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南国三代君王;耶罗波安家被灭族(王上14:21-15:31)上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第十三课:南国三代君王;耶罗波安家被灭族(王上14:21-15:31)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罗波安做犹大王(14:21-31)
在前几课我们已经读了以色列国分裂的历史,也读了北边十个支派的王,耶罗波安的事情。从那些经文的记载里,相信很多人对耶罗波安觉得好失望!
想当初,耶罗波安是因为所罗门偏离神的道,没有遵行神的命令,神才拣选了他,也把以色列北边十个支派交给他的。而耶罗波安登基做王以后,却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自己王位的安全,建立了一套新的宗教体制。这完全违背了神当初选召他的目的!后来,神差遣神人来责备他,警告他,用神迹让他知道,这是神对他说的话,他居然还置之不理,照样我行我素。他实在是太过份了!
所以,到了《列王纪上》第14章,耶罗波安为了儿子的病,要他妻子改装去求问先知亚希雅的时候,亚希雅就宣告了耶罗波安的下场。
这个下场,就是耶罗波安全家都要被消灭,并且死无葬身之地。以色列国也会因为耶罗波安的这个罪,而一直动荡不安。甚至最后要被俘掳,离开神所赐的迦南美地。这就是一个不听从神的人,他所得到的下场。
可是,神照着他给大卫的应许,在以色列国分裂的时候,还容许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作犹大支派的王。那么罗波安遭遇了国家分裂的挫折以后,是不是会回头依靠神,专心仰望神呢?
我们来读《列王纪上》第14章第21节:“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做犹大王。他登基的时候年四十一岁,在耶路撒冷,就是耶和华从以色列众支派中所选择立他名的城,做王十七年。罗波安的母亲名叫拿玛,是亚扪人。”
圣经常常会说到这样的话:耶路撒冷是神“从以色列众支派中所选择立他名的城”。这是因为神选择耶路撒冷作为圣殿的所在地,是以色列人敬拜神的地方。
在《列王纪上》第9章第3节里,当圣殿完工的时候,神不是曾经向所罗门显现,应许他说:“我已将你所建的这殿分别为圣,使我的名永远在其中”吗?也就是说,是神所在的圣殿,使得耶撒冷成为与众不同的殿堂。
事实上,我们如果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列王纪》的作者,从国家分裂以后,就采用了同时记载南北两国的王和事件的笔法,来叙述以色列的历史。刚刚说完了北国耶罗波安的事情,就接下来读和他同一个时间做王的南国的罗波安,这就是整个《列王纪》的一种写作型式。
虽然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罗波安的事情,不过,那些都是因为要说明以色列国的分裂。圣经到了这里,才是真正照着《列王纪》描写列王的标准格式来写罗波安的。
什么是《列王纪》描写列王的标准格式呢?所谓“描写列王的标准格式”就是像《列王纪上》第14章第21节那样说:“某某人的儿子作犹大王。他登基的时候年多少岁,在耶路撒冷,做王多少年。他的母亲名叫什么,是什么人。”
圣经用一个人名字,年龄,做王的时间,来记载他的事,这是我们可以了解的。可是,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他们的母亲是谁呢?
很可能是因为母亲对儿子很有影响力!圣经说:罗波安的母亲“名叫拿玛,是亚们人。”《列王纪上》第11章第5节里告诉我们,所罗门跟着他的外邦妃嫔去拜偶像。其中就特别提到“亚们人可憎的神米勒公”。可见罗波安的母亲拿玛,大概就是把“亚们人的神米勒公”带到以色列来的人!
所以,《列王纪上》第14章第22节说:“犹大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犯罪触动他的愤恨,比他们列祖更甚。”被神“ 看为恶的事”就是罗波安也拜偶像。这里所说的“犯罪触动他的愤恨”,“愤恨”两个字在希伯来原文的意思应该是“嫉妒”。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我们的神是一位忌邪的神。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神是独一的神,他决不能容忍任何偶像的。
那么,这些犹大人到底怎样来拜偶像呢?
我们来读《列王纪上》第14章第23节和24节:“因为他们在各高冈上、各青翠树下筑坛,立柱像和木偶。国中也有娈童,犹大人效法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赶出的外邦人,行一切可憎恶的事。”
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迦南当地人一向认为“高冈”就是神祇的座位,“青翠的树”就是代表着神祇的生殖能力。而“柱像”就是专门管生殖的男神像,“木偶”就是亚舍拉,是专门管生殖的女神像。我们能够想像到:这样的偶像崇拜肯定是相当淫荡的!从第24节所说的“国中也有娈童”,就是被人玩弄的男性庙妓。这样来看,当时犹大国已经完全陷在迦南人这种败坏的风气里面了。
《申命记》第16章第21节和22节里,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说:“…不可在坛旁栽什么树木,作为木偶。 也不可为自己设立柱像……”。《申命记》第23章第17节还说:“…以色列的男子中不可有娈童。”犹大人现在全都违背了。
《申命记》第28章第25节说得很清楚,假使他们不听从神话,耶和华必使他们败在仇敌面前。那么,我们猜也猜得到,犹大人拜偶像会有什么后果了。那就是受到敌人的侵略,并且屡战屡败!
《列王纪上》第14章第25节到28节就记载了罗波安被埃及打得惨败。
来看第14章第25节到28节:“罗波安王第五年,埃及王示撒上来攻取耶路撒冷,夺了耶和华殿和王宫里的宝物,尽都带走,又夺去所罗门制造的金盾牌。罗波安王制造铜盾牌代替那金盾牌,交给守王宫门的护卫长看守。王每逢进耶和华的殿,护卫兵就拿这盾牌,随后仍将盾牌送回,放在护卫房。”
这里所说的“埃及王示撒”,他就是那个从前收容过耶罗波安的人。“示撒”本来是非洲的利比亚人。他后来建立了埃及的第22个王朝。
在埃及尼罗河边的古城,底比斯的亚孟神庙墙上,刻着这一次战争的资料。说:示撒攻取了巴勒斯坦一百五十多个城邑。其中包括耶撒冷、基遍、亚雅仑与伯和仑。甚至在米吉多还能看到示撒留下来的纪念碑!
按照第26节,连象征所罗门财富的金盾牌也被示撒洗劫一空了!那里说:“罗波安王制造铜盾牌代替那金盾牌”。此时所罗门朝代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种因为敬畏神而从神得到的荣耀,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的。
《列王纪上》第14章第29到31节说:“罗波安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罗波安与耶罗波安时常争战。罗波安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他列祖的坟地里。他母亲名叫拿玛,是亚扪人。他儿子亚比央接续他做王。”罗波安的一生就在争战当中结束了。
这里告诉我们,接续罗波安做王的是他的儿子亚比央。圣经有几个小字,说亚比央“又作亚比雅”!
亚比央做犹大王(15:1-8)
《列王纪上》第15章第1节和2节里,就是按着我们刚才讲的那个标准格式来描写亚比央的。这两节说:“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王十八年,亚比央登基做犹大王,在耶路撒冷做王三年。他母亲名叫玛迦,是押沙龙的女儿。”在这里《列王纪上》的作者提到亚比央的母亲,说她是押沙龙的女儿玛迦。
可是在《撒母耳记下》第14章第27节说过,押沙龙的女儿叫她玛,而《历代志下》第13章第2节告诉我们:亚比央的母亲是基比亚人乌列的女儿。这很可能是因为“玛迦”是押沙龙的孙女,是他玛和乌列所生的女儿。
那么,我们继续来读看看亚比央是个怎么样的王。《列王纪上》第15章第3节:“亚比央行他父亲在他以前所行的一切恶,他的心不像他祖大卫的心,诚诚实实地顺服耶和华他的神。”亚比央也是个坏王!《列王纪上》第15章第4节到5节说:“然而耶和华他的神因大卫的缘故,仍使他在耶路撒冷有灯光,叫他儿子接续他做王,坚立耶路撒冷。因为大卫除了赫人乌利亚那件事,都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一生没有违背耶和华一切所吩咐的。”
大卫虽然犯过罪,可是他不但立刻认罪悔改,而且从来就没有拜过偶像!
《列王纪上》第15章第6节到8节就给亚比央作了一个总结。
第6节到8节:“罗波安在世的日子常与耶罗波安争战。亚比央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亚比央常与耶罗波安争战。亚比央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的城里。他儿子亚撒接续他做王。”这样的一个人,在神的面前大概也没有什么价值!
假使今天神要别人写一篇文章,来叙述我们的一生,神会要人家怎么描写我们呢?
真的很盼望我们的一生没有偏离神的道,过的是一个在神看来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虽然我们是很平凡的人,但是要求神保守我们,让我们错了就知道认罪,永远不要偏离神指出的正路。做一个能够被神所使用也荣耀神的人。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什么是《列王纪》描写南北两国列王的标准格式?请举一例。
2. 罗波安和犹大人都做了哪些神不喜悦的事?
3. 罗波安做王时期为什么被埃及军队打得惨败?
4. 亚比央是个坏王,为什么 “仍使他在耶路撒冷有灯光”?
思考与应用
• 我的家庭有哪些好传统和不好的传统?我都继承了父母辈的哪些特性?
• 作为一个平凡人,在这个信息横流的时代,要如何看待政治家与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