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圣殿完工,所罗门造王宫(王上6:14-7:12) 上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第六课:圣殿完工,所罗门造王宫(王上6:14-7:12)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内殿工程与装饰(6:14-22)
很高兴能够和您一起查考圣经。《雅各书》第4章第8节说:“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相信我们借着神的话,就能够享受到与神同在的甘甜了。
我们正在读的,是旧约圣经的《列王纪上》。前面已经学习过:《列王纪上》和《列王纪下》本来是一本书,连接在《撒母耳记上》与《撒母耳记下》之后,记载了以色列整个国家的历史。还有,《列王纪上》前面的十一章经文,是描写所罗门作王的事情。其中又可以分成九个单元,在结构上前后互相对称。
也就是说,这十一章圣经,在写作结构方面是两两对应的:用第一个单元来对应第九个单元,用第二个单元对应第八个单元,用这样的方式排列下去,然后就是第三个单元对第七个单元,第四个单元对第六个单元。最中间的,就是第五个单元。这种从外到内、用头尾相对的方式来记述历史的写作方法,叫做“回转对称叙述法”。
我们今天要读的,是第五个单元,也就是最中间的这个单元。这个单元涵盖的篇幅相当长。从《列王纪上》第6章一直到第8章,内容是所罗门为神建造圣殿的这件事情。圣经之所以把它放在中间,是想要说明它是所罗门一生的最高峰,也是所罗门一生最重要的使命。
上一课我们已经读了《列王纪上》第6章第1节到13节。讨论过圣殿外面的结构;也讨论过神对所罗门的应许:只要他遵行神的律例、典章,神就会成就他和大卫所立的约,并且永远和以色列人同在。
今天我们要继续往下读,看看所罗门是怎么装饰圣殿的里面。
《列王纪上》第6章第14节和15节:“所罗门建造殿宇。殿里面用香柏木板贴墙,从地到篷顶都用木板遮蔽,又用松木板铺地。”这段经文说到了,做圣殿墙壁和地板所用的材料。这段经文说,圣殿里面的墙贴的是香柏木,而地板铺的是松木。
第16节和17节又说明了圣殿内部的格局。《列王纪上》第6章第16节和17节:“内殿,就是至圣所,长二十肘,从地到篷顶用香柏木板遮蔽。内殿前的外殿,长四十肘。”如果您用的是传统的“和合本”圣经,您可能会注意到,在第16节“遮蔽”这两个字的下面,有四个小字“或作隔断”。意思是说:用来隔开内殿和外殿的墙所使用的材料,也是香柏木的木板。
那么我们就晓得,内殿“长二十肘”,也就是十米左右,是在圣殿的后面。外殿长“四十肘”,也就是二十米左右,是在圣殿的正面。当中有香柏木板,把内、外这两个殿完全隔开。
《列王纪上》第18节说:“殿里一点石头都不显露,一概用香柏木遮蔽,上面刻着野瓜和初开的花。”这就又解释了这些香柏木板的作用,就是遮盖住石头墙体,然后让人可以在木板上面作装饰的工作。
圣经告诉我们说:内殿就是“至圣所”。那么这就是《希伯来书》第9章第7节所说的,那个“…唯有大祭司一年一次独自进去,没有不带着血为自己和百姓的过错献上”的“第二层帐幕”,“至圣所”正是存放约柜的地方。
《列王纪上》第6章第19节就是这么讲的:“殿里预备了内殿,好安放耶和华的约柜。”“ 约柜”是摩西时代,用皂荚木做的一个箱子。长不过二肘半,宽和高都是一肘半。也就是说:“约柜”不过是个一米多长,不到一米宽,不到一米高的木箱。可是,这个木箱外面包上了精金,上面有一个精金的施恩座,两头各有一个用金子锤出来的基路伯,里面放着两块写了神所颁赐诫命的法板。所以,“约柜”又叫做“法柜”。
《出埃及记》第25章第22节里,神告诉摩西说:“我要在那里与你相会,又要从法柜施恩座上二基路伯中间,和你说我所要吩咐你传给以色列人的一切事。”《出埃及记》第30章第6节里,神甚至叫“约柜”是“我与你相会的地方”,“约柜”因着神的缘故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事实上,以色列人向来就把“约柜”当作神同在的记号。在《撒母耳记上》第4章里,就记着以色列人把“约柜”抬到战场上去,以为这样就可以得到神的保守。那这个安置“约柜”的“至圣所”,也就成了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了。
《列王纪上》第6章第20节到22节就是详细的描写了所罗门怎么装饰这个“至圣所”。《列王纪上》第6章第20节到22节:“内殿长二十肘,宽二十肘,高二十肘,墙面都贴上精金。又用香柏木做坛,包上精金。所罗门用精金贴了殿内的墙,又用金链子挂在内殿前门扇,用金包裹。全殿都贴上金子,直到贴完。内殿前的坛,也都用金包裹。”这样看,“至圣所”里面真是金碧辉煌!
从第20节我们得知,至“至圣所”是正立方形的。至于这里所说的“坛”,就是放在“至圣所”前面,对着“约柜”的香坛。
第21节和22节在现代中文本写得更容易明白。它说:“圣殿内部都用金子贴的,有金练子挂在内堂进口;这进口也是用金子贴的。整个圣殿内部都是用金子贴的,像至圣所里面的香坛一样。”所罗门用这么多的金子来装饰“至圣所”,无非是想要用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来象征神的荣耀、和神在天上的居所。
假使人们看到这个“至圣所”,就能够感受到它的光彩,那么,我们的神岂不是比这个“至圣所”所装饰的更加荣耀得多了吗?
造二基路伯(6:23-28)
接下来第23节到28节是说到“至圣所”里面的两个基路伯。《列王纪上》第6章第23节到28节:“他用橄榄木做两个基路伯,各高十肘,安在内殿。这一个基路伯有两个翅膀,各长五肘,从这翅膀尖到那翅膀尖共有十肘。那一个基路伯的两个翅膀也是十肘,两个基路伯的尺寸、形象都是一样。这基路伯高十肘,那基路伯也是如此。他将两个基路伯安在内殿里,基路伯的翅膀是张开的,这基路伯的一个翅膀挨着这边的墙,那基路伯的一个翅膀挨着那边的墙,里边的两个翅膀在殿中间彼此相接。又用金子包裹二基路伯。”
约柜上头本来已有两个“基路伯”,这里说,所罗门是再加了两个“基路伯”。而且,每个“基路伯”各有两个翅膀,每个翅膀长五肘。我们前面提过:“至圣所”的长宽高都是二十肘,那么这个“基路伯”一共有四个翅膀,每个翅膀五肘长。假使照第27节所说的,“基路伯的翅膀是张开的”,祭司一进“至圣所”,他所看见的就是两个“基路伯”,从墙的这边,一直到墙的那边。
“基路伯”是一种天使,是神的差役。所罗门用这样的两个“基路伯”来装饰“至圣所”,目的应该是要叫人感觉到神的临在,晓得神会降临在这里,赦免人、恩待人、审判人、听人的祷告,也对人说话。这样的地方实在叫人不能不产生敬畏之情!
第29节到36节,是述说有关圣殿装饰一些琐碎的细节。我们来读《列王纪上》第6章第29节和30节:“内殿、外殿周围的墙上都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内殿、外殿的地板都贴上金子。”
现代中文这两节说的是:“大堂和内堂的墙都雕刻着基路伯、棕树,和花朵。地板也是用金子铺贴的。”走在圣殿的地上,肯定会叫我们想到《启示录》第21章所说的黄金街、碧玉城。
《列王纪上》第6章第31节说:“又用橄榄木制造内殿的门扇、门楣、门框,门口有墙的五分之一。”这个“五分之一”应该是“作五角形”。圣经新译本说:“内殿入口,他用榄木做了门扇,门楣和五根门柱。”这个翻译大概更接近原文的意思。
《列王纪上》第6章第32节告诉我们:“在橄榄木做的两门扇上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都贴上金子。”是要说明,这两扇门也都经过精心的装饰。
接下来第33节到35节是说到外殿的装饰:“又用橄榄木制造外殿的门框,门口有墙的四分之一。用松木做门两扇,这扇分两扇,是折叠的,那扇分两扇,也是折叠的。上面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都用金子贴了。”
第33节说“门口有墙的四分之一”,这和第32节说的一样,也应该是说四角形,或者四根门柱的意思。置身在这么一个金光闪闪,到处都是天使,树木,花朵的圣殿里面,就好像回到神起初为人造的伊甸园一样!
《列王纪上》第6章第36节说:“他又用凿成的石头三层,香柏木一层建筑内院。”这个“内院”,就是指在圣殿中,放置祭坛和铜盆的那个前院,也可以叫做“上院”。
《列王纪上》第6章第37节和38节:“所罗门在位第四年西弗月,立了耶和华殿的根基。到十一年布勒月,就是八月,殿和一切属殿的都按着样式造成。他建殿的工夫共有七年。”“布勒月”和“西弗月”一样,都是迦南人对月份的称呼;相当于以色列人的八月,也就是公历的十月到十一月。
读到这里,我们相信所罗门当年是用尽了他的心思,把他所能想到最好的东西都献上给神,来装饰这个圣殿的。那么,我们今天对敬拜神的事情,又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我们是不是把最好的献给神,让人能从我们身上看见神的荣耀呢?
《歌林前书》第6章第19节到20节说:“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
这段圣经告诉我们,所罗门怎么样装饰圣殿、让圣殿彰显出神的荣耀,我们的身体同样也是神的圣殿,应该显出神的荣耀。可惜的是,我们却常常马马虎虎,亏缺了神的荣耀。
求神赦免我们,帮助我们,让我们能够竭尽心力,把最好的献上给神。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建造圣殿时,香柏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参考王上6:16-18)
2. 所罗门怎样装饰圣殿中的至圣所?(参考王上6:16-18)
3. 什么是“基路伯”?它们在至圣所中是如何摆放的?
思考与应用
• 从这些经文,我对所罗门所建的殿有怎样的印象和哪些感受?
• 我如何理解我们的身体是神的殿?我是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