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第一课:基督的降临(太1:1-2:23) 上


马太福音 第一课:基督的降临(太1:1-2:23) 上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本课内容提要:

本课介绍了《马太福音》的作者、写作目的和对象、以及《马太福音》独特性的背景资料。《马太福音》第1到2章记载了基督的家谱和基督降临的事迹。基督的家谱显明耶稣为君王后裔的身份。而基督从降生、受到东方博士的朝拜、受到希律的逼迫、到他成为拿撒勒人,都应验了神透过旧约先知所说的话,证实耶稣基督就是众人所等候的弥赛亚。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福音书的体裁

新约圣经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应该就是四卷福音书了。《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这四卷福音书的内容主要是记载耶稣的生平。福音书的内容和古代的传记是蛮相似的。古代希腊和罗马的传记比较不重视主角的外观长相、童年生活、或是成长过程这些信息,它们比较着重在主角的事迹和他的死亡上面,因为他们认为,死亡能够将英雄的本性完全地露出来。

福音书的内容对耶稣的受苦和受死描绘的相当详细,而对于耶稣童年生活和成长过程的记载就比较少。但是如果把福音书单单定义为耶稣的传记,这样就过于轻看福音书的价值了,因为耶稣不能只被看成是一位英雄人物或是伟大的哲学家。他是神的儿子,他的受死和复活为人类带来新生命和永恒的盼望。因此我们只能说,也许福音书是以古代传记的体裁为基础来编写的,但是在内容上绝对超越了传记的目的和意义。

福音的定义

究竟“福音”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关于耶稣的事迹吗?“福音”这个词本身是“好消息”的意思。这个“好消息”不只是关于耶稣所行的事迹,还包括耶稣传道的内容以及他的受死和复活所带给我们的救恩。《使徒行传》10章34-43节就是一篇简短讲述好消息的讲道。

《马太福音》的位置

1. 虽然四卷福音书中的《马太福音》被列为新约圣经的第一卷书,但是这并不代表它比其他三卷福音书更重要。四卷福音书各有不同的着重点,比方说,它们各自是针对不同的群体写的。这些人的背景、情况和需要是什么等等都不近相同。所以,四卷福音书是缺一不可的。

2. 马太、马可、和路加这三卷福音书所记载的事迹相同的地方很多,只有《约翰福音》的内容是特别不一样的。所以这三卷福音书又被称为对观福音,是能够放在一起对照着看的。如果有人问我们,这四卷福音书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要怎么回答呢?

3. 简单来说,《约翰福音》所关切的是耶稣是道成肉身的神子,它强调耶稣的神性,通过他,世人得以认识并且相信神。《马可福音》所要传达的是耶稣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付出他的生命是为了要赎回许多人的生命。《路加福音》特别关注当时社会上的边缘人,所以他强调主耶稣来要寻找并拯救失丧的灵魂、释放被欺压的人。《马太福音》想要表明基督是弥赛亚、是以色列人所期盼的君王,基督带来的国度将要实现神的救赎计划,而跟随基督的门徒要向万国万民传扬神的国。

4. 《马太福音》为什么会被排在四福音书的头一卷呢?我们不能确定四卷福音书在《圣经》中的排列顺序是不是按他们的写作日期来决定的,因为关于《马太福音》的写作日期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可能是在第一世纪中叶,也有人认为可能是在第一世纪末完成的。至于是先有《马太福音》还是先有《马可福音》,学者们也持不同的看法。《马太福音》之所以被放在第一卷书的位置,很有可能是因为《马太福音》的内容在连接旧约与新约这件工作上特别显著。

5. 旧约最后一卷书《玛拉基书》预言弥赛亚和弥赛亚先锋的来临,而新约第一卷书《马太福音》就记载这个预言的应验。在《马太福音》中,我们常会看到的一句话是“这事成就是要应验先知的话”。四卷福音书里,马太是引用旧约经文最多的。旧约有39卷书,马太引用了其中26卷,差不多有三分之二。我们可以说《马太福音》是旧约和新约的桥梁,它也可以算是新约其它书卷的引言。新约接下来的26卷书和《马太福音》一样,都是以基督为中心的,也延续了《马太福音》中基督对于教会真理和信徒生活及事奉的教导。

《马太福音》的作者

1. 一般人们都认为《马太福音》的作者马太是耶稣十二个门徒中的一个,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利未。他成为门徒前是做税吏的,替罗马政府向人民收税。因此,他虽然是犹太人,却被犹太人所憎恨,被看做是卖国贼。

2. 《马可福音》第2章也提到过他,说他是亚勒腓的儿子,可能是迦百农人。迦百农属于希律安提帕管辖的地方,据说是偏向希腊文化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测,马太的家乡和他成为税吏所受的训练使他拥有语言、翻译、收集和编写数据的专长。

写作的目的和对象

1. 我们晓得旧约里关于弥赛亚的预言,一直是犹太人所关切的。究竟救世主什么时候来到?以色列国何时再建立起来?建立的条件是什么?这些疑问仍然还在许许多多犹太人的心中。耶稣基督就是弥赛亚,只是大多数的犹太人难以接受这个事实。所以马太著书的目的之一便是要向这些犹太选民证明,基督的确是旧约里所应许的弥赛亚,也就是救世主。

2. 这卷书的主要写作对像是犹太人。犹太人之所以无法接受基督是弥赛亚,是因为耶稣在世时的言行、甚至耶稣的出生,都和他们一直以来所期盼的,以及所坚持的信念有很大的冲突。马太认为有必要向他们解释天国的真正意义,也就是弥赛亚所要建立的国度是什么样子。

3. 我们在读《马太福音》的时候,常会读到“天国”这个词。“天国”其实也就是其他三卷福音书中所说的“神国”。马太常常使用“天国”这个词,很可能是因为犹太人避讳直接称呼神的名。除此之外,马太没有刻意隐藏耶稣在世时遭受到拒绝的现象,因为在天国的计划要完全实现以前,弥赛亚受到弃绝是必经的过程。

4. 《马太福音》的完成对初代教会来说是一件必需的事。耶稣升天后,他的事迹需要由门徒来传递,但是门徒的人数有限。尤其是当他们到处游走、宣教、布道的时候,要是留在教会里的会友有疑问的话,该要问谁呢?如果有一本由门徒,也就是时常跟随在耶稣身旁的人写的书,可以做为指引,那么应该就能减少许多问题了。

5. 从《使徒行传》7章、8章、12章看,有使徒殉道、教会受到逼迫、门徒四散,相信当时马太也感到必须赶紧将耶稣的生平和教导用文字写下来,为教会提供正统的记录。《马太福音》的确也是初代教父们特别看重和时常引用的书卷。不过它的重要性不是只停留在初代教会,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是相当重要的。我们不但不可忽略研读《马太福音》,而且还得下一番工夫好好钻研、吸收、然后加以应用。

《马太福音》的大纲

1. 若以耶稣的生平来分段,《马太福音》主要可以分为三段。从第1章第1节到第4章16节是关于耶稣基督的降生和他开始事工前的预备期。第二段从第4章17节开始,一直到第16章20节,记载主耶稣在加利利的事工。第三段开始于16章21节到28章结束,是关于主耶稣去耶路撒冷,受难、受死和复活的过程。

2. 《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是以耶稣的工作范围作为整卷福音书的架构,也就是从加利利到耶路撒冷。《马太福音》有别于《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之处在于马太特别多地记载了许多耶稣宣讲的信息。也有学者认为,若以耶稣宣讲的信息来分段,可以将《马太福音》分为五段,这五篇信息包含了著名的登山宝训,另外还有门徒的使命、天国的比喻、教会群体生活的规范,以及关于末世的论述。

3. 到底《马太福音》应该是分三段还是五段呢?如果以耶稣传讲的信息来分成五个段落,在26到28章中耶稣的受死和复活会变成是福音书的结语,但耶稣的受死和复活应当是福音书的高潮,若归为结语,实在忽略了这段高潮的重要性。况且这是一卷关于耶稣基督的“福音书”,而不只是一本耶稣基督的讲道集。所以,以耶稣生平的三个主要阶段作为我们研究的架构应该是比较恰当的。但我们可以补充说,在马太所写的这卷福音书中,特别收录并编辑了五大篇耶稣的论述,这五篇论述和耶稣的事工、以及耶稣对天国的定义是息息相关的。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请解释“福音”的定义。

2.  《马太福音》被列为新约的第一卷书,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3.  《马太福音》的作者是谁?他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

4.  《马太福音》对初代教会有哪些影响?

思考问题

1.  马太写下福音书的目的是什么,对你我个人有什么启发?

2.  犹太人当时难以接受基督是弥赛亚,很可能是因为耶稣在世时的言行、甚至耶稣的出生,都和他们一直以来所期盼的以及所坚持的信念有很大的冲突。请思考今天我们在事奉主的态度上,有哪些需要调整或是放下坚持的地方?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