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概论(拉1:1-11)下
第一课:概论(拉1:1-11)下
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二部分
波斯王下诏、允许犹太人回归(1:1-4)
《以斯拉记》第1章,是说第一批犹太人在设巴萨的率领之下,回到耶路撒冷的事情。《以斯拉记》第1章第1节:“波斯王居鲁士元年,耶和华为要应验借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就激动波斯王居鲁士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说。”这个“波斯王居鲁士(古列),”其实是居鲁士(古列)二世,他在短短的二十年之内,把以拦这个小国家,扩展成为一个囊括玛代、波斯、吕底亚、亚述的大帝国。并且在主前539年十月征服巴比伦,成为当时的世界霸主。
居鲁士(古列)已经作王好多年了,《以斯拉记》一开始说的“波斯王居鲁士元年”,意思是说居鲁士(古列)在主前539年春天,坐上巴比伦王的王位,得到原来巴比伦在犹大和巴勒斯坦的控制权的第一年。
我们知道先知耶利米对犹大国的命运有两个主要的预言。其中一个,就是说到犹大人要被掳,犹大的土地要荒凉七十年。另外一个预言,就是七十年满了以后,犹大人要重新回到自己的家园。那么,当居鲁士(古列)下诏废掉从前巴比伦王的禁令,准许犹大人回耶路撒冷的时候,先知耶利米的这两个预言就完全应验了!
这个“七十年”,有人认为并不一定是指一个准确的数字,而是表示时间很长。不过,从犹大人在主前605年第一次被掳,到居鲁士元年、也就是主前538年,也差不多是70年。再说,假使我们用耶路撒冷的圣殿被毁,也就是主前586年来算,后来圣殿重建完成是在主前516年,当中正好也是隔了70年。这就证明神话语有多奇妙了!
接下去,看看居鲁士(古列)的诏书是怎么说的。《以斯拉记》第1章第2节到4节:“波斯王居鲁士如此说:‘耶和华天上的神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又嘱咐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在你们中间凡做他子民的,可以上犹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殿,只有他是神。愿神与这人同在!凡剩下的人,无论寄居何处,那地的人要用金银、财物、牲畜帮助他,另外也要为耶路撒冷神的殿甘心献上礼物。’”
从这第1节的经文里,我们看到居鲁士(古列)的这个诏书,是为了“通告全国”,也就是用口头或者用文字,来传达居鲁士(古列)王的命令,让所有老百姓读能够知道。所以,它肯定不能够只用波斯的官方文字,就是亚兰文,也要用一般老百姓能够懂得的语言或者文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上一次说:《以斯拉记》里面所有引用的官方文件都是亚兰文,只有这一份例外,是用希伯来文写的;因为这份官方文件是为了给犹太人看的。
居鲁士王(古列)对犹太人这么宽大,是不是因为他也相信了耶和华神呢?查找波斯王朝所留下来的历史资料,就可以用发现,古列王相信各国各族的神祇都曾经祝福他。比方说:巴比伦的守护神玛达克(马杜克)拣选他统治万国,月神带给他胜利。所以,居鲁士王认为他有责任在他的帝国里,恢复各地人民原来的宗教信仰,也允许他们重建巴比伦人从前拆毁的神庙。
居鲁士王释放犹太人回去,也承认把万国赐给他的,就是犹太人所信的“耶和华天上的神”,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再说:在居鲁士(古列)的朝廷里,一定也有一些像但以理这样身居要职的犹太人,他们很可能告诉居鲁士(古列)犹太人信奉的神。早在150年前,圣经《以赛亚书》第44章第28节和第45章第1节,就提到了居鲁士的名字。预言他会称霸天下,并且下令建造耶路撒冷、奠定圣殿的根基!神怎样来“激励”居鲁士(古列)呢,就是他说的:“耶和华天上的神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又嘱咐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这就是波斯王鼓励犹太人建造圣殿的原因。
可是,《以斯拉记》第1章第4节提到“凡剩下的人”,还有“那地的人”,这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来参考一下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也许我们就会明白了。现代中文译本《以斯拉记》第1章4节说:“如果在流亡的子民当中,有需要帮助才能回去的,邻居要帮助他们,给他们金银、财物、牲畜,以及要为耶路撒冷的上帝圣殿献上自愿祭。”可见“凡剩下的人”是指犹大国灭亡以后,那些残余的、没有被杀的人。而“那地的人”,就是指他们在那个地方的邻居,是当地的人,不是犹太人。这叫我们晓得,居鲁士(古列)真的是决心让犹太人恢复他们的敬拜。所以,他要每一个人都出力帮助犹太人回耶路撒冷,甚至为他们建造圣殿而奉献呢!
王和百姓献金银,预备重建圣殿(1:5-11)
第5节就记载了他们实际回归的情形:“于是,犹大和便雅悯的族长、祭司、利未人,就是一切被神激动他心的人,都起来,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华的殿。”圣经在这里特别说到“犹大和便雅悯”,因为他们是两个主要被巴比伦俘掳来的支派。那“族长、祭司、利未人”,就是说这批回归者的领袖。
从前的家庭都是几代同堂的,一个家族的大家长、或者“族长”,就是整个家族的权威人物。而“祭司”和“利未人”是带领犹太人敬拜神的人,可以说是犹太社会的宗教领袖。第6节告诉我们:“他们四围的人就拿银器、金子、财物、牲畜、珍宝帮助他们,另外还有甘心献的礼物。”这就是第4节说的那些“那地的人”,他们真的照着居鲁士(古列)的命令,用金银、财物、牲畜,资助回归的犹太人。
事实上,不要说当地的人照着居鲁士(古列)的命令,帮助犹太人回国,自由奉献礼物,为圣殿的重建作预备。连居鲁士(古列)自己,也把圣殿的器皿发还给犹太人,让他们带回去,重新放在圣殿里呢!
《以斯拉记》第1章第7节就是这么说的:“居鲁士王也将耶和华殿的器皿拿出来,这器皿是尼布尼撒从耶路撒冷掠来,放在自己神之庙中的。”从前巴比伦王尼布尼撒每征服一个地方,一定把那个地方庙里的神像带走。可是,犹太人不拜偶像,在犹太人的圣殿里是没有神像的,所以尼布尼撒就把圣殿的器皿都掳去,供在他自己的神庙里。现在居鲁士(古列)愿意把这些器皿拿出来,交给犹太人带回耶路撒冷,这也算是居鲁士(古列)对圣殿的重建做了一个相当大的贡献。
第8节说:“波斯王居鲁士派库官米提利达将这器皿拿出来,按数交给犹大的首领设巴萨。”意思是说,居鲁士(古列)要他的财政大臣列了一个清单,把这些器皿一样一样数清楚之后,交给设巴萨。圣经告诉我们,这位“设巴萨”是第一批率领犹太人回归的领袖。照《以斯拉记》第5章第14节的记载来看,他是居鲁士(古列)所委派的第一位犹大省的省长。居鲁士(古列)能委派他作省长,肯定也是事出有因的。虽然圣经本身记录的“设巴萨”的资料不多,不过,在《历代志上》第3章第17节和18节,念到过一个名字“耶哥尼雅”,也就是约雅敬的儿子约雅斤,我们看到“耶哥尼雅”的儿子里,有一个叫“示拿萨”的。
“示拿萨”和“设巴萨”这两个名字念起来音很接近,会不会“设巴萨”就是“示拿萨”,也就是约雅斤的儿子呢?这是一般圣经学者的意见。因为“设巴萨”和“示拿萨”这两个都是同一个名字的缩写,意思都是“辛(也就是月神)保佑父亲”。约雅斤是第二批被巴比伦俘掳的人,也是犹大亡国以后大卫唯一的后代。那么,假使“设巴萨”就是“示拿萨”,他就是大卫的子孙,是最有资格作犹太人领袖的!
让我们接着念下去。看看这些圣殿的器皿到底有些什么。《以斯拉记》第1章第9节到11节:“器皿的数目记在下面:金盘三十个,银盘一千个,刀二十九把,金碗三十个,银碗之次的四百一十个,别样的器皿一千件,金银器皿共有五千四百件。被掳的人从巴比伦上耶路撒冷的时候,设巴萨将这一切都带上来。”所谓“银碗之次”,在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是“小银碗”。
想到这些圣殿的器皿,就不能不为着神的看顾和保守、来感谢神了!看见这每一个属于神、奉献给神的器皿,虽然历尽沧桑,去还是能够回到神的殿里,让神来使用。那么,我们都是神的儿女,或许有的时候我们也会为着生活里面的挫折而气馁,但是神肯定也会保守我们,就像神看顾他的器皿是一样的。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先知耶利米对犹大国有哪两个预言?这两个预言是如何应验的?
2. 《以斯拉记》第1章第2节到4节的诏书,是用什么文字发布的?为什么会使用这样的文字写成和发布?
3. 居鲁士(古列)除了允许犹大人回归,还为重建圣殿了做了什么贡献?
4. “犹大的首领设巴萨”有什么背景?(参考1:8)由他率领第一批犹太人回归,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思考与应用
• 我在教会中是否承担了某些责任?如果我参与教会很多的服侍,是否也为主做了好见证、带领更多人来服侍主?
• 居鲁士(古列)虽然颁布诏书让犹大人回归,并重建圣殿。但居鲁士并非单单仰望信靠耶和华。神愿意使用这样的君王,令我有哪些反思?是否让我信仰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