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两国诸王,亚哈斯臣服亚述(王下15:17-16:20)下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第十一课:两国诸王,亚哈斯臣服亚述(王下15:17-16:20)下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二部分

 

亚哈斯做犹大王(16:1-4)

这是我们一起读圣经的时间。要按着圣经的次序,一章一章,一节一节地把圣经读出来。我们也会从这些经文的背景,或者字和词的解释,来思想圣经所要告诉我们的信息。虽然我们每一次读圣经的时间不是很长,可是经年累月的读下去,神的话一定会丰盛我们的生命,让我们属灵的生命得到喂养和供应的。

让我们现在就打开圣经,来看看神在这堂课要对我们说的话吧!在前半课我们学习了《列王纪下》的第15章。从学习中看见,在犹大王亚撒利雅和约坦的时代,北边的以色列国政局非常动荡,一连换了五个王,发生了四次的政变。

到了比加做王的时候,甚至有一批以色列人被掳到亚述去了。这种的离乡背井和动荡不安,都是应验了以色列人离弃神所受到的咒诅!

至于南边的犹大,因为有像亚撒利雅和约坦这样的好王,他们能够“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所以,一般来说,国家的情况要比以色列好得多了。

不过!在上半课的最后也提到约坦的儿子亚哈斯,说他是一个离弃神的坏王。可见,犹大的国运也很叫人担心。《列王纪下》第16章,就详细地的记载了犹大王亚哈斯的事情。

我们先来念《列王纪下》第16章第1节到4节:“利玛利的儿子比加十七年,犹大王约坦的儿子亚哈斯登基。他登基的时候年二十岁,在耶路撒冷做王十六年。不像他祖大卫行耶和华他神眼中看为正的事,却效法以色列诸王所行的,又照着耶和华从以色列人面前赶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使他的儿子经火,并在丘坛上、山冈上、各青翠树下献祭烧香。”

我们在前半课说过:亚哈斯很可能有一段时间,是和他的父亲约坦,同时一起做王的。也就是说:约坦还没有死,他的儿子亚哈斯就登基做王了。

只是亚哈斯和他的父亲约坦不一样,他“不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换句话说:一个敬虔的父亲,并不保证会有一个敬虔的儿子。

事实上,亚哈斯不但不像约坦那样“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甚至他还做出了很多神明明规定以色列人不可以做的事情。

比如说,《利未记》第18章第21节和《申命记》第18章第10节里,两次说到“不可使你的儿女经火”,而亚哈斯居然“使他儿子经火”。所谓的“经火”就是拜偶像的一种仪式,就是把儿女当作祭物献给亚们人的神摩洛。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是应该归给神的。亚哈斯把应该归给神的儿子给了假神摩洛,这实在太过份了。

再说,考古学家也告诉我们,迦南人一向把青翠的大树,当作是生育繁殖的象征。所以,他们在树底下建造庙宇,然后在那里行一些很淫荡的敬拜。可以说,亚哈斯不但离弃了神的律法,而且还接纳了迦南人这些异教的邪恶风俗。难怪神要刑罚他了。

亚兰王与以色列王合攻耶路撒冷(16:5、6)

在《列王纪下》第16章第5节和6节,就记下了神借着亚兰王利汛和以色列王比加,来攻击亚哈斯。

《列王纪下》第16章第5节和6节:“亚兰王利汛和以色列王利玛利的儿子比加上来攻打耶路撒冷,围困亚哈斯,却不能胜他。当时亚兰王利汛收回以拉他归于亚兰,将犹大人从以拉他赶出去。亚兰人就来到以拉他,住在那里,直到今日。”我们在前半课读《列王纪下》第15章第27节的时候,已经说过了亚兰王和以色列王,联合起来侵略犹大的事情。

这两国联军的攻击行动应该是有个原因的。虽然圣经没有很清楚地记载这个原因,不过,根据历史的资料文献,那个时候的以色列王比加,和亚兰王利汛,很可能是想要犹大王加入他们的阵营,和他们一起对付日渐壮大的亚述帝国。

可是犹大王亚哈斯不同意加入他们的阵营,他们就用武力,想要强迫犹大就范。

《历代志下》第28章第5节和6节告诉我们:“所以耶和华他的神将他交在亚兰王手里,亚兰王打败他,掳了他许多的民,带到大马士革去。神又将他交在以色列王手里,以色列王向他大行杀戮。利玛利的儿子比加一日杀了犹大人十二万,都是勇士,因为他们离弃了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

刚才读过的《列王纪下》第16章第6节也说:“当时亚兰王利汛收回以拉他归于亚兰”。“以拉他”是一个在阿卡巴湾口的重要港口,是亚哈斯的祖父,亚撒利雅从以东人手里收回来的。现在,也被亚兰王抢走了。

不过,因为“以拉他”这个地方在以东。而且,以东和亚兰这两个字在原文非常接近。所以,大多数的圣经学者都认为,这里所说的,是以东人趁着亚兰王把犹大人赶走,就重新占领了的“以拉他”。

不管怎么说,神叫亚哈斯碰这些失败,并非是神不爱他、不眷顾他,而是希望他能够在苦境中回头,能够听从神,依靠神。假使我们认真读《以赛亚书》第7章,就会晓得,神曾经要先知以赛亚去对亚哈斯王预言了亚兰和以色列的灭亡。期望他能听神的话,相信神的应许。而亚哈斯根本无动于衷,反而去依靠亚述。

亚哈斯向亚述王求救(16:7-9)

在《列王纪下》第16章第7节到9节,就说到亚哈斯去向亚述求援。

《列王纪下》第16章第7节到9节:“亚哈斯差遣使者去见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说:‘我是你的仆人,你的儿子。现在亚兰王和以色列王攻击我,求你来救我脱离他们的手。’亚哈斯将耶和华殿里和王宫府库里所有的金银都送给亚述王为礼物。亚述王应允了他,就上去攻打大马士革,将城攻取,杀了利汛,把居民掳到吉珥。”

亚哈斯在这里对亚述王自称是“仆人”,自称是“儿子”,完全放弃了自己一国之君的尊严,向亚述臣服。而亚述王这一次攻破了亚兰的首都大马色,把居民掳到吉珥去,也就是灭了亚兰国。

亚述王虽然帮助亚哈斯给他解了一时之危,犹大国却因此成了亚述的附庸国了。继续往下念,我们就会知道犹大国那个时候有多凄惨了。

亚哈斯擅自更改祭坛和祭礼(16:10-20)

我们先看《列王纪下》第16章第10节:“亚哈斯王上大马士革去迎接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在大马士革看见一座坛,就照坛的规模、样式、做法画了图样,送到祭司乌利亚那里。”这时候的犹大王亚哈斯,以一个属国君王的身份,去向“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致贺,表示他的忠诚。

这段经文还说:亚哈斯在大马士革“看见一座坛”,这个坛大概不是指亚兰神临门的坛,而是指“提革拉毗列色”御用的圣坛。这里说到:亚哈斯要仿照这个圣坛的样子也回去做一个坛,这就是表示愿意进一步的臣服于亚述。

《列王纪下》第16章第11节到13节说:“祭司乌利亚照着亚哈斯王从大马士革送来的图样,在亚哈斯王没有从大马士革回来之先,建筑一座坛。王从大马士革回来看见坛,就近前来,在坛上献祭,烧燔祭、素祭,浇奠祭,将平安祭牲的血洒在坛上。”《列王纪下》第16章第14节说:“又将耶和华面前的铜坛,从耶和华殿和新坛的中间搬到新坛的北边。”也就是说,亚哈斯把献祭给耶和华神的铜坛,从最显眼的位置,给挪到边边上去了。

事实上亚哈斯不仅仅把铜坛挪到边上,亚哈斯还把铜坛移做它用了。我们来看《列王纪下》第16章第15节和16节:“亚哈斯王吩咐祭司乌利亚说:‘早晨的燔祭,晚上的素祭,王的燔祭、素祭,国内众民的燔祭、素祭、奠祭都要烧在大坛上,燔祭牲和平安祭牲的血也要洒在这坛上,只是铜坛我要用以求问耶和华。’祭司乌利亚就照着亚哈斯王所吩咐的行了。”

亚哈斯说:他要用铜坛来“求问耶和华”,是什么意思呢?古代的一些文件里面,记录了中东地方的人习惯用祭牲的内脏来占卜。在圣经《现代中文译本》,这一句的翻译就是“但是要为我留着铜祭坛作占卜用”。意思就是说:亚哈斯是要利用这个“铜祭坛”,模仿亚述人用占卜的方式,来得到耶和华神的指引。他并没有想以神儿女的身份,真的去求告神,向神祷告。

《列王纪下》第16章第17节又提到说:“亚哈斯王打掉盆座四面镶着的心子,把盆从座上挪下来,又将铜海从驮海的铜牛上搬下来,放在铺石地。”这些拆下来的铜,大概也成了亚哈斯去向亚述王进贡的物品了。

《列王纪下》第16章第第18节说:“又因亚述王的缘故,将耶和华殿为安息日所盖的廊子和王从外入殿的廊子挪移,围绕耶和华的殿。”这个“为安息日所盖的廊子”,又可以翻译作“宝座的基台”,而“王从外入殿的廊子”,就是指君王进圣殿专用的走廊。

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是“亚哈斯为要讨好亚述皇帝,又把安放王座的台子搬出圣殿,把王到达圣殿的私人进口关闭起来。”这就等于放弃自己一国之君的权柄了。这就是亚哈斯依靠亚述的下场。

我们把《列王纪下》第16章第19节和20节读完:“ 亚哈斯其余所行的事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亚哈斯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他列祖的坟地里。他儿子希西家接续他做王。”

圣经告诫我们:当我们选择依靠人,结果就是和亚哈斯一样,受人的欺压,抬不起头来。当我们假使选择依靠神,肯定能够经历到神的帮助、神赐下的平安和神说不尽的大爱。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举例说明,为什么犹大王亚哈斯是一个离弃神的坏王?

2.  犹大怎样遭遇亚兰和以色列的联合攻击?为什么神允许这事发生?

3.  亚哈斯怎样向亚述王求助并且俯首称臣?

4.  亚哈斯怎样擅自更改祭坛和祭祀礼节?

思考与应用

•  亚哈斯离弃神的行为,对自己有什么提醒?我在哪方面得罪甚至离弃了神?

•  我是按照教会的规矩、还是凭着自己的偏好来敬拜祷告?


请登入或者註冊,读取开路者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