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从祸患到平安(耶5:11-7:7)下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第四课:从祸患到平安(耶5:11-7:7)下
第二部分
神与先知的忧虑(6:9-30)
可惜的是,神如此详细地告诉犹大人犯罪的结局,也给他们指出平安的道路,但第6章第10节却说,当时耶路撒冷的百姓顽梗悖逆,以至于耶利米对他们非常失望:“现在我可以向谁说话作见证,使他们听呢?他们的耳朵未受割礼,不能听见。看哪,耶和华的话他们以为羞辱,不以为喜悦。”他们像没受割礼的外邦人一样,耳朵早已听不进神的警告了。对比之下,外邦人不认识神是因为没有神的先知对他们讲话,是因为灵里的无知;可是神的儿女拒绝听父神的话,属于明知故犯,更令神痛心。这就像有人说的:“不能用耳朵学道理的人,就只能用身体学教训了”,他们以后被敌人欺负完全是咎由自取。
耶利米看到自己同胞铁了心的执迷不悟,心情也从焦急、难过而变为实在忍无可忍。在第6章11节,他直截了当地表达他的心情:“因此我被耶和华的愤怒充满,难以含忍。”看到百姓执迷不悟的时候,耶利米与神心意相通,能够完全体谅神对自己的百姓“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所以,耶利米能够真实而心情沉痛地说出神审判的话:“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一味地贪婪,从先知到祭司都行事虚谎。他们轻轻忽忽地医治我百姓的损伤,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他们行可憎的事知道惭愧吗?不然!他们毫不惭愧,也不知羞耻。因此,他们必在仆倒的人中仆倒,我向他们讨罪的时候,他们必致跌倒。这是耶和华说的。”(6:13-15)
这里说“从先知到祭司都行事虚谎”,有解经家形容,这些失职的先知和祭司,就好像庸医面对已经病入膏肓的癌症患者,只会用纱布盖住毒瘤,然后宣布病人已经得到医治。当真先知耶利米遇到道德败坏的假“先知、祭司”,实在无法抑制自己的愤怒。这些人本当是神的仆人、社会的良心、百姓的带路人。他们却失去了宗教和社会责任感,只晓得媚俗、为自己谋利,这些人应该对整个选民道德体系的沦丧和社会生活的混乱状态负责任,他们却还在洋洋得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神不断从正面来引导犹大百姓,可惜百姓不识好歹。第6章第16节到17节:“耶和华如此说:你们当站在路上察看,访问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间,这样你们心里必得安息。他们却说‘我们不行在其间。’我设立守望的人照管你们,说‘要听角声。’他们却说‘我们不听。’”
第16节说的“古道……善道”,也就是神当初和以色列民立约时所赐下的“律法”。这“律法”指明了公义的道路,也坚立了人与神和好的关系。神又“设立守望的人照管”他的儿女,这些“守望者“就是“神的众先知”。可惜这悖逆的民还是不理睬神差派的先知,硬着颈项偏行己路。因此神说他们“毫不惭愧,也不知羞”(6:15);在第6章第19节和20节神悲愤地指着天地和列国发声:“地啊,当听!我必使灾祸临到这百姓,就是他们意念所结的果子。因为他们不听从我的言语,至于我的训诲,他们也厌弃了。……你们的燔祭不蒙悦纳,你们的平安祭我也不喜悦。”
令神无法忍受的是,这些神的百姓与神形同陌路,却还要维持表面功夫去献祭,因此他们对神献的“燔祭不蒙悦纳”,平安祭不能给他们平安。他们倒不如老实地脱去伪装,不要再献祭了。
在《耶利米书》第6章第22节和23节那里“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有一种民从北方而来,并有一大国被激动,从地极来到。他们拿弓和枪,性情残忍,不施怜悯,他们的声音像海浪砰訇。锡安城啊,他们骑马都摆队伍,如上战场的人要攻击你。”这是神警告犹大人,远方的敌人要来攻击他们,令他们完全不能招架。神对他们呼喊:“我民哪,应当腰束麻布,滚在灰中!你要悲伤,如丧独生子痛痛哭号,因为灭命的要忽然临到我们。”这段经文对选民悖逆的结局做出了预警:他们若再不悔改和更新自己与神的关系,神就要让他们切身地经历这场灾难。
《耶利米书》第6章第29节和30节又说:“风箱吹火,铅被烧毁,他们炼而又炼,终是徒然,因为恶劣的还未除掉。人必称他们为被弃的银渣,因为耶和华已经弃掉他们。”是用银匠熬炼银矿石的比喻,说神要像用烈火炼银子一样熬炼神的选民,若熬炼之后还是去不掉他们恶劣的品质,那就证明了,他们是“被弃的银渣”,要被神彻底丢弃了。神说出这番话的心情实在是非常沉痛。
在圣殿宣告神的警示 (7:1-7)
面对这样一群又麻木又悖逆的犹大人,神要先知耶利米一针见血地说出他们的罪,而且要先知耶利米到圣殿的门口去作宣告。当时圣殿被视为是敬拜神最高的殿堂,也是神祝福的源泉。然而,这次先知在圣殿竟然要宣告神审判的信息。根据神学家加尔文(Calvin)的推测,这件事发生在犹大人所守的宗教节期中的一天。这个时候,全国的百姓都到圣殿聚会,也都能听到先知的宣告。在《耶利米书》的26章1节到19节也记录了一次“圣殿宣告”,有学者认为是重复的记载,也有学者认为是另外一次宣告。
《耶利米书》第7章第1节到7节,是这项宣告的开场白:
“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你当站在耶和华殿的门口,在那里宣传这话说:你们进这些门敬拜耶和华的一切犹大人,当听耶和华的话!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你们改正行动作为,我就使你们在这地方仍然居住。你们不要倚靠虚谎的话说:‘这些是耶和华的殿,是耶和华的殿,是耶和华的殿。'你们若实在改正行动作为,在人和邻舍中间诚然施行公平,不欺压寄居的和孤儿寡妇,在这地方不流无辜人的血,也不随从别神陷害自己,我就使你们在这地方仍然居住,就是我古时所赐给你们列祖的地,直到永远。'”
当时的圣殿有好几个入口,耶利米是在其中一个门口宣讲的。耶利米既然本人就是祭司,当然就有权进入圣殿。如果此时正是节期,就会有许多来圣殿办事和带着祭物献祭的人在门口进出。所以这是宣讲神审判信息的最好时机和地点。
耶利米站在圣殿门口,一开口就要针对这些要进入圣殿的人说“你们进这些门敬拜耶和华的一切犹大人,当听耶和华的话!”言外之意是说,你们到圣殿来的目的是什么,是为自己的事祈求吗?是要用献祭来讨好神,甚至要掩饰自己内心的悖逆吗?请你们留心,你们到圣殿来,最重要的是“当听耶和华的话!”
接下来是挽回和应许他们的话“你们改正行动作为,我就使你们在这地方仍然居住”。言外之意,如果你们听了先知的警告还不悔改,神就不让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居住了。如果当时的民众听进去了先知的警告,就不会有后来被敌人灭国,到处流离失所的遭遇了。可见当时他们是真的“耳朵未受割礼,不能听见”(6:10)。
在第7章第4节,耶利米要打破犹大百姓“迷信圣殿”的心态。所谓的“迷信圣殿”,是说有不少百姓把圣殿当成他们永远的避难所。耶利米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倚靠虚谎的话说:‘这些是耶和华的殿,是耶和华的殿,是耶和华的殿。'”
当时的犹大百姓中,有不少人已经根本不遵守神的给他们的诫命,甚至连外邦的假神偶像都去信,并且做了许多亵渎神的恶事。可是他们却依然保留着圣殿,也保留了圣殿中祭司和先知的职位,也还维持着去圣殿献祭的传统,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他们以为圣殿就是神的永久居所。当时外邦的假神有神庙为居所,信假神的人认为,既然假神要保护自己的居所,就会保守那地方的平安。而某些神的子民也有同样的想法:认为只要圣殿在,神就会住在里面,一直保守他们的平安。
所以神要他们知道,圣殿不是他们得平安的保证。在第6章第19节哪里已经告诉过他们:“你们的燔祭不蒙悦纳,你们的平安祭我也不喜悦”。就是要他们离弃偶像崇拜,将心归神,顺服神的旨意,才会蒙神喜悦,真正得着从神来的平安。神也应许,只要他们悔改,离弃偶像,不再犯罪,就可以在迦南应许之地居住下去。
除了偶像崇拜之外,当时社会上的不公义行为也相当的泛滥。神也要求犹大社会的权贵阶层能够改正他们那些不公平、欺压弱势群体的行为,要“在人和邻舍中间诚然施行公平,不欺压寄居的和孤儿寡妇,在这地方不流无辜人的血,也不随从别神陷害自己”(7:6)。神看穿他们的动机,是用没有诚心的献祭,来掩饰他们日常不道德的行为,神也很具体地对他们提出了四项要求,就是第6节说的,要公平地对待邻舍;不欺压而且要善待穷苦无助的弱势群体;不但个人不违法伤人、司法系统也要公平审判,不偏袒有权有钱的人;最后就是不再拜偶像假神。这几项要求涵盖了伦理、道德,以及信仰方面的规范,可以说是神在与选民最初立约时就赐下的,也是此时被他们忘记、不再遵守的。
在《耶利米书》第7章的3节和7节,神两次应许“我就使你们在这地方仍然居住”,只要犹大国的选民此刻听进去先知的训诲,并且真心改正,他们就不会被敌国所灭,就不会经历后来的一系列战火、流亡的灾难。可见神是多么希望他们能回头,能够被挽回不受惩罚。
神就像父母教导不懂事的孩子,反反复复地教导,希望孩子能学会走正道。一如先前在第3章第22节那里,神呼唤他们说:“你们这背道的儿女啊,回来吧!”纵使神的选民忘记了与神有约,神却从未忘记他的子民。
先知耶利米能被神选中做先知四十年,也是因为神看中了他的忠心和坚韧不拔,也看重他对同胞深厚的爱。耶利米作为先知,他心中最挂念的是百姓能够悔改、得神的医治,只要有任何机会能够让百姓与神和好,耶利米凡事都愿意。虽然他被后人称为“哀哭的先知”,可是他的信心和爱心,实在是非常值得人钦佩。而耶利米也从神得到保证,就算自己的同胞会反对和攻击他,神却必与他同在并且拯救他。
这次我们经文中的主题“从祸患到平安”,下一课的课题是“诚实灭绝的后果”,经文是《耶利米书》第7章第8节到第9章第26节,请大家预读经文。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耶利米书》第6章第10节说选民的“耳朵未受割礼”是什么意思?
2.请简述第6章16节说的“古道…善道”是指的什么?
3.第6章第29节和30节提到熬炼银子,是要说明什么事情?
4.请简述“迷信圣殿”是什么意思?
5.神要求犹大百姓做到哪四个方面,就应许他们可以“在这地方仍然居住”?
思考问题
• 反思自己这些年和神的关系,最需要改进的有哪些方面?
• 自己是否把基督徒的身份仅仅当成进天国的门票?今后要怎样来活出神子民该有的样式?
金句:
你们若实在改正行动作为,在人和邻舍中间诚然施行公平,不欺压寄居的和孤儿寡妇,在这地方不流无辜人的血,也不随从别神陷害自己,我就使你们在这地方仍然居住,就是我古时所赐给你们列祖的地,直到永远。(耶7: 5-7)
团队讨论互动:
请在小组中分享,当我们从《耶利米书》的经文中,明白了神对子民的关爱和劝戒后,要怎样保守自己的心思意念,活出合神心意的生活?
最后请小组长总结大家的发言,彼此鼓励,在生活中更多效法主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