力他玛摆阵,以色列的伏兵从马利迦巴埋伏的地方冲上前去。有以色列人中的一万精兵,来到基比亚前接战,势派甚是凶猛,便雅悯人却不知道灾祸临近了。耶和华使以色列人杀败便雅悯人,那日以色列人杀死便雅悯人二万五千一百,都是拿刀的。于是便雅悯人知道自己败了。”
《现代中文译本》对《士师记》第20章第31节到36节上这段的翻译,把整个经过说得更清楚。

《现代中文译本》这一段经文说:“便雅悯人出来应战,被以色列人诱离了城。便雅悯人跟以往一样,在往伯特利和基比亚路上的空旷地带杀了一些以色列人,大约三十名。便雅悯人说:‘我们像以前一样击败他们了。'但是,以色列人已经计划好,以撤退诱他们离开城,到大路上去。因此,当以色列军的主力撤回巴力·他玛重整队伍的时候,埋伏在基比亚四周的人突然从城周围的石头地冲出来。有一万名特别从全以色列精选出来的人攻打基比亚,战事激烈。便雅悯人还不知道他们就要被消灭了。上主把便雅悯军队交在以色列手里;那一天,以色列人杀了仇敌两万五千一百名。便雅悯人才知道自己打败了。”
我们前面读到:便雅悯的军队一共只不过两万六千。现在被以色列人杀了两万五千一百,这就像现代中文译本第34节所描写的:就要被全部消灭了。


接下去的第36节下到46节是补充说明刚才那一段战争的细节。来看这段经文:“先是以色列人因为靠着在基比亚前所设的伏兵,就在便雅悯人面前诈败。伏兵急忙闯进基比亚,用刀杀死全城的人。 以色列人预先同伏兵约定在城内放火,以烟气上腾为号。以色列人临退阵的时候,便雅悯人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就说:‘他们仍像前次被我们杀败了。' 当烟气如柱从城中上腾的时候,便雅悯人回头观看,见全城的烟气冲天。以色列人又转身回来,便雅悯人就甚惊惶,因为看见灾祸临到自己了。他们在以色列人面前转身往旷野逃跑,以色列人在后面追杀,那从各城里出来的也都夹攻杀灭他们。以色列人围绕便雅悯人,追赶他们,在他们歇脚之处,对着日出之地的基比亚践踏他们。便雅悯人死了的有一万八千,都是勇士。其余的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往临门磐去。以色列人在道路上杀了他们五千人,如拾取遗穗一样,追到基顿又杀了他们二千人。那日便雅悯死了的共有二万五千人,都是拿刀的勇士。”
现代中文译本第36节到下半节说:“以色列军队的主力从便雅悯人面前撤退,因为他们信任那些埋伏在基比亚四周的人。”这段话,就把以色列人怎么“靠着在基比亚前所设的伏兵”诈败,引便雅悯人进入伏击圈被全歼,给解释清楚了。

以色列人的胜利,是因为他们虽然经历几次的失败,仍然信任神,也信任他们自己的弟兄。这种屡败屡战的信心,实在是我们应该效法的。或许神让以色列人头两次败在便雅悯人手里,就是为了叫我们看见这个亮光。
我们来读《士师记》第20章最后两节,第47节和48节:“只剩下六百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到了临门磐,就在那里住了四个月。以色列人又转到便雅悯地,将各城的人和牲畜并一切所遇见的,都用刀杀尽,又放火烧了一切城邑。”
这段记载帮助我们反省,我们有没有为着神的应许没有实现,我们为主作的事情没有好的结果而灰心,甚至怨天尤人呢?希望这段经文能够帮助我们,叫我们晓得神有他的时候,神有他计划,是我们不明白的。我们如果不断地求问他,决心顺服他,用我们的智慧来配合神的工作,用我们对神,对弟兄的信心来支取神的应许,神一定会悦纳我们的。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请再读一下全课,总结在这几次战役的战况和战绩。
2.在经历了两次失败后,以色列人如何做的?第三次的战况如何?
3.以色列人胜利的根本是什么?

思考与应用
• 我是否曾经因为神的应许没有实现,为主做工没有好结果而灰心?从这一课得到哪些教训和鼓励?
• 经历过对神的失望的我,现在是否仍旧有信心?信心是从哪里来的?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