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耶罗波安和罗波安分别做王(王上12:1-13:10) 上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第十一课:耶罗波安和罗波安分别做王(王上12:1-13:10)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罗波安继位(12:1-5)
感谢神的恩典,让我们一起读圣经。求神赐给我们受教的耳朵,让我们都能够听见神对我们说话,明白神在我们身上的心意。
上一课我们已经读到所罗门去世的事情。从《列王记上》的记载里,我们看见:所罗门虽然建立了一个强盛的以色列国。可是,到他晚年,北边有亚兰王利逊为患,南边有以东王哈达为敌。在国内还有耶罗波安和他做对。可以说是:内外夹攻,险象环生!
《列王纪上》第11章第43节说:“所罗门与他列祖同睡,葬在他父亲大卫的城里。他儿子罗波安接续他做王。”我们能够想像:所罗门的儿子在这样一个时候登基,他必须有一番作为,才可以稳定整个的国家!继续往下面读《列王纪上》的第12章,就会知道:罗波安想要怎么样来控制这个局面了。
我们先来读《列王纪上》第12章第1节:“罗波安往示剑去,因为以色列人都到了示剑,要立他做王。”罗波安这次为什么要到示剑去登基呢?
罗波安之所以要到示剑去登基,有两个可能的原因。其中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罗波安必须和北边的十个支派立约。那么为什么需要“立约”呢?
我们在《列王纪上》第5章第1节到3节说过:大卫作犹大支派的王,是因为大卫自己是犹大支派的人,所以,犹大支派拥护他。可是,别的支派也立大卫做王,却是因为大卫和他们立了约。大卫答应要牧养他们,保护他们,因此这十个支派也答应要对他效忠。
也就是说:每逢新王登基的时候,他们就应该要重新立这个约。决定双方是不是愿意继续维持过去约中的条件。
并且,我们在《约书亚记》第8章那里也到过“示剑”这个地方。“示剑”就是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为神筑坛、和神立约的地方。“示剑”的位置是在以法莲山地的北方。可以说是整个以色列在地理位置上的中心。罗波安是选择以色列的中心地带,来和以色列人立约的。
不过,在大卫当政的时候,以色列人是到耶路撒冷来和大卫立约。这回以色列人怎么不来,而要罗波安去呢?这可能是表示,当时北边十个支派和大卫王朝的关系,已经相当的紧张。以至于罗波安必须移樽就教,到示剑去迁就以色列北边十个支派的人。这可能就是罗波安为什么要到示剑来登基的第二个原因。
至于北边十个支派和大卫王朝之间的裂痕,我们可以追朔到我们在《列王纪上》第11章所读到有关耶罗波安的记载。耶罗波安本来是所罗门所提拔的一个青年才俊。可是他后来起来攻击所罗门,和所罗门作对。所罗门要杀他,他就逃到埃及去了。他显然就是这十个支派的领袖。
我们来读《列王纪上》第12章第2节到4节:“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先前躲避所罗门王,逃往埃及,住在那里,他听见这事。以色列人打发人去请他来,他就和以色列会众都来见罗波安,对他说:‘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做苦工,现在求你使我们做的苦工、负的重轭轻松些,我们就侍奉你。’”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耶罗波安听见了所罗门去世和罗波安登基的消息。这时候以色列北边十个支派的人,就来请他回去作为他们的代表,和罗波安谈判。
我们在前面说过:耶罗波安当年曾经“监管约瑟家一切工程”(王上11:28),所以他深入过民间,晓得以色列老百姓生活的疾苦。
我们知道:第4节所谓的“轭”,是说牛马做工的时候套在颈上的工具。那么,“重轭”就是指君王加在老百姓身上,那些沉重的劳役和税捐。在所罗门当政的那些年间,不断的建设开发,使得老百姓不胜负荷,这是我们可以想像到的。
所以,现在北边的十个支派,是借着新王登基的时候,提出减轻赋税和少服劳役的要求。他们期望罗波安履行君王爱护百姓,好像牧者牧养群羊一样。
那么,罗波安要怎么回答他们呢?我们接着读《列王纪上》第12章第5节:“罗波安对他们说:‘你们暂且去,第三日再来见我。’民就去了。”罗波安恐怕是想要听听别人的意见,他要先去问那些从前服事过所罗门的老臣。
弃老臣之言,信少者之计(12:6-15)
《列王纪上》第12章第6节就是这么说的:“罗波安之父所罗门在世的日子,有侍立在他面前的老年人,罗波安王和他们商议,说:‘你们给我出个什么主意,我好回复这民。’”《列王纪上》第12章第7节:“老年人对他说:‘现在王若服侍这民如仆人,用好话回答他们,他们就永远做王的仆人。’”
可是,《列王纪上》第12章第8节到9节却告诉我们:“王却不用老年人给他出的主意,就和那些与他一同长大,在他面前侍立的少年人商议,说:‘这民对我说:‘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求你使我们轻松些。’你们给我出个什么主意,我好回复他们。’”
在《列王纪上》第14章第21节记载说:罗波安“登基的时候年四十一岁”。也就是说:他所起用的这批“少年人”,很可能和他年龄相仿,经历也相似,他们都不了解老百姓当时的需要。
所以,在《列王纪上》第12章第10节和11节那里记着:“那同他长大的少年人说:‘这民对王说:‘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求你使我们轻松些。’王要对他们如此说:‘我的小拇指头比我父亲的腰还粗!我父亲使你们负重轭,我必使你们负更重的轭;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
这里说“我的小指头比我父的腰还粗”。这是一个谚语,就是表示罗波安最弱的措施,比他父亲最强的措施还要更严厉。
下面所说的“蝎子鞭”,就是指那种头上装了金属钉子的皮鞭。罗波安这些话,是说他给老百姓的压力和惩罚,会比所罗门更利害。
《列王纪上》第12章第12节到14节:“耶罗波安和众百姓遵着罗波安王所说‘你们第三日再来见我’的那话,第三日他们果然来了。王用严厉的话回答百姓,不用老年人给他所出的主意,照着少年人所出的主意对民说:‘我父亲使你们负重轭,我必使你们负更重的轭;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这么一来,谈判就破裂了。
《列王纪上》第12章第15节:“王不肯依从百姓,这事乃出于耶和华,为要应验他借示罗人亚希雅对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说的话。”圣经的作者是在提醒我们,叫我们记住:这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为了应验神因所罗门拜偶像,背弃神而宣告的刑罚。
北方支派立耶罗波安做王(12:16-24)
我们的神是一位掌管历史的神。虽然罗波安要为他自己愚昧的决定负责任,以色列北边十个支派也需要为他们的背叛负责任;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有神的主权在其中掌管。第16节和17节就记载了罗波安要面对的结果。
《列王纪上》第12章第16节和17节:“以色列众民见王不依从他们,就对王说:‘我们与大卫有什么份儿呢?与耶西的儿子并没有关涉!以色列人哪,各回各家去吧!大卫家啊,自己顾自己吧! ’于是,以色列人都回自己家里去了。 唯独住犹大城邑的以色列人,罗波安仍做他们的王。”
这里说到“住犹大城邑的以色列人”,指的就是那些本来属于北边十个支派,却在犹大这个地区定居下来的人。
那么,这个时候的罗波安有没有后悔,他没有采纳那些元老的意见呢?我们来读《列王纪上》第12章第18节和19节:“罗波安王差遣掌管服苦之人的亚多兰往以色列人那里去,以色列人就用石头打死他。罗波安王急忙上车,逃回耶路撒冷去了。这样,以色列人背叛大卫家,直到今日。”
罗波安还是没有醒悟他造成的恶果。
从《列王纪上》第12章第20节到24节的记载里,我们晓得:以色列国就此分裂了,成了以色列国和犹大国。
第12章第20节到24节:“以色列众人听见耶罗波安回来了,就打发人去请他到会众面前,立他做以色列众人的王。除了犹大支派以外,没有顺从大卫家的。罗波安来到耶路撒冷,招聚犹大全家和便雅悯支派的人共十八万,都是挑选的战士,要与以色列家争战,好将国夺回,再归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但神的话临到神人示玛雅说:‘你去告诉所罗门的儿子犹大王罗波安和犹大、便雅悯全家,并其余的民说,耶和华如此说:‘你们不可上去与你们的弟兄以色列人争战。各归各家去吧!因为这事出于我。’众人就听从耶和华的话,遵着耶和华的命回去了。”
这段经文的最后这一句话:“众人就听从耶和华的话,遵着耶和华的命回去了。”应该是刚才所读的《列王纪上》第12章的经文里,最合神心意的一句话。
假使从此以后,罗波安能够痛定思痛,决心听从神的话,遵行神的命令;而耶罗波安也能够珍惜神的拣选,照着神的吩咐,好好的治理以色列人,那么以色列人这次分裂的悲剧,或者能够带来另外一个复兴。很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这就提醒后代的信徒:我们的罪也会带来人和人之间的裂痕,教会和教会之间的分裂。真是但愿我们在这些悲剧里,都能够回头,做一个完全听从神,遵守神话语的人。
人和人之间有多少的纷争,教会和教会之间有多少的不和,都是因为我们没有行在神的话语当中,没有照着神的吩咐去做。真的要恳求神赦免我们,帮助我们。让我们能够下定决心听从神,遵行他的旨意。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罗波安为什么要去示剑那个地方登基做王(王上12:1)?
2. 当百姓要求罗波安减少他们的苦役时,罗波安是如何回复的?
3. 以色列人知道罗波安没有听他们的意见后,做了什么决定?
思考与应用
• 思考北方支派的百姓为什么会背弃罗波安,对我个人有什么提醒?
• 我身边有不明事理的人吗?我如何和这样的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