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犹大国的灭亡(耶39:1-41:18)下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第十八课:犹大国的灭亡(耶39:1-41:18)下
第二部分
亡国余民的遭遇(40:1-40:16)
《耶利米书》的第40章到第45章,记录下了耶路撒冷城陷落之后的这段历史,还有耶利米在期间所说的预言。先查考第40章到第41章。在第40章先提到巴比伦人在犹大国残留的百姓中,挑选了一个叫基大利的人做省长,由他负责管理巴比伦占领的犹大地区。耶利米也去住在这些余民当中。
最开始的一段时间,一切还好,犹大国百姓虽遭遇亡国之祸,幸好新立的省长基大利对百姓还不错。可惜好景不长,问题很快就出现了。后来一个叫以实玛利的人谋杀了省长基大利。这个以实玛利还残忍地杀了许多别的人,并且掳走了一些百姓,其中也包括耶利米和巴录,他想带着人们先逃到亚扪人的地界,最后去埃及。幸亏有一个叫约哈难的原犹大国军官把大部分百姓救了回来,最后只有以实玛利和他的八个同伙逃去了亚扪。
先来看第40章第1节到16节。第1节到6节先接着第39章第11节到14节的记载,说到巴比伦人对耶利米的安置。在耶路撒冷失陷后,耶利米原本被“锁在耶路撒冷和犹大被掳到巴比伦的人中”,但很快他就被释放,并且巴比伦人让他自己选择,是去巴比伦居住或继续留在犹大地区。
在上半课我们留下一个问题没有回答,就是为什么巴比伦人对待耶利米比他的犹大同胞更友善。第40章第2节和3节那里,引用了巴比伦护卫长尼布撒拉旦的话“耶和华你的神曾说要降这祸于此地,耶和华使这祸临到,照他所说的行了。因为你们得罪耶和华,没有听从他的话,所以这事临到你们。”可见巴比伦人虽然不信真神耶和华,但是从犹大国的遭遇,他们也看出来犹大国灭亡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得罪了耶利华神。相比之下,犹大人自己倒是死到临头依然不明白神为什么惩罚他们。
这位巴比伦的护卫长叫尼布撒拉旦,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神借先知向犹大国反复发出的警告,连巴比伦人都听到过。护卫长显然很尊敬耶利米这位真先知,他给耶利米选择的自由,并且对耶利米保证,如果他愿意去巴比伦就必得厚待。从生活的舒适度来看,居住在巴比伦各方面条件会更好。不过,先知耶利米这些年来能够忍辱负重地服侍犹大百姓,是基于神的呼召,是因为他深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所以他情愿留在犹大地区。
巴比伦人尊重耶利米的选择,不但派官员保护耶利米,还让耶利米自己挑选一个地方置业安居。耶和华神的先知耶利米,被自己的同胞逼迫得九死一生,而这些不信神的外邦人对他反而非常尊重,真是又讽刺又令人感叹。在第40章第5节和6节那里记述,为了确保耶利米能得到好的照顾,巴比伦的护卫长想的很周到,他特别把耶利米交托给新上任的犹大省长基大利,最后又送给耶利米丰富的“粮食和礼物”,于是耶利米“住在境内剩下的民中”。
至于这位新上任的省长基大利,他住在耶路撒冷附近一个叫米斯巴的地方,耶利米也住在那里。在《耶利米书》第40章第7节到12节也提到,基大利在管理和照顾百姓方面尽心尽力,他劝慰百姓要安下心来,“不要怕服侍迦勒底人,只管住在这地服侍巴比伦王,就可以得福。至于我,我要住在米斯巴,伺候那到我们这里来的迦勒底人;只是你们当积蓄酒、油和夏天的果子,收在器皿里,住在你们所占的城邑中。”当时有些残存的犹大国军人听见基大利就任的消息,就都投奔他。基大利告诉他们,只要归顺巴比伦王,就必平安无事。基大利让百姓去收集和储备酒、油和夏天的果子等食物,是鼓励百姓安心的定居下来,也保证不会再派遣他们上战场打仗。
在《列王纪下》第25章第24节中也有同样的记载,那里的语气更肯定的说“基大利向他们和属他们的人起誓”,安慰那些曾经代表犹大国和巴比伦作战的军人,让他们不要惧怕,只要他们不再攻击巴比伦人,巴比伦人也不会报复他们。因此他们可以放下武器,解甲归田、安然居住。在基大利的安抚之下,犹大国的余民便纷纷回到故乡。《耶利米书》第40章第11节和12节特别提到,连居住在摩押、亚扪、以东等外邦地界的犹大人,听到基大利的话也纷纷归来,可见基大利的言行极有影响力和安抚力。
那么,为什么后来有个叫以实玛利的人要谋杀基大利呢?这个以实玛利又是什么人呢?在第41章第1节说到以实玛利原本是犹大国王室的宗亲,是“王的大臣宗室以利沙玛的孙子、尼探雅的儿子”。由此推测,以实玛利可能自认为身份高贵,他不甘心被没有王室血缘的基大利所管辖,因此心生不平,想借助亚扪和埃及来扶持自己的势力。
此外,第40章第13节和14节也提到,邻近的亚扪国的君王巴利斯也意图想瓜分部分犹大国原来的领土,因此想要除去基大利。于是他们阴谋想要行刺基大利。
他们的这场合谋,被基大利手下有一名叫约哈难的前犹大国军官和一些将领发现了,并且就立刻禀告了基大利。第15节和16节那里记载着,为帮助基大利粉碎这场阴谋,约哈难还私下去见基大利,表示愿意悄悄去杀掉以实玛利,好终止他们的阴谋。但基大利却不同意,他认为外面的风声只是谣传,是有人在恶意中伤以实玛利。
那么基大利为什么这么固执呢?虽然经文中没有说明具体的原因,但是有圣经学者认为,很可能是身为犹大国子民的基大利,仍然很尊重有王室血统的以实玛利,深信以实玛利会以民族大义为重。总之,基大利这么忠心又优秀的领袖,只因为忽视了约哈难的警告,而被卑鄙的小人给杀死。实在让人惋惜。
基大利被刺杀(41:1-41:18)
在《耶利米书》第41章第1节到9节,很详细地记录了以实玛利谋杀基大利的过程。我们先看第1节到3节:“七月间,王的大臣宗室以利沙玛的孙子、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带着十个人,来到米斯巴见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他们在米斯巴一同吃饭。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和同他来的那十个人起来,用刀杀了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就是巴比伦王所立为全地省长的。以实玛利又杀了在米斯巴基大利那里的一切犹大人和所遇见的迦勒底兵丁。”以实玛利的杀人罪行是悄悄地进行的,因此第4节说“他杀了基大利,无人知道。”
以实玛利悄悄杀了基大利之后,并没有就此住手,在第41章第4节到18节记下他更多的杀戮。他在杀人之后没有马上逃走,等到第二天他见到“有八十人从示剑和示罗并撒马利亚来,胡须剃去,衣服撕裂,身体划破,手拿素祭和乳香,要奉到耶和华的殿。”(41:5)这八十个人是要去耶路撒冷,哀悼陷落的圣城和被烧毁的圣殿。这也说明在基大利的治理之下,犹大地的百姓生活安定,治安良好,人们可以从远处来到已经沦陷的旧京城,甚至可能有些人想到这边来定居。为表示哀悼,这八十个人剃去了胡须、撕裂了衣服,划破了肌肤。在神赐给选民的律法中,明文禁止人举哀的时候将身体划破,因为这是外邦信仰的习俗。可见当时不少神的选民已经被外邦信仰所同化,不遵从神的律法,从外表看与外邦人的习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这些人只是外表被同化,至少他们还纪念已经被灭掉的祖国。而以实玛利他们更加邪恶,是直接违背神说的“不可杀人”的诫命。以实玛利不只谋杀了忠心服务犹大民众的省长基大利,也进一步伤害这些来圣城悼念祖国的无辜群众。以实玛利骗他们进城来见基大利,却“将他们杀了,抛在坑中……以实玛利将所杀之人的尸首都抛在坑里,基大利的旁边”(耶41:7、9)。其中只有十个人为了赎回性命,就用他们藏在田间的粮食为抵押,才没有被杀。以实玛利为什么这样残忍呢?有人说,他可能是怕这些人得知了基大利的死因后会对外传播,人们如果知道了他的罪行,很可能会以暴易暴,对他报复。所以他为了掩盖自己的罪恶、就先下手为强,甚至滥杀无辜来灭口。
但是纸包不住火,他们的恶行还是被人知道了。《耶利米书》第41章第11节到15节:“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同着他的众军长听见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所行的一切恶,就带领众人前往,要和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争战,在基遍的大水旁遇见他。以实玛利那里的众人看见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同着他的众军长,就都欢喜。这样,以实玛利从米斯巴所掳去的众人都转身归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去了。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和八个人脱离约哈难的手,逃往亚扪人那里去了。”
这段经文说,基大利的手下约哈难领军来追杀以实玛利,结果不得人心的以实玛利和八个同党,只能逃命去到亚扪。而原来被以实玛利掳走的百姓,都非常高兴。这些人当中很可能也包括有耶利米和巴录。不过当犹大省的省长被杀、民中有暴乱,接下来巴比伦人会怎么对待犹大民众,约哈难要怎么处理善后之事呢?接下来的经文有详细记述。
《耶利米书》第41章第16节到18节:“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杀了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从米斯巴将剩下的一切百姓、兵丁、妇女、孩童、太监掳到基遍之后,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同着他的众军长将他们都夺回来,带到靠近伯利恒的金罕寓住下,要进入埃及去。因为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杀了巴比伦王所立为省长的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约哈难惧怕迦勒底人。”
这段经文说,以实玛利杀害基大利、掳走许多百姓,不仅伤害了这些被杀被掳的人,也使得犹大地区其他的人也非常恐惧,都害怕巴比伦帝国会因此报复其他的犹大百姓。因此约哈难他们没有再回到耶路撒冷,而是先暂时留在了伯利恒附近一个叫“金罕”的地方。在希伯来原文里的意思是“金罕的寓所”,中文和合本翻译成“金罕寓”。
在《撒母耳记下》第19章第37节到40节里记载了金罕的来历,他是一位大卫王所恩待的人。”金罕寓” 在耶路撒冷南方,靠近埃及的地方。约哈难带着犹大国的余民先留在这里,在《耶利米书》第42章中说,他们是打算逃到埃及去。犹大的余民选择了逃去埃及,这明显地违背了神的吩咐。他们接下来会怎样呢?下一课会接着说。
下一课的课文是在《耶利米书》第42章第1 节到第45章第5节,课题是:“神最后的警示”,当中就会提到这些犹大百姓后来会有怎样行动,以及他们是否会得救?此外,我们还会查考到先知耶利米和同工巴录的去向,以及他们怎样继续对犹大的余民宣讲神最后的警告。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耶利米书》第40章至第45章的主要记载了什么?
2.根据第40章第1节到3节,巴比伦的军官怎样看犹大国灭亡的原因?
3.根据《耶利米书》第40章和《列王记下》第25章,基大利怎样安抚犹大遗民?
4.参考《耶利米书》第41章第1节到3节,简单讲述基大利被刺杀的经过。
5.基大利被刺杀及其后续的事件,对犹大百姓心理上有什么影响,造成什么后果?
思考问题
•先知耶利米自愿放弃过富裕稳定生活的机会,与受苦的同胞一同留在战乱后的耶路撒冷,思考自己是否会做出相同的选择。做选择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在个人经历的事情中,有哪些事一开始的时候自己不以为然,但事后却渐渐体会到满有神的保守?
•基大利被刺杀的事件,对自己有哪些提醒和启示?
金句:
我定要搭救你,你不致倒在刀下,却要以自己的命为掠物,因你倚靠我。这是耶和华说的。(耶39:18)
团队讨论互动:
请在小组中分享,信徒当怎样活出好的生命见证,让未信主的人愿意认识我们的信仰?最后请为彼此的灵命成长代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