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危机中的依靠(耶20:1-22:30)上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第十课:危机中的依靠(耶20:1-22:30)上)

本课内容提要:

这三章经文记述了在犹大国灭亡之前,先知耶利米所受的逼迫和伤痛;以及犹大百姓所受的欺压和领袖们的沉沦。也记下了神清楚的宣告:神要用审判来管教他们,目的是要医治他们因罪所受的伤害,敦促他们快快回转倚靠神。

第一部分

经文特色分析

这一课我们要查考《耶利米书》第20章第1节到第22章第30节。这段经文提到在犹大国的最后一段时间所要发生的事件。这也是先知耶利米在服侍上最艰难的一段日子。从《耶利米书》第20章到第22章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中,可以感受到他沉重的心情。此外,在20章这里,也详细记载了耶利米被锁在监牢里面,他如何在严酷的逼迫下,毫不迟疑地宣告神的信息。

在《耶利米书》前面的经文里,可以读到先知在服侍上遭遇各种困苦时发出的感慨,却很少描述到先知受苦的实际场景。这大概是因为作者当初写下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写一本人物传记,而是要记录和整理神给先知和向百姓宣告的信息。如果仅仅围绕这个目的,就不需要出现大量描述先知个人痛苦遭遇的经文。

《耶利米书》的写作目的既然如此的明确,为什么会在《耶利米书》的第20章记下了耶利米自身的真实遭遇呢?甚至还把整件事的过程交待得很仔细,连当事人的名字都记录下来了。让我们先回顾前面的经文,比如在上一课曾经提到过,从《耶利米书》第16章到第19章,先知耶利米大吐苦水,说到自己在服侍上的苦闷,这可能会让人产生错觉,认为耶利米的个性软弱,喜欢诉苦。

当读者查考到第20章,看到更多耶利米个人遭遇的详细的描述,了解到耶利米受到欺辱的一些具体的事实,读者的观点也会改变,看到耶利米不是因为个性忧郁才每天泪流不止,他的抱怨或许都事发有因,是针对具体的事情有感而发。

再加上去阅读第20章的第7节到18节、耶利米那一段心情告白,我们就就更容易产生同理心了。比如第10节先知悲叹说:“我听见了许多人的谗谤,四围都是惊吓。就是我知己的朋友,也都窥探我,愿我跌倒,说‘告他吧!我们也要告他!或者他被引诱,我们就能胜他,在他身上报仇。’”试想,如果我们像耶利米一样忠心地服侍神,却老是受到他人的误解和攻击,也会忍不住要吐吐苦水,不然岂不要给闷坏了?

不过,《耶利米书》的作者写这段经文的用意,是不是希望取得他人的同情呢?我们还是应该从经文本身来找答案。在前面的课程中曾提到过,当我们查考到一段比较特别而且难以理解的经文,如果想要找出它原本的用意,首先要研究经文基本的字词,从比较准确的译本或者原文中,找出它最基本的文意,然后再去对照经文的上下文,参考这段经文描述的事情发生时的时空背景等资料,最后才去揣摩作者写这些文字的初衷和用意。只凭个人的感动或者一时的灵感是不可靠的解经方法。

犹大国危机重重 (20:1-18)

我们就先来看《耶利米书》第20章的经文,首先是第20章第1节到6节,看耶利米当时遭遇到什么样的攻击。《耶利米书》第20章第1节到6节:“祭司音麦的儿子巴施户珥做耶和华殿的总管,听见耶利米预言这些事,他就打先知耶利米,用耶和华殿里便雅悯高门内的枷将他枷在那里。次日,巴施户珥将耶利米开枷释放。于是耶利米对他说:‘耶和华不是叫你的名为巴施户珥,乃是叫你玛歌珥米撒毕。因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你自觉惊吓,你也必使众朋友惊吓。他们必倒在仇敌的刀下,你也必亲眼看见。我必将犹大人全交在巴比伦王的手中,他要将他们掳到巴比伦去,也要用刀将他们杀戮。并且我要将这城中的一切货财和劳碌得来的,并一切珍宝,以及犹大君王所有的宝物,都交在他们仇敌的手中,仇敌要当做掠物带到巴比伦去。你这巴施户珥和一切住在你家中的人,都必被掳去。你和你的众朋友,就是你向他们说假预言的,都必到巴比伦去,要死在那里,葬在那里。'”

这段经文的背景是:圣殿祭司巴施户珥自己说了“假预言”,所以他逼迫“说真预言”的先知耶利米。第20章第1节提到耶利米预言的“这些事”,指的就是耶利米曾说过“犹大国将被神审判”。假先知竭力阻挡耶利米让百姓知道神对犹大国的预言。

从这位祭司的名字,以及耶利米针对这位祭司所说的预言的内容,圣经学者推测出,这件事大概发生在犹大王约雅敬统治期间,也就是主前605年前后。有意思的是,在《耶利米书》的这一段记载里,虽然提到耶利米戴着枷锁被关在牢房中,后来又被巴施户珥“开枷释放”,却完全没有提到耶利米个人的情绪变化,而是单单记载耶利米被“开枷释放”之后立刻就做的事,就是宣告他从神得到的审判犹大国的信息,而且从神说话的语气中还可以看出,神显然对先知耶利米受到的逼迫大为愤怒。

由这一大段经文,可以看出作者显然并不是简单地描述先知耶利米受到的逼迫,也不是突显他对所受苦难的负面情绪反应,从经文本身,看不到耶利米被释放之后,很急于抒发个人的情绪。从耶利米先知一被“开枷释放”,他马上就宣告神让他说的预言,这正是《耶利米书》作者强调的重点:这件事有神亲自介入其中。

说到神的介入,可能有人会感到好奇:为什么在《耶利米书》之前的经文里,也说到耶利米向神倾诉自己服侍上的挫折和心中的忧闷,神好像也没有特别在意和给他回应,而这一次为什么神很快就动怒了呢?这就提示我们要去思考:神这次的强烈反应,是否会有特殊的意义呢?

我们读经时要想理解这一段经文的意义,就必须要留意到这段经文的上下文和这段话的背景资料。说到《耶利米书》第20章的经文,先要留意的是:攻击耶利米的人是什么人。以当时的背景来说,这人是一位祭司,并且还总管圣殿,可见他是犹大国中的一位属灵领袖。如果我们再对照一下耶利米本人的出身和宗教背景,就会看到耶利米也有祭司的血统。二人都是同样的背景,身份尊贵的祭司耶利米居然会挨打,而且是被他的同僚祭司打,这实在很不合常理。

那位名叫巴施户珥的祭司,就算他不喜欢耶利米的预言,可是他应该知道耶利米的身份,耶利米出身于祭司的家族,不只有“先知”的职份,也有“祭司”的资格,不论从哪个身份来衡量,耶利米都有资格在神的圣殿中,宣讲来自神的信息。巴施户珥怎么敢公开在圣殿,对另一位身份相同的神仆毫无顾忌地又打又关呢?

说到耶利米口中的信息内容,虽然不讨当时选民的喜欢,却让人挑不出毛病,因为他说的话都合乎神的律法;至于先知本人,更是没有做过任何污秽圣殿的事,当然不该受到责罚。可是神的先知耶利米在神的圣殿内、光明正大地传讲神的话语的时候,却受到另外一位祭司的羞辱、打骂、关押,然后将耶利米赶出了圣殿。犹大的百姓们,面对如此不合律法甚至不合普通情理的暴力事件,竟然熟视无睹。

当我们去对比一下神先前对犹大国发出的审判的信息,就看得很清楚,这些号称敬拜独一真神的人,已经根本听不进神的话,也看不见神的作为。他们如此粗暴地对待耶和华的先知,表示他们根本不在意神的命令和神给他们的律法;也可以说,所谓神的圣殿,神的祭司,甚至包括神的子民,都已经名不符实了。

这样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耶利米书》的作者在第20章里详细记下了先知受攻击的事件?他的主要用意就在于要让读者看到这件事有多严重:它反映出当时犹大国举国上下,人们的属灵情况已经跌到了谷底。因此神为这件事发烈怒,并且立刻发出了审判的信息。神的话语不仅仅是责备人们的行为,也不只是为了替先知伸冤,更是对这群背弃神的子民,敲响了最后的警钟。

第20章经文用强烈的字句对人敲响警钟,比如预言犹大人会“倒在仇敌的刀下”被“掳到巴比伦去”等,不过在第7节到18节,先知又情绪急转弯,开始了悲叹。耶利米的一方面身为犹大人的先知,传达神的话语不能含糊,不过在宣告了如此悲哀的审判之后,他也不可能在情感上完全无动于衷。面对深陷罪恶之中不知反省的同胞,还有灵性堕落却自以为是的祭司,耶利米心里除了痛苦、愤怒,也是前所未有的悲哀。在第20章第7节到18节耶利米倾诉了他此刻的心情,不只为个人的遭遇哀叹,也为那些麻木不仁、不知道自己即将灭亡的同胞哀伤。这段经文可以说是写给全体犹大百姓的哀歌。

当我们把经文的时代背景和上下文结合起来查考,更容易看出这段经文的真正用意,是要让犹大全体百姓知道,神让耶利米所传讲的,是刻不容缓的危机信息。第20章第4节到6节,是这段经文的核心内容,也是神第一次清楚地告诉他的选民:犹大国会被巴比伦灭亡,他们会被掳去敌国。《耶利米书》第20章整段经文的信息,都在反复警告犹大国的人们,他们已经走到了要面临到神的审判和国家灭亡的险地,应该立刻回头是岸。神和先知都盼望他们能够被警钟敲醒,马上悔改,不要再得罪神了。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耶利米书》第20到22章说的是犹大国哪个时期的事情,耶利米当时的处境如何?

2.当我们查考比较难以解释的经文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方式?

3.请简单讲述《耶利米书》第20章第1节到6节的记载。

4.根据《耶利米书》第20章第1节到6节,说说神对耶利米的遭遇反应如何?

5.为什么《耶利米书》的作者在第20章中详细记下先知受攻击的事件?

思考问题

• 耶利米在受逼迫时仍深刻纪念他的同胞,对比自己的服侍态度,有哪些反省?

• 当自己遇到不公义的对待,因此而愤怒伤心时,应该怎样处理自己的情绪?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