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从祸患到平安(耶5:11-7:7)上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第四课:从祸患到平安(耶5:11-7:7)上
本课内容提要:神让先知耶利米警告执迷不悟的犹大国百姓,呼召他们悔改。神也让耶利米在圣殿向他们宣告和指明真正得救的道路。
第一部分
自我麻痹的心态 (5:11-19)
这一课我们要继续研读《耶利米书》第5章第11节到第7章第7节。这一大段经文传达的主要信息,是神借先知的口去指责犹大国百姓的属灵麻木和执迷不悟,并且警告他们这样下去将会自食恶果,也提醒他们此时悔改回头还来得及。可惜犹大百姓不仅不听先知耶利米的警告,反倒去听信假先知的话,以为个人和国家都会平安无事。神要先知耶利米对犹大国民发出警训,说明他们的危险景况。
这就如同医生想要医治病人时,总要先向病人说明病情,当病人了解自己的病而且乐意配合,治病的过程才更顺畅和有效。如果病人顽固地认为自己没病,医生也很难去医治他。当时的犹大国的百姓就像不承认自己有病的病人,明明症状明显,已经是一身病痛,却自欺欺人、自我安慰,憎恶说真话的医生,还倒打一耙说医生说的话都是骗人的。
当时许多犹大人都一厢情愿地自以为国泰民安,神才特别要先知耶利米警告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正面对着巨大的灾祸和危机。在《耶利米书》第5章第11节到14节那里说:“‘原来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大行诡诈攻击我。’这是耶和华说的。他们不认耶和华,说:‘这并不是他,灾祸必不临到我们,刀剑和饥荒我们也看不见。先知的话必成为风,道也不在他们里面,这灾必临到他们身上。所以耶和华万军之神如此说:‘因为百姓说这话,我必使我的话在你口中为火,使他们为柴,这火便将他们烧灭。’”
“以色列家和犹大家”,是指的南北两国,也是指“所有的选民”。这段经文说神的选民都“不认耶和华”,又自我安慰说“灾祸必不临到我们,刀剑和饥荒我们也看不见”。犹大国当时面对的内忧外患已经够多够大的了,可惜犹大国举国的人,却从上到下都对危机采取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这种全民都属灵麻木的状况,其危险性远远大于外敌的威胁。所以神要先知耶利米用激烈的言辞,对他们敲响警钟。
在第11节的经文中神说“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大行诡诈攻击我”,有人可能会问,人再诡诈又怎么可能攻击到神呢?这里用的“诡诈”这个词,在希伯来原文的意思是“背叛神”,所以并不是说人用“诡诈”就可以去伤害神,而是说当神的选民都背离神的时候,就深深伤害了他们自己和神的关系。经文又说出他们背叛的行为就等同于“不认耶和华”,希伯来原文的意思是“他们说了关乎神的假话”。
如果只看表面文字,看不出他们到底说了什么假话。第12节引用犹大人面对神的警告,竟然否认神,说“这并不是他/神”,在希伯来原文的意思是“他不会如此、他并不做什么”,是指出犹大人不仅仅是在忽略、而是在完全否认神对他们发出的警告、也否认神用审判来规劝他们回头的话。因此他们就从头到尾都不去理会先知的警告,这也实在太离谱了。所以神愤怒地说:“因为百姓说这话,我必使我的话在你口中为火,使他们为柴,这火便将他们烧灭。”
惩罚是神的管教与挽回(5:20-6:26)
在这两课的查经中,我们会反复地看到,当时犹大国民对先知的警告和国家的危机,采取了自我麻痹、甚至是掩耳盗铃的态度。神为了挽救他们,一再兴起真先知对他们说出警告和劝诫,可是他们完全轻视神的话语,甚至还要逼迫神的先知。
在第5章第21节和22节上那里神又对他们说:“愚昧无知的百姓啊,你们有眼不看,有耳不听,现在当听这话!耶和华说:你们怎么不惧怕我呢?”接着神说到自然界在神的面前都完全臣服、受管制,“我以永远的定例,用沙为海的界限,水不得越过,因此你们在我面前还不战兢吗?波浪虽然翻腾,却不能逾越;虽然砰訇,却不能过去。但这百姓有背叛忤逆的心,他们叛我而去。”自然界顺服神的治理,便安然运行。可是神的子民却不想被神治理管束,对神的话置若罔闻。
他们对神的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根本原因,就在第5章第25节到31节:“你们的罪孽使这些事转离你们,你们的罪恶使你们不能得福。因为在我民中有恶人,他们埋伏窥探,好像捕鸟的人,他们设立圈套陷害人。笼内怎样满了雀鸟,他们的房中也照样充满诡诈,所以他们得成为大,而且富足。他们肥胖光润,作恶过甚,不为人申冤,就是不为孤儿申冤,不使他亨通,也不为穷人辨屈。耶和华说:我岂不因这些事讨罪呢?岂不报复这样的国民呢?国中有可惊骇、可憎恶的事,就是先知说假预言,祭司借他们把持权柄,我的百姓也喜爱这些事。到了结局,你们怎样行呢?”
神一针见血地指出“我民中有恶人”,他们的特点是“设立圈套陷害人…充满诡诈…而且富足”。这些在犹大国中作威作福的人“肥胖光润,作恶过甚”,很显然他们掌握了财富和权柄,可是却“不为孤儿申冤…也不为穷人辨屈”。这说明犹大国不但外部危机重重,而且国内那些诡诈的人正志得意满,成为富足;而正直的人被屈枉,穷人受压榨。神不能容忍选民的国度变得如此腐败堕落,必要惩罚恶人,也为受逼迫的人报仇。
在《耶利米书》的第5章、第6章第1节到12节以及第22节到26节里,神都重提有关“战争”的警告:如果选民再不悔改,神就会使用仇敌的攻击,作为神审判的工具。犹大人的恶行会产生哪些他们承受不起的后果呢?
在第6章第1节到第3节的经文说得很清楚:“便雅悯人哪,你们要逃出耶路撒冷!在提哥亚吹角,在伯哈基琳立号旗,因为有灾祸与大毁灭从北方张望。 那秀美娇嫩的锡安女子,我必剪除。 牧人必引他们的羊群到她那里,在她周围支搭帐篷,各在自己所占之地使羊吃草。”这里提到的“便雅悯人”是南国两个以色列支派中的一个,另外一个是犹大支派。而先知耶利米就居住在便雅悯支派的土地上。
耶路撒冷常常被形容为美丽的女子,所以这里说到“秀美娇嫩的锡安女子”就是用拟人化的口气形容犹大国的京城耶路撒冷,说这美丽的女子要被粗暴地剪除。第3节说到的“牧人”和“羊群”分别是指巴比伦军队的官长和士兵,他们要在耶路撒冷安营扎寨,在被占领的耶路撒冷城内放肆地吃喝玩乐。
《耶利米书》第6章的第4节到6节,像电影剧本一样描述出敌人攻打耶路撒冷的场面。第4节和5节是敌人的发言,说出他们攻打耶路撒冷的步骤,先是“你们要准备攻击她!”通常军队发起攻击的最好时机是在上午,到晚上就休战让士兵好好休息。不过敌军却不肯等到第二天,说:“起来吧,我们可以趁午时上去!哀哉,日已渐斜,晚影拖长了!起来吧,我们夜间上去,毁坏她的宫殿!”是说巴比伦的军队远道而来,到了中午之后才到耶路撒冷城下,他们却不顾人困马乏,要接着开始攻城。这也说明这支军队意志坚强,战斗力也很强。
而神怎么看这些敌人的攻击呢?第6章的第6节是神对敌人说:“因为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砍伐树木,筑垒攻打耶路撒冷。这就是那该罚的城,其中尽是欺压。”可见神认为耶路撒冷被攻陷是因为城中“尽是欺压”,所以是一座“该罚的城”。当神的儿女被敌人攻击,神竟然做出这样的表态,是多么令人可悲啊!
接下来的经文,对神的这种表态做出了解释。《耶利米书》第6章第7节和8节说:“井怎样涌出水来,这城也照样涌出恶来,在其间常听见有强暴毁灭的事,病患损伤也常在我面前。耶路撒冷啊,你当受教,免得我心与你生疏,免得我使你荒凉,成为无人居住之地。”如果第6章最前面的3节经文是描述耶路撒冷被敌军占领的场景,这几节经文则说明了耶路撒冷受罚的原因。
中文的吕振中译本把这段话翻译得更为生动,“水池怎样使它的水清新,这城也怎样使她的邪恶推陈出新;她中间常听到有强暴和毁灭的事;创痍和损伤不断在我面前”。是说耶路撒冷的百姓不但拒绝听神让先知对他们说的话,还在恶事上出尽百宝,花样翻新,不断制造出新的恶事和伤害人的事。
这些经文让我们看到:神希望用这些预言,让这些选民看到他们要面对的惨烈战争场面,也对这些死到临头的子民呼唤,期望他们在最后一刻能够回头。
神说到了战争的可怕,接下来第8节赶紧说明这是让儿女“受教”的惩罚,不是为了要毁灭他们;而是为了让他们回转,不要继续远离神,“免得我心与你生疏,免得我使你荒凉,成为无人居住之地。”言下之意,若神的儿女愿意回转,听从神的话,就能避开这一祸患。神也再次重申,尽管他们如此悖逆,会因此而被敌人杀戮掳走,国家也彻底灭亡,但这绝非最后的结局,神仍然给他们有出路。因为神真正的心意是要挽回子民,而不是要毁灭他们。
《耶利米书》第5章第8节神对耶路撒冷的呼唤,充满了神对儿女的爱,同时也是值得所有信徒警醒的呼唤,为什么人原本与神亲近的关系,会变得如此疏离和遥远?应许之地原来像“秀美娇嫩的锡安女子”,又高贵单纯又美丽繁荣,却因为人的罪要被毁灭,变为荒凉的伤心之地。我们都要记取这个教训:神的儿女如果离开神,就会落到一个又低贱、又凄惨的景况中去。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耶利米书》第5章第11节到第7章7节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2.第5章第11节的“诡诈”这个词,在希伯来原文中是什么意思?
3.请简单解释犹大国的选民说了什么“关乎神的假话”?
4.在第5章第26节说“我民中有恶人”,这“恶人”都有哪些恶行?
5.第6章第1节到6节,神怎样用敌人进犯来警告神的儿女?
6.神用敌军的占领的预言向神的选民发出呼吁,主要目的是什么?
思考问题
• 思考自己常在什么事上受到引诱?应该怎样依靠神来胜过?
• 神对犹大国选民的关切和责备,让今日的自己得着哪些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