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神最后的警示(耶42:1-45:5)上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第十九课:神最后的警示(耶42:1-45:5)上

本课内容提要:

当基大利省长被叛乱者杀了之后,未被掳走的百姓请耶利米为他们求问神的旨意。当耶利米告诉他们,神的旨意是留在犹大地、不要去埃及,众人却不肯听从。他们到了埃及之后,果然沉溺在偶像崇拜中。神让耶利米重重地责备这些悖逆的子民,也预言了他们被灭的结局。本课内容提要:当基大利省长被叛乱者杀了之后,未被掳走的百姓请耶利米为他们求问神的旨意。当耶利米告诉他们,神的旨意是留在犹大地、不要去埃及,众人却不肯听从。他们到了埃及之后,果然沉溺在偶像崇拜中。神让耶利米重重地责备这些悖逆的子民,也预言了他们被灭的结局。

第一部分

 

警告百姓不可去埃及 (42:1-22)

在上一课查考的《耶利米书》第41章提到,巴比伦人占领犹大国之后,立了一位名叫基大利的本地人做省长,可惜基大利却被一位叫以实玛利的人给谋杀了,以实玛利还掳走一些百姓想要去投靠亚扪人。不过却有基大利的手下、一位名叫约哈难的又把以实玛利一伙人赶走。不过,因为基大利被杀的事件,犹大国余下的百姓就害怕遭到巴比伦人的报复,约哈难于是带着他们跑到“金罕寓”,一个离伯利恒不远的地方住下。这一课我们要查考《耶利米书》第42章到第45章,主要内容都和这些难民的去向有关。先是约哈难和他的跟从者们不知道该向何处去,就请耶利米去求问神的旨意。不过当耶利米说出了神的旨意之后,他们却拒绝听从,于是神借着耶利米的口,又重重地责备了这些悖逆的子民。

我们可以按照经文记载的先后顺序,来介绍这个事件的过程。在第42章第1节到22节,提到停留在“金罕寓”的这群犹大国逃亡者请耶利米代他们向神求问。我们先看《耶利米书》第42章第1节到3节:“众军长和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并何沙雅的儿子耶撒尼亚,以及众百姓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进前来,对先知耶利米说:‘求你准我们在你面前祈求,为我们这剩下的人祷告耶和华你的神。我们本来众多,现在剩下的极少,这是你亲眼所见的。愿耶和华你的神指示我们所当走的路,所当做的事。'”这段经文的描述,让人感受到约哈难以及众百姓此刻对神都还顺服,对先知耶利米也比较客气。他们应该都亲身经历了国破逃亡的苦难,让他们亲眼见证到先知耶利米的预言都实现了,他们已经不敢再像过去那样轻视甚至羞辱先知了。不过单单从他们求问的态度,还不能断定他们已经完全接受教训、真心悔改归向神了。

接下来,我们可以透过他们和先知耶利米的对话来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耶利米书》第42章第4节到6节:“先知耶利米对他们说:‘我已经听见你们了,我必照着你们的话祷告耶和华你们的神。耶和华无论回答什么,我必都告诉你们,毫不隐瞒。'于是他们对耶利米说:‘我们若不照耶和华你的神差遣你来说的一切话行,愿耶和华在我们中间做真实诚信的见证。我们现在请你到耶和华我们的神面前,他说的无论是好是歹,我们都必听从。我们听从耶和华我们神的话,就可以得福。'”在先知宣告神的话语之前,他们信誓旦旦地说,不论耶和华怎么说,他们“都必听从”。在犹大国灭亡之前,他们可从来没有这样说过。接下来的经文加载了先知耶利米向他们宣告神的指示。《耶利米书》第42章第7节到12节:“过了十天,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他就将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同着他的众军长,并众百姓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叫了来,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就是你们请我在他面前为你们祈求的主,如此说:你们若仍住在这地,我就建立你们必不拆毁,栽植你们并不拔出,因我为降于你们的灾祸后悔了。不要怕你们所怕的巴比伦王。耶和华说:不要怕他,因为我与你们同在,要拯救你们脱离他的手。我也要使他发怜悯,好怜悯你们,叫你们归回本地。'”

在这段经文中,神表示对犹大的百姓有深深的怜悯,叫他们不要怕巴比伦人,因为神与他们同在。不过神要求他们“你们若仍住在这地,我就建立你们必不拆毁,栽植你们并不拔出”(42:10),是说只要他们不离开犹大地,神就必定会保守和看顾他们。不过,神也洞察到他们的心思和计划,在接下来的第13节到22节中,神严厉地警告他们:“你们若定意要进入埃及,在那里寄居,你们所惧怕的刀剑在埃及地必追上你们,你们所惧怕的饥荒在埃及要紧紧地跟随你们,你们必死在那里。凡定意要进入埃及在那里寄居的,必遭刀剑、饥荒、瘟疫而死,无一人存留,逃脱我所降于他们的灾祸。”(42:15-17)在另一卷先知书《以西结书》的第29章到第32章也有相似的记载。神不许他们去埃及,因为他们的祖先曾经在那里被奴役,将来那地也要被神审判。神用如此严厉的语气警告他们,是因为神要带领这些留在应许之地的百姓离弃罪恶、重新回到得救之路上。神也知道他们刚经历了家国破裂的巨变,心里正茫然失措,很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可惜的是,这些犹大国的难民没有听从神的劝告。

不信先知、前往埃及(43:1-13)

在《耶利米书》第43章和第44章记录了他们的言行,他们听到逆耳忠言,不是立刻悔改,而是对先知翻脸,拒绝听从神的指示。那位名叫约哈难的领头人,居然不理会先知的警告,带领这一群犹大国的难民下到埃及,还把耶利米和巴录也一起带到埃及去了。在《耶利米书》第43章第1节到13节,记载了为什么这些人会强烈反对耶利米传讲的信息。先看第1节到4节:“耶利米向众百姓说完了耶和华他们神的一切话,就是耶和华他们神差遣他去所说的一切话,何沙雅的儿子亚撒利雅和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并一切狂傲的人就对耶利米说:‘你说谎言!耶和华我们的神并没有差遣你来说:你们不可进入埃及,在那里寄居。这是尼利亚的儿子巴录挑唆你害我们,要将我们交在迦勒底人的手中,使我们有被杀的,有被掳到巴比伦去的。'于是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一切军长并众百姓,不听从耶和华的话住在犹大地。”

圣经学者指出,这可能是因为巴录出身于犹大国的上层社会,所以这些出身底层的难民不相信他,还怀疑巴录为了恢复自身的地位和讨好巴比伦人,就“挑唆”耶利米说“回犹大地区”的预言。这些犹大国的流民不但口头反对,还采取了行动。《耶利米书》第43章第5节到7节:“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一切军长却将所剩下的犹大人,就是从被赶到各国回来,在犹大地寄居的男人、妇女、孩童和众公主,并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所留在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那里的众人,与先知耶利米以及尼利亚的儿子巴录,都带入埃及地,到了答比匿。这是因他们不听从耶和华的话。”这段经文说,约哈难与他带领的犹大难民,在拒绝了耶利米发的预言之后,马上向埃及出发,很快就“入埃及地,到了答比匿”,答比匿的位置在尼罗河三角洲的东边,是埃及的一座边境城市。

这些犹大人过去因为不听先知和神的教导,已经成了流浪的亡国奴,此刻却依然不改本性,仍旧不听从先知的话,还强行带走了耶利米和巴录。有学者认为犹大人带走他们二人的主要原因,是犹大人仍然把耶利米看为先知,虽然这次他们拒绝了耶利米发出的信息,但是想到将来可能还会用到先知。也有另外一个说法,就是耶利米是自愿和这些难民同行。因为耶利米虽然知道这些人非常悖逆,却依然不忍心抛弃他们不管,还想找机会劝他们悔改。可以想见,耶利米住在这样一群背弃神的人当中,他的处境是很艰难的。耶利米用他深切的爱心,甘心情愿地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接下来,对那些去到埃及犹大人,耶利米用戏剧性和象征性的语言宣告了他们的结局。《耶利米书》第43章第8节到13节:“在答比匿,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你在犹大人眼前要用手拿几块大石头藏在砌砖的灰泥中,就是在答比匿法老的宫门那里,对他们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必召我的仆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来,在所藏的石头上,我要安置他的宝座,他必将光华的宝帐支搭在其上。他要来攻击埃及地,定为死亡的必致死亡,定为掳掠的必被掳掠,定为刀杀的必交刀杀。我要在埃及神的庙中使火着起,巴比伦王要将庙宇焚烧,神像掳去。他要得埃及地,好像牧人披上外衣,从那里安然而去。他必打碎埃及地伯示麦的柱像,用火焚烧埃及神的庙宇。'”

耶利米在这段预言中说,被犹大国流亡者当作避难城市的答比匿,必要跟埃及一同灭亡,而埃及的“柱像”必被巴比伦军队打碎。“柱像”应该是指竖立在假神庙宇周围的那些高大的石尖碑。根据史书的记载,耶利米说出这段预言的十年之后,巴比伦尼布甲尼撒王的军队真的经由答比匿攻入了埃及,毁坏了他们路过的城市,并且把许多人掳走,埃及从此元气大伤。而住在这里的犹大避难者当然也不能幸免。神的话果然应验了。还记得吗,在第42章5节那里,说到这些犹大国的百姓,一开始要求耶利米为他们求告的时候,信誓旦旦地保证说“我们现在请你到耶和华我们的神面前,他说的无论是好是歹,我们都必听从”。意思是说他们保证要遵行神的话,结果神让耶利米告诉他们的指令,他们全然不听,还对耶利米发怒。可见这些人口头说愿意被神管教,其实心里早就另有一套打算,他们只想听那些合自己心意的话,在亡国之后仍然没有在神和先知的面前谦卑下来,心态还和从前一样没有改变。

虽然悖逆的人是这样的反三复四,神对这些流亡在外的犹大国民的看顾,却不曾改变。为什么这么说呢?对比神百姓的困境和神对他们的眷顾,就会很清楚了。当时这些犹大流亡者的光景是这样的,神早先发出的他们要被审判的宣告,此刻已经应验了:神过去赐给他们居住和敬拜的圣城,已经被敌军攻陷变成废墟,神的殿已被烧毁,神的百姓几乎全被敌人掳去;其余留在当地的、有不少人不听神的命令,居然逃到了埃及。不过,面对这样一群悖逆且似乎是屡教不改的百姓,神还是让先知耶利米住在他们当中,把神的的话语传递给他们。这就表示神依然没有放弃他们,还在看顾着他们,不愿意看见他们真的走向灭亡。《耶利米书》中对耶利米的记载,就停在了埃及。我们并不知道耶利米后来的结局,不过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耶利米始终没有离弃他的同胞,一直到死都以先知的职份服侍他们,用神的话来劝诫他们。以人的眼光来看,耶利米的一生都被他的同胞轻视和逼迫,他忠心的服侍也始终没有得到好的成果,看起来好像很失败;而先知本人也常常陷入在悲痛和沮丧的情绪里,很少有喜乐的时候。然而,他仍然始终如一地信守神交托给他的责任。在神看来,耶利米是忠心、善良又成功的仆人,他的服侍也被记录在圣经当中,成为无数神仆效法的榜样,会得到神赏赐给他的天国永恒的福份。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请简单介绍《耶利米书》第42章到第45章的主要内容。

2.百姓在求先知耶利米为他们求祷神时的态度是怎样的?/参考42:4-6

3.神透过耶利米,宣告神对犹大国余民有什么要求和旨意?/参考42:7-12

4.《犹大国余民对耶利米所宣告的神的旨意有什么反应?/参考43:1-4

5.耶利米和巴录最后被谁带走?被带去了哪里?/参考43:6-7

思考问题

•  看到犹大国的余民对神先是信誓旦旦,然后又不守信用,我是否也有类似表现?

•  从神对犹大国余民的旨意和应许里,我得到哪些提醒和安慰?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