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再次开工建殿(拉4:6-5:17)上
第四课:再次开工建殿(拉4:6-5:17)上
普通话课文:请点击下面的三角形收听本课内容,并可在收听时,可以拖拽圆点至所需时间。
请安静祷告,求圣灵的带领和帮助,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复习与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敌人的控告拦阻(4:6-16)
我们说过《以斯拉记》,是一卷记载了犹太人被掳归回历史的书卷。当时的波斯王古列,一般历史学家叫他居鲁士,他打败了巴比伦,建立了大波斯帝国以后,立刻下诏通告全国,允许被掳的人回去重建家园。
于是,第一批犹太人在主前537年回到耶路撒冷。他们重修祭坛,恢复对神的祭祀和敬拜。并且立了圣殿的根基。可惜的是,由于敌人的阻拦,这个重建圣殿的工程还是停了下来。
那些撒玛利亚人先是用友好政策来引诱犹太人和他们合作,偏离纯正的信仰。然后《以斯拉记》第4章第4节和5节说:他们一方面使犹太人的“…手发软,扰乱他们”,另外一方面“…贿买谋士,要败坏他们的谋算”。
接下来,《以斯拉记》插进了几段圣殿重建完成以后的历史。才又继续回到记述重建圣殿的事情。为什么圣经的作者要把历史的次序颠倒过来写呢?很可能是因为之后的这段历史,也同样说到敌人对犹太人重建工作的阻拦和破坏。所以,放在这个地方先一起说说,叫我们晓得当地的人是怎么样阻挠神的工作;也晓得神的工作虽然经过阻挠,却仍然能够完成。
我们来看看这几段插进来的历史。
《以斯拉记》第4章第6节,是说到发生在亚哈随鲁王时代的事情:“在亚哈随鲁才登基的时候,上本控告犹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关于这个“亚哈随鲁”王,我们知道,后来以斯帖就成为了他的王后。他是接续大流士(大利乌)一世作波斯王的。而圣殿实际上就是在大流士(大利乌)一世的时候建成的。
可见这里的经文说:“上本控告犹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这肯定是重建圣殿以后,当地的人再一次的去破坏犹太人的工作。《《现代中文译本》》这一节说:“亚哈随鲁皇帝执政之初,犹大和耶路撒冷居民的仇敌,曾带着诉状去控告他们。”
接着,又记下了另外一次对犹太人的控诉。《以斯拉记》第4章第7节:“亚达薛西年间,比施兰、米特利达、他别和他们的同党上本奏告波斯王亚达薛西,本章是用亚兰文字亚兰方言。”这里出现的“比施兰”、“米特利达”、“他别”,都是什么人呢?
“比施兰”可能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因为这个字是亚兰文的“平安”。也就是说:这说不定只是一句问安的话。至于“米特利达”,是一个波斯名字;而“他别”是个亚兰名字。可是,他们为什么要在“亚达薛西年间”,“上本奏告波斯王”呢?我们晓得:“上本奏告”这个说法,在《《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是“带着诉状带着诉状去控告他们”;其实也就是密告的意思。也就是说,这几个人或许就是波斯皇帝派到各个地方去的耳目,是直接向波斯皇帝作报告的人。他们隶属于于古代中东国家系统的密告组织里的人。
下面《以斯拉记》第4章第8节到23节,又是一次犹太人被当地人控告、而被迫停工的详细记录。第8节:“省长利宏、书记伸帅要控告耶路撒冷人,也上本奏告亚达薛西王。”在波斯历史上,一共有三个亚达薛西王。而这里所说的亚达薛西王、和第7节所说的亚达薛西王一样,是亚达薛西一世。他是继承亚哈随鲁王位的人。后来以斯拉和尼希米回国,就是经过他的允许。
那么“省长利宏”,“书记伸帅”,他们又是谁呢?先来看《以斯拉记》第4章第9节到11节上,然后再来解释。《以斯拉记》第4章第4章第9节到11节上:“省长利宏、书记伸帅和同党的底拿人、亚法萨提迦人、他毗拉人、亚法撒人、亚基卫人、巴比伦人、书珊迦人、底亥人、以拦人,和尊大的亚斯那巴所迁移,安置在撒马利亚城并大河西一带地方的人等,上奏亚达薛西王。”这里除了“省长利宏”和“书记伸帅”之外,还有很多所谓“同党的”人,一起联名上奏。
那什么又是“同党的”人呢?先来参考一下《《现代中文译本》》9节到11节上的翻译,说:“省长利宏,省秘书伸帅,和我们的同僚--法官们,以及其他从以利,巴比伦,和以拦地的书珊迁来的属下,连同那些比那伟大尊贵的亚斯那巴从故乡移来住在撒玛利亚和河西省的人民,一同奏上。”
可见“同党”就是“同僚”,是指一起工作的人。而“底拿人”很可能不是名字,而是指“法官”。据说波斯帝国为了制衡和控制,就实施这种一件事情由很多人一起来负责的政策,免得他们背叛。这么一解释,我们就能够了解:利宏应该是管理河西省的省长,伸帅是他的书记,是直接向皇帝报告的人。在他们身边,还有法官,和从各个地方被迁到撒玛利亚和他们一起工作的人。
河西省就是指大河以外,也就包括了亚兰、腓尼基和巴勒斯坦这整片的土地。换句话说,犹大也可以算是河西省的一部分。还有第10节提到“尊大的亚斯那巴”,指的就是亚述的末代皇帝“亚述巴尼帕”。亚述国的政策,一直到他们的末代皇帝亚述巴尼帕,都是采用一种交换殖民的方式。就是把他们所俘掳的人,迁到其他被他们灭亡的国家去。那么,现在这里所提到的人,恐怕就是在这个政策底下,被亚述皇帝强迫移来的外地人!
第11节下半节到16节就是这个奏本的内容。《以斯拉记》第4章第11节下和12节:“说:河西的臣民云云。王该知道,从王那里上到我们这里的犹大人已经到耶路撒冷,重建这反叛恶劣的城,筑立根基,建造城墙。”第13节:“如今王该知道,他们若建造这城,城墙完毕就不再与王进贡、交课、纳税,终久王必受亏损。”第14节:“我们既食御盐,不忍见王吃亏,因此奏告于王。”第15节:“请王考察先王的实录,必在其上查知这城是反叛的城,于列王和各省有害,自古以来其中常有悖逆的事,因此这城曾被拆毁。”第16节:“我们谨奏王知,这城若再建造,城墙完毕,河西之地王就无份了。”
从这个奏本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这些住在波斯属地上的人,他们必须向波斯王进贡、交课、纳税。税收对一国之君和他的政府来说,不但是经济的命脉,更是象征属地表现对朝廷的忠诚,所以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人是抓准了皇帝的心理,来控告犹太人!
王下令停止建造(4:17-24)
而且,波斯王真的相信他们说的话了。《以斯拉记》第4章第17节到22节。“那时王谕复省长利宏、书记伸帅,和他们的同党,就是住撒马利亚并河西一带地方的人,说:‘愿你们平安云云。’你们所上的本,已经明读在我面前。我已命人考查,得知此城古来果然背叛列王,其中常有反叛悖逆的事。从前耶路撒冷也有大君王统管河西全地,人就给他们进贡、交课、纳税。现在你们要出告示命这些人停工,使这城不得建造,等我降旨。你们当谨慎,不可迟延,为何容害加重使王受亏损呢?”
波斯王很可能是查了历史,晓得犹大国曾经背叛亚述,背叛巴比伦,所以说:他们“果然背叛列王”。波斯王还说:“从前耶路撒冷也有大君王”,指的应该就是大卫和所罗门了。
《以斯拉记》第4章第23节告诉我们:“亚达薛西王的上谕读在利宏和书记伸帅并他们的同党面前,他们就急忙往耶路撒冷去见犹大人,用势力强迫他们停工。”
然后,第24节就回到建造圣殿的事情:“于是,在耶路撒冷神殿的工程就停止了,直停到波斯王大流士第二年。”这个“于是”可以翻译作“同样”。这么翻的话,这节经文的意思就是说:耶路撒冷重建的工作是怎样受到阻挠,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的工程也是同样被阻挠而被迫停顿的。不过,神的工作虽然常常碰到很多难处,但是神的工作最后总是要做成的。
音乐休息
复习与思考问题
复习问题
1. 为什么《以斯拉记》的作者要把历史的次序颠倒过来写呢?
2. 第10节“尊大的亚斯那巴”是指哪位皇帝?他们是如何对待俘虏的?
3. 当时的大臣们上奏给王的奏本中,是怎样控告犹太人的?
4. 波斯王收到控告犹太人的上奏文书后,下了什么样的决定?
思考与应用
• 传福音的最大阻碍是什么?是人心中的不信、是传讲福音的技巧?或者还有其它因素没有?应该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 在我要决心为神做某件事的时候,我是否经遇到过某些阻碍?我从中学习到什么样的功课?